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再无其他可能。秦方萦原先还挣扎著是否要唤出口,但几经思索,他认为彻底斩断这份无缘的情丝比较重要。尽管逄渊的执著并非如此轻易便能放下。<br/><br/> 既然决定了便付诸行动,秦方萦扯出一个羞涩的笑容,开口:「舅舅。」<br/><br/> 「原来你就是萦儿。」逄渊弯下腰, m-o 了 m-o 秦方萦的发顶,「你和你娘……长得一个模样。」<br/><br/> 逄渊的态度看似亲切,但唯有与他对视并随时观察的秦方萦才能发现——那意味深远的眼神。<br/><br/> 「是吗?」秦方萦表现出惊讶,後又笑得天真,「可惜,娘是娘,我是我。」<br/><br/> ☆、2-3.5<br/><br/> 「是吗?」秦方萦表现出惊讶,後又笑得天真,「可惜,娘是娘,我是我。」<br/><br/> 逄渊面上一愣,眼里的笑意更显得意味不明。秦方萦看在眼中,只想快点远离这个人,片刻不愿多留。<br/><br/> 秦方萦想到,或许前世在他看不见的地方,逄渊正是用这种神情打量著自己,时时算计,而他还不自知。<br/><br/> 「娘,外头风大,要不先进去?」秦方萦不愿和逄渊大眼瞪小眼,找个藉口进屋,低头喝茶吃点心好过看著一张恶心他的脸。<br/><br/> 「也好。」方氏牵起儿子的小手,转而问逄渊:「师兄,你也进去?」<br/><br/> 「不了,门里正乱著,还有师傅的……许多事要处理。」逄渊用担忧的眼神看著方氏,话说得婉转。<br/><br/> 方氏自然明白师兄说的事情为何,也不点破,只道:「一路小心。」<br/><br/> 「师妹,方天门的门永远为你敞开,若累了,就回家。」<br/><br/> 「谢谢你,师兄。」<br/><br/> 听到这样的话,方氏不感动是假,但没想过离开秦家是真。毕竟秦家才有她在乎的人,至於方天门……她唯一挂念的父亲已经不在了。<br/><br/> 秦方萦将逄渊的离情依依,以及母亲的心不在焉看进眼里,觉得有些不甘。并非是输给母亲的不甘,而是为自己上辈子的盲目追随而不甘。复杂的情绪在秦方萦心底酝酿著,更坚定了他这一世不让逄渊得逞的决心。<br/><br/> 待逄渊离开,秦方萦和方氏随之回屋内。发觉母亲仍然愁容满面,秦方萦很快就猜想到原因,铁定和外祖父的逝世有关。错过了最後一面,若连送最後一程也办不到,秦方萦知道母亲会遗憾一生。<br/><br/> 「娘,以亲戚的身份回去吊唁,这也合情合理。只要和父亲说一声,他会允许的。」秦方萦劝道,最重要的是让母亲安心的回去,并了无遗憾的回来。<br/><br/> 「萦儿,娘是怕丧礼人来人往的,这身份要是被揭穿了,怎对得起你外祖父当年的苦心?」<br/><br/> 「娘是名门大家收的义女,这本来就是事实,有什麽好怕的!就算让人知道外祖父才是娘的父亲,孩子奔丧天经地义,没人会说话的。」秦方萦努力劝说,不忍心母亲错过了最後一次机会。他继续道:「要不孩儿跟您一同回去,出事了孩儿帮您挡著!」<br/><br/> 听见秦方萦豪气的发言,方氏破涕为笑,「你这孩子,小小年纪总爱说些大话……不过,娘很高兴。有萦儿在身边,真好。」<br/><br/> 感受到母亲逐渐放下心後,秦方萦往母亲的怀里拱了拱,笑道:「孩儿会护著您,放心吧。」<br/><br/> ☆、3-1<br/><br/> 奔丧的事情很快就处理好了。<br/><br/> 在方氏决定回去後,便让方清跑了趟「娘家」,毕竟也是亲戚,自然有收到丧帖。最後以方氏要代表出席为由,向秦老爷告知。起初秦老爷还感到困惑,但因为方氏甚少提出要求,又是人情之事,秦老爷也没多想就应许了。<br/><br/> 隔天一早,方氏带著秦方萦、方清、婢女小厮各一人,加上车夫共六人,乘著马车往隔壁的荥青县前去。他们要赶的是第三天的公祭,到隔壁县顶多两天时间,途中会经过几个城镇,许久没出过远门的秦方萦,这回也兴奋起来,让方氏看了不禁感叹,儿子虽然聪慧早熟,终归只是个孩子。<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br/><br/> 路途中因为走的都是大路,人多也热闹,没遇上什麽危险。秦方萦一路上走马看花,稍做休憩时也嚐了不少市井小吃,过得很愉快。直到一回逛到一间玉铺时,他才想起那个被强行收下的玉佩。<br/><br/> 靖皇洵……靖皇……<br/><br/> 总觉得莫名的熟悉。久久,脑中灵光一闪,秦方萦总算忆起这个姓氏,压不下内心的震撼,因为这该是个与他八竿子打不著的贵族之姓。<br/><br/> 靖皇,在近百年前,这还不是个姓氏,毕竟一个「皇」字就犯了大忌,谁敢与龙椅上头的人并称。<br/><br/> 近百年前,这天下是由皇帝和兄弟靖王一同打下来的,两人感情甚笃,皇帝认为天下有一半是弟弟的,还特地宣告天下,封了「靖皇」之名。但盛世产贼祸、乱世生太平,朝廷中出现了拥护靖王为「正帝」的声音,甚至有主动游说逆谋之人,靖王知道再容忍手足之情迟早生变,因此离开京城,南下远走。<br/><br/> 皇帝无可奈何,仅是提出了要求,让「靖皇」成为姓氏并血脉相传,希望後代子孙以及天下百姓都能牢记这份永不变心的情谊。只是靖王在年迈之际,曾嘱咐过後辈,皇室有难时必定协助,但平时府上必须保持低调,切忌张扬,这也成为了靖皇家的祖训。<br/><br/> 秦方萦没及时联想到这个显赫的身份,是因为靖皇家平日过於安静保守,且关於这姓氏的历史也都过了将近百年,他前世是一个眼光狭隘、不知世事的天真少年,耳闻过却没放在心上。<br/><br/> 他对靖皇家唯一的印象,是原本前途似锦、备受赞赏的大少爷,一夕之间成了个筋脉断裂、武功全失的废人。这事情还是他在逃亡时偶然听见的故事,那时他还有些同情,後又想到自己的落魄,何来资格同情他人。<br/><br/> 那名大少爷是年少时遭人毒手,沈寂多年,会再次被人提起似乎是做了件大事。不过那时的秦方萦已无馀力关心他人的事,所以知道的不多。<br/><br/> 秦方萦回想到这儿,只得到了个结论,便是他无意间卖了个大人情。虽然靖皇洵因为一件小事就扔了贴身玉佩,又许下口头承诺,不够谨慎,但秦方萦想到将来若发生变故,至少有条後路可退,心中顿时踏实许多。<br/><br/> 「萦儿,这些天先别到处乱走,知道吗?」秦方萦一回到马车上,方氏便耳提面命地交代,神情相当严肃。<br/><br/> 马车再次上路,速度却快上许多,秦方萦察觉不对劲。<br/><br/> 「怎麽了?遇上什麽事了吗?」<br/><br/> 「少爷,听说有贼人出没,将一整个宅子的人都杀光了!」同行的婢女绿袖瞪著眼睛,把听来的消息告诉秦方萦,「而且这事就发生在咱们县里,只是不同个城,但还是很吓人啊!」<br/><br/> 「什麽时候的事?」秦方萦皱眉,觉得这件事情有些吊诡。<br/><br/> 「也就前几天的事,这事情太骇人所以被压了下来,只是大家私下都在传……少爷,那家人和老爷有生意往来,上个月奴婢还和他们家的下人聊过呢!」<br/><br/> 方氏见儿子面色凝重,以为他在害怕,就伸手搂住他,道:「萦儿,这事跟我们也无关,别想太多。娘只是担心你的安危,就先别乱跑,忍个几天,等安稳了再说,好吗?」<br/><br/> 「娘,孩儿会听话,您也别担心。」秦方萦扫除内心的疑虑,仰起小脸望著母亲微笑。<br/><br/> 经过一整天的赶路,他们已经离开了秦府所在梁邑县,进入了荥青县的范围内,两地相差不大,多商人和<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