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不好意思,那边的客人先定下了。”<br/><br/> “好吧,打扰了。”<br/><br/> 韩悯瘪了瘪嘴,不舍地看向白衣公子。<br/><br/> 他温笑道:“下回公子再来,我再教公子把下半首弹完吧。”<br/><br/> “行吧。”<br/><br/> 他起身要告辞,忽然想起什么,对韩悯道:“我想回去换身衣裳,能不能劳烦公子帮我把琴抱到花药房去?”<br/><br/> 韩悯点点头:“好。”<br/><br/> 云公子仍是笑着:“多谢,出了门,向左走,尽头那间房就是。”<br/><br/> “好。”<br/><br/> 同朋友们打了声招呼,韩悯抱着琴出了门。<br/><br/> 向左走,至尽头,韩悯敲了敲门,里边人应了一声,他才推门进去。<br/><br/> 松竹馆里常见的素色帷幔遮掩,韩悯抱着琴走进去,还没说话,忽然觉得坐在里边的人有点眼熟。<br/><br/> 他凝眸往里边看的时候,里边那人也看见他了,一反手,把手里的茶盏倒扣在案上。<br/><br/> 盛怒之下,说话的口气也不太好听:“你在这里做什么?”<br/><br/> 韩悯冲上去掀开帷幔,气冲冲道:“我还想问陛下来这里做什么呢。”<br/><br/> 帷幔之后,傅询端正地坐着,手边茶盏倒扣,茶水流了一桌,滴滴答答地往地上淌。<br/><br/> 韩悯看了他一眼,哼一声,别开目光。<br/><br/> “我说那时候我看云公子,怎么把陛下看生气了。原来是臣眼拙,不小心冒犯了陛下的人。”<br/><br/> 其实这里也不止傅询一人,信王李恕、悦王爷与五王爷傅让都在。<br/><br/> 见皇兄脸色奇差,傅让连忙上前,拉了拉韩悯。<br/><br/> 还没说话,就听傅询道:“不是你想的那样,他是松竹馆的暗桩。近来赵存常来这里与宋国细作见面,我与几个王爷来这里议事。”<br/><br/> 韩悯一噎,完全没想到刚才教自己弹琴的那位公子,还是傅询安排的人。<br/><br/> 他刚要道歉,云公子就回来了。<br/><br/> 他从韩悯手里接过琴:“麻烦韩公子跑一趟。”<br/><br/> 韩悯干笑两声:“不客气。”<br/><br/> 傅询看着不高兴,拿起倒扣的茶盏,又在案上砸了一下。<br/><br/> “你给我过来,你在这里做什么?”<br/><br/> 理由不是很正当,韩悯也不敢大声回话:“过来听曲。”<br/><br/> “你一个人?”<br/><br/> “那倒不是,还有琢石、辨章他们。”<br/><br/> 事情也不谈了,傅询豁然起身,拉着他的手就往外走。<br/><br/> 房里云公子站在原地,悦王爷无奈地笑了笑:“你何苦招惹他二人?”<br/><br/> 他道:“我好好的一个云公子,就因为韩公子多看了我两眼,喜欢我,被弄个代号叫做棉花。换了王爷,王爷乐意?”<br/><br/> “陛下一向朝堂得意,这次还得多谢我把韩公子往他那儿推一把呢。韩公子方才可不是恼了?不过不知道怎么的,他就是凶不起来。”<br/><br/> 傅让一脸疑惑:“小王叔,你们在说什么?”<br/><br/> 悦王爷爱怜地摸了摸他的脑袋:“你一向开蒙晚,不着急。”<br/><br/> *<br/><br/> 韩悯被傅询拽着往前,一路气势汹汹,抱着乐器的公子们都避着他们走。<br/><br/> 傅询问:“第几次来?”<br/><br/> “才第一次。”<br/><br/> “除了温言、楚钰,还有谁?”<br/><br/> “还有柳师兄和谢山石。”<br/><br/> “除了弹棉花的,还有谁?”<br/><br/> “还有一位弹琵琶的,一位弹月琴的公子,不过没待多久就走了。”<br/><br/> “在哪间房?”<br/><br/> 韩悯停下脚步,使劲拽住他:“我还没问你呢,你来几回了?”<br/><br/> 傅询站定回头:“头一回。”<br/><br/> “除了三位王爷,还有谁?”<br/><br/> “没有了。”<br/><br/> “云公子既然是暗桩,平时肯定要传递……”<br/><br/> “用鹰。”<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n<br/> “我就知道,那么多只鹰,肯定不能单给我。”<br/><br/> “飞到鹰舍,底下人把消息递上来。”<br/><br/> 韩悯转念一想,好像也是,否则福宁殿外就围满了鹰。<br/><br/> 傅询咬牙道:“只有你的萝卜头敢飞到福宁殿里,还在奏章上踩脚印。”<br/><br/> 韩悯挠了挠脸颊:“那是微臣一时性急,不小心误会了,给陛下赔罪,请陛下恕罪。”<br/><br/> 傅询盯着他半晌,最后嗯了一声,揉了一把他的脑袋。<br/><br/> 把韩悯送回楚钰他们在的房间,楚钰等人都吓了一跳,起身作揖,不敢抬头。<br/><br/> 傅询的目光在他们之间扫过一圈,把韩悯拎进去:“在这里等着,我等会儿就过来找你。”<br/><br/> 他又对众人道:“看着他,不许再叫弹琴的。”<br/><br/> 门扇关上,傅询一走,韩悯就冲到窗边,打开窗子要逃跑,被几个人抱住了。<br/><br/> “韩悯,这是二楼。”<br/><br/> “我头一回来就被抓住了,我还那样跟他说话,太丢脸了,让我下去!”<br/><br/> 最后韩悯还是被按在座位上了。<br/><br/> 他不高兴地抓了抓头发。<br/><br/> 当时不该那样冲进去质问傅询的,后来傅询解释,这样就不会太难堪。<br/><br/> 他对关于傅询的事情的容忍度好像降低了。<br/><br/> 不多时,外边人就送来一桌饭菜,让他们先吃着。<br/><br/> 他们都知道是谁让人送来的,韩悯食不知味。<br/><br/> 不好,韩悯,一个坏消息。<br/><br/> 你正在被有关傅询的一切事情左右。<br/><br/> *<br/><br/> 天色渐沉时,傅询过来了。<br/><br/> 他看向韩悯:“你明天束冠,别在外面玩了,早点送你回去。”<br/><br/> 韩悯抬眼看他,还没说话,傅询走近问道:“怎么了?”<br/><br/> 韩悯回过神,抓了抓头发:“没事,走吧。”<br/><br/> 他同朋友们道过别,一路无话,跟着傅询离开松竹馆。<br/><br/> 马车在外面等着,一同上了马车,仍是没有说话。<br/><br/> 马车缓缓行进,韩悯趴在窗边,撑着头出神,傅询坐到他身边,掀起帘子,顺着他的目光往外看。<br/><br/> 这时已是六月底,七月入秋,天气转冷,阴冷气重,所以永安城中有放水灯许愿祈福的习俗。<br/><br/> 他此时正望着近处卖水灯的小摊出神,那小贩看见,也笑着对傅询道:“给买一个吧,瞧这位公子都看傻了。”<br/><br/> 傅询当即叫停马车,亲自走下马车,挑了两盏水灯。<br/><br/> 韩悯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时,傅询已经让马车出城去鸳鸯湖了。<br/><br/> 傅询把两盏莲花形的水灯都放在他手边。<br/><br/> 这东西他们小的时候不是没放过,往往是好几个朋友一起去的。<br/><br/> 在永安的时候每年都玩,韩悯已经不记得自己许过多少个愿望了。<br/><br/> 鸳鸯湖畔,还是六月底,人不多,湖里只零星漂着几盏忽明忽暗的灯。<br/><br/> 韩悯托着两盏灯跳下马车,递给傅询一个,再从笔橐里翻出两支笔与墨盒。<br/><br/> 莲花灯有五瓣,韩悯提笔沾墨,在五瓣上写字。<br/><br/> 傅询悄悄站到他身后,一低头就能看见他在写什么。<br/><br/> 第一愿国泰民安;第二愿文成大齐;第三愿圣体康健。<br/><br/> 其余两瓣,分给他的亲人和朋友们<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