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气了。”李璃笑着,示意东来上前道,“在异国他乡定是想家,阿璃没有别的东西送你,不过是最近在京城发现了家点心铺子,做的是上京城的吃食,我吃过几回,味道很是特别,便带给五姐尝一尝,可不要嫌弃。”<br/><br/> 他接过东来的锦盒,递了过去。<br/><br/> 五公主微微一愣,不过李璃亲手相递,她自然不好让婢女来接,便笑着接了过来,为显重视,还特地看了看。<br/><br/> 锦盒上面有点心铺子的包装,很是显眼。<br/><br/> “粮黍记,好特别的名字,多谢七弟。”说完,她将点心盒子交给了婢女,脸上依旧是那得体的微笑,不见任何异样。<br/><br/> “五姐若是吃得好,就与我说一声,再送便是。”李璃说着还瞥了身边一眼,“说来,还是樊大将军发现的呢。”<br/><br/> 五公主不疑有他,直接笑道:“那定然是大将军对七弟的一片心意。”<br/><br/> 闻言,李璃脸上的笑容瞬间扩大,意味深长地回头看着樊之远说:“正是。”<br/><br/> 方才的点心盒子,李璃是特意拿过来的,与其说是给五公主,不如是给樊之远看。<br/><br/> 硕大的粮黍记三个字贴在盒子上,站在边上的樊之远自然一目了然。<br/><br/> 然而五公主的反应却让他感到意外,粮黍记,别人能不记得,曾经时不时的派人往定北侯府送点心的五公主怎么会毫无印象?<br/><br/> 她应当非常知道由来才对。<br/><br/> 是掩饰太好,还是……<br/><br/> 樊之远的眉间渐渐拢了起来,心中疑惑而起。<br/><br/> 不过他脸上的表情向来少,一般人也看不出来,只有一直注意他的李璃才能发现他的异样。<br/><br/> 见目的达到,李璃便不再多留,说了一句客套话便带着樊之远也跟着向太后告辞。<br/><br/> 手上没扇子,有点不得劲,不过看看边上还在凝神沉思的樊之远,李璃的心情又变得极好。<br/><br/> 方才那点心不平都没了,还有空说点风凉话。<br/><br/> “你不是说是五姐救了你吗?可我怎么觉得她对你压根就不熟悉,就跟个陌生人一样?亏得我还给你们创造机会,本以为能看到相视凝望,周围无人的感人场面呢。”<br/><br/> 李璃侧过头,装模作样地叹了一声,“唉,远不如对我的关注呀。”<br/><br/> 那是自然,樊之远毕竟是外臣,按照礼数多看几眼都显得失礼。而李璃不仅是血脉相连的弟弟,还是掌握着权势的王爷,对他重视,于五公主来说理所应当。<br/><br/> 不用李璃多说,樊之远也看出了其中的不对劲,只是固有的认识让他为此替方才寻找解释,说:“或许她不知道我是谁。”<br/><br/> 李璃眉毛一挑问道:“你这沈家远方亲戚的身份谁给你选的。”<br/><br/> “师父。”<br/><br/> “他老人家从乱葬岗里一挖出来就知道要带你去哪儿?而五姐却不知道?”李璃一针见血地问,接着在樊之远另寻借口的时候,自己先递上了一个,“难不成过了这七八年,她忘了自己冒险救过一个人,又苦心安排了个身份?”<br/><br/> 想当初如何安排魏澜,李璃可是想了很久,好不容易才筛选出合适的身份,又沿路派人打点,在定北侯府上下确定自尽之后,才能暂时的瞒天过海。<br/><br/> 只是救人容易,消除痕迹却难。<br/><br/> 那时候李璃手头上根本没什么得用之人,一切都靠云师父自己动手,直到后来燕帝登基,他开府出去,能培养自己的势力才一次次派人去消抹痕迹。<br/><br/> 等一切清除干净,再无疑点之后,李璃才通知师父可以放樊之远出师入伍。<br/><br/> 而凭樊之远的能力,在战场上大放光彩是迟早的事。<br/><br/> 沈家掌兵权,可是没有拿的出手的将才,有这一层身份在,不愁武宁侯看不见他,定然会大力栽培。<br/><br/> 只是武宁侯也不傻,他在提拔之时当然会派人去核实樊之远的身份,而那时能查到的也就只有双亲已亡的远亲子侄,更好掌控,也更让<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他放心。<br/><br/> 其中心力,可谓是用心良苦,哪儿能用一句时间太久忘记这种说法,别说七八年,就是二三十年也不会忘的。<br/><br/> 受恩的人不会,施恩的人更不会。<br/><br/> 没见五公主之前,樊之远没往这处去想,等到今日一见,说实话,不知道是大夏皇宫里消磨了五公主的所有精神锐气,樊之远是看不出她一点小时候的机敏灵动。<br/><br/> 简直换了一个人一样,跟周围谨小慎微,挂着得体却虚假笑容的妃嫔没什么两样。<br/><br/> 这样的五公主,如何会是当初勇敢大胆地派人营救,替他安排出入的人呢?<br/><br/> “若不是她,阿璃,又会是谁?”樊之远看着李璃问道。<br/><br/> 李璃抬头望了望天,云淡风轻地说:“总归是有那么一个人呗,不然哪儿有你啊?施恩不图回报的总是少数,反正我是做不到那种情操的,不是图利,就是图情,你自个儿慢慢想喽,实在不确定,那你就直接去问五姐呗。瞧她满脸愁绪,郁结于心的模样,这些年过得定然不好,有你这个大将军作为靠山,她岂会错过?”<br/><br/> 他说完就往前走去,就溜达着往宫门而去,嘴里哼唧哼唧,心情似乎很不错。<br/><br/> 第95章晚宴<br/><br/> 疑惑埋于心底,樊之远潜意识里觉得他可能认错了人,然而固有的认知,还是让他不急于否认,心道或许其中又有别的他所不知道的缘由和隐情。<br/><br/> 不管如何,五公主在大燕还会呆上一段时间,不着急求证。<br/><br/> *<br/><br/> 一叠八卦小报放在夏国二皇子的书桌边,他手里也捧着一份,正津津有味地看着。<br/><br/> 虽然八卦小报正拓展京城外的业务,不过受这个时代的交通和通讯限制,如今有时效性的不过是京城及周围几个相近临州,再扩散开去,就只能通过书商购买大批量的小报再往返运送出去贩卖。<br/><br/> 在江南的学子很有可能穿着厚厚的袄子,哆嗦在炉子边才能看到发生在秋季的京城刑部换囚案的内幕详情。<br/><br/> 而大燕禁边,严禁任何书籍纸张出入关卡。<br/><br/> 若大夏想要看到小报,更需要各种暗中途径,这个速度显然就更慢,虽然经过细作传回更快,可因为风险颇大,不可能每期都送。<br/><br/> 如今这些便是下面送上来的往期小报,这会儿二皇子尽可以看个够,不知不觉便沉迷进去。<br/><br/> 还是边上的侍从提醒晚宴临近,得洗漱更衣,他才依依不舍放下来,揉揉鼻梁,将报纸递给边上一位幕僚道:“怪不得这位怡亲王能将大燕的宰相给压下去,有这份报纸在,一点也不奇怪。”<br/><br/> 这份报纸中没说什么重要之事,百姓心声栏目也只是一些在他们看来鸡毛蒜皮的小事,像刑部案,云州案这样轰动天下的毕竟是少数。<br/><br/> 二皇子阅读的时候,这位幕僚也一同观阅,他感慨道:“三教九流,各行各业,权贵士林,街市田野,皆有耳目,也皆有口碑……殿下,若是谁的门下有这样庞大的情报网,能人异士尽收于手中,不愁坐不稳天下。”<br/><br/> 二皇子微微颔首,接着回头看这位幕僚,笑问:“先生只看见如此吗?”<br/><br/> “这……请殿下指教。”<br/><br/> 八卦小报一直是娱乐大众的主调,带着诙谐的语气调侃各种新闻趣事,稍微正紧的也只有诸子百家栏目几篇唇枪舌战的文章,颇见当今学子笔尖锋芒。<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