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殿中密议(五)
沉吟片刻,段正明又道,“至於你所言鳩摩智最后会掳走你,应该是一个变数,我与鳩摩智之间本有默契和暗语,他能挟持我,本来就是计划的一部分”
“但在得知你会全部的剑谱之后,那个幻境中的朕应该是想让你暂时脱离朝堂之爭的诡异漩涡,因此才暗示鳩摩智將你带走。”
“结合你所言的一路上未为难於你以及你趁机逃脱,想必就算你没有找到机会,鳩摩智也会製造机会让你脱离他的控制,不会真把你烧在慕容博坟前。”
说完这些话后,段正明缓缓看向段誉,想从段誉的表情中看出一些什么。
然而段誉则是一脸的风轻云淡:“果然跟孩儿猜想的差不多。不过,那个身缠七色彩带的蕃僧又是什么来歷?”
“吐蕃並非只有一个国师,那蕃僧正是大昭寺的达旺上师。”
“大昭寺向来与爨家和杨家交好。你数天前在回程途中所斩的手持鎏金弯刀的日月卫,正是这位上师的护法僧兵。
“之所以要留著此人一命,那是因为我们要通过此人替鳩摩智谋得大昭寺的护法神功——《龙象般若功》。”
正在思索这个蕃僧到底有何价值的段誉闻言有些激动,毕竟在后世《龙象般若功》的名气非常大,甚至有不少人认为此功练到最顶级的情况下可能与太玄经共同角逐金系武学三甲,“什么?密宗至高护法神功——龙象般若功?”
段正明倒是毫不意外段誉知道此功,只不过有些神秘地笑起来:“誉儿可知,为何以指劲激出的六脉神剑会被叫做剑法?”
“为何我段氏绝密中会描述太祖神圣文武皇帝未必是当时的天下第一高手,但六脉神剑却一定是天下第一剑法?
“誉儿又可知,不老长春谷六长老为何是被太祖神圣文武皇帝用六脉神剑五马分尸?”
段正明一连好几个为何问出,段誉似乎想到了什么,但又似乎没有抓到重点。
只能满脸疑惑地问道:“莫非是六脉齐出,隔空伤人?”
段正明笑了一下:“基本正確,但不全面?”
段誉不解:“那是为何?”
段正明突然用手指敲击玉案,从尾指到食指,不断往復循环:“因为,隔空激出指芒是最基础的入门之法。”
“真正的六脉神剑是將激出的指芒凝聚,就像用六根手指同时挥动六把无坚不摧的长剑。”
“试想一下,六把长剑均从不可思议的角度划出围攻一人,除了內力更加凝练者,又有何人能够抵挡?”
“这也是为何当年所记载的是不老长春谷六长老被太祖神圣文武皇帝五马分尸的原因。”
“当年爨氏三门有七位不亚於太祖的顶尖高手,却不敢摒弃前嫌联合起来围杀太祖,究其原因就在於这门六脉神剑真就是天下第一剑法。”
段誉恍然大悟。原本以为六脉神剑是武侠版的动能武器,是自走版加特林,没想到却是雷射武器,高达斩舰刀啊!
是啊,要是每一脉剑法都能凝练成数丈甚至几十丈,那就相当於一个人同时砍出了六个聂风的四十米大刀,而且还不像六个人需要默契无间的配合,一人使出隨心所欲,根本不怕个位数的同级高手围攻,对於弱於自己的高手更就是砍瓜切菜。
唯一要考虑的,便是这门剑法的续航问题,不过对於有北冥神功的自己来说这个真就不是什么大事。
要是自己將来能够创出能够自动远程吸功的北冥神功又或是明玉功一类完全不怕真气消耗的功法,自己於武功一途肯定能够超出六脉神剑创始人段思平的高度。
段正明从袖中抽出一卷泛黄帛书,指节在“五马分尸”四字上重重一划:“太祖真正可怕的並非剑气凝形,而是能將六道剑意分驻奇经八脉。”
“当日长春谷六长老中剑瞬间,体內同时爆出六种截然不同的剑意——少阳剑如春雷破土,少泽剑似寒潭凝冰,商阳剑若秋雨绵密……”
他说到此处突然顿住,指尖在帛书某处暗纹上轻叩三下。
只听机括轻响,帛书夹层中竟弹出一片薄如蝉翼的金箔,其上用硃砂绘著六柄形態各异的剑影。
最令人惊骇的是剑影下方赫然写著“慕容龙城”四字,字跡遒劲如刀劈斧凿。
“这是太祖手书《天南剑典》残页。”段正明將金箔举至烛火前,六道剑影在光晕中竟缓缓流动,“当年慕容龙城创出斗转星移时,太祖正在点苍山巔观星。两人虽未交手,但太祖在星移斗转间悟出剑气分野之法——六脉既分且合,既独立又共生。”
段誉突然想起无量山石洞中那尊持剑玉像。
玉像右手小指微曲,原本以为是雕刻瑕疵,此刻对照金箔上的少泽剑意,竟与那玉像手势分毫不差。
他后背陡然沁出冷汗——难道逍遥派与段氏先祖早有渊源?
段誉突然小心翼翼地开口:“想来要將六脉神剑凝成长剑使用需要海量到不可想像的內力支撑。孩儿不知道太祖如何能有如此深厚的內力,但孩儿身据逍遥派的北冥神功,想来將来应该能够达到太祖当年的境界。”
“只是这逍遥子,与我大理有何渊源?”
段正明笑了笑,但眼神却有些严肃:“誉儿你未讲述自己的奇遇之前,伯父並不知道世间真有一个逍遥派,但对逍遥子的来歷却知之一二。”
“当年踏破不老长春谷后,太祖便耗巨资著人打探逍遥子之事,甚至不惜欠下人情,轨跡不仅限於大理吐蕃和北边的大宋,连漠北与南洋都寻遍了,最后得到一些线索。”
“此逍遥子乃是前南詔国摩梭將军海棠夫人养子,更有传言逍遥子其实是海棠夫人与一贫剑仙李逍遥的私生子……”
“噗……”听到此处,段誉一口茶水喷出,海棠夫人……一贫剑仙李逍遥?难道这个《天龙八部》的世界还缝合了《仙剑奇侠传》?
段正明並未计较段誉的失礼,也明白段誉可能因为天书玉珏的原因知道这两人。
隨后继续解释:“一贫剑仙李逍遥乃是安史之乱时流落至巴蜀的李唐宗室后裔,一身武艺学自闻名遐邇的蜀山剑仙——侠盗精精儿与空空儿,当年为救其红顏知己,剑斩金翅凤凰与金角火麒麟两大大理护国神兽。
“本就风雨飘摇的南詔因为失去了护国神兽的照护与气运加持,因此很快便烟消云散。”
“太祖的內功之所以震古烁今,便是无意中得到了金角火麒麟所遗留之內丹,之后更是得到了爨氏暗中收集的金翅凤凰血……”
“但在得知你会全部的剑谱之后,那个幻境中的朕应该是想让你暂时脱离朝堂之爭的诡异漩涡,因此才暗示鳩摩智將你带走。”
“结合你所言的一路上未为难於你以及你趁机逃脱,想必就算你没有找到机会,鳩摩智也会製造机会让你脱离他的控制,不会真把你烧在慕容博坟前。”
说完这些话后,段正明缓缓看向段誉,想从段誉的表情中看出一些什么。
然而段誉则是一脸的风轻云淡:“果然跟孩儿猜想的差不多。不过,那个身缠七色彩带的蕃僧又是什么来歷?”
“吐蕃並非只有一个国师,那蕃僧正是大昭寺的达旺上师。”
“大昭寺向来与爨家和杨家交好。你数天前在回程途中所斩的手持鎏金弯刀的日月卫,正是这位上师的护法僧兵。
“之所以要留著此人一命,那是因为我们要通过此人替鳩摩智谋得大昭寺的护法神功——《龙象般若功》。”
正在思索这个蕃僧到底有何价值的段誉闻言有些激动,毕竟在后世《龙象般若功》的名气非常大,甚至有不少人认为此功练到最顶级的情况下可能与太玄经共同角逐金系武学三甲,“什么?密宗至高护法神功——龙象般若功?”
段正明倒是毫不意外段誉知道此功,只不过有些神秘地笑起来:“誉儿可知,为何以指劲激出的六脉神剑会被叫做剑法?”
“为何我段氏绝密中会描述太祖神圣文武皇帝未必是当时的天下第一高手,但六脉神剑却一定是天下第一剑法?
“誉儿又可知,不老长春谷六长老为何是被太祖神圣文武皇帝用六脉神剑五马分尸?”
段正明一连好几个为何问出,段誉似乎想到了什么,但又似乎没有抓到重点。
只能满脸疑惑地问道:“莫非是六脉齐出,隔空伤人?”
段正明笑了一下:“基本正確,但不全面?”
段誉不解:“那是为何?”
段正明突然用手指敲击玉案,从尾指到食指,不断往復循环:“因为,隔空激出指芒是最基础的入门之法。”
“真正的六脉神剑是將激出的指芒凝聚,就像用六根手指同时挥动六把无坚不摧的长剑。”
“试想一下,六把长剑均从不可思议的角度划出围攻一人,除了內力更加凝练者,又有何人能够抵挡?”
“这也是为何当年所记载的是不老长春谷六长老被太祖神圣文武皇帝五马分尸的原因。”
“当年爨氏三门有七位不亚於太祖的顶尖高手,却不敢摒弃前嫌联合起来围杀太祖,究其原因就在於这门六脉神剑真就是天下第一剑法。”
段誉恍然大悟。原本以为六脉神剑是武侠版的动能武器,是自走版加特林,没想到却是雷射武器,高达斩舰刀啊!
是啊,要是每一脉剑法都能凝练成数丈甚至几十丈,那就相当於一个人同时砍出了六个聂风的四十米大刀,而且还不像六个人需要默契无间的配合,一人使出隨心所欲,根本不怕个位数的同级高手围攻,对於弱於自己的高手更就是砍瓜切菜。
唯一要考虑的,便是这门剑法的续航问题,不过对於有北冥神功的自己来说这个真就不是什么大事。
要是自己將来能够创出能够自动远程吸功的北冥神功又或是明玉功一类完全不怕真气消耗的功法,自己於武功一途肯定能够超出六脉神剑创始人段思平的高度。
段正明从袖中抽出一卷泛黄帛书,指节在“五马分尸”四字上重重一划:“太祖真正可怕的並非剑气凝形,而是能將六道剑意分驻奇经八脉。”
“当日长春谷六长老中剑瞬间,体內同时爆出六种截然不同的剑意——少阳剑如春雷破土,少泽剑似寒潭凝冰,商阳剑若秋雨绵密……”
他说到此处突然顿住,指尖在帛书某处暗纹上轻叩三下。
只听机括轻响,帛书夹层中竟弹出一片薄如蝉翼的金箔,其上用硃砂绘著六柄形態各异的剑影。
最令人惊骇的是剑影下方赫然写著“慕容龙城”四字,字跡遒劲如刀劈斧凿。
“这是太祖手书《天南剑典》残页。”段正明將金箔举至烛火前,六道剑影在光晕中竟缓缓流动,“当年慕容龙城创出斗转星移时,太祖正在点苍山巔观星。两人虽未交手,但太祖在星移斗转间悟出剑气分野之法——六脉既分且合,既独立又共生。”
段誉突然想起无量山石洞中那尊持剑玉像。
玉像右手小指微曲,原本以为是雕刻瑕疵,此刻对照金箔上的少泽剑意,竟与那玉像手势分毫不差。
他后背陡然沁出冷汗——难道逍遥派与段氏先祖早有渊源?
段誉突然小心翼翼地开口:“想来要將六脉神剑凝成长剑使用需要海量到不可想像的內力支撑。孩儿不知道太祖如何能有如此深厚的內力,但孩儿身据逍遥派的北冥神功,想来將来应该能够达到太祖当年的境界。”
“只是这逍遥子,与我大理有何渊源?”
段正明笑了笑,但眼神却有些严肃:“誉儿你未讲述自己的奇遇之前,伯父並不知道世间真有一个逍遥派,但对逍遥子的来歷却知之一二。”
“当年踏破不老长春谷后,太祖便耗巨资著人打探逍遥子之事,甚至不惜欠下人情,轨跡不仅限於大理吐蕃和北边的大宋,连漠北与南洋都寻遍了,最后得到一些线索。”
“此逍遥子乃是前南詔国摩梭將军海棠夫人养子,更有传言逍遥子其实是海棠夫人与一贫剑仙李逍遥的私生子……”
“噗……”听到此处,段誉一口茶水喷出,海棠夫人……一贫剑仙李逍遥?难道这个《天龙八部》的世界还缝合了《仙剑奇侠传》?
段正明並未计较段誉的失礼,也明白段誉可能因为天书玉珏的原因知道这两人。
隨后继续解释:“一贫剑仙李逍遥乃是安史之乱时流落至巴蜀的李唐宗室后裔,一身武艺学自闻名遐邇的蜀山剑仙——侠盗精精儿与空空儿,当年为救其红顏知己,剑斩金翅凤凰与金角火麒麟两大大理护国神兽。
“本就风雨飘摇的南詔因为失去了护国神兽的照护与气运加持,因此很快便烟消云散。”
“太祖的內功之所以震古烁今,便是无意中得到了金角火麒麟所遗留之內丹,之后更是得到了爨氏暗中收集的金翅凤凰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