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399<br/><br/> 399、399异度空间2...<br/><br/> 第一次看《异度空间》时,我有想跑掉的感觉。为什么呢?被开头的恐怖气氛吓到了!<br/><br/> 自从被《午夜凶铃》严重伤害到弱脆芳心之后,就誓死拒绝恐怖电影,谁料到最钟爱的leslie竟然也拍起恐怖电影来,他图啥呢?<br/><br/> 可选的题材无穷无尽,为什么要在泛滥成灾的恐怖片里浪费演技呢?那么多大导演找他拍戏,他怎么就一个劲儿地跟这位藉藉无名的chi-leunglaw先生合作呢?<br/><br/> 我抱着疑问看了。一看之下,默然失语。<br/><br/> 这部电影和我想象的完全不同。这并不是一部恐怖片,而是一部颇具诚意的心理悬疑电影。<br/><br/> 虽然有一些灵异的情节和画面,但只是通过这些灵异的碎片,告诉你一个反灵异的结论,全片甚至没有突然出现的鬼脸、狰狞的血肉来刺激你的眼球,只有那种紧张的氛围在不动声色的演绎下贯穿始终。<br/><br/> 是,不动声色,你眼看着大都市繁华如常,人来人往,时光的车轮按部就班地前进,暗藏的寂寞与绝望却无声无息地在咬噬每一个敏感的心灵,纵使室内室外阳光灿烂,男女主角笑语嫣然, yi-n 影的笼罩仍然若隐若现,让你没有一刻能够放松。<br/><br/> 对我个人来说,这种紧张带来的并不是恐怖感,而是一种透不过气来的郁闷。<br/><br/> 空间并不广阔,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那么远,那么远,甚至更远的是自己与自己之间的距离,每个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内在。<br/><br/> 章昕的姐姐和姐夫都不了解章昕,父母也不了解章昕,章昕也不了解章昕,只有罗本良了解了章昕,而每个人又都不了解罗本良,连罗本良自己也不了解罗本良,只有章昕最后了解了罗本良……茫茫现代都市,只有这两个人在苦苦地互相拯救,挣扎着对抗各自的心魔。<br/><br/> 这一次我看到了leslie的出场。他并没有像我原本想象的,从那间空阔的大屋里跳出来,他压根儿跟那间大屋没关系,他是德艺双馨的精神科医师罗本良,一身素净的灰西装黑领带,在众多的学者仰视之下畅谈“无鬼论”:世界上本来没有鬼,想的人多了,就出现了鬼。<br/><br/> 这场演讲是全片的一个“眼”,亦是个人认为全片最值得称道的表演之一。<br/><br/> 在香港,医师、律师、则师(建筑师)三类专业人士地位极高,电影中也常常出现,但是普通演员难以演出那种高贵气质,大明星又往往潇洒有余,沉厚不足,带有浓郁的“星味”。<br/><br/> 而leslie这位公认为最具“星味”的人,却成功地将个人魅力收敛于无形,把罗医生这位专业人士的定位拿捏得如此准确,实在令人惊喜。<br/><br/> 演讲中的他,台上台下走动着,交替以流利的粤语、国语、英语回答观众问题,姿态从容大方,言谈干净利落,神情自信而又谦逊,充分体现了一位专业人士的工作之美。<br/><br/> 这种工作美在片中第一次接受章昕求医的时候亦有体现,不过坐在办公室里他的是另一种沉实的气质,与演讲时展示的风度各有不同也各有特色。<br/><br/> leslie之所以不接名导演的商业大片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接下chi-leunglaw的低成本电影,他说,不仅是由于chi-leunglaw的才华,也是因为chi-leunglaw交给他的角色从未重复过,而且每个角色都有充分的演绎空间。<br/><br/> 400<br/><br/> 400、400异度空间3...<br/><br/> kaalam的演技之好,那是另外一个惊喜。<br/><br/> 美女如云的演艺圈里,这女孩子相貌并不出众,身材更是胖胖的,要说美,可能只有那甜得滴蜜的笑容,称得上美丽非常,但是她特别地有一种,不属于她这个年龄的温婉淡定的气质,令人过目难忘。<br/><br/> 《异度空间》的前<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半部分并没有展示她的美丽笑容,更谈不上什么温婉淡定,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内向得近乎 yi-n 郁的问题少女,双肩永远紧张地端着,头发永远盖住半边脸,指甲永远带黑边,眼神永远躲躲闪闪……<br/><br/> 整个人给人感觉湿漉漉的,如一个阳光永远照不到的角落,长满了滑腻的青苔,她的住处那种霉绿的色调更是加深了这种印象。<br/><br/> kaalam将这些特征表现得非常自然,那种瑟缩是从内到外地发散出来,纵使台词不多,也能让你看到她内心的紧张与苦闷。<br/><br/> 这部电影整体上台词都不多,许多心理变化全靠细微的神情演绎,所以有非常频密的大特写,这固然是观者的一个享受,同时也是对演员功力的考验。<br/><br/> 影片进行到一半时,罗本良来到章昕家门口:“我没有朋友,你可否做我的朋友?”<br/><br/> 章昕慧黠一笑:“你是不是想约我上街?”<br/><br/> 罗本良脸上有一种被揭穿了的腼腆与尴尬……<br/><br/> 这段剧情单从台词上看有点突兀,但是观众都会觉得非常自然,因为两位演员已经在前文的表演中做了充分的铺垫,虽然只是瞬间即逝的眼神或者动作,但是无论是并肩行路时目光的交流,还是彼此对背影的凝视,一个个细致的特写,无不充分展现了相互之间情感的滋生。<br/><br/> 或许对科学与玄学的探讨才是本片的主题吧,但是其中这些微妙的情感元素,却使这样的探讨更加人 xi_ng 化,更加真实而顺理成章。<br/><br/> 最见功力的,还是leslie对罗本良渐入魔道之后的演绎。<br/><br/> 这份心魔在罗本良为章昕治疗的过程中已经略见端倪,面对着章昕的病历,他的脑海中浮现出的一幕幕场景,原来都不是出自章昕而是出自他本人;<br/><br/> 到小鱼的母亲将一只水杯砸向他的头顶,恐慌与疑惑使他有意无意地将久已埋葬的往事彻底揭开……<br/><br/> 也许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一些惨痛的经历,但是像年少的罗本良所面临的那一切,除了深深埋藏,除了尽力忘记,还有什么应对的良策?还有什么办法在后半生中安静做人?<br/><br/> 而心魔一旦释放,立即势不可挡,这位气定神闲的资深精神科医师,逐渐成为一个精神病人,双手颤抖,神情惊恐而无助,眼里布满红丝——谁能告诉我红丝是怎么演出来的?<br/><br/> 还有,自己电击自己的那一幕,实在是逼真得可怕,难不成leslie他真的电击了自己?<br/><br/> 这个人既然能在自己导演的电影里真的抽自己一管血,真的电击一下也不是做不出来的。<br/><br/> 说实话,leslie的许多电影如今看来让人心痛,并不全是由于剧情所致,而是因为你能看出他的用心,用心得让你感觉每一部戏都在耗损他的生命,那种投入状态使人忍不住地扼腕叹息。<br/><br/> 剧情一层层地递进,处理得分明而流畅——他开始梦游了。<br/><br/> 梦游的情节原剧本里没有,是leslie提出来,经导演同意加上去的,进一步强化了罗本良自我挣扎的困境。<br/><br/> 这场戏也是leslie自己承认拍得最辛苦的一场:先是将自己完全沉下来,沉下来,沉得眼里无一丝光彩,成为一具行尸走肉;<br/><br/> 然后突然被闹钟唤醒,瞬间从梦境中拔离,转过头去说笑如常。<br/><br/> 更为业界所称道的是被鬼<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