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金牌大风的歌手
第453章 金牌大风的歌手
收购金牌大风的事情吴焯并没有亲自去插手。
这件事被交给了郑剑锋在处理。
他最近的心思几乎都在新专辑身上,只是偶尔的才去关注这场备受乐坛关注的收购案。
嗯,的确是备受关注。
不仅同行们都非常想知道金牌大风这个国内一流的唱片厂牌公司会落在手里,就连网友们都对这件事很关注。
网友们之所以关注有两个原因。
其一自然是吴焯,他这两年频繁收购公司,每次动作都不小,动不动十几亿的砸出来。
网友们都很期待想知道这次又会砸多少钱出来。
不过,网友们的想法其实有点片面了一些。
他们只关注到了吴焯要收购金牌大风,却没有注意到,虽然这两年的吴焯频繁因为收购案登上头条。
但收购时代表的身份都不一样。
就像这次收购金牌大风,这不是吴焯的个人收购,而是传奇娱乐收购。
公司与个人是完全不一样的。
更不要说,传奇娱乐属于上市公司。
虽然吴焯在里面占了大头股份,但传奇娱乐代表的人实在太多了。
不论是拥有一定股份的万达亦或者是其他投资机构。
亦或者是大量购买了传奇娱乐股票的股民,
特别是股民,传奇娱乐现在在股市上的股价整体是呈上涨的,特别是在《西游降魔篇》以后,现在的传奇已经是股民们眼里的潜力股。
很多人都将股票握在手里看涨。
而显然,传奇娱乐没有让他们失望,收购金牌大风的消息便再次成为了股票市场的利好消息。
然后,另一个被网友们讨论的关于金牌大风被收购的话题则跟华纳有关。
就在春节过后没多久,华纳唱片旗下歌手方大同与华纳闹了不愉快。
然后,方大同跳槽到了金牌大风。
事实上这种跳槽在娱乐圈并不少见。
君不见去年林俊杰跳到华纳时更声势浩大。
只是,方大同这里,他现在就遇到了一个尴尬的问题。
那就是,刚从华纳跳槽出来,结果,他可能马上又得回去。
网友们都在调侃他躲不了华纳。
这事的确挺尴尬的,刚刚从人家那里跳槽出来,结果,在新公司还没待几个月,新公司就要被卖了,并且买这个公司的还有可能是老东家。
“金牌大风手底下还是有一些好苗子的,如果我们拿下金牌大风,这些人跟过来以后,我们有得忙了。”
录音室,录完歌曲《唯一》,吴焯从录音棚出来,刚出来就见施人诚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在沙发上坐着了。
他递过来一份名单。
吴焯接过来一看。
上面罗列的正是当前的金牌大风拥有的歌手。
还别说,金牌大风麾下还是有一些人的。
陶喆、萧亚轩、古巨基、许巍、周笔畅、方大同……
这一系列在当前华语乐坛拥有不错地位的歌手目前的合约都在金牌大风。
不过……
摸着下巴,吴焯突然开口,“阵容的确很大,不过,这些人的合约恐怕都不久了。
而且,唱片公司最忌讳管理层更换,恐怕,这些人合约到期以后都不一定会续约。”
吴焯记得很清楚,上述这些歌手很多在后面就没怎么出唱片了。
而且,这几年的形势变化的很快。
知名一点的歌手们,大都选择了单干。
不比零几年时单干不容易。
进入10年之后,音乐平台逐渐取得传统市场。
这虽然让歌手们的收益大幅度降低。
但在发行歌曲方面已经不像以前那么难。
传统唱片时期,歌手发专辑基本都需要依靠唱片公司,只有唱片公司才有渠道进行铺货。
而现在,传统唱片基本卖不出销量。
除了那些退隐的,其他还留在这个行业的歌手都将目光落在了网络上,他们可以直接跟平台洽谈,然后把歌曲放到网络上发行发售。
再加上这些年各种音乐制作软件的出现,制作人甚至可以借用一台电脑就制作出歌曲。
各种原因使得有点号召力的歌手们都开始选择自己走单帮,而不是依靠唱片公司。
“那……要不要在我们有把握拿下金牌大风的时候派人稳定一下军心,把他们都留下。”
施人诚显然是没想到这方面,此时忍不住一愣。
他刚才只顾着高兴了,没想到这一点。
吴焯摇了摇头,“签不了了,你没看到华纳还有环球唱片,各家都选择了放弃了嘛!
我们这边也要一样。”
金牌大风为什么要卖唱片公司。
还不是已经不赚钱了嘛。
基本是入不敷出,进的钱还没有出的多。
细数上面那些人,虽然有人依然每年都在出歌。
但真正成为爆款的几乎没有。
甚至,有些还直接摆烂不出唱片了。
也就是吴焯知道金牌大风手里这些歌曲版权会很值钱,要不然他也不会收购。
总之,现在的唱片公司除了歌曲版权,其实已经越来越不值钱了。
越大的公司被网络冲击的越大。
网络音乐的崛起几乎是直接摧毁了他们原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实体发行渠道。
“说实话,网络这东西也不知道是好还是坏。
我台省那边又一个朋友因为公司破产,已经退隐了。”
施人诚有些感伤。
也是,一个个熟悉的老朋友们退出了行业。
再回想当年这个行业的火爆,任谁都会感伤。
哪怕是吴焯,回想起来也是忍不住叹气。
华研唱片那边自己知道的一些熟人同样不干这个行业了。
别说是普通员工了。
就是歌手,华研唱片那边的大部分歌手现在都成为过去式了,因为公司收入缩减,坚持不住去,直接跟他们解约。
不过,这种感觉只是存在了一瞬间,吴焯就将之抛到了脑后。
行业的衰落也衰落的差不多了。
事实上,从2013年的今年开始,数字专辑音乐的成形,这个市场又会缓慢升起来一点。
虽然达不到以前的辉煌。
但流媒体播放的方式,还是形成了一个新的音乐行业。
只是,以后的歌曲质量再想跟以前比,那是真的比不了了。
(本章完)
收购金牌大风的事情吴焯并没有亲自去插手。
这件事被交给了郑剑锋在处理。
他最近的心思几乎都在新专辑身上,只是偶尔的才去关注这场备受乐坛关注的收购案。
嗯,的确是备受关注。
不仅同行们都非常想知道金牌大风这个国内一流的唱片厂牌公司会落在手里,就连网友们都对这件事很关注。
网友们之所以关注有两个原因。
其一自然是吴焯,他这两年频繁收购公司,每次动作都不小,动不动十几亿的砸出来。
网友们都很期待想知道这次又会砸多少钱出来。
不过,网友们的想法其实有点片面了一些。
他们只关注到了吴焯要收购金牌大风,却没有注意到,虽然这两年的吴焯频繁因为收购案登上头条。
但收购时代表的身份都不一样。
就像这次收购金牌大风,这不是吴焯的个人收购,而是传奇娱乐收购。
公司与个人是完全不一样的。
更不要说,传奇娱乐属于上市公司。
虽然吴焯在里面占了大头股份,但传奇娱乐代表的人实在太多了。
不论是拥有一定股份的万达亦或者是其他投资机构。
亦或者是大量购买了传奇娱乐股票的股民,
特别是股民,传奇娱乐现在在股市上的股价整体是呈上涨的,特别是在《西游降魔篇》以后,现在的传奇已经是股民们眼里的潜力股。
很多人都将股票握在手里看涨。
而显然,传奇娱乐没有让他们失望,收购金牌大风的消息便再次成为了股票市场的利好消息。
然后,另一个被网友们讨论的关于金牌大风被收购的话题则跟华纳有关。
就在春节过后没多久,华纳唱片旗下歌手方大同与华纳闹了不愉快。
然后,方大同跳槽到了金牌大风。
事实上这种跳槽在娱乐圈并不少见。
君不见去年林俊杰跳到华纳时更声势浩大。
只是,方大同这里,他现在就遇到了一个尴尬的问题。
那就是,刚从华纳跳槽出来,结果,他可能马上又得回去。
网友们都在调侃他躲不了华纳。
这事的确挺尴尬的,刚刚从人家那里跳槽出来,结果,在新公司还没待几个月,新公司就要被卖了,并且买这个公司的还有可能是老东家。
“金牌大风手底下还是有一些好苗子的,如果我们拿下金牌大风,这些人跟过来以后,我们有得忙了。”
录音室,录完歌曲《唯一》,吴焯从录音棚出来,刚出来就见施人诚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在沙发上坐着了。
他递过来一份名单。
吴焯接过来一看。
上面罗列的正是当前的金牌大风拥有的歌手。
还别说,金牌大风麾下还是有一些人的。
陶喆、萧亚轩、古巨基、许巍、周笔畅、方大同……
这一系列在当前华语乐坛拥有不错地位的歌手目前的合约都在金牌大风。
不过……
摸着下巴,吴焯突然开口,“阵容的确很大,不过,这些人的合约恐怕都不久了。
而且,唱片公司最忌讳管理层更换,恐怕,这些人合约到期以后都不一定会续约。”
吴焯记得很清楚,上述这些歌手很多在后面就没怎么出唱片了。
而且,这几年的形势变化的很快。
知名一点的歌手们,大都选择了单干。
不比零几年时单干不容易。
进入10年之后,音乐平台逐渐取得传统市场。
这虽然让歌手们的收益大幅度降低。
但在发行歌曲方面已经不像以前那么难。
传统唱片时期,歌手发专辑基本都需要依靠唱片公司,只有唱片公司才有渠道进行铺货。
而现在,传统唱片基本卖不出销量。
除了那些退隐的,其他还留在这个行业的歌手都将目光落在了网络上,他们可以直接跟平台洽谈,然后把歌曲放到网络上发行发售。
再加上这些年各种音乐制作软件的出现,制作人甚至可以借用一台电脑就制作出歌曲。
各种原因使得有点号召力的歌手们都开始选择自己走单帮,而不是依靠唱片公司。
“那……要不要在我们有把握拿下金牌大风的时候派人稳定一下军心,把他们都留下。”
施人诚显然是没想到这方面,此时忍不住一愣。
他刚才只顾着高兴了,没想到这一点。
吴焯摇了摇头,“签不了了,你没看到华纳还有环球唱片,各家都选择了放弃了嘛!
我们这边也要一样。”
金牌大风为什么要卖唱片公司。
还不是已经不赚钱了嘛。
基本是入不敷出,进的钱还没有出的多。
细数上面那些人,虽然有人依然每年都在出歌。
但真正成为爆款的几乎没有。
甚至,有些还直接摆烂不出唱片了。
也就是吴焯知道金牌大风手里这些歌曲版权会很值钱,要不然他也不会收购。
总之,现在的唱片公司除了歌曲版权,其实已经越来越不值钱了。
越大的公司被网络冲击的越大。
网络音乐的崛起几乎是直接摧毁了他们原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实体发行渠道。
“说实话,网络这东西也不知道是好还是坏。
我台省那边又一个朋友因为公司破产,已经退隐了。”
施人诚有些感伤。
也是,一个个熟悉的老朋友们退出了行业。
再回想当年这个行业的火爆,任谁都会感伤。
哪怕是吴焯,回想起来也是忍不住叹气。
华研唱片那边自己知道的一些熟人同样不干这个行业了。
别说是普通员工了。
就是歌手,华研唱片那边的大部分歌手现在都成为过去式了,因为公司收入缩减,坚持不住去,直接跟他们解约。
不过,这种感觉只是存在了一瞬间,吴焯就将之抛到了脑后。
行业的衰落也衰落的差不多了。
事实上,从2013年的今年开始,数字专辑音乐的成形,这个市场又会缓慢升起来一点。
虽然达不到以前的辉煌。
但流媒体播放的方式,还是形成了一个新的音乐行业。
只是,以后的歌曲质量再想跟以前比,那是真的比不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