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傻柱飘了
走进中院,没有看到傻柱和雷师傅,倒是看到傻柱家门口停了一辆崭新的黑色飞鸽牌二八大槓自行车。
聋老太太,易忠海媳妇李素兰,还有挺著大肚子的杨瑞华等几个中年妇女的手在自行车上摸来摸去,羡慕嫉妒的表情丝毫没有掩饰。
刘海中媳妇赵春红更是把一个小男孩放到自行车后座上,旁边还有几个孩子吵吵著也要坐车车。
“小安回来了!”——聋老太太首先和祁安打了个招呼,笑容显得很是和蔼。
“嗯,老太太好。”——祁安同样回了一个职业化的笑脸。
“小安,最近忙什么呢!”——问话的是李素兰。
“瞎忙唄!”——祁安回答的很是简洁。
“小安,柱子的自行车是不是你给他买的?你可真疼这个外甥。”——话是聋老太太问的,在她的印象里,傻柱子现在还只是个学徒,压根没有工资。
这事儿也不奇怪,东大街菜市场离这里怎么著也有好几公里。
四合院这边的人可没有人去那边菜市场买东西,自然也就不知道傻柱做了老板的事。
“不是,是柱子自己买的。”——祁安说的是实话,他也没想到傻柱为了后天的相亲竟然买了辆自行车。
“小安,婚宴定的几號呀?”——没有意外,问祁安这个问题的正是最爱吃席的阎家人,挺著大肚子的杨瑞华。
看她这模样,再有个把月就该生了。
“九號,到时候每家记得都要来个人。”——祁安这话算是间接提醒了他们,每家只有一个人能吃到喜宴。
不是祁安看不起邻居,这个年代就是这样的传统。
只有真正的亲戚关係参加喜宴的时候才会全家上阵,普通邻居自然没有这个待遇。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
上百桌喜宴直接摆到了马路上,任何人都可以吃的情况也有,可祁安不愿意出这样的风头,他喜欢隨大溜,只要不丟了礼数就好。
或许是听到了祁安和邻居们的说话声,他刚走到近前,傻柱和雷师傅就从房间里走了出来。
“东家,何雨柱小兄弟想要把屋子里修成跟您家的住宅一样。”——雷师傅说。
“雷师傅,你那里若是有现成的材料,按照柱子的要求修就是,他不差钱。”——祁安压根没想过院里人是不是知道傻柱现在的收入情况,他的话一出口,最惊讶的莫过於聋老太太和李素兰。
傻柱也是个心大的,他都在东大街菜市场卖了两个多月的滷肉了,也从来没有想过院里的人是不是知道他现在的近况?
“嘿嘿,小舅,我找师父帮忙找人定做了些红楠木家具,回头您看看要是喜欢就挑几样。
对了,还给您和小舅妈做了两张紫檀木的躺椅,梳妆檯,茶台什么的,等您跟小舅妈婚宴那天,一准能做好。”——现在的傻柱一身黑色绸布中山装,棕色皮鞋,手腕上戴了块七八成新的镶钻手錶,脖子上还戴了块绿到发光的玉牌。
说话的同时总是故意抬起手腕,妥妥的暴发户姿態。
祁安脑海中莫名出现了“穷人乍富,报復性消费”这句话。
祁安心里给傻柱算了一笔帐,这两个月一共挣了四千三左右,现在差不多应该已经掉了一半。
“我是不是做错了?”——祁安心里开始自我检討。
毕竟傻柱今年虚岁才十七岁,在这个人均工资二十块钱的年代,祁安让他很轻鬆就挣了几千块,飘了似乎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祁安不知道的是,傻柱今天的所作所为都是以他这个小舅为榜样。
只是照猫画虎的时候,画成了一只四不像。
了这么多钱,这会也是心疼的紧。
在这里看热闹的邻居们被傻柱的话惊到目瞪口呆,相信用不了多久,傻柱就能名扬整个南锣鼓巷了。
雷师傅默默退走了,李素兰却是走到了傻柱身边,语重心长劝道,“柱子哎,你小舅夫妻俩挣钱也不容易,你什么时候钱变的这么大手大脚了?
按你这个造法,家里就是有金山银山也扛不住啊!”
“素兰,不了解情况不要乱说话。”——傻柱还没有反驳,聋老太太对著李素兰轻声斥道。
“老太太,我觉得老易家的话没毛病。柱子这孩子还小,现在要是不赶紧教育,再过两年可就晚了。”——紧跟在祁安身后回到四合院的贾张氏心里那个酸啊。
她也认为傻柱肯定是祁安家钱买的东西。
心里正盘算著要不要回村里看看,说不定家里的几个哥哥也发財了呢!那她贾家也就不愁买房子的钱了。
“张丫头,还是那句话,不了解情况就不要乱说话。
柱子有小安帮衬,多挣点钱不是很正常的事吗?”——聋老太太想到了祁安媳妇的绸缎庄,街口的小酒馆,还有开滷肉铺子的事。
他自己既然能挣钱,不帮衬傻柱子这个大外甥才奇怪。
祁安这会也顾不上计较傻柱到底是不是报復性消费了,是怎么解决眼下的事。
要是让他们知道傻柱一天能挣七八十块,只怕有些人会跟吸血虫一样贴到他身上。
祁安自己不怕,傻柱这个大外甥是不是能扛得住就两说了。
傻柱这会很想大声喊出来,“钱是我自个挣的,我爱怎么就怎么,你们管的著吗?”
可想到本金和主意是小舅出的,铺子也是小舅租的,滷肉方子是师父给的。
生意正红火的时候把铺子给了他,说白了,他何雨柱捡的就是个现成的金饭碗。
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若是没有小舅和师父他何雨柱现在还只是一个没有工资的学徒工呢!
“无论任何年代,出身,人脉,都比勤劳更重要。”——傻柱突然想到了小舅的这句话。
“柱子,还不赶紧回铺子里去,耽误了我的生意,仔细著你的皮。钱的事回头再跟你算帐。”——祁安最后决定还是能瞒一天算一天吧,这个大外甥现在年龄还小,只怕防不住一些老狐狸的算计。
“哎,我这就走,放心吧小舅,耽误不了晚饭。”
傻柱推著自行车还没走出中院,有些人就忍不住问了出来。
“小安,你家小酒馆不是还没有营业吗?您这是在別处还有买卖?”
聋老太太,易忠海媳妇李素兰,还有挺著大肚子的杨瑞华等几个中年妇女的手在自行车上摸来摸去,羡慕嫉妒的表情丝毫没有掩饰。
刘海中媳妇赵春红更是把一个小男孩放到自行车后座上,旁边还有几个孩子吵吵著也要坐车车。
“小安回来了!”——聋老太太首先和祁安打了个招呼,笑容显得很是和蔼。
“嗯,老太太好。”——祁安同样回了一个职业化的笑脸。
“小安,最近忙什么呢!”——问话的是李素兰。
“瞎忙唄!”——祁安回答的很是简洁。
“小安,柱子的自行车是不是你给他买的?你可真疼这个外甥。”——话是聋老太太问的,在她的印象里,傻柱子现在还只是个学徒,压根没有工资。
这事儿也不奇怪,东大街菜市场离这里怎么著也有好几公里。
四合院这边的人可没有人去那边菜市场买东西,自然也就不知道傻柱做了老板的事。
“不是,是柱子自己买的。”——祁安说的是实话,他也没想到傻柱为了后天的相亲竟然买了辆自行车。
“小安,婚宴定的几號呀?”——没有意外,问祁安这个问题的正是最爱吃席的阎家人,挺著大肚子的杨瑞华。
看她这模样,再有个把月就该生了。
“九號,到时候每家记得都要来个人。”——祁安这话算是间接提醒了他们,每家只有一个人能吃到喜宴。
不是祁安看不起邻居,这个年代就是这样的传统。
只有真正的亲戚关係参加喜宴的时候才会全家上阵,普通邻居自然没有这个待遇。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
上百桌喜宴直接摆到了马路上,任何人都可以吃的情况也有,可祁安不愿意出这样的风头,他喜欢隨大溜,只要不丟了礼数就好。
或许是听到了祁安和邻居们的说话声,他刚走到近前,傻柱和雷师傅就从房间里走了出来。
“东家,何雨柱小兄弟想要把屋子里修成跟您家的住宅一样。”——雷师傅说。
“雷师傅,你那里若是有现成的材料,按照柱子的要求修就是,他不差钱。”——祁安压根没想过院里人是不是知道傻柱现在的收入情况,他的话一出口,最惊讶的莫过於聋老太太和李素兰。
傻柱也是个心大的,他都在东大街菜市场卖了两个多月的滷肉了,也从来没有想过院里的人是不是知道他现在的近况?
“嘿嘿,小舅,我找师父帮忙找人定做了些红楠木家具,回头您看看要是喜欢就挑几样。
对了,还给您和小舅妈做了两张紫檀木的躺椅,梳妆檯,茶台什么的,等您跟小舅妈婚宴那天,一准能做好。”——现在的傻柱一身黑色绸布中山装,棕色皮鞋,手腕上戴了块七八成新的镶钻手錶,脖子上还戴了块绿到发光的玉牌。
说话的同时总是故意抬起手腕,妥妥的暴发户姿態。
祁安脑海中莫名出现了“穷人乍富,报復性消费”这句话。
祁安心里给傻柱算了一笔帐,这两个月一共挣了四千三左右,现在差不多应该已经掉了一半。
“我是不是做错了?”——祁安心里开始自我检討。
毕竟傻柱今年虚岁才十七岁,在这个人均工资二十块钱的年代,祁安让他很轻鬆就挣了几千块,飘了似乎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祁安不知道的是,傻柱今天的所作所为都是以他这个小舅为榜样。
只是照猫画虎的时候,画成了一只四不像。
了这么多钱,这会也是心疼的紧。
在这里看热闹的邻居们被傻柱的话惊到目瞪口呆,相信用不了多久,傻柱就能名扬整个南锣鼓巷了。
雷师傅默默退走了,李素兰却是走到了傻柱身边,语重心长劝道,“柱子哎,你小舅夫妻俩挣钱也不容易,你什么时候钱变的这么大手大脚了?
按你这个造法,家里就是有金山银山也扛不住啊!”
“素兰,不了解情况不要乱说话。”——傻柱还没有反驳,聋老太太对著李素兰轻声斥道。
“老太太,我觉得老易家的话没毛病。柱子这孩子还小,现在要是不赶紧教育,再过两年可就晚了。”——紧跟在祁安身后回到四合院的贾张氏心里那个酸啊。
她也认为傻柱肯定是祁安家钱买的东西。
心里正盘算著要不要回村里看看,说不定家里的几个哥哥也发財了呢!那她贾家也就不愁买房子的钱了。
“张丫头,还是那句话,不了解情况就不要乱说话。
柱子有小安帮衬,多挣点钱不是很正常的事吗?”——聋老太太想到了祁安媳妇的绸缎庄,街口的小酒馆,还有开滷肉铺子的事。
他自己既然能挣钱,不帮衬傻柱子这个大外甥才奇怪。
祁安这会也顾不上计较傻柱到底是不是报復性消费了,是怎么解决眼下的事。
要是让他们知道傻柱一天能挣七八十块,只怕有些人会跟吸血虫一样贴到他身上。
祁安自己不怕,傻柱这个大外甥是不是能扛得住就两说了。
傻柱这会很想大声喊出来,“钱是我自个挣的,我爱怎么就怎么,你们管的著吗?”
可想到本金和主意是小舅出的,铺子也是小舅租的,滷肉方子是师父给的。
生意正红火的时候把铺子给了他,说白了,他何雨柱捡的就是个现成的金饭碗。
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若是没有小舅和师父他何雨柱现在还只是一个没有工资的学徒工呢!
“无论任何年代,出身,人脉,都比勤劳更重要。”——傻柱突然想到了小舅的这句话。
“柱子,还不赶紧回铺子里去,耽误了我的生意,仔细著你的皮。钱的事回头再跟你算帐。”——祁安最后决定还是能瞒一天算一天吧,这个大外甥现在年龄还小,只怕防不住一些老狐狸的算计。
“哎,我这就走,放心吧小舅,耽误不了晚饭。”
傻柱推著自行车还没走出中院,有些人就忍不住问了出来。
“小安,你家小酒馆不是还没有营业吗?您这是在別处还有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