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知道,我得天天伺候这位小爷……他莫名其妙地发火,我就得倒霉啊!”<br/><br/> 小太监见和珅一脸真诚,在悄悄瞄瞄里面那个拖着腮帮子发呆的……顿生同情,看着四下无人,悄悄附着和珅的耳朵:“其实也没什么事,就是被他哥哥揍了一顿。”<br/><br/> 和珅皱眉,应该不是因为这个,福康安在这个时候挨他哥哥一顿打绝对是值得的,至少和孝公主不会再找他麻烦,皇上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就是别的事?<br/><br/> 看着小太监黑白分明,溜圆溜圆的大眼睛,和珅再次拍了拍他的手,柔声道:“没事了,你下去吧。”看来他也不知道,得从其他方面打探了。<br/><br/> 就在和珅想着要不要端着晚饭进去再问问的时候,桌上的一堆东西引起了他的注意力:都是他这个年纪的男孩子爱玩爱看的,弓箭、字帖等等。<br/><br/> 弓箭是雕花的檀木弓,字帖也是颜家笔法,都算的上是内用的好物。<br/><br/> 傅恒对福康安的偏爱,活了两辈子的自己很清楚。虽然大儿子是郡主额驸,二儿子是公主额驸,还有个算是老来子的小儿子,但是最受宠的永远是这个三儿子。福康安的吃穿用度一向不比皇子差,但是寄养宫中……傅恒应该不至于胆子大到让他带这么些惹眼的东西进宫——那是害他。<br/><br/> 这些东西也不像是皇后赏的,皇后虽然喜欢福康安,但是对于他的学业从来不过问。<br/><br/> 更不可能是皇上,以皇上爱显摆的 xi_ng 子,不会送字帖这种东西。<br/><br/> 所以……和珅忽然明白了,唇边的笑容越发灿烂而狡黠,这对福康安来说,真是件相当棘手的事情呢!<br/><br/> 作者有话要说:很多亲没看过浑水,或者忘了剧情了……<br/><br/> 理一下:<br/><br/> 后宫情况,里是各人的儿子,里是各阿哥的母族妻族势力:<br/><br/> 皇后(十阿哥永琛,十六阿哥永珏),【乌拉那拉、西林觉罗】<br/><br/> 纯贵妃(三阿哥永璋、六阿哥永瑢)<br/><br/> 嘉贵妃(四阿哥永珹(已出继),八阿哥永璇,九阿哥永瑜,十一阿哥永瑆),【嘉贵妃为包衣,永瑜娶章佳氏阿桂的女儿,永璇娶他他拉氏的大小姐,当然不是洛琳】<br/><br/> 愉妃(五阿哥永琪)【永琪是隐形太子,但是是个叉烧,亲近令妃,不理生母】<br/><br/> 柏嫔(十二阿哥永璂)<br/><br/> 舒嫔(十三阿哥永璟)【叶赫那拉,舒嫔父为兵部侍郎】<br/><br/> 令妃(十四阿哥永璐,十五阿哥永琰)【福家算势力吗?但是连着永琪,在皇帝面前讨好】<br/><br/> 而傅恒一家子的情况比较复杂:<br/><br/> 首先永琮还在,这是除了皇帝外,他们最大的靠山。傅恒哥哥傅谦的女儿嫁了六阿哥永瑢,长子福灵安是之前永琮的伴读(现在的搅基对象~),嫡子福隆安指婚皇后的和孝公主,又做了十阿哥永琛的伴读。<br/><br/> 关于舒嫔,多说一句,她是从二品兵部侍郎的女儿,她父亲从官阶上来说比那拉皇后出生的四品佐领家要高,但是那个佐领是世袭官位,跟八旗直接相关,而且皇后跟孝敬宪皇后有亲戚关系,所以按出生两人差得不大,谁高一点喵也说不清楚。<br/><br/> 浑水里提到的忻贵妃的出身肯定比两人高,忻贵妃是乾隆重臣,封疆大吏那苏图的女儿,出身跟小年糕差不多(小年糕哥哥年羹尧是总督,父亲是巡抚)。<br/><br/> 纯贵妃出身也不算太低,祖父是兵部侍郎吧,但是父亲好像不是太高,资料没查到。<br/><br/> 嘉贵妃确实是包衣出身,父亲是上驷院一个不大的官,哥哥当过总管内务府大臣,历史上乾隆四十八年有抬举,但是本文里已经改朝换代了,所以也没啥可说的。<br/><br/> 愉妃就是占了一个满姓,真的没啥势力。<br/><br/> 令妃到底是不是宫女出生,资料有两种说法,是不是嘉庆为了不让老娘难看改过了,就不知道了,但是她的出身严格意义上肯定比嘉贵妃要低。<br/><br/> ☆、第<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七章伴读(加更)<br/><br/> 福康安还在发呆,忽然耳边传来好笑的声音:“你把自己饿死了,就能不去做伴读了?”<br/><br/> 福康安猛的跳起来,四下看看,却发现除了一个和珅,周围再无他人,皱着眉瞪他:“谁给你那么大权力把他们撵走的?”<br/><br/> 和珅耸耸肩,把饭端到他前面,硬是把筷子塞到他手里,大哥哥似的蹲在他面前笑:“他们看三少爷如此‘重用’奴才,自然以为奴才传达的就是三少爷的意思。”<br/><br/> 爷不是重用你,爷是想拿屏风“重”死你!福康安一筷子插到饭上,没好气地伸手扯他的领子:“谁告诉你这件事的?”<br/><br/> 和珅咳嗽着把自己的领子从他手里解救出来,再把筷子从饭里抽出来放到一边,哄孩子似的温和而无奈:“宫里可不兴插筷子的,不吉利。”<br/><br/> 福康安直接双手一撑站起来,揪着他的袖子把他拎到屏风跟墙面的夹角处,挑着眉,满是警告:“你不是把人都撵走了吗,谁看得见?”<br/><br/> 和珅叹气,暗暗指指外面桌子上那些东西,声音放得很低:“那些……是哪几个阿哥送的?”<br/><br/> 福康安没好气地撇嘴,情绪很是烦躁:“十二阿哥、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br/><br/> 果然是因为这个。福灵安、福隆安分别作了七阿哥、十阿哥的伴读,福康安也是在上书房念书的,而且那里刚好有三个跟他年纪相仿的阿哥。<br/><br/> 和珅笑了,声音更低:“三少爷……怕是一个都不愿意。”<br/><br/> “废话。”福康安白他一眼,抱着手生闷气。<br/><br/> 和珅并不害怕,他了解福康安,他出生将门,并不是不能容人之人。可以说,比起那些个呆呆傻傻唯唯诺诺的,他更喜欢聪明一点的人,因为那样可以少说不少废话。<br/><br/> 因此,和珅伏在他耳边继续:“十二阿哥天资不行,你怕被他气死;十四阿哥……想来你是不愿意的,其实前面两个都好说,皇上估计也不会答应;不过这十三阿哥……”<br/><br/> 福康安白他,才不好说,因为十三阿哥永璟也是个满妃所生的阿哥,年纪跟他只差几个月,舒嫔的父亲是兵部侍郎,虽然只是个从二品,但是毕竟握有实权,还是跟军权有关的……他怕上了船就下不来,才烦闷不已的。<br/><br/> 而且,他毕竟是养在坤宁宫的,要是做了舒嫔的阿哥的伴读,那不成了夹心饼了?以后要是两个阿哥斗起来,他没准儿就成了被双方一起推出去的炮灰,一场围绕着皇位的翻云覆雨,不管云开雨霁后升上去的是哪个太阳,他这个无瓦遮头的打头阵的炮灰一开始就得被那滚滚的惊雷给劈死!<br/><br/> 说不定,还是死无全尸!<br/><br/> 其实舒嫔也未必是想拉拢他,恐怕就是想在坤宁宫安个后手吧!<br/><br/> 和珅叹气,不由提醒:“这事,你告诉你阿玛就行了。”<br/><br/> “不行!”福康安想也不想一口回绝,本想直接说下去,但是看到和珅一双带着笑意的眼睛,到了舌头边上的话又咽了下去,烦闷地从屏风后面走出来,“总之这事不能告诉阿玛。”<br/><br/> 和珅却知道他隐瞒了什么,跟在他后面,抱着手轻笑:“《平定准格尔方略》离不开兵部的支持。”若不是如此,只要傅恒这个领军机大臣跟兵部侍郎闹翻,皇上怎么也不好把人家的宝贝儿子塞给永璟做伴读了。<br/><br/> 福康安忽然转身,对着和珅的脸上忽然显出几分邪气,在和珅反应过来之<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