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面对沙皇侄儿的呵斥,尼古拉耶维奇大公并没有退让的意思。<br /><br />对于露沙帝国而言,尼古拉耶维奇大公是个真正的爱国者,他只看国家利益、国家存亡。<br /><br />只要他认为自己的战略是对的,就必须说出来,而不是顾忌沙皇侄儿的看法。<br /><br />历史自然会证明自己的正确。<br /><br />所以,他就语重心长地陈述了自己的决策理由:“陛下,臣说集结300万军队死守波兰,并不是基于个人好恶,这个数字也不是随便乱说的。<br /><br />臣仔细分析过敌人的后续战略,从立陶宛到利沃夫南北对进、最终在沿布格河在布列斯特掐断波兰突出部,是其中最最可能的战略,他们这么干的几率至少在九成以上!<br /><br />所以帝国的应对策略,也必须有重点、有针对性。如果把军队平铺在防线上,才会造成最大的灾难,最后哪里都守不住!”<br /><br />尼古拉二世已经听不下去了:“300万是不可能的!最多200万,而且你想过没有,集结了200万人在波兰,要从别的哪个方向抽调人过去才好?其他地方不要了么?”<br /><br />尼古拉二世虽然有些愤怒,但依然回绝得很有技巧,他并不是铁口直断地拒绝对方的劝谏,而是把问题抛回去:你说要抽人,那具体从哪里抽,就要对方负责。<br /><br />如果说得不靠谱,那就再拒绝,说起来沙皇也算虚心纳谏了,是劝谏者自己拿不出更周全的好方案。<br /><br />而如果说得靠谱,实在不好拒绝,听听也就听听了。但将来执行过程中要是发现了什么新的纰漏,就得向献策人追责了。<br /><br />尼古拉耶维奇大公知道这个问题躲不过,也知道沙皇侄儿在打什么主意,但他不能退让,只能亲自担当下这些风险:<br /><br />“要集结200万人以上的部队到波兰,帝国无非能从三个方向上抽调兵力——要么从帝都附近抽调近卫陆军,要么从基辅罗斯大平原地区抽调驻军,要么从外高加索地区抽调。除了这三条战线,其他地方无兵可抽了。<br /><br />外高加索方向,占用的绝对兵力人数其实不算多,哪怕抽调10~20万人,也于事无补。所以重点只能是抽调帝都附近的近卫军,波罗的海沿岸、尤其是芬兰湾沿岸的驻军。<br /><br />其次,则是抽调基辅罗斯大平原的驻军,但基辅罗斯平原也有被敌军进攻的风险,所以这个方向只能是补充,不能是主要来源。”<br /><br />尼古拉二世并不如他叔叔那么懂军事,听了这个具体建议后,一时竟不知道怎么反驳,就表示会考虑,然后说自己饿了,让宫廷侍从传膳,并且留叔父一起赐宴。<br /><br />宫廷便宴,君臣也不可能同席,为臣者要远远地在一旁单摆一桌。<br /><br />尼古拉耶维奇大公被支开后,尼古拉二世便有了操作空间,他趁着吃饭的时候,让近侍另外带话出去,找来自己军事上信得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过的宠臣,让他们分析一下从帝都附近乃至基辅罗斯大平原抽调援军的利弊得失。<br /><br />尼古拉二世现学了一番,午宴结束后,便再次跟叔父继续方才的话题:<br /><br />“叔父刚才饭前所献的策略,似乎有些冒险了吧?敌人对基辅罗斯平原的进攻可能性,应该不会低于进攻波兰太多,抽调当地的军队,不是在把基辅罗斯大平原白白送给敌人么?<br /><br />至于帝都附近的军队,如果抽调了之后,敌人从立陶宛中部往里加方向前进,甚至突破里加来到芬兰湾南岸、威胁王畿,到时候谁又能负责?”<br /><br />尼古拉耶维奇心中一凛,知道沙皇侄儿肯定是现学听信了些什么不专业的谗言,连忙抗声分辩:<br /><br />“这些吹毛求疵的见解,陛下不可听信!基辅罗斯大平原确实无险可守,敌人如果推进,我军也确实容易丢失一些土地。但只要敌人敢继续深入,最终必然会付出代价!帝国只要将来腾出手来,从北侧重兵南下、直插黑海之滨,敌军来多少人都能被围歼!<br /><br />第聂伯河等大河的上游都握在帝国手中,敌人无法掌握完整的水运网络。帝国的铁路网,也是以彼得堡和莫斯科为核心辐射出去的。基辅罗斯平原上很多城市,看起来彼此不远,但却没有铁路直接相连,至少也要经过基辅或哈尔科夫这两个地区性的枢纽节点。<br /><br />所以,只要帝国守住基辅和哈尔科夫不丢,基辅罗斯平原上那些小地方,就算暂时丢了,敌人也迟早会因为深入我境过远、补给后援不济。最终,帝国从基辅和哈尔科夫南下,轻易就能掐到海边,将深入的敌军围歼!<br /><br />至于北线的波罗的海沿岸,情况也是类似的。敌人现在的问题是,他们南北两翼已经深入我境内较远了,如果继续加长这两翼,他们的后勤补给困难就会越来越严重。相比之下进攻波兰对他们而言是最划算的,因为波兰比其他地盘离他们的本土更近,这是最简单的道理。”<br /><br />尼古拉耶维奇大公又讲了一大堆关于后勤困难的分析,总而言之,就是强调敌人孤军深入会有多危险、我大露沙帝国的地皮基建有多么烂,敌人如果不平推而是重点穿插,那就是找死!<br /><br />最后,似乎担心沙皇侄儿还有顾虑,尼古拉耶维奇大公又补上了最后一个说服理由:<br /><br />“何况,帝国在波罗的海北部,乃至黑海,都是有海军优势的。德玛尼亚人战舰虽多,但是在黑海听说只有两条卖给了奥斯曼人的主力舰,实力是远逊于我国的。<br /><br />而且听说,近日因为我国新败,外交有关部门已经给布列颠尼亚人施压了,布列颠尼亚人很快会发动加里波利战役、夺取奥斯曼人的达达尼尔海峡。到时候布列颠尼亚人天下无敌的舰队就能开进黑海支援我们,我国将在黑海得到绝对制海权!<br /><br />德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玛尼亚人敢孤军深入的话,就算一时占了我们一些土地,只要基辅、哈尔科夫不丢,我国反攻时,就可以从基辅为出击基地,沿着铁路南下。同时,靠海军运输一批军队,在敌后暂时失陷的原我国港口登陆,背刺德军,南北对进夹击,掐断敌孤军深入部队的效率还能再翻倍不止!<br /><br />至于波罗的海,布国海军虽然没法进来增援我们,可帝国在波罗的海腹地经营多年,在波得尼亚湾也好,在芬兰湾也好,在里加湾也好,帝国都部署了很久的水雷,形成了周密的水雷限航图。<br /><br />只要敌人找不到穿越雷区的航道图,就算德玛尼亚人在波罗的海的舰船更多,他们也无法进入里加湾以北的海域。只要德玛尼亚陆军敢深入,下场也跟黑海那边是一样的,帝国有足够的战略纵深,将敌人稍稍放进来后,背后登陆,配合友军掐断敌退路,围歼深入之敌!<br /><br />所以,无论敌人选择从拉脱维亚北上、还是从基辅罗斯西进,都是不明智的。那都是冒险的孤军深入,能被我国所算。除非敌军统帅是弱智,否则绝不会做这么昏庸无能的参谋案。”<br /><br />尼古拉耶维奇大公说得斩钉截铁、完全不容置疑。<br /><br />尼古拉二世见叔父都把敌人说成弱智了,思前想后,也终于意识到这番说辞确实有点道理。<br /><br />露沙的地太烂了,波罗的海北部和黑海全域,露国海军又有充分的制海权。敌人不搞中央包饺子、非要再沿着海边加长两翼,有毛用啊?<br /><br />“既然如此,朕原则上同意叔父的部署建议,不过300万人肯定是凑不到的,争取调集220~240万人,就是极限了。不过,朕授权叔父另想办法,比如到了波兰当地之后,想办法征发当地人民从军,为帝国而战,抗击德玛尼亚。<br /><br />那么多军队,再指望从后方筹集军粮也不可能,帝国根本承受不起。可以先在波兰地区就地征粮解决一大部分,等到入冬之后,再把基辅罗斯大平原收上来的秋粮就近调拨一些过去。”<br /><br />尼古拉耶维奇大公还想再争取一些更好的条件、以死守波兰消耗德军。但沙皇已经不给他再提条件的机会,这事儿只好就此作罢。<br /><br />离开夏宫后,大公心中还是有些不甘。<br /><br />“只能给到220万人么?剩下的还要靠在当地募兵……如此一来,帝国对波兰人的拉拢效果肯定会受损,也罢,事情到了这一步,已经没有选择了。<br /><br />不如想办法加强重用罗曼.德莫夫斯基那些人,让他们组建更多的波兰军团,同时要把波兰人当中那些倾向于毕苏斯基立场的文科知识分子都抓进军队当炮灰、跟德玛尼亚人拼光,这样才能避免到时候他们起来反抗!”<br /><br />尼古拉耶维奇大公这个想法,外行人听起来或许云里雾里的。<br /><br />不过稍稍解释两句就容易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听懂了:在大战爆发之前,波兰地区的很多知识分子,就流亡在法兰克地区,主要是巴黎,结成了各种派系,目的最终都是为了让波兰人造反自立。<br /><br />不过,随着战争爆发,波兰人中很多不安分的家伙,也分成了两个派系。<br /><br />毕苏斯基为代表的一派,认为可以利用德玛尼亚人,帮着德玛尼亚人杀弱露沙帝国,然后将来从露沙帝国原本控制的那部分波兰地区先建国。<br /><br />而罗曼.德莫夫斯基则是另一派,恰好和毕苏斯基针锋相对。他们认为可以利用露沙人,帮露沙打仗,干掉德玛尼亚,将来就先从德奥控制的那部分波兰领土上,要几块过来成立波兰人的国家。<br /><br />这两伙人,还分别穿着双方的军服,在战场上自相残杀过。<br /><br />一战之前,波兰地区的自我意识之所以一直存在,明明这个国家一百三十多年前就没了,但还一代代坚持自己的语言和习俗,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德露双方都要培植当地人给自己代言、以吸引国界线对面的同族。<br /><br />露沙人给波兰人自治,并不是露沙人良心好,而是露沙人知道这样做能够恶心德玛尼亚境内的波兰人,让德玛尼亚人在当地的统治不稳。同理,德玛尼亚人不得不给波兰人一些权利,也是为了平衡露沙人的影响。<br /><br />这种现象,熟读史书的人就不会陌生了。就好比后世一直持续到21世纪的库尔德问题。库尔德也是在一战后就出现的问题,一百多年都没解决。<br /><br />而他们之所以有生命力,就因为库尔德人分散在土、叙、两伊四国境内,这样四国就要互相卷给库尔德人的待遇,不能彻底压制,否则就容易把对方推到敌国/邻国那边。<br /><br />自古劳方互卷资方获益,资方互卷劳方获益,此自然之理也。<br /><br />劳方互卷,资方就能说“你不干有的是人干”。<br /><br />资方互卷,劳方就能说“你不加工资有的是老板加”。<br /><br />但凡波兰当年不是被三家分,而是全境处于一个国家内,用不了三代人六十年时间,早就被同化熔炼干净了。<br /><br />库尔德人但凡当年划界时不是被搅屎棍埋雷大师布列颠尼亚故意拆分到四国境内,也早就解决了。<br /><br />只不过,这个道理虽然大家都知道。可事到如今,尼古拉耶维奇大公迫于现实需求,却顾不得那么多了。<br /><br />他知道这样竭泽而渔压榨波兰人,对于帝国将来的统治是饮鸩止渴的。<br /><br />甚至最坏的情况下,如果这样逼迫波兰人中的觉醒者上战场当炮灰、被德玛尼亚人打死、而最终帝国却没有保住波兰的话……<br /><br />那就相当于是枉做恶人、帮德玛尼亚人扫清了将来统治波兰地区的一部分障碍。<br /><br />但他没得选,只能如此了。戈尔利采-匈牙利这一系列战役,歼灭了77万露军,全歼整个西南方面军。<br /><br />原本地球历史上,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露沙人随后死守波兰地区用到的部队,有相当一部分就是靠布鲁西洛夫撤到波兰的2个整编集团军。<br /><br />可这一世,那2个整编集团军,已经缩水到只剩5个师了……<br /><br />少了那么多人,还要保证守住,可不得从波兰人头上就地征兵了!<br /><br />而要这样大规模就地拉民兵,还不让波兰人多想、反抗,当然要先征波兰的文科知识分子,这样波兰人就没脑子去瞎胡思乱想了。<br /><br />一套靠波兰本地人员和粮食、强化当地防御力、守住德玛尼亚人可能进攻的方案,渐渐在露军总司令尼古拉耶维奇大公的脑中清晰起来。<br /><br />并且很快得到落实、执行。<br /><br />露沙的战争机器再次加速运转,波兰地区的露军很快就从之前的不足一百万,增加到了一百好几十万,而且还在不断增兵,不断从波罗的海沿岸和基辅罗斯大平原抽人过来。<br /><br />波兰本地的刺头和文科知识分子,也被大量强征入伍,并且在他们身后配备露沙本族人督促他们作战,一有挑唆闹事的,就把那些能说会道的家伙毙了。<br /><br />……<br /><br />“战役结束了,不过露沙人好像也及时调整了战略,他们在往波兰地区不断抽调军队补防。看来,兴登伯格元帅建议的‘利用此前南北两翼皆大捷的优势、对进夹击、最终在布列斯特要塞附近掐断敌波兰突出部’计划,有点难以执行了。”<br /><br />几天之后的7月2日,也是匈牙利-罗马尼亚一系列战役结束后不久。<br /><br />刚刚抵达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的第6集团军司令、鲁普雷希特公爵,就召见了自己的心腹鲁路修.冯.里特尔.亨特上校。<br /><br />跟他通报了这条敌情动向,顺便也把总参谋部最近接到的下一阶段战役建议,转述给了鲁路修参详。<br /><br />公爵的想法很简单,他就是要听听鲁路修的意见,看看他对兴登伯格元帅的计划怎么看。再看看他对于目前的敌情变化,有没有什么应对之策。<br /><br />鲁路修最近几天,其实并没有操心军务。战役结束后,他就在视察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什蒂油田,看看生产恢复得怎么样,短期内有没有可能加大开采规模。<br /><br />历史上,二战前罗马尼亚普洛耶什蒂油田的巅峰产量,达到了每年1000多万桶,约200多万吨(原油1桶50加仑,约7桶折合1吨)<br /><br />可惜如今才1915年,这里的油田年产才200多万桶,约30万吨。<br /><br />也就是说,跟地球上25年之后相比,如今的油田开发率才25年后的六分之一。<br /><br />如果努力扩大生产,不说直接扩大到6倍规模,但是在一两年内、比当前值翻一倍以上,应该还是做得到的。<br /><br />只不过,需要相当的基础工业投入。这里面要用到的生产设备、勘探仪器、管道油罐,都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和工业订单,在战争年代,这些东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西可不好协调。尤其帝国高层的人,可能还没有领会到大量燃油供应的巨大价值。<br /><br />所以,鲁路修原本打算趁着7月上旬和中旬、部队可能要休整的机会,搜集完这边的情况后,就回国一趟想办法协调物资和设备订单。顺便也能了解一下自己投产了几个月的三相电弧炉炼钢厂的最新进度、再跟克虏伯谈更多深度合作。<br /><br />但既然公爵殿下也来了,还问了自己一项军事方面的重大决策,鲁路修也不吝分出一些精力来,好好帮顶头上司分析一下。<br /><br />他在稍稍梳理了一下公爵打探到的现状后,立刻就亮明了自己的态度:<br /><br />“没想到露沙人反应那么快,在匈牙利和利沃夫这边惨败覆灭后,立刻就想到加强兵力固守波兰——但我认为,这不足为惧。<br /><br />露沙人担心我们南北对进,掐断波兰,把大量兵力浪费在那里。那我们正好建议总参谋部改变计划,改为两翼齐飞、南北线各自沿着海岸线进一步扩大战果。<br /><br />北线可以把波罗的海沿岸一路收入囊中,直到打到芬兰湾口。南线可以沿着黑海推进,先占敖德萨,再占克里木,随后逆流而上利用第聂伯河水系、配合正面地面进攻,图谋基辅罗斯大平原腹地。”<br /><br />“什么?你居然建议放弃兴登伯格元帅的波兰战役计划?等等,你告诉我,你到底是为了反对而反对,还是真心觉得你的思路比兴登伯格元帅更对?”<br /><br />公爵也不由大吃一惊,不得不如此问道。<br /><br />毕竟鲁普雷希特公爵也是很懂军事常识的,他和敌方的尼古拉耶维奇大公一样,也一眼就能看穿“两翼齐飞、继续孤军深入”的方案有多少短板。<br /><br />深入太深,光是后勤问题就不好解决。<br /><br />尤其是针对鲁路修刚才提到了“敖德萨”这个地方,公爵甚至还针对性反过来提醒道:<br /><br />“你是不是没仔细看地图?你最好想想清楚:我们目前占领的利沃夫,可没有铁路直接通往敖德萨!要先从利沃夫去基辅,再从基辅转去敖德萨!<br /><br />露沙人的铁路网很简陋,几乎每个地方都要经过其地区中枢转车,才能彼此联络。别看敖德萨距离罗马尼亚边境才100多公里,但那个路是真的烂。”<br /><br />鲁路修:“但是,我们可以利用海军来运输补给啊——敖德萨难道不是一个海港吗?没有直通利沃夫或者基希讷乌的铁路又如何?我们根本就不需要靠铁路来为攻城部队运输补给!”<br /><br />公爵再次吃惊:“靠海军?帝国在黑海根本就没有海上存在,全要靠罗马尼亚人、保加利亚人和奥斯曼人提供商船运输。至于海军,只有盟友奥斯曼人有点海军,还是靠着帝国战前卖给他们的2艘战巡和一堆老船——这些船敢说稳赢露沙人的黑海舰队么?<br /><br />而且,就算帝国能操控奥斯曼海军,侥幸取得一两场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小胜,改变了黑海的海上力量平衡。要是布列颠尼亚人把他们在东地中海的海上力量、不惜代价突破进入黑海呢?”<br /><br />鲁路修:“布列颠尼亚人根本通过不了达达尼尔海峡。”<br /><br />公爵:“如果,他们从希腊发起地面进攻、以图短时间内控制海峡、让舰队通过……”<br /><br />鲁路修:“殿下,请相信我的判断,布列颠尼亚人连偷袭、短暂控制海峡都做不到。”<br /><br />公爵没有再立刻反驳,而是稍微想了想,又换了一个话题:“好,黑海方向,我们暂时搁置争议,那么波罗的海方向呢?布列颠尼亚人的舰队,无法通过丹麦海峡进入波罗的海,这一点不假。<br /><br />帝国海军的主力,如果大部集中到波罗的海,也确实可以碾压露沙人的波罗的海舰队——可问题在于,里加湾和维斯比岛以北的海域,都被露沙人布满了水雷,只有露沙人才有穿越水雷区的航线图。<br /><br />露沙人知道他们的海军不是帝国的对手,早早就把里加湾以北的波罗的海用水雷封死了。5月份的时候,海军的轻巡侦查舰队,曾经试图突入里加湾以北海域,但是失败了,还折损了少量轻型小舰。”<br /><br />鲁路修:“那就研发一种新式的扫雷工具好了——这个课题,我还专门了解过,露沙人封锁里加湾、芬兰湾和波得尼亚湾的水雷,主要是锚雷。<br /><br />也就是那种底部连接一根钢缆、绑在沉底的锚定重物上面,然后调节好钢缆的长度,让浮力扯着雷体在水中一定的深度悬浮,这个深度一般都比军舰的吃水稍浅一些,只要撞上了就会爆炸。<br /><br />至于更复杂的引信,以露沙人的技术实力貌似还做不出来,他们只能造触发式的水雷。而这种水雷,我觉得应该是有办法破解的——就算无法破解,那我们还能在黑海方向‘单翼单飞’,如果能够破解,波罗的海那边也能‘两翼齐飞’。露沙人想在波兰留两百万人也好,三百万人也好,让他们留好了,正好在那儿吃干饭不干活。”<br /><br />——<br /><br />PS:今天就这样了。<br /><br />现写的,可能稍微有一点点累赘。<br /><br />明天早上8点的更新也别等了,明天中午再来看好了。因为完全没存稿了,得明早起床后现写。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