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第895章 母子交心(2)<br />
向太后在沉默良久后,终于再次开口:“虽是为国事,却也当有远近亲疏之分才好!”<br />
作为士大夫家培养出来的皇后,向太后在庶政上虽然不大行,需要宰执们辅佐处置。<br />
但,她的政治敏感性,却是相当敏锐的。<br />
所以,赵煦一说,她就立刻明悟过来。<br />
确实!<br />
熙河路的,去年第一次收获后,就为朝廷带来了上百万贯的利润!<br />
今年只会更多!<br />
按照六哥的说法,未来,这是一个利润千万贯以上的买卖!<br />
如此大的一笔收入,天家必须在当地有钉子才行。<br />
赚钱可是赵官家们的本能。<br />
只要听到有钱赚,就会两眼放光,和饿狼一样扑将上前。<br />
只要能赚钱,赵官家们什么事情都能做也都愿意做!<br />
这就和现代的灯塔,听不得‘发现石油’一般。<br />
石油能滋生美军,而赚钱也能滋生出赵官家。<br />
过去百年,为了搞钱,赵官家们(包括听政的太后),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br />
这是赵宋王朝的弊病。<br />
很多后人评论老赵家‘小家子气’的毛病,都是因此而起。<br />
因为赵官家们,只要发现赚钱的行当,就会死死的攒在自己手里。<br />
比如说纺织业,在赵煦放松监管前,天下纺织业,除了小农个体户外,只要上规模都是官营的。<br />
顶多就是给民间一个买扑的选择。<br />
可这同样是赵宋王朝的优点。<br />
尤其是赵煦想要推动工业革命或者放松监管、打破规章制度的时候。<br />
没什么比‘能赚钱’更能说服人的。<br />
没办法!<br />
从立国开始,赵宋王朝就面临着,怎么养活上百万的职业军人和庞大的官僚勋贵集团的问题。<br />
不拼命搞钱,一旦发不起赏或者养不起官僚队伍。<br />
那么大头兵就会拿着刀子找赵官家讲道理了——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br />
官家且看俺这刀,锋利否?<br />
而养不起官僚,不能给他们足够的丰厚待遇。<br />
那整个国家的统治根基就会动摇。<br />
故此,只能拼命搞钱!<br />
想方设法,用尽一切办法的搞钱!<br />
熙宁变法失败的源头就在这里——王安石想慢慢来,但宫里面的赵官家却只想着马上弄到钱,来喂饱这个动物园里那些饥饿的老虎和豺狼。<br />
因为,宫里面太清楚,这个大宋这个动物园里的老虎和豺狼,为什么不吃人的原因!<br />
赵煦见着向太后的态度松动,连忙道:“母后教诲,儿臣自是铭记在心,且请母后放心,此事儿臣已有成算!”<br />
“六哥心中有数就好!”向太后说道。<br />
然后,她看着赵煦,道:“但,为安抚众人,今年的兴龙节,却是得再进一批女官才是!”<br />
“此事母后做主就是!”赵煦点点头。<br />
“嗯!”向太后颔首:“另外,太师已上表,乞进甘泉县君侍女入宫,侍奉县君……”<br />
赵煦听着笑了起来,文熏娘过去在文家,就是个服侍人的庶女。<br />
哪里有什么侍女?<br />
文彦博这分明是打着幌子,在往宫里面塞人。<br />
老登看来,也是被刺激到了。<br />
便问道:“母后怎么想的?”<br />
“太师德高望重,所请自当允准!”向太后轻声道。<br />
她自然是愿意做这个顺水人情的。<br />
再怎么说,文熏娘也是认了她当义母,由她亲自教育的人。<br />
又是文臣家的女儿!<br />
能帮的,她当然会帮!<br />
赵煦点头,道:“那便允了吧!”<br />
向太后颔首:“那我便命太师,兴龙节时,送县君侍女入宫!”<br />
如今,距离兴龙节还有差不多四个月。<br />
四个月时间,怎么着都够文家,找到合适的人了。<br />
就是……<br />
向太后在心中,不由得想道:“这其中,会不会有一个姓李的呢?”<br />
这大宋朝的宫廷妃嫔们,在入宫后,都会从各自家里,带一些从小培养起来的侍女入宫。<br />
这些侍女,通常都被算作女主人的影分身。<br />
平时侍奉左右,忙前忙后。<br />
需要的时候,作为女主人的代餐上场,满足皇帝的需要。<br />
其角色定位,类似于民间的通房侍女。<br />
一般情况下,这些人生下的孩子,也会被算作女主人亲出。<br />
想当年,章献明肃无子,所以不能被册立为皇后。<br />
于是,她身边的侍女李氏挺身而出,为章献明肃生下了仁庙。<br />
欣喜若狂的仁庙,当即宣布——此德妃所出也!<br />
章献明肃于是被顺利册立为皇后。<br />
而作为影分身的李氏,却只是被封为县君。<br />
这就是标准的民间玩法了。<br />
然而,这套玩法在民间能行得通,在天家却是行不通的。<br />
因为,一旦生下的皇子,最终成了皇帝。<br />
就必然会想办法,扶正自己的生母。<br />
就如仁庙,最终追封李氏为章懿皇后一般。<br />
想到这里,向太后就看向了自己面前的这个孩子。<br />
看着六哥握着她的手,一副孺慕、亲近的模样,她心中便大感宽慰。<br />
因这孩子确实是将她这个嫡母,视作生母一样孝顺、服侍。<br />
即使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生母是朱氏。<br />
朱氏在她面前,更是谨小慎微,从不敢以官家生母的身份自居。<br />
相反,从来都是伏低做小。<br />
无论是公开场合,还是私下场合,姿态都摆的很正。<br />
对外也都是说【官家乃是娘娘亲出,吾只是代为诞育而已】。<br />
完完全全就是一副民间小妾的模样,就连自己在宫中给六哥织的衣服,都是要送到她这里,用她的名义,送到福宁殿。<br />
这就很好!<br />
免了将来许多麻烦。<br />
朱氏如此识趣,六哥又是这般孝顺。<br />
她这个嫡母、女主人,自也不会小气。<br />
于是,这两年来,她不断的给朱氏提升地位和待遇。<br />
不仅仅是允准了朱氏升格为太妃,还升朱氏所住之地,称为‘殿’,以太妃所用命令称‘笺’,同时更命入内内侍省尊太妃之位格,次在太后之下。<br />
甚至,她还想好了,将来百年后,遗诏里是要给六哥和朱氏,扫平障碍的。<br />
譬如说,效章献明肃遗诏尊章惠皇后(保庆杨太后)故事,遗诏尊朱氏为皇太后。<br />
将朱氏给扶正,让她也享受一下太后的待遇。<br />
这样,将来到了永裕陵相见,也依然能和和睦睦。<br />
在这个问题上,向太后是想的开的。<br />
她的底线,也只是,自己的先帝元后、发妻地位,不能受到挑战。<br />
这样想着,向太后就对赵煦道:“对了六哥,前些时日,太妃来见我,说是三娘就要到婚配的年龄……也是时候开始给三娘选个驸马了……”<br />
“六哥怎么看?”<br />
赵煦听着,脑海中闪过了那个每次见到他,总是明媚的笑着的少女的样子。<br />
赵煦露出笑容来,道:“母后,此事暂且不急……”<br />
“三娘还小,不急着选驸马。”<br />
虽然说,赵家的公主,在生下来后,其命运便已被固定——作为联姻工具,去笼络勋贵大臣。<br />
且一旦出嫁,无论驸马为人如何、人品怎样。<br />
其婚姻是否幸福,甚至她是否被驸马家庭虐待。<br />
为了颜面,皇室都会勒令其忍耐。<br />
向太后道:“此事,是太妃所请,却也不好拒绝……”<br />
赵煦听着,好奇起来:“姐姐可是看中了驸马?”<br />
向太后点头道:“嗯!”<br />
“乃是韩忠献公之幼子韩嘉彦……”<br />
赵煦瞪大了眼睛。<br />
韩嘉彦?!<br />
朱氏,果然还是和他上上辈子一般,主动的把三娘往火坑里推啊!<br />
他今年都二十一了!<br />
他比三娘大了起码七八岁?<br />
而且……<br />
赵煦抿着嘴唇,想起了他上上辈子,这货被人检举‘于公主有亏,礼不逊’的时候。<br />
什么叫‘于公主有亏,礼不逊’?<br />
请参考李玮、王诜,是怎么对待公主的!<br />
所以,当时的赵煦是勃然大怒,下诏罢黜,并命其与公主和离的。<br />
只是,朝臣们强烈反对,理由冠冕堂皇的很——今嘉彦以不能下长公主而废,是妇得以胜其夫矣。妇得以胜其夫,是子可以胜父,臣可以胜君。<br />
翻译一下就是:公主只是受了委屈而已,又不是死了!<br />
当时的赵煦,还很年轻,又没在现代留学,自然是拗不过大臣们的,只能作罢。<br />
却不想,这一世,朱氏依然巴巴的要把自己的姐姐,再次推到那个火坑里去!<br />
可怜三娘,却要一辈子活在不幸的婚姻里!<br />
向太后看着赵煦的神色,忍不住问道:“六哥……怎么了?”<br />
“可是那韩嘉彦人品有问题?”<br />
赵煦轻声道:“母后,正所谓龙生九子,各有不同。”<br />
“这位韩忠献公的幼子……”<br />
他想了想,韩嘉彦的人品,叹了口气:“儿臣只能说,或不亚于王诜!”<br />
向太后咽了咽口水。<br />
六哥又把王诜拖出来鞭尸了!<br />
这是有多恨啊!<br />
六哥既这么说了,那韩嘉彦想要尚公主,自是再没有可能了。<br />
毕竟,这孩子,对自己的姐妹们,都是很爱护的。<br />
就是……<br />
这韩家,可是文臣领袖。<br />
便道:“六哥韩忠献公,有功社稷,宜当褒扬!”<br />
“儿臣知道的!”赵煦道:“但韩嘉彦绝不可尚公主!”<br />
“尤其不能尚三娘!”<br />
那可是他的亲姐姐!<br />
“好吧!”见着赵煦态度坚定,向太后也不好再劝,道:“只是此事,却须得好生处理。”<br />
“嗯!”<br />
“此事,儿臣来处置!”赵煦答道。<br />
再怎么样,那是自己的亲姐姐,必须得选一个好人家!<br />
(本章完)</p>
向太后在沉默良久后,终于再次开口:“虽是为国事,却也当有远近亲疏之分才好!”<br />
作为士大夫家培养出来的皇后,向太后在庶政上虽然不大行,需要宰执们辅佐处置。<br />
但,她的政治敏感性,却是相当敏锐的。<br />
所以,赵煦一说,她就立刻明悟过来。<br />
确实!<br />
熙河路的,去年第一次收获后,就为朝廷带来了上百万贯的利润!<br />
今年只会更多!<br />
按照六哥的说法,未来,这是一个利润千万贯以上的买卖!<br />
如此大的一笔收入,天家必须在当地有钉子才行。<br />
赚钱可是赵官家们的本能。<br />
只要听到有钱赚,就会两眼放光,和饿狼一样扑将上前。<br />
只要能赚钱,赵官家们什么事情都能做也都愿意做!<br />
这就和现代的灯塔,听不得‘发现石油’一般。<br />
石油能滋生美军,而赚钱也能滋生出赵官家。<br />
过去百年,为了搞钱,赵官家们(包括听政的太后),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br />
这是赵宋王朝的弊病。<br />
很多后人评论老赵家‘小家子气’的毛病,都是因此而起。<br />
因为赵官家们,只要发现赚钱的行当,就会死死的攒在自己手里。<br />
比如说纺织业,在赵煦放松监管前,天下纺织业,除了小农个体户外,只要上规模都是官营的。<br />
顶多就是给民间一个买扑的选择。<br />
可这同样是赵宋王朝的优点。<br />
尤其是赵煦想要推动工业革命或者放松监管、打破规章制度的时候。<br />
没什么比‘能赚钱’更能说服人的。<br />
没办法!<br />
从立国开始,赵宋王朝就面临着,怎么养活上百万的职业军人和庞大的官僚勋贵集团的问题。<br />
不拼命搞钱,一旦发不起赏或者养不起官僚队伍。<br />
那么大头兵就会拿着刀子找赵官家讲道理了——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br />
官家且看俺这刀,锋利否?<br />
而养不起官僚,不能给他们足够的丰厚待遇。<br />
那整个国家的统治根基就会动摇。<br />
故此,只能拼命搞钱!<br />
想方设法,用尽一切办法的搞钱!<br />
熙宁变法失败的源头就在这里——王安石想慢慢来,但宫里面的赵官家却只想着马上弄到钱,来喂饱这个动物园里那些饥饿的老虎和豺狼。<br />
因为,宫里面太清楚,这个大宋这个动物园里的老虎和豺狼,为什么不吃人的原因!<br />
赵煦见着向太后的态度松动,连忙道:“母后教诲,儿臣自是铭记在心,且请母后放心,此事儿臣已有成算!”<br />
“六哥心中有数就好!”向太后说道。<br />
然后,她看着赵煦,道:“但,为安抚众人,今年的兴龙节,却是得再进一批女官才是!”<br />
“此事母后做主就是!”赵煦点点头。<br />
“嗯!”向太后颔首:“另外,太师已上表,乞进甘泉县君侍女入宫,侍奉县君……”<br />
赵煦听着笑了起来,文熏娘过去在文家,就是个服侍人的庶女。<br />
哪里有什么侍女?<br />
文彦博这分明是打着幌子,在往宫里面塞人。<br />
老登看来,也是被刺激到了。<br />
便问道:“母后怎么想的?”<br />
“太师德高望重,所请自当允准!”向太后轻声道。<br />
她自然是愿意做这个顺水人情的。<br />
再怎么说,文熏娘也是认了她当义母,由她亲自教育的人。<br />
又是文臣家的女儿!<br />
能帮的,她当然会帮!<br />
赵煦点头,道:“那便允了吧!”<br />
向太后颔首:“那我便命太师,兴龙节时,送县君侍女入宫!”<br />
如今,距离兴龙节还有差不多四个月。<br />
四个月时间,怎么着都够文家,找到合适的人了。<br />
就是……<br />
向太后在心中,不由得想道:“这其中,会不会有一个姓李的呢?”<br />
这大宋朝的宫廷妃嫔们,在入宫后,都会从各自家里,带一些从小培养起来的侍女入宫。<br />
这些侍女,通常都被算作女主人的影分身。<br />
平时侍奉左右,忙前忙后。<br />
需要的时候,作为女主人的代餐上场,满足皇帝的需要。<br />
其角色定位,类似于民间的通房侍女。<br />
一般情况下,这些人生下的孩子,也会被算作女主人亲出。<br />
想当年,章献明肃无子,所以不能被册立为皇后。<br />
于是,她身边的侍女李氏挺身而出,为章献明肃生下了仁庙。<br />
欣喜若狂的仁庙,当即宣布——此德妃所出也!<br />
章献明肃于是被顺利册立为皇后。<br />
而作为影分身的李氏,却只是被封为县君。<br />
这就是标准的民间玩法了。<br />
然而,这套玩法在民间能行得通,在天家却是行不通的。<br />
因为,一旦生下的皇子,最终成了皇帝。<br />
就必然会想办法,扶正自己的生母。<br />
就如仁庙,最终追封李氏为章懿皇后一般。<br />
想到这里,向太后就看向了自己面前的这个孩子。<br />
看着六哥握着她的手,一副孺慕、亲近的模样,她心中便大感宽慰。<br />
因这孩子确实是将她这个嫡母,视作生母一样孝顺、服侍。<br />
即使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生母是朱氏。<br />
朱氏在她面前,更是谨小慎微,从不敢以官家生母的身份自居。<br />
相反,从来都是伏低做小。<br />
无论是公开场合,还是私下场合,姿态都摆的很正。<br />
对外也都是说【官家乃是娘娘亲出,吾只是代为诞育而已】。<br />
完完全全就是一副民间小妾的模样,就连自己在宫中给六哥织的衣服,都是要送到她这里,用她的名义,送到福宁殿。<br />
这就很好!<br />
免了将来许多麻烦。<br />
朱氏如此识趣,六哥又是这般孝顺。<br />
她这个嫡母、女主人,自也不会小气。<br />
于是,这两年来,她不断的给朱氏提升地位和待遇。<br />
不仅仅是允准了朱氏升格为太妃,还升朱氏所住之地,称为‘殿’,以太妃所用命令称‘笺’,同时更命入内内侍省尊太妃之位格,次在太后之下。<br />
甚至,她还想好了,将来百年后,遗诏里是要给六哥和朱氏,扫平障碍的。<br />
譬如说,效章献明肃遗诏尊章惠皇后(保庆杨太后)故事,遗诏尊朱氏为皇太后。<br />
将朱氏给扶正,让她也享受一下太后的待遇。<br />
这样,将来到了永裕陵相见,也依然能和和睦睦。<br />
在这个问题上,向太后是想的开的。<br />
她的底线,也只是,自己的先帝元后、发妻地位,不能受到挑战。<br />
这样想着,向太后就对赵煦道:“对了六哥,前些时日,太妃来见我,说是三娘就要到婚配的年龄……也是时候开始给三娘选个驸马了……”<br />
“六哥怎么看?”<br />
赵煦听着,脑海中闪过了那个每次见到他,总是明媚的笑着的少女的样子。<br />
赵煦露出笑容来,道:“母后,此事暂且不急……”<br />
“三娘还小,不急着选驸马。”<br />
虽然说,赵家的公主,在生下来后,其命运便已被固定——作为联姻工具,去笼络勋贵大臣。<br />
且一旦出嫁,无论驸马为人如何、人品怎样。<br />
其婚姻是否幸福,甚至她是否被驸马家庭虐待。<br />
为了颜面,皇室都会勒令其忍耐。<br />
向太后道:“此事,是太妃所请,却也不好拒绝……”<br />
赵煦听着,好奇起来:“姐姐可是看中了驸马?”<br />
向太后点头道:“嗯!”<br />
“乃是韩忠献公之幼子韩嘉彦……”<br />
赵煦瞪大了眼睛。<br />
韩嘉彦?!<br />
朱氏,果然还是和他上上辈子一般,主动的把三娘往火坑里推啊!<br />
他今年都二十一了!<br />
他比三娘大了起码七八岁?<br />
而且……<br />
赵煦抿着嘴唇,想起了他上上辈子,这货被人检举‘于公主有亏,礼不逊’的时候。<br />
什么叫‘于公主有亏,礼不逊’?<br />
请参考李玮、王诜,是怎么对待公主的!<br />
所以,当时的赵煦是勃然大怒,下诏罢黜,并命其与公主和离的。<br />
只是,朝臣们强烈反对,理由冠冕堂皇的很——今嘉彦以不能下长公主而废,是妇得以胜其夫矣。妇得以胜其夫,是子可以胜父,臣可以胜君。<br />
翻译一下就是:公主只是受了委屈而已,又不是死了!<br />
当时的赵煦,还很年轻,又没在现代留学,自然是拗不过大臣们的,只能作罢。<br />
却不想,这一世,朱氏依然巴巴的要把自己的姐姐,再次推到那个火坑里去!<br />
可怜三娘,却要一辈子活在不幸的婚姻里!<br />
向太后看着赵煦的神色,忍不住问道:“六哥……怎么了?”<br />
“可是那韩嘉彦人品有问题?”<br />
赵煦轻声道:“母后,正所谓龙生九子,各有不同。”<br />
“这位韩忠献公的幼子……”<br />
他想了想,韩嘉彦的人品,叹了口气:“儿臣只能说,或不亚于王诜!”<br />
向太后咽了咽口水。<br />
六哥又把王诜拖出来鞭尸了!<br />
这是有多恨啊!<br />
六哥既这么说了,那韩嘉彦想要尚公主,自是再没有可能了。<br />
毕竟,这孩子,对自己的姐妹们,都是很爱护的。<br />
就是……<br />
这韩家,可是文臣领袖。<br />
便道:“六哥韩忠献公,有功社稷,宜当褒扬!”<br />
“儿臣知道的!”赵煦道:“但韩嘉彦绝不可尚公主!”<br />
“尤其不能尚三娘!”<br />
那可是他的亲姐姐!<br />
“好吧!”见着赵煦态度坚定,向太后也不好再劝,道:“只是此事,却须得好生处理。”<br />
“嗯!”<br />
“此事,儿臣来处置!”赵煦答道。<br />
再怎么样,那是自己的亲姐姐,必须得选一个好人家!<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