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臣青州牧刘备,救驾来迟
袁绍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裳,正了正头顶的帽子,甚至还有空拿出丝巾把宝剑之上沾染的宦官鲜血给擦一擦。
我,袁本初,一个袁氏庶子,在今天,在此刻,竟然有了让太后倒退、让天子惊惧的事后。
刘氏?
不过如此!
这一瞬,袁绍的心里就想起了那一道语:代汉者,当涂高也!
“这可怎么办?”看著身后的黄河,又看了看不断逼近的袁绍,何太后再次慌了。
至於天子刘辩,他一直处於很慌张的状態,这会儿他脑瓜子还嗡嗡的。今天晚上发生的事情太多了,多到了此刻刘辩根本反应不过来,也不知道该怎么办的地步。
“宦官威逼天子,挟持太后,竟然导致今日之祸患,还请太后下詔,诛灭宦官!”袁绍高声呼喊。
港口附近,停留了大量船只,也有大量靠著港口生活的百姓停留在附近。
只是,百姓此刻都跪在地上,一动不动。
刘备此刻就坐在一条船上,默默的注视著刘辩。
虽然没什么可能,但刘备还是希望刘辩能站出来说几句场面话。
可等了许久,刘辩还是一言未发。
这孩子不是內秀,他真的是普通人一个。
张让看了看远处的袁绍,確定自己打不过。
又看了看一旁的何太后、天子,確定供奉们还在,把天子、太后保护的很好,自己等人连真的挟持天子、太后的机会都没有。
此时此刻,已然成了死局。
不过,我要是死了,你也別想好过。
想到这里,张让就看了一眼赵忠。
赵忠瞬间就明白了张让的想法,二人当即开始嚎哭。
“陛下,臣这就去了!”
“正所谓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临终前老臣有几句话想对您说。”
作为正儿八经的常侍,张让、赵忠等人,自然是有资格称呼一句老臣的。
“如今士人势大,天子您得戒急用忍,切不可与之交恶。”
“既然士人都觉得,我等宦官才是天下衰败的源头,那等到来日,我等宦官尽灭之后,倘若天下依然治理不好,那时可就不能继续把责任丟给我们了。”
“陛下,今日之后,您得慎之又慎,朝政上的事情,要多向贤良的大臣请教。”
“陛下,老臣去矣!”
“娘娘,您也保重!”说完,张让便拿出佩剑,直接抹了脖子。
见状,赵忠愣了一下,便冷笑了起来:“哈哈哈哈————”
一阵冷笑之后,赵忠只感觉自己有数不清的话要说,可是说给谁听呢?
看看被嚇嘘的一言不发的何太后,再看看脸色苍白的天子刘辩,赵忠这才发现,原来不是每一个天子都能有先帝的本事。
本以为先帝天天光顾著玩女人,什么政务都不处理,已经是真正的昏君了。
可是此刻赵忠才发现,原来和眼前的太后、天子比起来,先帝已经是很有本事的明君了。
凡事,真的是怕对比啊!
但凡太后和天子,能有先帝一半的本事,这会儿也该守在皇城之內,静待天明,静待援军抵达。
不,真要是有先帝一半的本事,士人也不敢攻打皇宫了!
“陛下,娘娘,老臣也去了!”
说著,赵忠也抹了脖子。
很快,剩下的几位常侍,也纷纷身死。
见状,何太后有些畏惧的看了袁绍一眼,似乎在问这样够不够。
袁绍只觉得有些哀伤,心情都不怎么激动了。
那可是鼎鼎有名的十常侍,过去天底下权势最大的大人物之一,此刻就像是一只猪狗一样,躺在地上。
“娘娘,今夜来此的都是忠臣。”
“之所以会出现如今的局面,主要是宦官们私底下杀害了大將军,我等此行,都是为了给大將军报仇,也是为了诛灭宦官,不得不为。”
“所以,还请娘娘和陛下下詔,册封有功之臣。”
“你!”
何太后很是愤怒,但也只是怒了一下,很快就缩了回去。
看到这里,刘备便直接嘆息一声。
哎隨著刘备的嘆息,方圆百丈之內所有人都觉得心情有些难受,都开始嘆息了起来:哎!
看著这一幕,袁绍顿时就瞪大了双眼,更是直接拔出了腰间的宝剑。
隨著刘备现身,一队队早就理伏多时的安民军从船上、从附近的树林之中窜了出来。
“陛下,娘娘!”
“臣,青州牧刘备,救驾来迟!”
说著,刘备就对著天子、太后拜了一拜。
嗯?
袁绍当即哼了一声:“哼!”
“刘青州,你乃朝廷大臣,一方州牧,未经朝廷允许,私下调兵至此,汝想反耶?”
刘备连头都没回,赵云便忽然露头,对著袁绍,连发九箭。
刘备走到刘辩面前,注视著他。
此刻的刘辩,脸上满是惊惧之色。
再看看他充满汗毛的脸颊,刘备这才想到,此刻的刘辩,也才十六岁啊,可能还是虚岁。
自己十六岁的时候在做什么?
在卢植门下,不好好学习,满脑子都是飞鹰走狗美人,跟在二代的身后,天天光顾著玩儿了。
玩了好几年之后,唯一的成就就是基础打的还行。
二弟十六岁的时候在做什么?
二弟还在老家卖枣子。
三弟呢?
三弟还在老家杀猪。
而眼前的天子呢?
他已经藉助外力,成就宗师。
他已经登基称帝,只是尚未掌握权力。
天子的权力被太后和大將军何进瓜分了。
太后需要依靠宦官来行使自己的权力,何进需要依靠土人来行使自己的权力。
想到这里,刘备也就不再对刘辩过多期待了。
不是一个明君,但也谈不上昏君,他甚至从未使用过天子的权力。
一个傀儡,谈不上是否昏庸。
“陛下,娘娘,今夜乃是关东世家集体谋反!”
“他们收买了大量军队的中层,又谋害了大將军和车骑將军,发动了这场政变。”
“此刻,他们还妄图斜坡天子和娘娘您,妄图通过詔书来把他们谋逆之举定义为忠臣。”
“还好老臣及时赶到!”
“还请陛下和娘娘迅速上船,如今整个洛阳都是他们的人!”
“今夜,他们敢第一次攻打皇宫,明天他们就可以在再找个理由,再找个藉口,第二次攻打皇宫。”
“到那时,兴许他们就会换一个更加听话的天子。”
袁绍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裳,正了正头顶的帽子,甚至还有空拿出丝巾把宝剑之上沾染的宦官鲜血给擦一擦。
我,袁本初,一个袁氏庶子,在今天,在此刻,竟然有了让太后倒退、让天子惊惧的事后。
刘氏?
不过如此!
这一瞬,袁绍的心里就想起了那一道语:代汉者,当涂高也!
“这可怎么办?”看著身后的黄河,又看了看不断逼近的袁绍,何太后再次慌了。
至於天子刘辩,他一直处於很慌张的状態,这会儿他脑瓜子还嗡嗡的。今天晚上发生的事情太多了,多到了此刻刘辩根本反应不过来,也不知道该怎么办的地步。
“宦官威逼天子,挟持太后,竟然导致今日之祸患,还请太后下詔,诛灭宦官!”袁绍高声呼喊。
港口附近,停留了大量船只,也有大量靠著港口生活的百姓停留在附近。
只是,百姓此刻都跪在地上,一动不动。
刘备此刻就坐在一条船上,默默的注视著刘辩。
虽然没什么可能,但刘备还是希望刘辩能站出来说几句场面话。
可等了许久,刘辩还是一言未发。
这孩子不是內秀,他真的是普通人一个。
张让看了看远处的袁绍,確定自己打不过。
又看了看一旁的何太后、天子,確定供奉们还在,把天子、太后保护的很好,自己等人连真的挟持天子、太后的机会都没有。
此时此刻,已然成了死局。
不过,我要是死了,你也別想好过。
想到这里,张让就看了一眼赵忠。
赵忠瞬间就明白了张让的想法,二人当即开始嚎哭。
“陛下,臣这就去了!”
“正所谓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临终前老臣有几句话想对您说。”
作为正儿八经的常侍,张让、赵忠等人,自然是有资格称呼一句老臣的。
“如今士人势大,天子您得戒急用忍,切不可与之交恶。”
“既然士人都觉得,我等宦官才是天下衰败的源头,那等到来日,我等宦官尽灭之后,倘若天下依然治理不好,那时可就不能继续把责任丟给我们了。”
“陛下,今日之后,您得慎之又慎,朝政上的事情,要多向贤良的大臣请教。”
“陛下,老臣去矣!”
“娘娘,您也保重!”说完,张让便拿出佩剑,直接抹了脖子。
见状,赵忠愣了一下,便冷笑了起来:“哈哈哈哈————”
一阵冷笑之后,赵忠只感觉自己有数不清的话要说,可是说给谁听呢?
看看被嚇嘘的一言不发的何太后,再看看脸色苍白的天子刘辩,赵忠这才发现,原来不是每一个天子都能有先帝的本事。
本以为先帝天天光顾著玩女人,什么政务都不处理,已经是真正的昏君了。
可是此刻赵忠才发现,原来和眼前的太后、天子比起来,先帝已经是很有本事的明君了。
凡事,真的是怕对比啊!
但凡太后和天子,能有先帝一半的本事,这会儿也该守在皇城之內,静待天明,静待援军抵达。
不,真要是有先帝一半的本事,士人也不敢攻打皇宫了!
“陛下,娘娘,老臣也去了!”
说著,赵忠也抹了脖子。
很快,剩下的几位常侍,也纷纷身死。
见状,何太后有些畏惧的看了袁绍一眼,似乎在问这样够不够。
袁绍只觉得有些哀伤,心情都不怎么激动了。
那可是鼎鼎有名的十常侍,过去天底下权势最大的大人物之一,此刻就像是一只猪狗一样,躺在地上。
“娘娘,今夜来此的都是忠臣。”
“之所以会出现如今的局面,主要是宦官们私底下杀害了大將军,我等此行,都是为了给大將军报仇,也是为了诛灭宦官,不得不为。”
“所以,还请娘娘和陛下下詔,册封有功之臣。”
“你!”
何太后很是愤怒,但也只是怒了一下,很快就缩了回去。
看到这里,刘备便直接嘆息一声。
哎隨著刘备的嘆息,方圆百丈之內所有人都觉得心情有些难受,都开始嘆息了起来:哎!
看著这一幕,袁绍顿时就瞪大了双眼,更是直接拔出了腰间的宝剑。
隨著刘备现身,一队队早就理伏多时的安民军从船上、从附近的树林之中窜了出来。
“陛下,娘娘!”
“臣,青州牧刘备,救驾来迟!”
说著,刘备就对著天子、太后拜了一拜。
嗯?
袁绍当即哼了一声:“哼!”
“刘青州,你乃朝廷大臣,一方州牧,未经朝廷允许,私下调兵至此,汝想反耶?”
刘备连头都没回,赵云便忽然露头,对著袁绍,连发九箭。
刘备走到刘辩面前,注视著他。
此刻的刘辩,脸上满是惊惧之色。
再看看他充满汗毛的脸颊,刘备这才想到,此刻的刘辩,也才十六岁啊,可能还是虚岁。
自己十六岁的时候在做什么?
在卢植门下,不好好学习,满脑子都是飞鹰走狗美人,跟在二代的身后,天天光顾著玩儿了。
玩了好几年之后,唯一的成就就是基础打的还行。
二弟十六岁的时候在做什么?
二弟还在老家卖枣子。
三弟呢?
三弟还在老家杀猪。
而眼前的天子呢?
他已经藉助外力,成就宗师。
他已经登基称帝,只是尚未掌握权力。
天子的权力被太后和大將军何进瓜分了。
太后需要依靠宦官来行使自己的权力,何进需要依靠土人来行使自己的权力。
想到这里,刘备也就不再对刘辩过多期待了。
不是一个明君,但也谈不上昏君,他甚至从未使用过天子的权力。
一个傀儡,谈不上是否昏庸。
“陛下,娘娘,今夜乃是关东世家集体谋反!”
“他们收买了大量军队的中层,又谋害了大將军和车骑將军,发动了这场政变。”
“此刻,他们还妄图斜坡天子和娘娘您,妄图通过詔书来把他们谋逆之举定义为忠臣。”
“还好老臣及时赶到!”
“还请陛下和娘娘迅速上船,如今整个洛阳都是他们的人!”
“今夜,他们敢第一次攻打皇宫,明天他们就可以在再找个理由,再找个藉口,第二次攻打皇宫。”
“到那时,兴许他们就会换一个更加听话的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