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景和兄在办理,的确是要问问景和兄的意见,但是他都是要晚间才到我家里来,您这是来早了。”<br/><br/> 面对赵霁如此赶客的话,九江王心中不快,但是他没想到赵霁竟然敢直言燕云开夜间到他家里来,看来外间的传闻不是空穴来风。<br/><br/> 可正是因为赵霁说的坦荡,九江王反而不能说什么不中听的话,何况他见过赵霁剖腹取子,母子平安的情景,认定赵霁有些非凡的手段,也不敢过分的为难他,只是放软了声音说,“等景和来了,还请小神仙把本王的想法告诉他,再派人到王府通知一声。好了,本王多有打扰了,告辞。”<br/><br/> 赵霁把九江王送到门口,原本挺直的腰背眼见的放松了下来,蒋旭略有些嫌弃的看了师父一眼,又开始没正行了。<br/><br/> 回到客厅,蒋旭刚好看到杨小二在帮忙收拾,连忙端出严肃的表情问道,“昨天写的字我还没检查,快去拿来我看看。”<br/><br/> 杨小二连连答应着,却没有忘记手中的活计,把一托盘没动过的点心送回厨房后,才连忙回房间拿来了自己的练习本。<br/><br/> 蒋旭暗暗摇头道,这个杨小二就是个傻子,师父明显是要栽培他,他却不知道抓紧机会,一天到晚偏在这些看不到的地方勤快,有什么用呢。<br/><br/> 蒋旭翻看完杨小二的练习本,连忙跑到赵霁跟前说,“杨小二已经认识上千个常用字了,我觉得应该给他加课业了。”<br/><br/> 赵霁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但并不点破,同样翻了翻杨小二的练习本道,“文化课你先找成套的书教教他,另外要开始教他算数课了。”<br/><br/> 蒋旭决定要教杨小二读《论语》,赵霁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因为他自己都不太懂,以后徒弟都比师父厉害了,这该如何是好呢。<br/><br/> 真是令人苦恼啊,如果赵霁的脸色没有挂着慈爱的笑容的话。<br/><br/> 等到晚间,燕云开果然到了赵家,赵霁跟他说了九江王的打算之后,燕云开满不在乎道,“九江王小家子气,不过是个小女孩而已,他想收养的话,我没有任何意见,魏王的嫡子嫡女都还在呢,又何况一个私生女。”<br/><br/> “你没意见就行,九江王还说等你回来,让我派人去告诉他,可是我现在一点儿也不想见客。”赵霁此时手里捧着一本笔记小说,很没有形状的倚靠在大交椅上,身上披着御寒的裘皮大衣。<br/><br/> 燕云开坐在他旁边,满脸无奈的看着赵霁道,“真没想到保儿是这么惫懒的人。”<br/><br/> 赵霁笑着说,“我这是原形毕露了,景和兄是不是后悔了,遇到了一个懒汉子。”<br/><br/> “懒汉子,亏得你愿意承认。”燕云开眯起眼睛看着赵霁,其中蕴含着危险的光芒,看的赵霁心中一凛。<br/><br/> 算了,别去撩拨欲/求不满的男人了。<br/><br/> 赵霁连忙装可怜道,“我才刚刚病好,今天又得赶着去给病人拆线,我现在累了,不想应付客人,不可以吗。”<br/><br/> 燕云开却不打算放过赵霁,已经看着他,“我不是客人吗。”<br/><br/> 赵霁低头道,“你当然不是客人,你是自家汉子嘛。”<br/><br/> “呵”燕云开笑了一声,站起身道,“我亲自去九江王府,你这下满意了吧。”<br/><br/> 作者有话要说:<br/><br/>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br/><br/> 晓晓3瓶<br/><br/> 第七十六章<br/><br/> 九月二十一日清晨,位于北城的九江王府张灯结彩,从辰时就有闲散的宗室子弟登门。<br/><br/> 做为本家,他们也吆五喝六的帮着忙活,指挥王府的下人搬桌子抬椅子,其实这些事情下人们本来就有章程,但是他们的声音可以使整个厅堂内外热闹起来,看着这点唯一的好处上,九江王就要原谅他们空手上门的事实。<br/><br/> 宗室里也并非人人都富裕,破落户不少。<br/><br/> 这种情况,每个家族都一样,总有几个不思进取的穷亲戚,逢年过节的时候上门又吃又拿,九江王的态度就是尽量<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的接济。<br/><br/> 对此燕云开就很看不惯,他觉得这些人有手有脚,就该自食其力,而不是倚靠皇室宗亲的身份吸食国家的血肉。<br/><br/> 在这样衣食无忧,游手好闲的状态下,这些人不免染上种种恶习,流连秦楼楚馆,斗鸡走狗,醉酒闹事。<br/><br/> 最近抓捕的服用致幻药物的人中,就有许多的宗室子弟。<br/><br/> 因为抓捕这些人,给燕云开带来了很多麻烦,前段时间赵霁生病了,燕云开很想多花点时间陪着赵霁,可是有许多不争气的亲戚正在给他找麻烦。<br/><br/> 由于燕云开抓了很多宗亲的儿子孙子,把这些膏粱子弟充军流放了。他们不敢跟燕云开正面对抗,就想到了挑刺儿的办法。<br/><br/> 故意找出一些情理之间有冲突的案件,买通御史在廷议的时候出面提出反对意见,让这些案子一直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想把事情闹大,引发舆论,让燕云开担上一个断案不清的罪名。<br/><br/> 第一次发生这件事的时候,燕云开没有理会御史的意见,在第一次廷议的第二天,就决定采取刑部的意见,判一个灭门案的凶手斩立决。<br/><br/> 当时他还没有意识到隐藏在其中的阴谋,因为他的信念中决策者必须果决,这是他作为一个将军时,就具备的素养。在这件案子里,他心里决定要站在法理这一边,就不在听取情感的辩护,免得犹豫不决,贻误战机。<br/><br/> 燕云开曾经给燕云景剖析过自己的思路,他希望燕云景能成为一个遇事果断的决策者。<br/><br/> 第一次的案件,就在这样的轻松教学中落下了帷幕,当第二次又出现类似的案件想要在廷议中掀起波澜时,燕云开就察觉到了异常。<br/><br/> 像这样的事情的确每年都会遇到几起,但是最近发生的频率未免太高了一些。<br/><br/> 事情既然已经被燕云开察觉,本以为可以躲在幕后看燕云开闹笑话的那群人,很快就迎来了致命打击。<br/><br/> 因为工部要在崖州修建出海的良港,皇帝从内库调拨了二百万两银子,所以明年暂停供给赏赐宗室的一百万两银子。<br/><br/> 这件事情其实是燕云开自己私人资助了工部二百万两银子,用于修建崖州良港,却以皇帝的名义下旨,为内库节省了一百万两银子。<br/><br/> 燕云景虽然根本没有亲自花过钱,但是听说自己平白多了一百万两银子,而且以后还会有许多珍奇的海外宝贝进贡,高兴的当晚多吃了一碗饭。<br/><br/> 下发这道圣旨的时间,正是九月二十日的下午,当天晚上燕云开依照最近的习惯,到赵家教赵霁下棋,当他对赵霁说起这间事情的时候,赵霁也高兴坏了,“等以后建立了安全的航道,我们也坐船去西方国家看看。”<br/><br/> 说话间,燕云开就吃了赵霁五颗棋子。燕云开抬起衣袖,伸出骨节分明的手,在赵霁心痛的目光中收走了他的棋子。又一边笑着对赵霁说,“会有机会的,咱们有一辈子的时间,可以慢慢的等。”<br/><br/> 大晋原本也有海商,不过都是跟一些近海国家交易,比如扶桑,高丽,吕松,爪哇,琉球等小国。此外也有从西域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但是跟西方的直接交流一直是断绝的。<br/><br/> 燕云开从赵霁这里听说还有另外的大陆之后,就计划发展船运和海贸了,跟各个部门协商了很久,最终都没有谈好,因为国库的银子一分一厘都有用途,军费,教育,水利,一个萝卜一个坑,都是嗷嗷待哺的孩子,少了谁都要闹翻天<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