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是因为知道你还活着,对吧。而刚才你还说雁北可以让我们借道突袭邯郸,他们知你投秦竟然没有什么过激反应。”王翦看着白舒,“别说这些都不是你的意思。”<br/><br/> 王翦说的这件事白舒还真的没办法解释清楚,固然如今的雁北人知道他们是赵国的人,但是在这些年他的教导之下,他们对蛮夷的仇恨更胜中原中人。更何况邯郸这些年对雁北的政策,让雁北觉得有没有赵王都不影响他们的生活——只要雁北君还在就行。<br/><br/> 白舒:当年廉颇说军中只需要一个大脑这事儿真对,我就不该让雁北百姓有自己的判断,让他们信奉赵王为赵国而战就完事儿了。<br/><br/> “既然他决定这么做了,为什么又突然告诉了我,我真正的身份?”白舒已经快要被王翦洗脑,认为廉颇真的是这么一个心机深沉的人了,“如果我知道了我的身份,他就不怕我反噬赵国么?”<br/><br/> “因为当他反应过来你已经知道你自己身份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王翦看着沙盘中纵横的山河,“那个时候他远在魏国,无论是邯郸还是雁北,都是他无法触及的地方了——所以他才会归赵。”<br/><br/> 王翦抬头,看着白舒的眼神满目慈爱:“所以你的右肩,是他趁你不注意时欲取你性命时的伤,对吧?而之后公子嘉遇刺,如你所说,是因为他连夜至边关劝你离开雁北入邯郸,使得你使秦——是他负了你。”<br/><br/> 白舒看着眼前满脸动容的人:艹,感觉自己沾染了一个□□烦,洗不掉了。<br/><br/> 作者有话要说:白舒:我曾以为雁北那群人的脑洞已经够大了,如今看到你王翦,陛下那诡异的脑回路就有了解释——我果然和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你们推理全靠脑补么???<br/><br/> 下一章邯郸城破,哼,我终于说到做到了(叉手手)<br/><br/> 这是加更,目前欠债为3,你瞧,其实作者君还是很勤快的~<br/><br/> 请不要吝惜你们的夸奖,让它像是海水般向我涌来吧!<br/><br/> 第116章长风破浪会有时<br/><br/> 秦王十八年,秦国就久攻不下,秦王派人用收□□平君,使赵王杀李牧,免职司马尚。同时郭开推荐赵葱,颜聚为将,抵御秦国。秦军分兵三路,李信令兵包抄北方四郡,王翦带兵拉锯主力,而白舒令秦兵借道雁北突袭邯郸。<br/><br/> 秦王十八年秋,赵葱被杀,颜聚退守邯郸,秦国三路主力于邯郸城外汇合,雁北诸郡投诚秦国,至此,赵国除邯郸、代郡外皆已沦落于秦国之手。同月,邯郸城破,赵王迁被俘虏,公子嘉率宗室主站守都,溃败。<br/><br/> 秦军的人包抄邯郸弃城而逃的王族时,正是深夜,一路上马不停歇的贵族们已经逃出邯郸几十公里,即将进入雁北的地界了。在这个时候被围住,除却遗憾和恐惧之外,还有一直吊着的心终于落地的踏实感。<br/><br/> 领着这支贵族的,是赵公子嘉。<br/><br/> “我要见你们的将军,”瞧见这群秦兵只是围山却没有要杀他们的意思,赵嘉壮胆对着这群秦兵吼道,“我乃赵公子嘉,是周天子亲封赵王之嫡子,你们若是动我便是大不敬,是对天子的不敬!”<br/><br/> 固然如今周王室早已没落,但在这个上下尊卑分明的年代,身份能够决定一切。<br/><br/> 他这话说完没多久,就见将他们堵得严严实实的秦兵‘哗’的一声,像被切割开一样分出了一条道路。他们举着火把点燃了一条可以通向包围圈的路,一端是被围困的赵国贵族,另一端是身着黑甲黑披风,手持陌刀的将军。<br/><br/> 那将军走路不快,却气势凌然,一步步走来,每一步都像是踏着尸山血海。直至走到秦军列队的边缘,那人才停了下来。他服侍着被困在中央的贵族们,看着他们身上的狼狈,看着他们往日的光鲜亮丽和优雅截然不存,轻笑了一声。<br/><br/> 这笑声在只有火把的黑夜中格外刺耳:“许久不见了,”将手中陌刀转了个半个圈,刀尖向下插在地上,抬手取下了自己的头盔,“公子嘉。”<br/><br/> <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 “雁北君。”赵嘉瞳孔一缩,脸上的震惊再难掩盖,“你果然投秦了。”有恍悟,有了然,有不满,但更多地还是愤怒,“你怎么敢——”<br/><br/> “我怎么敢投秦,”白舒扣了扣耳朵,神情淡漠,“我怎么敢背叛赵国,我怎么能背叛廉颇和蔺相如,我怎么能辜负你的期望,巴拉巴拉巴拉。”看着处于低洼地带的赵嘉,神情不耐,“除了这些,你还能说些别的么?”<br/><br/> 赵嘉瞪着白舒,或许是因为角度问题,他眼睛中映衬着白舒身边燃烧的火把,那火焰像极了复仇的怒火:“你就不在乎雁北的百姓么?”<br/><br/> “别拿雁北的百姓威胁我,我今天不打算吃这一套。”将头盔随手放置于插在地面的陌刀刀柄上,白舒坐了下来,一副要和赵嘉促膝长谈的样子,“啊,说起来,你是‘公子嘉’那么——赵王迁呢?”<br/><br/> 白舒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你们的赵王,赵迁,去了哪里啊?”尾音上翘,带着满满的恶意,“是不是先一步,去了该去的地方等你们?”<br/><br/> 随着白舒坐下的动作,他身侧的秦兵齐刷刷的将手中的兵器敲在了地上,做护卫状。而白舒的视线扫过地上那些护佑他们赵兵的尸体,啧了一声:“一群傻子,”他这样评判到,“不过,还算是个人。”<br/><br/> 这话中有话,但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你其实是知道的吧,当年蔺相如为了雁北的粮草和饷银多方奔走。”<br/><br/> 余光注意到车队中的人陆陆续续的聚集在了赵嘉的身侧,白舒也没管,自顾自的说了下去:“后来蔺相如逝世,雁北断饷断银,你那个好父亲又担忧廉颇因为蔺相如反他,于是彻底断了边关的供给,还一次威胁廉颇要他回邯郸?”<br/><br/> 一腿蜷起,手肘搭在膝盖上。秦军向来训练有素,数千人的重甲兵在这个夜里如若幽灵,白舒的声音是这个夜晚唯一的响动。<br/><br/> 赵嘉的手在身侧攥紧:“这就是你背叛的原因?”<br/><br/> “你知道,并且你向你的父王抗议了。”白舒没有回答赵嘉的问题,“你给边关送来了第一批军饷,还有粮草,虽然不够,但是你承诺还会有。”仰起头看着天空,“那个时候那老头子还在,他说,你的恩,他记下了。”<br/><br/> 夜晚的天空星辰闪耀,此地已经靠近雁北,熟悉的星空一如数十年前的模样:“后来陆陆续续的你实现了你的承诺,虽然少,但是加上当年李牧老将军的商会和自种地,也不是不能维持下去。当兵打仗嘛,也就是吃饱穿暖这么点儿需求了。”<br/><br/> 像是自我打趣一般,耸了耸肩:“再后来,赵偃调那老头子走的王令就下来了,你也因为谏言被关了罚。”闭上眼,还能描绘出每一颗星星的位置,“那老家伙权衡利弊,决定离开雁北,去魏国。他以为这样赵王就会放过雁北——毕竟都是赵国的儿郎嘛。”<br/><br/> “都是赵国的好儿郎啊。”声音中充满了感慨,“当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何等风光啊。”<br/><br/> 赵嘉抬头,看着坐在火把之下,闭着眼睛面朝星空的故人:“但是你站了出来。”他在府中是何等焦急,那年邯郸的雪下的很晚,他便想这样雁北也不会有雪吧,那么将士们的冬天,便是没有他也会好过一些吧?<br/><br/> 人无能为力的时候,只能这样安慰自己。再后来,他听说那年关外不似关内的迟雪,关外的雪下得很大,大到草原上的蛮夷不得不入关劫掠。<br/><br/> 那一年,雁北伤亡惨重,接连向邯郸发了<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