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n\t黄昏将尽。<br /><br />天光已经从灰蓝变为橙金,折射在摊开的文件夹上。<br /><br />办公室里一片寂静,除了钟表缓慢的滴答声。<br /><br />桌上的《日报》仍停留在记录访谈的那版。<br /><br />国际通讯专栏的最下方,是那行刻意添加上去的黑色注释。<br /><br />——详见档案编号EU-000第93X章节。<br /><br />莫里森盯着那几个字看了太久,纸页被拇指压出了几条折痕。<br /><br />距离发表已过去整整三日,还是没有任何回应。<br /><br />没有变化。<br /><br />无论是电话还是电台。<br /><br />那疑似庞然大物突兀的出现又消失。<br /><br />曾经还以为是系统的手笔。<br /><br />如今看来,也许不过是某种未知干扰或特异天气的谬误。<br /><br />《日报》作为德国境内发行量最大的报刊,倘若真的存在其他任务者,没道理直到现在依旧保持安静。<br /><br />莫里森靠在椅背上,闭目数秒。<br /><br />之后,他长叹了口气,准备站起身,给自己倒杯水。<br /><br />下一秒,电话响了。<br /><br />莫里森猛地转身,抱着最后那点希冀拿起了听筒。<br /><br />“梅森,”那头响起了熟悉的声音,“是我,布劳恩。”<br /><br />“怎么样,想我了没?”<br /><br />莫里森顿时感到一阵失落,却依旧热情的回应了男人的招呼。<br /><br />“快六点半了,你们还没下班。”布劳恩随口说道,“我就知道你这家伙八成又躲在办公室。”<br /><br />“我倒是想早点走。”莫里森瞥了眼桌上的文件,“可惜东西没写完,头晕脑胀。”<br /><br />“正好,我帮你安排了点放松的活动。”<br /><br />布劳恩笑了两声,“后天晚上八点,施瓦岑瓦尔德饭店,纪念酒会,你来不来?”<br /><br />“.什么酒会?”莫里森听到这个在电报中反复出现的地址,不禁眉头一挑。<br /><br />“庆祝某个日方工程代表团的项目谈成了。”<br /><br />“你知道的,就是他们搞的那个‘联合标准互换协议’,名字挺唬人但估计没人会真记住。”<br /><br />“你怎么会有票?”<br /><br />“本来应该带伊娃去的,你知道,我新谈的那个女友。”<br /><br />“可惜,她临时飞去日内瓦,所以手里多出个位置。”<br /><br />“刚才我在吃饭的时候突然想起来,你不是一直对日本人那套怪感兴趣嘛?尤其是上次——”<br /><br />“别把正经事说得那么怪,”莫里森打断了他,“只是文化上的东西。”<br /><br />“行行行。”布劳恩笑得更大声,“我也不管你怎么想,反正我把你名字报上去了。”<br /><br />莫里森定定地盯着桌上那份汇总文稿,思绪却飘到了更远的地方。<br /><br />“那地方酒不错,菜也讲究。”布劳恩还在努力地推销着,似乎真得不想孤身一人出席活动。<br /><br />“你来转转,吃点东西,听人说话,也许对你那份神秘报告还有帮助。”<br /><br />“我的报告跟宴会没关系。”莫里森再次重申。<br /><br />“随你吧。”布劳恩耸耸肩,仿佛那动作真能穿过电话线传来那般,“反正你来了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我就更自在些。”<br /><br />“不来,我就随便找个秘书坐我旁边。”<br /><br />“.后天晚上八点?”莫里森终于开口。<br /><br />“对,施瓦岑瓦尔德饭店,穿得稍微正式点。”<br /><br />“到时候见,我很感激你的邀请。”<br /><br />“别说得那么肉麻,”布劳恩发出一声怪叫,“挂了,我还得整理数据。别迟到。”<br /><br />通话结束,莫里森放下听筒。<br /><br />办公室再次恢复寂静。<br /><br />桌上的文件还在那。<br /><br />最上层,是一份他正在整理的初步分析摘要。<br /><br />起初只是琐碎的杂讯。<br /><br />波兹南至格丁尼亚货运铁路线的信号序列出现脱节,跳过了原定编号段。<br /><br />只有军方加密系统才会如此处理大宗特殊运输。<br /><br />下莱茵河口常年半废的简易机场,过去三周内接收了三架未公开注册的中型运输机。<br /><br />起降记录晚于官方调度表近六小时,封存原因被列为“气象校验失准”。<br /><br />某位日方“能源工程顾问”提出追加两倍的温控载具配额,说是用于“对等展示设备冷链保障”。<br /><br />相关单位最初未批准,但随后在“办公室指令下”被默许通过。<br /><br />最令他不安的,是关于韦尔茨堡军事管制区的简报。<br /><br />原定在两周后进行的“结构修缮”,被提前至昨日执行。<br /><br />外围哨所被临时撤除,且无人通报邻近单位。<br /><br />单看这些,是杂音,是行政上的疏忽、毫无意义。<br /><br />但他在这些“日常琐碎”中察觉到了更为恐怖的东西。<br /><br />模式。<br /><br />一种重复但被故意打散的模式。<br /><br />莫里森把水杯挪开,翻到了下方的第二份文件。<br /><br />——关于近期日方人员入境分析。<br /><br />就在首批外交代表刚在火车上被集体屠杀后,便有新代表从东京本土启程。<br /><br />没有公开通报,更没有任何形式的“追悼声明”。<br /><br />从官方角度看,日方的沉默令人不安。<br /><br />而从情报人员的角度看,这是某种危险的主动。<br /><br />莫里森眯起眼。<br /><br />他能感到自己快要触碰到那个被隐藏起来的真相,只要再多些日子,但——<br /><br />没时间了。<br /><br />离任调令已经发出,还有不到三十天的窗口期。<br /><br />莫里森艰难地合眼。<br /><br />念头转动间,一把黑色手枪凭空出现。<br /><br />他伸出手,犹豫了片刻,才握住它。<br /><br />出乎意料地重。<br /><br />他试着拔出弹匣、重新装回,又握住枪柄对准前方的书架,尽管姿势极其笨拙。<br /><br />莫里森从未真正操作过这类武器。<br /><br />即便过去接受过基础训练,他也清楚,自己和真正的“行动人员”之间仍有极大的差距。<br /><br />但现在,再也容不得任何犹豫。<br /><br />日本人正在密谋什么。<br /><br />而所有线索,无论是截获的电码、调度记录还是人员流向,至多勾勒出一个模糊的轮廓。<br /><br />远远不够。<br /><br />上级曾明确告诫他:“你太重要,不能暴露。”<br /><br />他们要他静观其变,专注于情报工作,静观其变。<br /><br />可莫里斯知道,有些东西,仅靠分析是永远达不成的。<br /><br />他几乎可以听见自己本能在耳边不停尖啸着:不对劲。<br /><br />哪里非常不对劲。<br /><br />如果不能阻止那未知的谋划,三十天之后,或许一切都太迟了。<br /><br />施瓦岑瓦尔德饭店。<br /><br />后天晚上,八点。<br /><br />[2]布劳恩其实有个原型,跟后续的剧情有很大关联,大家伙可以猜猜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天灾信使

听日

八小时工作制的朝廷鹰犬

乐事薯片黄瓜味

那年华娱

做梦的木头

从救下同学妈妈开始混富婆圈

李知漫

正义利剑

佚名

全民:亡灵召唤师,一人即天灾

佚名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