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胤礽甩尾巴,懒得再搭理他,吃东西就吃东西,怎么他也不会跟自己肚子过不去。<br/><br/> 半个时辰之后,胤禔带着小狐狸去乾清宫请安上朝,这几个月来都是如此,胤礽日日都躲在胤禔的袖子里跟着他进乾清宫。<br/><br/> 胤禔叫东头所的奴才把自己的蟒袍里头的袖袋改大改结实了,还垫上了厚实的毛褥,好让小狐狸在里头待着能舒服些。<br/><br/> 胤礽对胤禔的这个点子一开始有些排斥,后来又觉得在他袖子里待着其实还挺舒服,上朝也可以打发时间,便就默认了他的做法。<br/><br/> 正月十五才过,过了个年一众朝臣个个吃得肚满肠肥,精神也有些怠倦,康熙扫一眼懒散的众人略有不满,手指轻敲了敲龙椅,直接下诏亲征噶尔丹。<br/><br/> 话一出口,众人一个激灵,这会儿都绷起了神经来。<br/><br/> 才一上朝连气也不让喘一口,就直接丢下重磅炸弹,虽然之前的种种亲征事宜的准备一直在做着大家心里也一早就有了数,不过这会儿真正听到皇帝下诏,倒也俱是精神为之一振。<br/><br/> 康熙早就拿定了主意,紧接着就开始调兵遣将指派差事,被点到名的胤禔上前一步:“儿臣在。”<br/><br/> “大阿哥胤禔随军出征,封副将,领前锋营。”康熙淡定开口。<br/><br/> “儿臣领旨。”胤禔跪下领旨,声音洪亮。<br/><br/> “吱……”<br/><br/> ——真了不起。<br/><br/> 胤禔低着头,心下哭笑不得,小狐狸,这是在上朝喂,你给爷安分点啊。<br/><br/> 胤礽的声音不大,又是闷在胤禔的袖袋里好在是没人听到,小狐狸在袖袋里高兴地滚过来又滚过去,胤禔要上战场了,这回他终于也可以跟着去了,太妙,太好。<br/><br/> 胤禔面上不动声色,当然小狐狸在他袖子里可劲地折腾他自然是觉察出来了,也猜到了胤礽的心思,好笑的同时又有些无奈。<br/><br/> 小狐狸,爷上战场还带着你这只狐狸去,被皇上看到当真要说爷不学无术玩物丧志了。<br/><br/> 不过说是这么说,胤禔也不可能把胤礽一个丢在东头所一去大半年那是肯定的了。<br/><br/> 接着康熙又开始点其他几个皇子的名,三阿哥胤祉领镶红旗大营,四阿哥胤禛领正红旗大营,五阿哥胤祺领正黄旗大营,七阿哥胤祐领镶黄旗大营,八阿哥胤禩随圣驾一并出征。<br/><br/> 一片哗然。<br/><br/> 这事之前康熙完全没有向下透露过半点消息,突然当众提出将一众成年皇子全部带去一齐随军出征,自然免不了引来各种揣度猜测。<br/><br/> 众皇子也诚惶诚恐地领了命,胤禔淡定站在一边,脸上没有半点表情变化,袖袋里的小狐狸又滚了一圈,讨厌,出征还要对着这一群小兔崽子。<br/><br/> 即使一早就知道的事情,想起来也还是不爽,要不是康熙刻意给这些兔崽子机会,让他们捞军功加王爵,一个二个的野心都跟着膨胀起来,哪里来的之后的那些事情,说来说去,康熙当初大骂一众儿子不孝,争着抢着让他不得安宁,其实都是他老人家自找的。<br/><br/> 假太子听得不由得直皱眉,摆明了是不太高兴,最后康熙终于点到了他的名字:“太子留守京师,各部院奏章,听太子处理,重大要事,诸大臣议定,启奏太子。”<br/><br/> 假太子大声领命:“儿臣领旨。”<br/><br/> 其实假太子也不想上战场,说白了,他好不容易捡回条命,惜命得很,只不过想到康熙带这么多儿子去捞军功心里不痛快而已,不过既然康熙让他监国,又给了这么大的权利,便也就算了。<br/><br/> 朝会结束后,康熙把一众皇子都留了下来,叫进了西暖阁说话。<br/><br/> 没了那些外臣在,康熙说话便随意了许多,叮嘱众人道:“朕这次亲征把你们一块带去不是草率下的决定,朕也思虑了许久,想着带你们一块出去长长见识也好,亲眼瞧瞧远比纸上谈兵来得触动大,我们满人的天下是马上打下来的,你们身为皇子的,祖宗当年的风范学不来十成,学个七<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八分也很不错了,朕不喜欢自己儿子是只会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这些行兵打仗的事情,你们也得一一学起来。”<br/><br/> “儿臣受教。”众人异口同声。<br/><br/> 胤禔袖袋里的小狐狸甩尾巴,说得真动听,真要这些人本事大了,你就该焦虑难安,觉都睡不着了。<br/><br/> 康熙继续道:“不过你们也需得记着,到了军中不比在京里,军队里的规矩你们就算是皇子也一样得遵守,切不可妄自尊大,也不能擅作主张给人添麻烦,贪功冒进自以为是这些都是朕不允许的,可都听明白了?”<br/><br/> “儿臣谨记!”<br/><br/> 之后康熙单独留了假太子下来,让其他人都退了下去。<br/><br/> 出了乾清宫的门,看其他兄弟都走了,胤禔才把小狐狸从袖袋里头解放了出来,捏捏他的耳朵,把胤礽抱进怀里,突然‘咦’了一声,问道:“小狐狸,你绑在脚上的铃铛呢?”<br/><br/> 胤礽闻言低头下去看,右后脚上绑着的铃铛确实不见了,那是弘昃和弘晳两个前几日来东头所看他送给他的,早上的时候应该还在。<br/><br/> 胤禔也道:“我记得早上出来的时候还在啊……”他说着伸手进袖袋里头 m-o 了 m-o ,也没有。<br/><br/> 胤礽偏头认真想了想,早上确实还在的,进乾清宫门前胤禔把他塞进了袖袋里,那个时候应该还在,因为他记得在胤禔给康熙请安的时候自己因为恶趣味起还伸手拨了拨,后来请安之后等上朝的那段时间,胤禔有将他捞出来透气过……<br/><br/> 想到这里,没等胤禔回过神,胤礽已经从他的手上跳了下去,咻一声就跑进了乾清宫里头去。<br/><br/> 胤禔想追上去已经来不及了,眼睁睁看着小狐狸身子灵活地蹿进了乾清宫了里头,当下就没了踪影,又气又急却只能干瞪眼。<br/><br/> 胤礽借着身体灵活小巧避开了乾清宫侍卫奴才的视线,直接翻窗进了西暖阁里头,却见康熙皱着眉面色不豫,面前的假太子尴尴尬尬地支吾着说不出话来,一时好奇,就躲到了一边的落地大花瓶后面去……听墙角。<br/><br/> 康熙问假太子:“前些日子,你是不是从乾清宫的库房里拿了幅字画去,也没与朕说一声?”<br/><br/> 假太子一听就心虚了,康熙说的是一幅米芾的真迹,下头的官员好不容易搜罗来进贡上来的,一贯喜欢附庸风雅的康熙很是喜欢几乎爱不释手,那段时日时时拿在手边临摹,后来是看被自己摩挲得多了,纸页似乎有损才叫人小心收了起来,然后过了这么几个月又想起来,就想再拿出来看,却被告知,东西被太子爷要走了。<br/><br/> 康熙对太子大方这点是没话说的,但不代表太子一声不响问也不问就把自己的心头之好抢走也会高兴,而且据管事的太监说是已经提醒过太子爷这是皇上喜欢的东西,太子爷依旧是强硬地将之给要了走。<br/><br/> 假太子这货当然不是有多喜欢这幅字画才要将之抢走,实际上他连作下这幅字画的人是谁都不认识,只不过是对这个略有些古怪的名字有印象而已,穿越之前无意中在电视新闻里瞟到说某地这人的一幅真迹拍出了几千万的高价,当时捧着方便面呼噜的假太子也不过只能对着电视屏幕默默擦擦口水在心里仇富一番罢了,却不曾想如今在乾清宫亲眼得见,一时贪念起,就死活给要了去。<br/><br/> “儿臣……儿臣也只是喜欢那字画,看汗阿玛收在库里,以为汗阿玛不要的,就拿了去,也忘了和汗阿玛说一声,儿臣一<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