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第1516章 粉墨登场(下)<br />
“轰!轰!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响彻战场。<br />
冲天的火光几乎在那一瞬间就填满了日本陆军中将的眼眸!<br />
在狂暴的气浪越过近千米的距离席卷过来之前,落合甚九郎眼底涌上的是无尽的苦楚和些许落寞!<br />
“我日,这也是俺们团的炮?这也太吓人了吧!”躲在战壕里的罗大虎顾不上扑面而来的沙尘和硝烟,依旧张大了嘴巴。<br />
这种毁天灭地的场景,比先前日军发射的150重炮炮弹简直不枉多让,或者对于罗大虎来说,从视、听、触觉效果上来说更牛逼。<br />
毕竟,日本人的火炮轮番炮击的时候,他和小伙伴们都躲在坑道里啃馒头,而此时他可距离炮火爆炸地点不过200多米。<br />
在这种堪称毁天灭地的覆盖式炮火面前,哪怕是他眼中天不怕地不怕的班长阿东,在收到己方炮火即将火力覆盖阵地前沿的消息后,都立刻把自己藏在深壕里蜷成一圈,生怕被炮火波及到。<br />
做为新兵,罗大虎开始还有些不以为然,认为自己躲在2米多深的战壕里,后面还有单兵防炮洞可以躲避,啥炮能把老兵们吓成这个鸟样?<br />
其实,不光罗大虎这个新兵这么想,一开始阿东也是这么想的,150重迫都不至于如此,啥新式火炮能让曹排长在步话机里无比严肃的通知一线阵地的所有官兵做好避炮准备?<br />
“营长说了,这是兵工厂费两年时间研发的新式火炮,威力巨大,准头还有点差,团座长官一直没舍得用,就等着鬼子全力进攻给他们来记狠的。特良的谁没管好自己班里的人探头去看导致战损,战后自己去找营长军法处置。”曹老板在步话机中怒吼。<br />
阿东一听这是团座长官专门搞的秘密武器,脑海里的警报就疯狂拉响。<br />
他那位团座长官在四行团全团官兵眼中绝对是个神人,听说能留下血窟窿很难愈合的三棱军刺和专门炸蛋的反步兵雷全部出自他的手笔,这威力大准头差的火炮又不禁让他联想起‘飞雷炮’。<br />
有没有可能,这种新型火炮就是射程经过加长后的‘飞雷炮’?那玩意儿准头简直不是有点差,而是灰常的差好嘛!<br />
一想起那种20公斤装的炸药包很有可能砸到自个儿头上,纵算是拥有4年军龄的阿东都感觉膀胱有点发紧。<br />
别说脆弱的人体了,就是坚固的暗堡,挨上这样一炮都能被掀开好不好?<br />
很快,罗大虎就为自己的‘不理智’行为付出了代价,风沙被可怕的气浪席卷着冲到中方阵地上,厚达半米的沙包在这种巨力面前脆弱的就像是蛋壳,轻易的被卷至半空,不知道被抛到哪儿去了,因为惊恐张大着嘴的罗大虎被灌了满嘴的尘土,吃了个饱。<br />
当然,吃点儿土没啥,在逃难的路上,饿急眼了的北方大汉树叶、草根啥都吃过,土这玩意儿也快被写上食谱了。<br />
可怕的是空中掉落的石头和软软的人体组织,就像下雨一样砸到战壕周边。<br />
罗大虎被砸得那叫一个呲牙咧嘴,也就是他运气足够好,一个拳头大小的石头砸到钢盔上把钢盔砸了个坑,脑瓜子嗡嗡的但好歹人没出啥大问题。<br />
这个时候他算是知道班长阿东蜷成一团的用处了,那和被群殴一样,尽量减少挨揍的身体面积。<br />
幸好一线阵地距离被炮击区域还有个200多米的距离,不然掉下来的石头可不是什么拳头大小,而是洗脸盆级别的了,那一线战壕里的四行团步兵们可真是要被自家火炮给弄惨了。<br />
黄茶岭战壕里都这样了,被炮击的日军步兵区域那还用说吗?<br />
人和各种人体组织齐飞,烈焰和夕阳一色,是此时开阔地上的日军步兵们的常态。<br />
“八嘎!该死的毛熊人”日本陆军中将眼中满是沉痛,却是不由自主地捏紧了自己的小拳头。<br />
因为他知道,他那位老对手四行团又再度进化了,该死的,他们竟然拥有了毛熊人引以为傲的的秘密武器-——火箭炮!<br />
是的,火箭炮在这个时代,并不是什么新鲜名词,早在3年前的毛熊国奥尔沙之战,毛熊人就已经用初代火箭炮把日耳曼帝国名将古德里安给打懵过,并因此拥有了‘魔鬼火炮’的称号。<br />
而这款最终被命名为喀秋莎火箭炮的火炮凭借着10秒内就可以将16枚火箭弹全部发射出去的强大火力,也最终成为整个二战期间当之无愧的陆战‘火力之王’。<br />
日耳曼帝国军攻略了近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近乎于打遍欧洲无敌手,唯独面对‘魔鬼火炮’时心生畏惧。<br />
因为,面对这种数秒内就可以投掷数以百枚火箭弹将数万乃至数十万平方米战场全部笼罩在攻击范围的恐怖火炮,哪怕是在战壕里的步兵,也难逃死亡的结局,更别说还裸露于地表的步兵们了。<br />
曾经时空中数年后的冰原之战中,中国军队在获得喀秋莎火箭炮后第一次投入实战,24门‘魔鬼火炮’一次齐射,打出389枚火箭弹,米国牛仔还位于战壕工事中的两个步兵营直接被打崩,伤亡达700余!<br />
此时的四行团还没有那么牛逼,此次运来的被命名为‘风暴3’型火炮只有9门,每门为12根炮管,一轮齐射只能投射出108枚火箭弹。<br />
单枚重达18公斤的火箭弹,370米每秒的飞行速度和传统火炮发射的炮弹比起来慢得就像蜗牛,这也是人眼可以在空中看到白色气痕的原因,如果放在夜间,或许上百枚火箭弹袭来的场景堪称美丽。<br />
那就像是一场流星雨!<br />
不过,有幸亲眼目睹流星雨砸下的人,都没有机会用文字记录下当时来自于心灵的震撼。<br />
因为,他们都死了。<br />
太行兵工厂费两年研发出的自体重18公斤的火箭弹,光是战斗部就重达8.5公斤,在旋风炸药的加持下,其杀伤半径达到令人目眩的16米。<br />
换算过来,有效杀伤面积为恐怖的800平方米,接近了两个标准篮球场面积。<br />
而如果是这9门‘暴风3’型火炮一次饱和式齐射108枚火箭弹的话,总体杀伤面积将会在8万平方米左右,相当于12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区域。<br />
或许有人会根据火箭弹的巨大威力推算出这款‘风暴3’型火箭炮的庞大体型,实际情况或许会惊爆你的眼球。<br />
这门由唐团座提出设计理念与原理,由未来中国科学巨擘们联合研发出的火箭炮可谓是“小巧玲珑”。<br />
整门炮通体长2.6米,宽1.4米,高度只有1.1米,放在地上时,只有一辆手推车大小。<br />
此外,在重量方面,行军状态全重:390千克,战斗状态全重:620千克,别说用驮马拉着行军了,就是靠炮兵班那12个人,也能换班拉着走。<br />
当然了,现在位于4公里外的衡阳城内数个发射阵地里的风暴火箭炮可是由突击吉普车给拉着,一轮齐射完毕后,就会立即转移。<br />
没办法,火箭炮最大的短板,就是发射时动静太大,尤其是火箭弹尾部喷发出的火焰,就是大白天也无比明显。<br />
是不是很熟悉的参数,没错,这款火箭炮就是未来中国军工的黑科技,在全球战场上都大名鼎鼎的63式107毫米轻型牵引式火箭炮。<br />
当时只是想来一款可自由行走于山地间火力支援火炮的中国军工们可能做梦也没想到,他们竟然会设计出一款足以改变世界战争模式的火炮。<br />
有道是‘穷则穿插走位,富则给老子炸炸炸!’,中国军队自成立以来到冰原战争,不管是国内对手还是日本人又或是米国人,从来都是小米步枪对敌。<br />
虽然最终都是赢了,但其中的艰辛唯有中国军人自己心里最清楚,那是用鲜血、生命和敌人的钢铁烈焰做对抗,不管第一代还是第二代的中国军人都患有极为浓烈的‘火力不足恐惧症’。<br />
追逐火力强大,是每一代中国军人刻在基因里的东西,从未有因为时间流逝而获得治愈,那就是个‘绝症’。<br />
放在107火箭炮上也一样,别看其个头小,它的火力却一点也不弱。它最多能配12个发射管,可在7至9秒内完成一次齐射,最大射程为8500米。<br />
也就是说,重量仅有原版喀秋莎火箭炮十分之一的107火箭炮获得了巨大的机动性,在火力上却只牺牲了四分之一的装弹量,堪称军工杰作。<br />
中国军人在获得强大火力的同时,从来没有忘记自己起家的本事,拥有强大机动性的107火箭炮的定位也非常明确——为游击而生。<br />
而说到游击,世界上恐怕没有人比中国军人更懂得其中的战术精髓和装备痛点——在游击战中,所有的武器装备都必须满足一个前提:便携。因此,107火箭炮全部结构都进行了可拆分式设计,从炮架、滑架到发射管、高低轮,全部可以拆分组装。单个部件的重量不超过30公斤,仅比一袋大米略重一些。<br />
在设计时,军队还明确提出要求:上不过颈、下不过臀、宽不过肩、重心贴身。所以,即使是肩扛手提,都不会对士兵造成过大负担。<br />
此外,在火箭炮的牵引杆上,还预留了一个牵引环,专门用来和汽车、骡马等运输工具连接,这使得107火箭炮从根本上和笨重的传统火箭炮区分开来——只要是人能上的去的地方,就可以架起一门107火箭炮。<br />
这些设计理念,都被太行军工厂完美的给继承过来,最紧迫的时候,甚至可以将‘风暴3’火炮拆开,用单管单枚火箭弹近距离对敌发射。<br />
发射原理就和儿时玩的‘窜天猴’一样,炮口瞄准前方,点火后不管,唯一一点不同的是,靠尾焰推动进入螺旋飞行状态的火箭弹在很长的一段距离可以保持较为笔直的弹道,不像窜天猴一样瞎基霸飞。<br />
机动性都这么牛逼了,那107火箭炮的威力到底怎样?毕竟,火力这玩意儿和大小从原理上讲是成正比的。<br />
比如75毫米山炮普遍在800公斤左右,105毫米口径榴弹炮炮身重量则暴涨到2000公斤左右,日本的大正四年式150毫米榴弹炮则更是接近3000公斤。<br />
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没有人比米国牛仔更了解。<br />
30年后的西南丛林之战中,初出茅庐的107火箭炮被当成援助给了苦哈哈的交趾人。<br />
在追求极致力量和暴力美学的米国牛仔眼中,107火箭炮这样的“小家伙”是上不了台面的。然而,交趾人很快就用实际行动,让米国人明白什么叫“中国出品,必属精品”。<br />
1972年8月1日凌晨1时,交趾特工队带着4门单管、2门12管107火箭炮悄悄摸到米国空军基地边上。<br />
他们从6个不同方向朝米军基地开火,在250多枚火箭弹的洗地式攻击下,米军基地内的油罐发生爆炸,一辆b-52重型轰炸机和74架战斗机被炸毁,整个机场沦为一片火海,上千名美军士兵死亡,而直到战争的最后阶段,该机场也没能完全恢复原样。<br />
此外,在中国对交趾的西南反击战中,中国军队也曾用107火箭炮教育过交趾人。<br />
据交趾上校阮少雄透露,在谅山战役时,他所在团奉命防守331高地,遭到中国军队至少20门107火箭炮猛烈攻击。<br />
在107火箭炮的攻势下,阮少雄躲藏在山顶各处战壕里的1450名士兵,最终只剩下72人。<br />
或许有交趾人靠着坑道和深壕躲过了气浪和弹片,但107火箭弹还有一种弹种叫磷铝燃烧弹,不仅可以附着于任何物体上燃烧,还能大量消耗氧气,使得躲在狭窄空间内的生物因为窒息死亡。<br />
而四行团炮兵营发射的这108枚火箭弹里,就有数量高达30枚的燃烧弹!<br />
在广袤的黄茶岭阵地前沿犹如天女散般的抛散开来的火苗,在夕阳的余晖下竟然有些瑰丽。<br />
但这些昙一现的瑰丽之下,却是不知多少的生命之凋零!<br />
无数的日军步兵靠着死贴地面躲过了汹涌的气浪和弹片,但当这些近乎美丽的火苗落在身上后,惨嚎着在地面翻滚,而后再被下一股气浪给卷飞或是撕扯成几块,那全看气浪的着力角度而定。<br />
总之,就是这一轮齐射,就把已经前进到距离黄茶岭正面阵地不足200米的日军给打停了。<br />
据战后统计,就是这一轮火力输出,第27师团就当场伤亡步兵700余,差点儿一个步兵大队全灭。<br />
但这,绝不是7.9日这天日军在‘风暴3’火炮面前最大的损失,一直等着老对手底牌的落合甚九郎中将被老对手一记重拳打懵逼之后,立刻变得谨慎起来,在接下来的进攻中都只投入了中队级步兵轮番进攻。<br />
这种兵力级别的进攻,显然并没有被‘暴风’火箭炮放在眼里,再度转移阵地的9门火箭炮将炮口瞄准了预10师发过来的炮击坐标区域。<br />
预10师28团第9连五桂岭南端阵地前,116师团像疯了一样投入了整整一个步兵大队,兵力对比为惊人的1:5。<br />
苦战半小时后,该步兵连伤亡近一半,整个防线已是摇摇欲坠,甚至都等不及预10师紧急支援的一个步兵连抵达。<br />
预10师师长葛有才甚至不得不在5分钟前再度给唐刀打去电话,请求他一定要给予火力支援,哪怕9门炮一轮齐射就9发炮弹。<br />
可以说,一个堂堂中将师长此时已经算是卑微到骨子里了,为了传说中的9发炮弹,都要亲自致电一个陆军上校。<br />
但就是如此,传说中的那9门炮,也等到5分钟后才发射。<br />
因为,暴风火箭炮一次齐射过后,哪怕是最娴熟的炮手,再度装填满火箭弹,也要10分钟。<br />
听到远方传来的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和冲天火光,葛大师长一直悬着的心终究是‘死’了。<br />
他没等到唐刀的炮火支援,竟然等来了日军恐怖的150重炮炮击。<br />
这个动静,除了150毫米榴弹炮,还能有什么火炮能行。<br />
“告诉曾京,老子会再派一个连给他,阵地丢了,就给老子重新夺回来,如果夺不回来,那就让他给老子死在五桂岭,老子亲自带人去夺。”葛有才咬牙切齿的怒吼道。<br />
这一次,不用报纸上再搞什么演绎故事‘葛师长赤膊大战日寇’了,而是真的要这么做了。<br />
师部作战参谋都还没来得及把电话打过去,28团的电话就打过来了。<br />
“师座,师座,9连阵地守住了,守住了。”曾京在电话里的又惊又喜的声音犹如雷击,把见多识广的葛大师长都给整不会了。<br />
都被150毫米榴弹轰了,竟然还守住了?糊弄谁呢!<br />
“你特良的敢谎报军情,老子毙了你!”葛有才眼里爆出寒光。<br />
“师座,是真的,刚刚不是日军炮击,是我方的炮火支援,应该就是您说的四行团9门炮一轮齐射。就是,四行团的炮太特良吓人了,那里是什么9门,我看90门都不得止啊!”曾京在电话里忙不迭的解释。<br />
“放屁,有特良的这多出来的90门炮,老子们早就把狗日的日本人给轰平了,轮到他们围攻我们?”葛有才死活不信。<br />
但五桂林南端阵地守住是真的,就一轮炮击,那个正在高呼‘板载’口号进攻的日军步兵大队直接从战场上被抹除了。<br />
据116师团战报,那一轮炮击过后,该步兵大队投入攻击的830名步兵仅存42人,战损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五。<br />
直到张家山正面阵地再次被9门风暴火箭炮一轮齐射过后,亲自抵达30团指挥部的葛大师长才知道,唐团座承诺的一轮齐射,那里是什么9发炮弹,那是100多发。<br />
6轮齐射其实根本没打完,就打出3轮,116师团就怂了,原本预计攻击到12点的战术计划,还没战斗到8点,就收工了。<br />
投入的15个步兵大队,在这两个小时里,就变成11个,有3个可以宣布重建,五桂岭阵地前的那个步兵大队更是可以宣布撤销编制了。<br />
风暴3火箭炮甫一登场,用4轮齐射,就让日军付出3000多人伤亡的代价,直接把衡阳城前的4名日本陆军中将和远在潭州的横山勇给干懵了。</p>
“轰!轰!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响彻战场。<br />
冲天的火光几乎在那一瞬间就填满了日本陆军中将的眼眸!<br />
在狂暴的气浪越过近千米的距离席卷过来之前,落合甚九郎眼底涌上的是无尽的苦楚和些许落寞!<br />
“我日,这也是俺们团的炮?这也太吓人了吧!”躲在战壕里的罗大虎顾不上扑面而来的沙尘和硝烟,依旧张大了嘴巴。<br />
这种毁天灭地的场景,比先前日军发射的150重炮炮弹简直不枉多让,或者对于罗大虎来说,从视、听、触觉效果上来说更牛逼。<br />
毕竟,日本人的火炮轮番炮击的时候,他和小伙伴们都躲在坑道里啃馒头,而此时他可距离炮火爆炸地点不过200多米。<br />
在这种堪称毁天灭地的覆盖式炮火面前,哪怕是他眼中天不怕地不怕的班长阿东,在收到己方炮火即将火力覆盖阵地前沿的消息后,都立刻把自己藏在深壕里蜷成一圈,生怕被炮火波及到。<br />
做为新兵,罗大虎开始还有些不以为然,认为自己躲在2米多深的战壕里,后面还有单兵防炮洞可以躲避,啥炮能把老兵们吓成这个鸟样?<br />
其实,不光罗大虎这个新兵这么想,一开始阿东也是这么想的,150重迫都不至于如此,啥新式火炮能让曹排长在步话机里无比严肃的通知一线阵地的所有官兵做好避炮准备?<br />
“营长说了,这是兵工厂费两年时间研发的新式火炮,威力巨大,准头还有点差,团座长官一直没舍得用,就等着鬼子全力进攻给他们来记狠的。特良的谁没管好自己班里的人探头去看导致战损,战后自己去找营长军法处置。”曹老板在步话机中怒吼。<br />
阿东一听这是团座长官专门搞的秘密武器,脑海里的警报就疯狂拉响。<br />
他那位团座长官在四行团全团官兵眼中绝对是个神人,听说能留下血窟窿很难愈合的三棱军刺和专门炸蛋的反步兵雷全部出自他的手笔,这威力大准头差的火炮又不禁让他联想起‘飞雷炮’。<br />
有没有可能,这种新型火炮就是射程经过加长后的‘飞雷炮’?那玩意儿准头简直不是有点差,而是灰常的差好嘛!<br />
一想起那种20公斤装的炸药包很有可能砸到自个儿头上,纵算是拥有4年军龄的阿东都感觉膀胱有点发紧。<br />
别说脆弱的人体了,就是坚固的暗堡,挨上这样一炮都能被掀开好不好?<br />
很快,罗大虎就为自己的‘不理智’行为付出了代价,风沙被可怕的气浪席卷着冲到中方阵地上,厚达半米的沙包在这种巨力面前脆弱的就像是蛋壳,轻易的被卷至半空,不知道被抛到哪儿去了,因为惊恐张大着嘴的罗大虎被灌了满嘴的尘土,吃了个饱。<br />
当然,吃点儿土没啥,在逃难的路上,饿急眼了的北方大汉树叶、草根啥都吃过,土这玩意儿也快被写上食谱了。<br />
可怕的是空中掉落的石头和软软的人体组织,就像下雨一样砸到战壕周边。<br />
罗大虎被砸得那叫一个呲牙咧嘴,也就是他运气足够好,一个拳头大小的石头砸到钢盔上把钢盔砸了个坑,脑瓜子嗡嗡的但好歹人没出啥大问题。<br />
这个时候他算是知道班长阿东蜷成一团的用处了,那和被群殴一样,尽量减少挨揍的身体面积。<br />
幸好一线阵地距离被炮击区域还有个200多米的距离,不然掉下来的石头可不是什么拳头大小,而是洗脸盆级别的了,那一线战壕里的四行团步兵们可真是要被自家火炮给弄惨了。<br />
黄茶岭战壕里都这样了,被炮击的日军步兵区域那还用说吗?<br />
人和各种人体组织齐飞,烈焰和夕阳一色,是此时开阔地上的日军步兵们的常态。<br />
“八嘎!该死的毛熊人”日本陆军中将眼中满是沉痛,却是不由自主地捏紧了自己的小拳头。<br />
因为他知道,他那位老对手四行团又再度进化了,该死的,他们竟然拥有了毛熊人引以为傲的的秘密武器-——火箭炮!<br />
是的,火箭炮在这个时代,并不是什么新鲜名词,早在3年前的毛熊国奥尔沙之战,毛熊人就已经用初代火箭炮把日耳曼帝国名将古德里安给打懵过,并因此拥有了‘魔鬼火炮’的称号。<br />
而这款最终被命名为喀秋莎火箭炮的火炮凭借着10秒内就可以将16枚火箭弹全部发射出去的强大火力,也最终成为整个二战期间当之无愧的陆战‘火力之王’。<br />
日耳曼帝国军攻略了近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近乎于打遍欧洲无敌手,唯独面对‘魔鬼火炮’时心生畏惧。<br />
因为,面对这种数秒内就可以投掷数以百枚火箭弹将数万乃至数十万平方米战场全部笼罩在攻击范围的恐怖火炮,哪怕是在战壕里的步兵,也难逃死亡的结局,更别说还裸露于地表的步兵们了。<br />
曾经时空中数年后的冰原之战中,中国军队在获得喀秋莎火箭炮后第一次投入实战,24门‘魔鬼火炮’一次齐射,打出389枚火箭弹,米国牛仔还位于战壕工事中的两个步兵营直接被打崩,伤亡达700余!<br />
此时的四行团还没有那么牛逼,此次运来的被命名为‘风暴3’型火炮只有9门,每门为12根炮管,一轮齐射只能投射出108枚火箭弹。<br />
单枚重达18公斤的火箭弹,370米每秒的飞行速度和传统火炮发射的炮弹比起来慢得就像蜗牛,这也是人眼可以在空中看到白色气痕的原因,如果放在夜间,或许上百枚火箭弹袭来的场景堪称美丽。<br />
那就像是一场流星雨!<br />
不过,有幸亲眼目睹流星雨砸下的人,都没有机会用文字记录下当时来自于心灵的震撼。<br />
因为,他们都死了。<br />
太行兵工厂费两年研发出的自体重18公斤的火箭弹,光是战斗部就重达8.5公斤,在旋风炸药的加持下,其杀伤半径达到令人目眩的16米。<br />
换算过来,有效杀伤面积为恐怖的800平方米,接近了两个标准篮球场面积。<br />
而如果是这9门‘暴风3’型火炮一次饱和式齐射108枚火箭弹的话,总体杀伤面积将会在8万平方米左右,相当于12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区域。<br />
或许有人会根据火箭弹的巨大威力推算出这款‘风暴3’型火箭炮的庞大体型,实际情况或许会惊爆你的眼球。<br />
这门由唐团座提出设计理念与原理,由未来中国科学巨擘们联合研发出的火箭炮可谓是“小巧玲珑”。<br />
整门炮通体长2.6米,宽1.4米,高度只有1.1米,放在地上时,只有一辆手推车大小。<br />
此外,在重量方面,行军状态全重:390千克,战斗状态全重:620千克,别说用驮马拉着行军了,就是靠炮兵班那12个人,也能换班拉着走。<br />
当然了,现在位于4公里外的衡阳城内数个发射阵地里的风暴火箭炮可是由突击吉普车给拉着,一轮齐射完毕后,就会立即转移。<br />
没办法,火箭炮最大的短板,就是发射时动静太大,尤其是火箭弹尾部喷发出的火焰,就是大白天也无比明显。<br />
是不是很熟悉的参数,没错,这款火箭炮就是未来中国军工的黑科技,在全球战场上都大名鼎鼎的63式107毫米轻型牵引式火箭炮。<br />
当时只是想来一款可自由行走于山地间火力支援火炮的中国军工们可能做梦也没想到,他们竟然会设计出一款足以改变世界战争模式的火炮。<br />
有道是‘穷则穿插走位,富则给老子炸炸炸!’,中国军队自成立以来到冰原战争,不管是国内对手还是日本人又或是米国人,从来都是小米步枪对敌。<br />
虽然最终都是赢了,但其中的艰辛唯有中国军人自己心里最清楚,那是用鲜血、生命和敌人的钢铁烈焰做对抗,不管第一代还是第二代的中国军人都患有极为浓烈的‘火力不足恐惧症’。<br />
追逐火力强大,是每一代中国军人刻在基因里的东西,从未有因为时间流逝而获得治愈,那就是个‘绝症’。<br />
放在107火箭炮上也一样,别看其个头小,它的火力却一点也不弱。它最多能配12个发射管,可在7至9秒内完成一次齐射,最大射程为8500米。<br />
也就是说,重量仅有原版喀秋莎火箭炮十分之一的107火箭炮获得了巨大的机动性,在火力上却只牺牲了四分之一的装弹量,堪称军工杰作。<br />
中国军人在获得强大火力的同时,从来没有忘记自己起家的本事,拥有强大机动性的107火箭炮的定位也非常明确——为游击而生。<br />
而说到游击,世界上恐怕没有人比中国军人更懂得其中的战术精髓和装备痛点——在游击战中,所有的武器装备都必须满足一个前提:便携。因此,107火箭炮全部结构都进行了可拆分式设计,从炮架、滑架到发射管、高低轮,全部可以拆分组装。单个部件的重量不超过30公斤,仅比一袋大米略重一些。<br />
在设计时,军队还明确提出要求:上不过颈、下不过臀、宽不过肩、重心贴身。所以,即使是肩扛手提,都不会对士兵造成过大负担。<br />
此外,在火箭炮的牵引杆上,还预留了一个牵引环,专门用来和汽车、骡马等运输工具连接,这使得107火箭炮从根本上和笨重的传统火箭炮区分开来——只要是人能上的去的地方,就可以架起一门107火箭炮。<br />
这些设计理念,都被太行军工厂完美的给继承过来,最紧迫的时候,甚至可以将‘风暴3’火炮拆开,用单管单枚火箭弹近距离对敌发射。<br />
发射原理就和儿时玩的‘窜天猴’一样,炮口瞄准前方,点火后不管,唯一一点不同的是,靠尾焰推动进入螺旋飞行状态的火箭弹在很长的一段距离可以保持较为笔直的弹道,不像窜天猴一样瞎基霸飞。<br />
机动性都这么牛逼了,那107火箭炮的威力到底怎样?毕竟,火力这玩意儿和大小从原理上讲是成正比的。<br />
比如75毫米山炮普遍在800公斤左右,105毫米口径榴弹炮炮身重量则暴涨到2000公斤左右,日本的大正四年式150毫米榴弹炮则更是接近3000公斤。<br />
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没有人比米国牛仔更了解。<br />
30年后的西南丛林之战中,初出茅庐的107火箭炮被当成援助给了苦哈哈的交趾人。<br />
在追求极致力量和暴力美学的米国牛仔眼中,107火箭炮这样的“小家伙”是上不了台面的。然而,交趾人很快就用实际行动,让米国人明白什么叫“中国出品,必属精品”。<br />
1972年8月1日凌晨1时,交趾特工队带着4门单管、2门12管107火箭炮悄悄摸到米国空军基地边上。<br />
他们从6个不同方向朝米军基地开火,在250多枚火箭弹的洗地式攻击下,米军基地内的油罐发生爆炸,一辆b-52重型轰炸机和74架战斗机被炸毁,整个机场沦为一片火海,上千名美军士兵死亡,而直到战争的最后阶段,该机场也没能完全恢复原样。<br />
此外,在中国对交趾的西南反击战中,中国军队也曾用107火箭炮教育过交趾人。<br />
据交趾上校阮少雄透露,在谅山战役时,他所在团奉命防守331高地,遭到中国军队至少20门107火箭炮猛烈攻击。<br />
在107火箭炮的攻势下,阮少雄躲藏在山顶各处战壕里的1450名士兵,最终只剩下72人。<br />
或许有交趾人靠着坑道和深壕躲过了气浪和弹片,但107火箭弹还有一种弹种叫磷铝燃烧弹,不仅可以附着于任何物体上燃烧,还能大量消耗氧气,使得躲在狭窄空间内的生物因为窒息死亡。<br />
而四行团炮兵营发射的这108枚火箭弹里,就有数量高达30枚的燃烧弹!<br />
在广袤的黄茶岭阵地前沿犹如天女散般的抛散开来的火苗,在夕阳的余晖下竟然有些瑰丽。<br />
但这些昙一现的瑰丽之下,却是不知多少的生命之凋零!<br />
无数的日军步兵靠着死贴地面躲过了汹涌的气浪和弹片,但当这些近乎美丽的火苗落在身上后,惨嚎着在地面翻滚,而后再被下一股气浪给卷飞或是撕扯成几块,那全看气浪的着力角度而定。<br />
总之,就是这一轮齐射,就把已经前进到距离黄茶岭正面阵地不足200米的日军给打停了。<br />
据战后统计,就是这一轮火力输出,第27师团就当场伤亡步兵700余,差点儿一个步兵大队全灭。<br />
但这,绝不是7.9日这天日军在‘风暴3’火炮面前最大的损失,一直等着老对手底牌的落合甚九郎中将被老对手一记重拳打懵逼之后,立刻变得谨慎起来,在接下来的进攻中都只投入了中队级步兵轮番进攻。<br />
这种兵力级别的进攻,显然并没有被‘暴风’火箭炮放在眼里,再度转移阵地的9门火箭炮将炮口瞄准了预10师发过来的炮击坐标区域。<br />
预10师28团第9连五桂岭南端阵地前,116师团像疯了一样投入了整整一个步兵大队,兵力对比为惊人的1:5。<br />
苦战半小时后,该步兵连伤亡近一半,整个防线已是摇摇欲坠,甚至都等不及预10师紧急支援的一个步兵连抵达。<br />
预10师师长葛有才甚至不得不在5分钟前再度给唐刀打去电话,请求他一定要给予火力支援,哪怕9门炮一轮齐射就9发炮弹。<br />
可以说,一个堂堂中将师长此时已经算是卑微到骨子里了,为了传说中的9发炮弹,都要亲自致电一个陆军上校。<br />
但就是如此,传说中的那9门炮,也等到5分钟后才发射。<br />
因为,暴风火箭炮一次齐射过后,哪怕是最娴熟的炮手,再度装填满火箭弹,也要10分钟。<br />
听到远方传来的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和冲天火光,葛大师长一直悬着的心终究是‘死’了。<br />
他没等到唐刀的炮火支援,竟然等来了日军恐怖的150重炮炮击。<br />
这个动静,除了150毫米榴弹炮,还能有什么火炮能行。<br />
“告诉曾京,老子会再派一个连给他,阵地丢了,就给老子重新夺回来,如果夺不回来,那就让他给老子死在五桂岭,老子亲自带人去夺。”葛有才咬牙切齿的怒吼道。<br />
这一次,不用报纸上再搞什么演绎故事‘葛师长赤膊大战日寇’了,而是真的要这么做了。<br />
师部作战参谋都还没来得及把电话打过去,28团的电话就打过来了。<br />
“师座,师座,9连阵地守住了,守住了。”曾京在电话里的又惊又喜的声音犹如雷击,把见多识广的葛大师长都给整不会了。<br />
都被150毫米榴弹轰了,竟然还守住了?糊弄谁呢!<br />
“你特良的敢谎报军情,老子毙了你!”葛有才眼里爆出寒光。<br />
“师座,是真的,刚刚不是日军炮击,是我方的炮火支援,应该就是您说的四行团9门炮一轮齐射。就是,四行团的炮太特良吓人了,那里是什么9门,我看90门都不得止啊!”曾京在电话里忙不迭的解释。<br />
“放屁,有特良的这多出来的90门炮,老子们早就把狗日的日本人给轰平了,轮到他们围攻我们?”葛有才死活不信。<br />
但五桂林南端阵地守住是真的,就一轮炮击,那个正在高呼‘板载’口号进攻的日军步兵大队直接从战场上被抹除了。<br />
据116师团战报,那一轮炮击过后,该步兵大队投入攻击的830名步兵仅存42人,战损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五。<br />
直到张家山正面阵地再次被9门风暴火箭炮一轮齐射过后,亲自抵达30团指挥部的葛大师长才知道,唐团座承诺的一轮齐射,那里是什么9发炮弹,那是100多发。<br />
6轮齐射其实根本没打完,就打出3轮,116师团就怂了,原本预计攻击到12点的战术计划,还没战斗到8点,就收工了。<br />
投入的15个步兵大队,在这两个小时里,就变成11个,有3个可以宣布重建,五桂岭阵地前的那个步兵大队更是可以宣布撤销编制了。<br />
风暴3火箭炮甫一登场,用4轮齐射,就让日军付出3000多人伤亡的代价,直接把衡阳城前的4名日本陆军中将和远在潭州的横山勇给干懵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