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p>    第814章 人事<br />
    佛堂内的沉默,没有持续太久,就被太皇太后主动打破了。<br />
    “官家……老身老了……”她悠悠说道:“往后,这听政的事情,还是让太后去做主吧!”<br />
    “老身就在这庆寿宫中,吃斋念佛,给英祖与先帝祈福罢……”<br />
    赵煦听着,脑海中浮现起上上辈子,这位太皇太后病重时的情景。<br />
    彼时,庆寿宫内的太皇太后,明明都已经卧床不起,连说话都有些困难了。<br />
    但是……<br />
    她依然死死的握着权力。<br />
    甚至不肯让赵煦看宰执的劄子!<br />
    乃至于,让陈衍把持了御药院和皇城司。<br />
    却殊不知,其贪恋权柄的行为,吓坏了整个朝野。<br />
    时任宰相范纯仁、吕大防,甚至跑去找新党的李清臣、邓润甫商议,这事情该怎么办?<br />
    便是大内的那些内臣、女官们也开始用脚投票。<br />
    梁从政直接跳反,粱惟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漠视着赵煦慢慢的在刘惟简等人的辅佐下控制皇城司,召见三衙大将。<br />
    这才有了,庆寿宫晏驾之日,刘惟简与宋用臣,奉旨意领着皇城司的亲事官,清洗皇城的事情。<br />
    陈衍被杖毙,其他跟着陈衍的内臣、女官全部下狱拷打讯问。<br />
    那几天,皇城的诏狱中,惨嚎不断,数不清血肉模糊的尸体,被人抬出去,送到汴京新城外的乱葬岗。<br />
    而在整个过程中,太皇太后亲手扶持起来的那些大臣,那些旧党的宰执们,无动于衷,纯当没看到。<br />
    回忆着上上辈子的这些事情,赵煦就轻笑着:“太母说笑了……”<br />
    “孙臣来时,母后还嘱托过孙臣,要好好劝劝太母,使太母放宽心,早日御正殿听政呢!”<br />
    “是吗?”太皇太后心底闪过一丝惊喜。<br />
    “孙臣怎会欺瞒太母?”赵煦道。<br />
    “官家确实是孝子!”太皇太后悠悠的道:“可太母却不是个好太母……”<br />
    “没有管好公主与驸马……”<br />
    这是庆寿宫的心病的根源,因为张敦礼一案的影响,朝臣也好,宗室也好,都对她失去了许多信任。<br />
    在目下这个特殊的政治格局下,她面临着极大的不利情况。<br />
    首先,本身垂帘听政的权力来源,并非先帝遗命,而是当初宰执们奏请了还是皇子的官家后,以先帝名义写在立储诏书中的。<br />
    其次,垂帘的并非一人,而是两人。<br />
    权力是分散的。<br />
    正是因此,她还从未真的拜授过任何一位宰执!<br />
    都是和向太后商量着来,甚至是通过廷推的方式产生的。<br />
    如此,朝中无人。<br />
    宰执也好,三衙将帅也罢,都没有人肯向她靠拢。<br />
    到得现在,更是干脆在大事上,直奏御前,请旨于福宁殿。<br />
    她也好,向太后也罢,只能处理日常庶政。<br />
    决策权和拍板权,已经回到了孙子手中。<br />
    在这种情况下,张敦礼爆发后,朝野上下,连一个给她说话的人都没有。<br />
    所有人都在忙着表忠心!<br />
    甚至没有人来关心一下庆寿宫的太皇太后的想法!<br />
    这对于权力欲极大的太皇太后来说,实在有些难以接受。<br />
    这也就成了她的心病。<br />
    对太皇太后来说,唯一的好消息,大抵就是孙子,还是如同往常一般与她亲近。<br />
    并未因为张敦礼的事情,与她有所生分。<br />
    依然和往常一般,早晚请安。<br />
    甚至都没有怪罪她女儿寿康公主,依旧命公主居住于公主邸,甚至前些时日还下旨,将公主之子张秉渊从宗正寺里送回了公主邸。<br />
    只是需要每逢单日,至驸马都尉王师约家中听教。<br />
    然后每个月到宗正寺中,听大宗正训导。<br />
    仅此而已!<br />
    历朝历代,都未有如此宽仁的天子!<br />
    在太皇太后的理解中,这自然是因为她的缘故。<br />
    不然呢?<br />
    所以,她握着赵煦的手,道:“太母老了,以后只能依靠官家了!”<br />
    赵煦低下头去。<br />
    上上辈子的记忆在他脑海中回闪着。<br />
    他自然知道,太皇太后这是在与他打感情牌。<br />
    这让他有些作呕。<br />
    但,当他抬起头时,脸上却是一副无比真诚的神色。<br />
    “太母怎么会老呢?”<br />
    “孙臣还想着,长大后,多生些皇子,请太母帮孙臣教导……”<br />
    “就像当初太母教导朕一样……”<br />
    太皇太后想起了先帝驾崩前后,这个孩子在她面前悉心听教的美好时光,眼眶也还是微微一红,动容道:“好!”<br />
    “太母答应官家,就等着官家长大后,给太母生许多曾孙、曾孙女……”<br />
    说着,她就掉下眼泪来。<br />
    赵煦赶紧从身上取出一块随身携带的锦帕,替她擦了擦眼泪。<br />
    太皇太后见到这个情况,终于笑了:“太母让官家见笑了……”<br />
    赵煦摇头。<br />
    “官家为何此刻来见老身?”她终于想起来了这个异常,问道。<br />
    赵煦于是便简单的将今日召见了蒲宗孟、钱勰的事情,与她说了一下。<br />
    太皇太后听完,沉吟片刻后,道:“钱勰这个翰林学士,官家选的极好!”<br />
    “如今国家就当用钱勰这样的大臣!”<br />
    赵煦点头:“太母夸赞了……”<br />
    “至于蒲学士……”太皇太后想起了曾布,有些犹豫。<br />
    “学士怎么了?”赵煦问道。<br />
    “老身听说他的官声不大好啊!”太皇太后想了一下,随口找了个理由。<br />
    “据说,蒲学士当年在京,每夜要点蜡烛三百余根,每日府中要宰杀猪羊十几只……”<br />
    赵煦道:“这些事情孙臣也听说过……”<br />
    “那……”<br />
    赵煦将自己对向太后的说辞,在太皇太后面前复述了一遍。<br />
    中心思想就是——现在朝政君子太多,当用些有能力有争议的大臣,来中和一下,免得他们联起手来,架空皇权,动摇社稷。<br />
    这个理由在大宋是最政治正确的理由。<br />
    几乎没有人可以非议它!<br />
    太皇太后听完,也是沉默了。<br />
    她虽然很想召回曾布,并拜其为相。<br />
    这样,她就在朝中多少有人可用了。<br />
    可是……<br />
    一则曾布的资序确实不够!<br />
    二则,她担心,就算曾布回朝为相,也未必会听她的。<br />
    毕竟,曾肇在年前已经给她上了一课了。<br />
    三则……看着面前的孙子,她也不好拒绝。<br />
    于是,良久之后,她道:“既然官家已经有主意了,那就依官家的意思办吧!”<br />
    赵煦顿时欢喜起来:“那孙臣去将范学士传召入宫,今日便草制拜相制词,明日一早宣麻拜相!”<br />
    太皇太后惊了:“这么急吗?”<br />
    赵煦叹道:“吕相公,已经独相数月了。”<br />
    “都堂上的执政们,这几个月也都很辛苦……”<br />
    太皇太后点头:“也是!”<br />
    自韩绛致仕,朝中就是吕公著独相,吕公著本来年纪就大,现在又是独相,又是被赵煦塞了一堆任务在身上。<br />
    每天都是忙到气喘吁吁,连最爱的参禅打坐的活动都没有时间参加了。<br />
    此外,安焘和张璪先后被罢,但他们的位置,却没有被填上。<br />
    特别是李清臣的枢密院,现在几乎所有任务都压在他一个人肩膀上。<br />
    于是,这几个月来他连休沐日都很少休息,哪怕下了值,也依然在家中处理公文。<br />
    几个月下来,头发都白了好多。<br />
    “官家,两府执政的阙额,还是打算用廷推?”太皇太后忽然问道。<br />
    赵煦答道:“孙臣打算这次便不用廷推了!”<br />
    “直接从各地待制重臣中除授……”<br />
    “太母可有人选?”赵煦故意问道。<br />
    太皇太后顿时来了精神,对赵煦道:“官家可还记得,当初的翰林曾学士?”<br />
    赵煦点头,道:“孙臣当然记得!”<br />
    “去年,学士还从扬州送来了许多贡物呢!”<br />
    扬州送来的菘菜,如今正在福宁殿园中茁壮生长。<br />
    “那官家觉得,曾学士是否可堪执政?”太皇太后问道。<br />
    赵煦点头:“孙臣以为,曾学士进两府,必能称职!”<br />
    是的,称职的背锅侠。<br />
    “正好,张相公(张璪)辞任后,东府的执政中阙了一员,可先进曾学士为资政殿学士,然后召回京城,再予以拜授!”<br />
    “好!好!好!”<br />
    虽然曾布不能拜相,但能进两府,让太皇太后非常开心。<br />
    赵煦就更开心了。<br />
    因为,有些事情,赵煦本来还没找好背锅的人。<br />
    曾布一回来,这不就是现成的嘛?<br />
    此外,还可以借这个机会,在曾布脑门上贴个后党的标签。<br />
    将来收拾他也有理由。<br />
    “那西府的阙,官家打算用谁?”太皇太后问道。<br />
    “孙臣打算,等环庆路的章学士回京,拜学士为同知枢密院事,以便学士主持沿边各路的武臣叙功……”<br />
    太皇太后楞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赵煦说的是章楶。<br />
    “会不会提拔的太快了?”她忍不住质疑起来。<br />
    章楶在元丰八年的时候,还只是成都府路的转运副使,和吕大防搭班子。<br />
    本官也只是从六品的朝奉大夫,与现在在登州的苏轼相当,贴职甚至还矮苏轼一头,只是直集贤院。<br />
    然而短短两年,就以火箭般的速度,被飞速提拔。<br />
    先是,元丰八年,特旨除授权秦凤路经略使,本官从朝奉大夫迁朝散大夫,贴职升直龙图阁。<br />
    隔年,其自秦凤路,特旨拜环庆路经略安抚使知庆州。<br />
    直接将之扶正了!<br />
    不仅仅去掉了权字,还从第二线的经略使变成了第一线,更是将经略使与安抚使集于一身,成为真正的帅司。<br />
    其刚刚上任不过数月,宋夏战争就爆发了。<br />
    这个在战前无人看好的老文臣,在战争的表现,惊掉了所有人的下巴。<br />
    他不仅仅临危不乱,部署指挥得力。<br />
    更是发明出了新的战法,并将之用在战争中,于是西贼在环庆路损兵折将,丢盔弃甲。<br />
    以文臣统一路兵马,并战而胜之。<br />
    这完美的符合了无数大宋士大夫们的幻想。<br />
    章楶章质夫的名字,由之轰传天下,传说就连辽国、大理、交趾等国都有他的传说。<br />
    于是,战后,章楶论功行赏,自朝请大夫(从六品)越升为朝议大夫(正六品),跳了三级。<br />
    直接拜为龙图阁学士,从小龙变成了大龙!<br />
    勋转上护军,跳了n级。<br />
    爵位从名誉性质的开国县男,变成了有食实封的巨鹿郡开国候,加食邑六百户,食实封两百户。<br />
    对一个文臣来说,这都已经不是坐火箭了。<br />
    这是闪电式提拔!<br />
    但,章楶有军功!<br />
    不要看大宋朝天天嚷嚷着‘崇文抑武’。<br />
    可是,军功依然高于一切的飞升凭证。<br />
    再没有什么东西,能超过军功的含金量。<br />
    士大夫们,更是天天在家里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统兵伐国,执其君长献俘于太庙的美好时刻。<br />
    所以,章楶的升迁,没有任何非议,朝堂上甚至连质疑的声音都没有。<br />
    士林舆论甚至还觉得赏的有些轻了。<br />
    应该一步到位,将章楶提拔到中散大夫以上(正五品),至少授端明殿学士,封一个开国郡公。<br />
    没办法,章楶的成功,让这些人爽到了。<br />
    他们当然要给章楶造势!<br />
    更何况,还有吕惠卿在!<br />
    那些讨厌和仇视吕惠卿的人,为了贬低吕惠卿,就疯狂吹捧章楶。<br />
    只是……<br />
    哪怕是这样,一个两年前,还只是从六品的转运副使的文臣,两年多就飞升进两府,拿到那把清凉伞。<br />
    依然太过惊世骇俗了。<br />
    在论资排辈现象严重的大宋,这不啻是熙宁变法后的又一个大冲击。<br />
    一旦拜授,肯定会有很多人说闲话,质疑并攻击章楶是【幸进少年】。<br />
    这都很正常!<br />
    然而,面对太皇太后的质疑,赵煦却只用了一句话就杀死了比赛。<br />
    “太母,章学士今年已经满六十了!”<br />
    太皇太后楞了:“章学士竟已满六十了吗?”<br />
    赵煦点头:“是啊,学士是天圣五年生人,今年已是六十甲!”<br />
    六十岁的文臣,完全够得上老臣的标准。<br />
    而拜一位有军功的老臣进入两府,其他人是很难攻击的。<br />
    难不成,天子崇贤使能,尔等也要质疑?<br />
    “这样啊……”太皇太后道:“那便听官家的吧!”<br />
    赵煦颔首:“多谢太母!”<br />
    赵煦在心底轻声道:“章相公……上上辈子,朕欠相公的,这一世定会酬谢!”<br />
    在他上上辈子,章楶因为需要在前线主持军务,赵煦到死都没有拜其为执政。<br />
    而,这对章楶不公平!<br />
    以他的战功,别说执政了,宰相也绰绰有余!<br />
    (本章完)</p>
玄幻魔法相关阅读More+

活人深处

穿黄衣的阿肥

万世之名

古羲

反派儿子抛弃女帝?我反手娶回家

传奇小陈

守序暴君

不在意中人

玄幻:史上最强废材逆袭陆仁云青瑶

佚名

入赘为婿后,他只想吃软饭

佚名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