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谢恒,王建忠回来了,他从南洋带回来不少好东西,你要不要去看看?”太子“呼啦”推门冲进谢恒的房间,嚷嚷着冲过来。<br />
    谢恒不慌不忙地把信收起来,仔细折叠起来,面染愠色:“殿下,进门请敲门!”<br />
    如果是公事,殿下要宣人,那也是让太监来传的。<br />
    如果是私事,他们是队友,太子要进别人房间也是要提前知会的。<br />
    但是太子从来不遵守这个规矩。<br />
    太子耍赖:“这不是约法三章的队规,我没违规。”<br />
    他去父皇书房都不敲门的,父皇都没怪他呢,谢恒屁事儿真多!<br />
    谢恒:“我是蓝队小队长你是红队小队长,你贸然闯入我的房间,有作弊嫌疑,需要注意。”<br />
    太子撇嘴,探头瞅,“你给谁写信呢?没说我坏话吧?”<br />
    谢恒脸不红气不喘地撒谎:“殿下有亏心事怕我说?”<br />
    太子:“自然是没有的。”<br />
    他视线往谢恒的信件上逡巡一眼,笑道:“我和你说王建忠从海外回来了,你之前不是打听他吗?”<br />
    闻言,谢恒原本平静的脸上露出一丝兴奋,“真的?”<br />
    太子骄傲道:“自然,他好像给父皇带了不少东西。”<br />
    谢恒立刻把书信锁进箱子里,随太子一起去往乾清宫。<br />
    太子回头瞅了一眼那个箱子,想撬锁偷偷瞧瞧里面有什么好东西。<br />
    谢恒在乾清宫遇到快步赶来的萧先生,他也神色愉悦。<br />
    萧先生:“我听说王建忠带了一些新种子回来!”<br />
    谢恒双眼晶亮,沈姨和裴叔一直念叨这个!<br />
    第139章 海外种子我爹厌学了,怎么办?<br />
    谢恒有些激动,拉着萧先生就要往殿内去,又想起同行的太子,忙放慢脚步请太子先行。<br />
    落在后面被无视了的太子气鼓鼓,见谢恒又想起自己这才舒服点,举步走向萧先生。<br />
    师生见礼,然后一同往殿内去。<br />
    殿内传来皇帝颇为开朗的笑声,还有王建忠的回话。<br />
    太子知道谢恒着急进去却故意放慢脚步,哼,得让你知道谁才是红蓝队的老大!<br />
    谢恒及时刹车才没撞上太子,否则怕不是要给太子撞个跟头。<br />
    太子得意地快步入内,“爹爹,我听说王千户回来了?”<br />
    王建忠立刻向他躬身行礼,“殿下。”<br />
    太子:“王千户免礼。”<br />
    皇帝示意萧先生和谢恒免礼。<br />
    太子主动把谢恒介绍给王建忠,“王千户,谢恒对你此行十分好奇,你可得好好给他讲讲。”<br />
    谢恒:“……”<br />
    太子学会找人当挡箭牌了,以前的话他会明晃晃地说“王千户,我觉得好玩,下次你带上我一起去!”<br />
    王建忠先表述了一番思念陛下、殿下,然后开始讲他随商队出海的经历。<br />
    王建忠祖上曾经跟着郑三宝四次出海下西洋,有丰富的海外见识,也学了一些番语。<br />
    原本郑三宝去世以后他祖上接班继续出海,结果大臣们强烈反对,认为出海劳民伤财,除了助长帝王虚荣于国于民无利,最后皇帝不得不停止船队出海。<br />
    可实际出海利润巨大,不但能充盈国库,还能带回新作物。<br />
    曾经汉代从丝绸之路带回来一堆“胡”姓作物,极大地丰富了国人饭桌。<br />
    皇帝翻阅过往出海账目、卷宗记录,自然认为出海有利可图,可大臣们极力反对他也没法重启。<br />
    即便他贵为皇帝,可他只一人,哪里是满朝文臣的对手?<br />
    大庆朝历经百年到了现在,武将地位越发下降,文臣掌控局面。<br />
    皇帝也只能按下心中的想法,放弃重启出海的心思。<br />
    可他终归心有不甘,让王建忠组建一支出海小队,伪装成商人,带上丰厚的货物,随南边儿商队出海熟悉环境。<br />
    虽然文臣们反对朝廷出海,可实际他们自己从来没有停止过海外贸易,他们只是反对皇帝、平民出海,他们只是不想给朝廷交巨额商税。<br />
    他们只是想垄断海外巨大的贸易利润而已。<br />
    皇帝虽然查不到具体细节,不清楚哪只船队具体是谁家的,可经过王建忠的调查也有所觉悟。<br />
    所以他也秘密派出数支商队带着货物重金收买船队搭船出海。<br />
    而去年萧先生受裴长青和沈宁启发,也委托成家以及其他有出海机会的朋友船队寻找新作物种子、幼苗等。<br />
    他把沈宁描述的作物都画了简明图册,让人能找多少找多少,而且不局限于这些作物,只要有高产、好吃的作物就可以带回来。<br />
    若是南洋本土作物可以先在环境类似的琼州、云南、岭南培育,然后逐渐往北移栽试种。<br />
    作物对环境的要求很高,尤其温度、干湿度。<br />
    往北也能存活的作物,大部分都是同维度环境类似的地方传过来的,“胡”姓作物基本如此。<br />
    近几十年普及开来的棉花也是从天竺过来的。<br />
    所以为了找到沈宁口中客商所言的一些作物,萧先生托人找南洋、西洋等地的外来物种。<br />
    吕松、暹罗、天竺等国家处于南线海运航道,不少番外船队会经过此地,靠岸采买歇息,也会跟当地进行交易。<br />
    他们带来的种子、作物就会被留在当地。<br />
    而萧先生想要的就是这些外来作物,他建议皇帝寻找的也是这些外来作物。<br />
    除此之外,他们也在岭南福建等地寻找农作物,最好像高粱那样可以长在贫瘠的土地中,既能抗旱又能抵抗一定水涝。<br />
    若生存条件苛刻,娇气难养,即便产量不错也不适合大面积普及,都会被淘汰。<br />
    王建忠跟随船队自去岁从金陵出发,途径福州、泉州,然后过吕宋、暹罗、马六甲、天竺等地方返回,历时九个月。<br />
    他们携带的货物主要是丝绸、瓷器、茶叶等,买回来的货物主要是各种香料、珠宝以及草药。<br />
    王建忠作为皇帝的亲信,拥有不少华贵丝绸,深受海外皇家和贵族喜欢,所以那些船队也乐意跟他合作。<br />
    这一次他除了给皇帝买回来不少龙涎香、苏合油、玫瑰露、胡椒、肉桂等,另外还带回来一些种子和作物。<br />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个小布袋,将里面的种子倒在桌上给皇帝和萧先生诸人看。<br />
    “萧先生这应该是您说的野秫秫,在岭南某处找到的。”<br />
    只不过属下们打听来的信息和萧先生说的有出入,这个野秫秫长得不是很高,结一个巴掌长的比胡瓜粗点的棒槌,棒槌外面包着好些层皮,棒槌上长了一些果实颗粒,稀稀拉拉的像七老八十的老头子的牙口。<br />
    不过确实对土壤要求不高,还挺抗旱的,丢在那里没人管也能结棒槌。<br />
    萧先生看着这些不够饱满的种子,委实不确定是不是沈宁说过的玉米。<br />
    他印象里见过,棒槌没那么细弱,不过可能没人照管,一代代退化了。<br />
    这些种子如果精心培育,不知道能否像沈宁口中客商说的结一个尺长的大棒槌。<br />
    除了这个另外还有一些奇怪的种子,大家都不认识。<br />
    王建忠标了名称记号的,只不过这些显然不是当地作物,因为当地人叫法也五花八门,归结起来就是“野”xx,或者“洋”xx,“番”xx。<br />
    不是本土的,名字会根据外形、发音等改成本土好理解的。<br />
    王建忠指着其中一种:“这个是太阳花的种子。”<br />
    又指着另外几种报了名字,可惜大家全无概念。<br />
    皇帝略沉吟,“将这些种子分成两份,一份……”他看向萧先生和谢恒,“交由豆腐村培育。”<br />
    谢恒立刻躬身谢恩。<br />
    太子撇嘴,父皇给豆腐村,你谢什么,你真当自己是豆腐村出来的呢?<br />
    第二份皇帝想交给户部就近安排大兴县种植。<br />
    萧先生躬身施礼,建议道:“陛下,不如交给皇庄指定专人负责。”<br />
    若是交由户部,层层分派下去,最后怕是不会重视,不若直接指派人选负责。<br />
    皇帝在大兴有皇庄,有专门的太监负责管理,下面有佃户负责种田。<br />
    谢恒看了太子一眼,缓缓行礼。<br />
    太子:“谢恒!”<br />
    不许把种地作为红蓝比赛内容!<br />
    谢恒却已经开口:“陛下,小臣请求将种子交给我们红蓝两队负责。”<br />
    皇帝先前也没想到这个,现在被谢恒一提醒立刻笑起来,“好,朕准了!”<br />
    太子肩膀一垮,种地可不在他的兴趣之列,这个谢恒,净跟他做对。<br />
    他宣布为了盖小厨房一起对付营缮司的交情就此作罢!<br />
    后续比赛他不会让着谢恒的!<br />
    哼!<br />
    谢恒却通过皇帝以及卢锦张顺等宫人了解了很多太子的脾性,知道他容易一时心血来潮。<br />
    万一他训练和学习腻歪了,又想出去胡闹呢?<br />
    自己得在诸多方面激发太子的好胜心将他钓住。<br />
    骑马射箭、摔跤、舞刀弄枪、攻城模拟等,这些不需要任何刺激,太子就打鸡血嗷嗷的,其他诸如学兵法还好,学四书五经之类的就不热衷,就得用其他的穿插搭配。<br />
    而种地是一个长期的,需要投入耐心和热情的事情,他一旦投入了精力就会产生感情,苗苗就是自己的孩子,久而久之就会希望自己的“孩子”赢。<br />
    谢恒虽然没种过地,但是和阿年交好以后他见识过裴父对土地的热忱和忠诚,也和阿年帮裴母用瓦罐种过菜。
言情女生相关阅读More+

三角错位

小于号

堕落幻境

松月兔兔

邪巫

牛奶少年郎

在后宫里开后宫(1vN)

逆龄巽

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

路遥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