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邯郸,我们更感激您,又有何不对?”利黑夜中摇头,“雁北的土地是赵国的,但是人心,是您的。连我们的梦,和做梦的勇气,都是您给的。像是追逐太阳一样追逐您,已经是本能了。”<br/><br/> “你这夸奖说的我脸红。”在嬉笑之后,又是短暂的沉默,“赵迁他不值得你们。”<br/><br/> “但是那是赵国吧,就好像将军您一心想的都是能让您发挥才华的秦国一样。”赵利大半个身子都压在城垛上了,只有双手露在了城墙外,“我的祖辈为生,为他死,我耳濡目染,深刻骨肉中,又如何能在此列之外。”<br/><br/> “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我所说的太平盛世,你所向往人人平等的世界,便是明日就会到来,你也已经看不到了。”<br/><br/> “这样挺好的,岂码我不用亲眼看着赵国自战国之雄,泯灭在了漫漫长河中,被人遗忘。”赵利轻笑一声,不以为意,“我知将军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君子,将军答应的事情也从未有过失言。”<br/><br/> 从未有哪一刻,白舒觉得做一个言出必行的君子是如此糟糕的事情。<br/><br/> “将军您既然答应了,就一定会实现,只要知道这一点就足够了。”他说的释怀,语气中也没有哀怨,“况且有我们不也挺好的么,能在最后,再为雁北做些什么事情,也不枉付这一场恩情了吧。”<br/><br/> 若是由他顶替了雁北的统领,带着那些愿意去邯郸,为赵国而战的人为战,那么赵王就没有理由再迁怒于雁北了吧:“将军,等到了秦国若是您再这么心软,小心被人讨厌啊。”停顿,“没了我,以后做事儿也多走走脑子吧。”<br/><br/> 想到这个,利就觉得头秃:“不要总是仗着我们宠您,就肆无忌惮啊。秦国毕竟不是雁北,他们没有看着您长大,自然也没有我们包容。”<br/><br/> “你如果真的放不下,就留下来吧,邯郸那边儿我想办法来应付。”<br/><br/> “时候到了,总是要说再见的。”赵利拒绝了白舒,“我和您不一样,我自幼在邯郸长大,我的朋友,亲戚,过去还有宗族荣耀,都在赵国邯郸。况且——”他停顿,转折,“我的叔父愧对赵国,我总要做些什么替他赎罪。”<br/><br/> 白舒唔了一声,疏忽间想起了当年似乎提过一嘴,他们家祖上是马服君赵奢?<br/><br/> 雁北的冬夜很凉,但白舒和赵利就这么坐在墙头,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看着满天星辰,看着远处天地相连的地方:“说起来,你一直没有结亲哎,可有喜欢的姑娘?”<br/><br/> “不啦,虽然没有娘子,但是有个儿子就已经够头疼的了。”赵利连连拒绝。<br/><br/> 白舒啊了一声,很快意识到对方在站自己便宜;“找揍么你!”他将比自己大的赵利当成哥哥,世人都说‘长嫂如母’,赵利这不是在占他的便宜,又是在做什么,“小心我扣下你,不让你走了。”<br/><br/> “哈哈哈,没办法的吧,姑娘们明明都更喜欢将军您啊,想着和您生个漂亮又勇武的姑娘或者小子的,已经排出邯郸城外了吧。”雁北民风彪悍,老弱皆兵,妇孺皆武,离异改嫁的甚至要更受欢迎一些,“想和您一夜春宵的,可是数不胜数啊。”<br/><br/> “滚!”好气又好笑,<br/><br/> “将军,”赵利看着远处隐约泛白的地平线,“您现在等到了么?”<br/><br/> “等到什么?”白舒晃着腿,心里盘算着要不要等日出,“日出?”<br/><br/> “那个您一直在等,也知道您在等什么的人。”<br/><br/> 白舒怔住了,一股寒气自白舒脚底向上窜去,在他的胸口陡然炸开,留下的只有浑身僵硬和不可置信。<br/><br/> 他慢慢扭头看向了低他很多的利:“你说什么?”<br/><br/> “您等到了,秦君就是您一直在等的人,对吧?”利知道白舒在看他,但是他没有去看白舒,“不,如今是他在咸阳等您了。”他看着天地被那道白光所分割,脸上露出了清浅的笑容,“挺好的,您也有人陪着了。”<br/><br/> 他这样说道:“往后的夜里,除<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却睡觉之外,您也有其他的人,可以陪您谈天说地,一起等天亮了。”看着初升的太阳,“下一次噩梦过后,他会陪您一起谈论未来的,对吧?”<br/><br/> 这样,您也不会露出那样令人感伤的表情了,对吧?<br/><br/> 作者有话要说:这是加更,现在还欠你们5章。<br/><br/> 最后这段其实有个秘密哦,赵利其实有隐晦的在表达一个中心思想,即:<br/><br/> “我是卧底,我过去没有机会,但是我现在想要做个好人。”<br/><br/> 知道你们肯定不想往回翻,且时间太长一定会被你们忘记,所以你们很大概率看不出来的事情的答案:<br/><br/> 1)这句话是白舒在刚见蔺相如时说的:“为何没有?今年没有,便等明年,明年没有便再等后年!若是十年后还没有,就该轮到别人等我啦。”<br/><br/> 2)这句话是白舒对廉颇说的:“这里甚至连做饭都没味道,没有辣椒没有味精没有外卖没有网络甚至连游戏都没有,每天天黑只能睡觉的破地方!谁想来谁来啊!”<br/><br/> 所以知道为什么利根本就没信邯郸那边儿说的‘雁北君已死’的事情了吧——因为他是卧底。然而他是真的把白舒当弟弟看,如果说一开始还有什么小心思,后来逐渐在接触中,在看到雁北的变化后,被白舒的为人所折服了(是的阿舒就是这么有人格魅力!)<br/><br/> 第112章长风破浪会有时<br/><br/> “哦?”嬴政看这池子中的游鱼,发出了意味不明的声音,“他们这么说的啊。”<br/><br/> “是,”蒙毅站在应声身后合上了手中的竹简,然后将竹简套入了袋子中系好,“您觉得,赵王的话可信么?”抬头看着站在亭子边缘的君王。<br/><br/> 对于蒙毅的问题,正在观鱼的嬴政发出了一声轻笑:“信不信的,又影响不了什么。”如此评价,“能够如此轻松的将‘雁北君已死’这样的消息昭告天下的家伙,就算明日说‘我要投诚敌国’,孤也毫不意外呢。”<br/><br/> 池子中的鱼在君王的面前来回游动,大概是因为此刻嬴政站在池子边缘,以为他要往池子里撒食的原因吧。<br/><br/> 跪坐在座位上的蒙毅若有所思:“也是,这种话哪里有什么可信度。”微微仰头看着侧对自己的王上,“雁北君离开也已有两月有余,自他在邯郸重伤而逃离后,就再没了他的消息。您就不担心么?”<br/><br/> “孤是秦君,担心一个赵将做什么?”嬴政转过身,离开了亭子的边缘。<br/><br/> “毅还以为日后,他会成为同僚呢。”蒙毅举起身侧小炉子上的酒勺,给自己对面的酒盏中盛满温酒,“王上叫人一直注意着赵国,不就是在等他的消息么?”<br/><br/> “有什么可担心的,”嬴政抛下了池子里的鱼,在蒙毅身前跪坐,不以为意道,“若是不能破局,便是他的命。自己做下的决定,难道不应该自己来承担结果么?是输是赢,是生是死,除了他自己,与旁人都无干吧。”<br/><br/> 这话听起来颇为冷漠,但蒙毅却并不这样觉得:“您果然很看中他。”<br/><br/> 嬴政笑了一声,没有承认,却讲起了曾经的事情:“大概是我六岁那年的冬天吧,”没有用‘孤’的自称,“有那么一日我逃学出了邯郸城,想要去找他玩,那几天刚下完了雪,邯郸城外的林子都被雪盖住了。”<br/><br/> 健硕有力的手指拢住了酒杯,视线落在了酒面上:“没再林子边缘找到他,于是我就向林子里面走,一边走一边叫他的名字——<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