('<!--<center>AD4</center>-->\n\t\t\t\t 无尽的江水,苦思冥想了百余日,才终于有所领悟,创出了‘得一剑法’。不过,当时的‘得一剑法’只有一招,即为韩若壁此刻正在不停施展的‘得兔忘蹄’。那时,云真子专注地凝望着滔滔江水,发现那些打过来的浪头,粗看之下,个个相同,可若说相同,细看之下,每个浪头的力道、方位又分明相异,可若说相异,这些浪头的路数却又大体相同。因是之故,他悟出了剑道中的“道相同,变无穷”之理,从而创出了此种只有一招的剑法。而他将这一剑法取名为‘得一剑’,其实只是表示“得一足矣”之意,也就是说,只这一剑就可以施展出无穷无尽的变化,足够了,是后来人牵强附会,引经据典,才有了种种深奥的解释,当然,那些都是后话了。云真子之后,这路剑法传了数代,可传人中再无人能够领悟到这一招的精髓,以至于后来人画蛇添足,慢慢地,一招招地加上去,更有甚者,还相应地增加了‘得一掌法’,是以,等到‘寒冰剑’庄浩然将‘得一剑’传给韩若壁时,‘得一剑’已经演变成了七路剑式,而‘得兔忘蹄’则变成了七路剑势中的秘传绝招。<br/><br/> 原本,韩若壁也只把‘得兔忘蹄’当成了和‘得一剑’中其他六路剑势一样的一路剑势,不过毕竟它是绝招,威力肯定要比其他六招更大,但是,在‘箩坑’,面对李自然这个强悍的敌手时,韩若壁却居然误打误撞地感觉到了这招‘得兔忘蹄’的精髓之所在。虽说那种感觉还很模糊,但已经让他窥到了门径。此番,他再度恶战李自然,那些本来模模糊糊的东西便越来越清晰起来。可以说,此刻的他,已经从刚交手时的每一次施展出一记妙招引发出的又惊又喜,变成了各种细微的变化都可以信手拈来,随心所 y_u 地挥剑而出的感觉了。此时的韩若壁,每一剑的挥出仿佛都是那么恰到好处,以至于将剑法施展开来时,全身上下无一处毛孔不畅快,当真是‘快活剑’了。<br/><br/> 但是,面对‘太玄天师’李自然举手投足间迸发而出的 yi-n 阳共举、刚柔并济的淡红色罡气,韩若壁如此高明的‘快活剑’竟然也占不到丝毫上风。<br/><br/> 其实,若单论招数的精妙,李自然的双掌虽然也是千变万化、不可穷极,但比起韩若壁的剑招就大大逊色了,再加上一边黄芩那刁钻古怪的地躺拳和猝然而发的铁尺,可以说,李自然在攻防两端都很是吃亏。但是,凡事架不住一力降十会,李自然那淡红色的真罡,乃是‘炼神还虚’的元神所化,实有无坚不摧、无攻不破之神力,令敌手惟恐避之不及,任是韩若壁剑法入神,黄芩招招狠手,只要一同李自然的掌风正面相抗,就难以抵挡,不得不立刻变招换式。<br/><br/> 更为可怕的是,经过一番恶战之后,李自然的掌风到处的力道居然没有立刻消散,而是渐渐地凝聚起来,令得三人周围的空气仿佛慢慢的被驴皮胶粘住了一般。黄芩的身法起伏和韩若壁的剑招变幻都因此感受到了一定的阻力,而且这种粘滞感还在不断逐渐加强,当真是令人头痛不已。<br/><br/> 要说,黄芩和韩若壁也是拥有‘元神御器’之能的,并非无力与李自然的真罡相抗,但是,这种‘元神御器’的消耗极大,以他们的修为,实在无法和李自然一样,连续不断地催动真力,施展‘元神御器’,所以,在 m-o 不清楚李自然深浅的情况下,根本不敢轻易施展出来同李自然打消耗战。而李自然呢,一掌接着一掌,不断地以‘元神御力’之能出掌,就好像他的元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般。这就如同一个人敢拿着蜡烛当柴禾烧,拿着金银当铁块使一样,仅只这份大手大脚的豪情,就足以打消任何人想与之硬拼的勇气了。<br/><br/> 发现倘若继续这么下去,不但不能耗死李自然,最先耗死的反而是他们自己,黄芩突然间仰天打了两个哈哈,止住脚步,定身在李自然身侧三丈开外。<br/><br/> 两人联手,最讲究配合,如果配合得不好,反而互相牵制,缚手缚脚。本来,黄芩主攻下三路,和韩若壁的剑招并无冲突,虽说力量分散了,但配合方<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面仍算得上天衣无缝,可是,此时一旦定住身形,站立而起,就必须退到韩若壁的剑光范围之外了,否则即会影响到韩若壁的进攻。<br/><br/> 如果有精通合击之术之人在场,难免会生出疑惑,为何黄芩不与韩若壁联手,一起进攻李自然的上三路,或者干脆进攻他相对薄弱的某一路,如果那样的话,进攻的成效恐怕要比现在大好几倍。连兵法上都说,避其锋芒,抓其弱点,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可见,集中全部力量,进攻敌人的某一点,以点及面,是最为有效,也最凌厉的进攻方式,也最能快速地打开缺口,争取到主动。<br/><br/> 其实,这一点,黄芩岂能不知?<br/><br/> 只是,韩若壁的‘得兔忘蹄’出手之时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而且覆盖的范围又极为广阔,是以,想去配合韩若壁的剑法联手进攻,纵然以黄芩之能,也是力有不逮的。<br/><br/> 少了黄芩的助力,陡然间,韩若壁剑上的压力猛增,顿时连‘得兔忘蹄’的变化都变得滞重起来。<br/><br/> 说时迟,那时快,黄芩抖手将铁尺交至左手,既不作势,也不开声,‘呼’的一记劈空掌拍了出去。只听‘嗖’得一声,空气中如同金刃劈风一般,发出了一声尖锐的厉响。<br/><br/> 他这一掌,掌力雄浑无比、凌厉无比,简直好似有形之物般,直奔李自然的肋下而去。<br/><br/> 李自然心里不屑地冷笑了一声。<br/><br/> 在他看来,刚才黄芩贴身而上以铁尺进攻,多少还能对他构成一定的威胁,而似现在这般和他拼‘劈空掌’真是有点儿如同儿戏了,以他那蕴藏元神的神奇掌力,难道还会怕迎面而来的、以先天真气为基础的‘劈空掌’吗?<br/><br/> 只见,他的左手一划,翻腕一拍,立时,一股淡红色的掌风仿若惊涛狂浪般卷了过去,不但顷刻间把黄芩的这一掌化于了无形,而且其后的劲力依旧不减,气势汹汹反攻向黄芩!<br/><br/> 李自然的掌力反守为攻,疾袭而至,当真是强悍至极。<br/><br/> 见对手的掌力反袭而来,黄芩不敢怠慢,立即纵身向后退开,企图以距离消减部分的掌力。<br/><br/> 但是,李自然的这股掌力居然没有因为距离的拉大而有任何减弱!<br/><br/> 黄芩哪敢硬接?立刻移形换位,避其锋芒。<br/><br/> 这样看起来,黄芩一开始的战略其实是对的,所谓一寸短,一寸险,只有尽量贴近李自然,才可能为他和韩若壁创造一些进攻的机会,而一旦拉开距离,李自然的掌风威猛无俦,他们就连一点儿机会也没有了。<br/><br/> 但是,黄芩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些?<br/><br/> 既然他早知如此,却特意跃到三丈之外,又怎能没有计较?<br/><br/> 眼见,黄芩不死心似的,绕着李自然连续攻出了三五掌,均被对方反袭而回,不但无功而返,还由于没能给李自然施加压力,使得韩若壁那边的情况变得困难了许多。<br/><br/> 转瞬间,黄芩脚步不停,身形已换至李自然的身后,抬手又是一记‘劈空掌’。<br/><br/> 这一掌与之前的几掌不同,劈出时,黄芩的掌心中隐有一道青光一闪而过。<br/><br/> 一枚青钱,飞速地旋转着,裹挟在掌风之中,闪电般袭向李自然的背心!<br/><br/> 这一下,黄芩暗中下手,绝对是不折不扣的偷袭!<br/><br/> 虽然感觉到了黄芩这一掌的掌风有异,但李自然自恃在掌力方面已经占有了绝对的优势,是以浑然不惧,依然如前般还是一掌拍了回去。他预计黄芩<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