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视着下边的将佐,一边指名道姓地叫着,一边按级行赏。他虽圈禁了几年,但这里面很有不少人都是他的老熟人了。<br/><br/> 一会儿功夫,这些将佐个个官升一级。接着,胤祥又发布军令,命某人带所部人马移防通州,某人随自己去畅春园警卫……全都派了新的差使。<br/><br/> 成文运一直忍着气,这是生生的夺权啊。他耐着 xi_ng 子听完这一切安排才站起来,对着胤祥一拱手:“十三爷,不知在下该做些什么?”<br/><br/> 胤祥觑了他一眼,冷笑道:“成统领安心在此地呆着就好,若是私下里出了这丰台大营的门——”话不说完,就“哗啦”将带着血的剑抽出来。<br/><br/> 成文运面色铁青,腮帮子咬得死紧:“奴才是这里的主将。既然十三爷奉旨前来,奴才遵旨就是,只是十三爷是否将军令看得太过儿戏?说提拔谁就提拔谁,可有文书为凭?”<br/><br/> 胤祥不屑地冷冷一笑:“要看文书?你不配。再敢多嘴,爷立即将你革职拿问!”<br/><br/> 成文运怒极,正要辩驳,岳伦岱开口了:“狗奴才,十三爷既有金牌令箭,便是代天发令,还不退下,否则休怪爷无情。”说罢也将利剑拔出,剑尖直指成文运。<br/><br/> 成文运面色由青转黑,喉头滚动几下,直直看着岳伦岱的眼睛,一息之后,将头低下,解下佩剑扔在地上:“嗻。”<br/><br/> 岳伦岱又转向四周的将佐,大声说:“还有不服的人吗?来,只管上前。”<br/><br/> 下面的兵丁们面面相觑,全都重新跪下,齐声高喊:“奴才等谨遵圣谕。”<br/><br/> 胤祥顿觉扬眉吐气,缓了口气说:“好,能忠君办差,就是好臣子,爷会为你们记功的。按刚才的分派,出兵吧!”<br/><br/> 岳伦岱垂下头,牢牢记住今日所有人的每一句话,回去给主子们回复去。<br/><br/> 一声令下,丰台大营号炮响起,三万军兵全部出动。<br/><br/> 再说胤禛这边,骑马疾驰回畅春园的路上,正巧遇到前来传皇帝口谕让他速速回园子的武丹。两人加紧马腹一路狂奔回园,都是一身大汗。<br/><br/> 一入穹庐,便觉气氛诡异。<br/><br/> 皇帝已经殡天了,年幼的皇子们都抽抽噎噎地哭泣着,但明显被什么事情吓着了,声音都断断续续时有时无。<br/><br/> 张廷玉立在中间,手里握着圣旨,以胤祉胤禟胤俄为首的分别跪在两边,都在掩着面哭,哭得假情假意。<br/><br/> 怎么回事儿?<br/><br/> 胤禛目光巡视一圈,落在跪在胤禟前边被挡住一半的胤禩身上,却是眉头一皱,只觉得他面色白得有点厉害,便是再伤心,也不至于如此罢?<br/><br/> 他一进来,在场的人都有些尴尬。<br/><br/> 张廷玉虽是托孤大臣,但总不能越过在场的皇子们发号施令,带头给新君下跪。可是在场除了新君,官位最大的诚亲王也装傻充愣了,再加上刚刚九阿哥说的那一句“四还是十四”的话,剩下的人都没人吭声。只怨大行皇帝把新帝人选隐瞒得死紧,也不知是皇帝刻意试探诸子的,还是弥留之际仍在犹豫,两万字的遗诏上没有提及新君名讳,那一句“深肖朕躬,克成大统”是他在念完皇帝遗诏之后,按照皇帝的意思给加上去的,眼下就有那么一点名不正言不顺的意思。<br/><br/> 几个小阿哥更是不敢乱开腔,讨好了一个人不要紧,后面怎么死的都不知道。<br/><br/> 张廷玉只得对着胤禛行礼:“四爷,国不可一日无君。大行皇帝的遗诏臣刚刚宣读完毕,请您节哀,也请诸位阿哥节哀。”<br/><br/> 胤祉抬头看了一眼胤禛,见他面色刻薄冷酷,心中很是犹豫不服,索 xi_ng 不起身不说话,能拖一阵算一阵,他想着必然有人比他还不服气,方才老九不是就开腔了?老九的意思,难道不是老八的意思?<br/><br/> 胤禟此时却退却了,他刚刚捅下篓子,此刻心中正在忐忑,偷偷一直瞟着胤禩。胤俄吃不准该不该出头,只好拿手扯了扯胤禟衣袖。<br/><br/> 场面冷得厉害<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胤禛的心往下沉,他有不下两种以上的方法继位,但终究有所不甘。今日只要有任意一个阿哥留下半点迟疑,来日他的登机就留下落人口实的隐患,没有老八,也一定会有旁人!<br/><br/> 却在这时,胤禩的声音越过胤禟传过来:“儿臣领旨。”接着他也不管其他人,对着龙榻上的大行皇帝就将头磕下去。<br/><br/> 在诡秘的气氛下,有这样一个带头的,胤禟微微迟疑之后,也跟着自己的哥哥磕下头去:“儿臣领旨。”<br/><br/> 胤祉此刻暗恨让老八在老四面前卖了好,他俩明明不大对付的,又有老九的挑衅在前,自己一时没想通泰,错失了做第一个给老四买好的机会。此刻他也不敢再耽搁,对着大行皇帝也磕了一个头,但又马上转向胤禛:“给万岁请安。”<br/><br/> 年长的几个阿哥都磕头领旨了,接下来没有人会不识时务,都纷纷一边叫着“儿臣谨遵皇阿玛教诲”,一面给胤禛请安,给新帝磕头。<br/><br/> 张廷玉总算松了一口气,他知道御书房的暗格里藏着一卷空白圣旨,皇帝走得突然来不及写好就去了,实在不行,都想着要不要拿出来诈一诈。但终归名不正言不顺,若有人质疑圣旨,可就前功尽弃了。<br/><br/> 胤禛的一颗心,慢慢落回实处。<br/><br/> 他目光不再尖锐,扫过众人面上的神色,最后落在第一个跪倒磕头的胤禩身上,才发现他头一磕下去之后,却没在起来。侧面看过去,发髻额角全是汗水。<br/><br/> 作者有话要说:<br/><br/> 怎么样我这周进度还可以吧?八哥今天的作用起到了把,就一句话,八哥就让四哥省却很多麻烦。<br/><br/> 四哥:有老八,百病消。<br/><br/> 第106章.大局将定<br/><br/> 等胤祥带了三千劲旅,疾驰往畅春园而去,在离园子二里多的地方停了下来,令岳伦岱在此督军,自己又马不停蹄地进了畅春园。穷庐这里,早已是哭声震天了。<br/><br/> 胤祥脚步踉跄冲进去,哭道:“皇阿玛,儿子来晚啦……”<br/><br/> 张廷玉连忙迎上来,强撑道:“十三爷,万岁已经龙驭上宾,请爷去了吉服。”<br/><br/> 胤祥耳朵里面已经听不见别人说话了,推开捧着麻衣的小太监,几步踉跄奔到皇上的灵床前,跪在脚踏边上,抚着康熙的遗体号啕大哭:“皇阿玛,不孝儿臣胤祥看您老人家来了。阿玛活着的时候,儿臣惹阿玛生气。阿玛走了,儿臣又没能见阿玛一面。皇阿玛原谅儿臣吧。您老人家再睁开眼,看儿臣一眼吧……”<br/><br/> 众位阿哥们齐齐低头了,就只听见胤祥大哭的声音。<br/><br/> 胤禛此刻也跪在地上,大家伙儿围着大行皇帝的遗体一圈儿,胤禛在最前头,趁着大家伙的注意力都在胤祥身上,他往胤禩旁边蹭过去。<br/><br/> 胤禩脸色青白,冷汗一直往外冒。从方才牵头领遗诏之后,他就一直没再有大的动作。胤禛不好单独让他起身,只得靠近他一点儿,让他半个身体的重量可以靠着自己。<br/><br/> 胤祥哭了好几声,也是发自内心的苦闷。他年少时比不得几个年长的哥哥得宠,但也算得志,一朝没把握住卷入太子废立是非中,从此郁郁不得志,好不容易得见天日,皇帝又走了。<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