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要说:正文完结了……<br/><br/> ☆、唐僧回忆录<br/><br/> 作者有话要说:前文有交代,鉴于更改称呼的麻烦问题以及不适应问题,不管是成佛前后,一律称唐玄奘筒子为唐僧。表示,唐僧是一个有爱的称呼,旃檀功德佛神马的,都是浮云<br/><br/> 如来讲经完毕,唐僧一如往常,去后殿看自己的徒弟,沙悟净和小白龙。<br/><br/> “师傅,还没有大师兄的消息吗?”<br/><br/> 抬头看了一眼自己的三徒弟,缓缓摇了摇头。听说,那一十四年里,他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大师兄,师傅又被妖怪抓走了,而如今,他却在这里问自己,大师兄去了哪里。<br/><br/> 沧海桑田,万事皆随缘。<br/><br/> 悟空是我的大徒弟,也是师兄弟四人中最得力的一个,西行路上,无论妖魔鬼怪还是美女画皮,碰上他,没有谁能讨得了好去,这是三界皆知的事情。<br/><br/> 三界只知,悟空最喜玩乐,聪明有余,大智不足,没有尊卑之分,和哪家神仙都玩得来,满天神佛,也不见得尊重一二。<br/><br/> 可,我清楚,悟空他,并非外界所传。<br/><br/> 所谓事有其表,人却不得探其心。故,然也。<br/><br/> 记得,那年,观音来寻取经人,自己辞了太宗,踏上了西行之路。<br/><br/> 五行山下,第一次见到悟空,像是一个失去了自由的孩子,等待着救赎。后来,我才是知道,那是表象,是背叛了元神的表象。<br/><br/> 他的真心从来就没有失去过自由,只是,有一段时间,他失去了真心。<br/><br/> 我是个和尚,讲求广修善缘,我是个凡人,看不破万千变化。<br/><br/> 在我的眼里,妖魔也是命,能度化则度化,伤人是下下策。偏偏,悟空嗜杀成 xi_ng 。无论大恶小恶,一棍子下去,就结果了 xi_ng 命。<br/><br/> 所以,对于这个便宜徒弟,一开始,我并没有在意,甚至是有些惧怕和讨厌的。然而,我没有想到,悟空是个真 xi_ng 情的人,他是真心的敬我这个师傅。<br/><br/> 所以,每次想起当日听从观音的建议,骗悟空带上那紧箍咒,就不由后悔。如果,没有那个紧箍咒,或许,后来的事情会有不同。但,那时的我并不知道,所谓束缚 xi_ng 子,从一开始就是个 yi-n 谋。<br/><br/> 罪过罪过。<br/><br/> 现在想起来,成佛,也许是自己这一生中做的最后悔的一件事,当然,我并不后悔自己身入空门。<br/><br/> 入空门,修佛经,这和成佛不是同一个概念。<br/><br/> 我曾经问过八戒,悟空以前是个怎样的人。<br/><br/> 八戒说,大师兄闹过天宫,做过齐天大圣。<br/><br/> 我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知道自己这个大徒弟以前的事情,也许是在大雷音寺观音的举动。<br/><br/> 那日,是成佛的日子,我没有什么感觉,只希望四个徒儿能够各得其所,若没有他们,我不可能走到灵山。<br/><br/> 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只是,观音却不肯与他解下金箍。<br/><br/> 我不解。经已送交大唐,为什么金箍不能除。但是,我没有问,只把这个疑问藏在了心里。<br/><br/> 那一日,悟空来看我。那是成佛后他第一次单独来看我。<br/><br/> 原来,所谓五行山拜师,所谓紧箍咒,都不过是一场 yi-n 谋。<br/><br/> 罪过罪过。<br/><br/> 对于修行法力的人,元神到底有多重要,我不清楚,可是,我知道,元神被封,就等于是真心被封。<br/><br/> 难怪,难怪。<br/><br/> 这么个与天争斗的人,怎么会心甘情愿的随自己西行。那日五行山初见的时候,一身胆气豪气俱已磨掉。<br/><br/> 却不知,这诸多种种,竟然是佛祖观音之为。<br/><br/> 自己修佛,宏愿是普度众生,在这之前,从未想过,佛门里,也是如此的心机沉沉争斗不休。<br/><br/> 悟空说,所谓取经,不过是佛祖安排好的一出戏。想想也是,九九八<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十一难,大凡有些来历的妖怪,莫不是被接了回去,只有那些没有身份得不到天庭和佛宗承认的,才一一死在了悟空的金箍棒下。<br/><br/> 心心念念的取经,竟然成了佛门降妖伏怪的借口,不由有些心凉。<br/><br/> 可是,我知道,我取经不是为了佛门,我为的是大唐百姓下界众生,我入佛门,不是为的有日成佛,而是为的心有至诚解民之苦。<br/><br/> 所以,我依旧诵经礼佛。<br/><br/> 我只是担心悟空。金箍既去,观音如何得不察觉。既能动用手段封他元神,自是不愿他再是以前的悟空,而是他们手中可以控制的悟空。<br/><br/> 也许是身份的原因,也许是其他什么原因,金箍的事似乎就那么过去了。不管是谁,也没有再提起,也没有再理会。<br/><br/> 也许,悟空说的对,两方都有所顾忌,不敢轻动。<br/><br/> 只是因为顾忌,不敢轻动,却不是不会动,这一点,我分的很清楚。<br/><br/> 然后有一段时间,悟空没有到我这里来。<br/><br/> 碰到他,是在佛祖讲经的时候。<br/><br/> 悟空有些心不在焉的,不知道为什么,我那时以为他是心里还存着那件事,所以不自在,更何况,他的 xi_ng 子,哪里是听的了经的。<br/><br/> 然后,听说,天庭那边出事了。<br/><br/> 一个叫沉香的孩子闹着要救母亲,而他的母亲恰恰就是华山三圣母。<br/><br/> 华山三圣母名杨婵,她跟天庭的司法天神杨戬是兄妹,为玉帝的妹子瑶姬下界与杨君成亲所生。<br/><br/> 我不认识杨婵,也不认识杨戬。<br/><br/> 我只是继续诵经礼佛。<br/><br/> 可是,八戒卷进去了。<br/><br/> 八戒是我的二徒弟,他曾经是天庭的天蓬元帅,掌管十万水军,却因调戏嫦娥被贬下界,受菩萨点化,做了我的二徒弟。<br/><br/> 八戒比较啰嗦,本领不是很高,有点喜欢虚夸,爱沾点小便宜,可是,他心地很不错,重感情。<br/><br/> 本领不高也有本领不高的好处。你本领不高,就不会有人老想着算计你扳倒你。<br/><br/> 所以,我不是很担心。<br/><br/> 我担心的是悟空。<br/><br/> 八戒带着沉香上峨眉山了。忘记说了,峨眉山是佛祖封给悟空的道场。八戒想让悟空收沉香做徒弟。<br/><br/> 我担心。这本是天庭的事,没来由的插上一脚,恐怕不妥。所以,想去看看,却正赶上悟空大战杨戬。<br/><br/> 那天,是我第一次见到杨戬,那个传说中的三界第一战神天庭的司法天神。<br/><br/> 隔的太远,看不清楚,只能看到下面烟尘滚滚。<br/><br/> 我想,悟空是喜欢跟杨戬打架的,能够有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对于像悟空这样的人来说,是最快意不过的了。<br/><br/> 我没有等到他们打完,我想改天再去。因为,我虽然已经成佛,但并没有什么法力,如果用下界的官职来说,就是个文官。<br/><br/> 等我再上峨眉的时候,悟空已经暗地里教沉香功夫了。<br/><br/> 悟空是个聪明人,一如当年跟我说金箍之事时提到的那一句互有顾忌。所以,我不明白,他为什么会愿意卷进这场是非里来。<br/><br/> 不要说为了正义,这个世上,根本就没有正义,或者应该说正义不过是邪恶的另一面。也不要说是为了寂寞,寂寞不会把自己搭进去。<br/><br/> 这是一场有预谋的追杀,或者不应该称作是追杀,只有追,没有杀。悟空<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