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第900章 给战士的温暖<br />
见大家都看向自己,他举起手里的材料,拍了拍参数页:“这……这……不可能吧?材料是不是打错了没复核出来?”<br />
比如,1和2挨太近,10.3%打成20.3%,但是这样也没法解释那个17.1%啊。<br />
“什么不可能?”其他同志还没看到这儿呢。<br />
搞卫星电源的同志指着材料,非常激动,声音甚至有些嘶哑:“他们的太阳能电池有两种,多晶硅的效率是17.1%,单晶硅是20.3%!”<br />
会场有一些和太阳能电池有关的同志,当场就炸了。<br />
“多少?”<br />
“多什么?”<br />
“17?20?”<br />
“没开玩笑吧?”<br />
“这不可能啊!”<br />
不怪同志们不相信,主要是这个数字太过炸裂。<br />
所有人都看向坐在汇报席上的汇报组,这里的确是有搞卫星的同志,但是你们这个卫星放得也未免太大了一点。<br />
就连防工委都吓了一大跳,材料是高振东他们带过来的,在这之前他们都没看过,根本不知道里面还有这么大个重磅炸弹。<br />
记得高振东同志当时说的是15%,最后被防工委自己降低到了12%来着,现在看来,他压根就没把那个指标当回事,主打一个叛逆。<br />
降指标?我偏不。<br />
别说原本单晶硅的20.3%,就连那个不知道怎么蹦出来的多晶硅都高达17.1%,远超当时说的任何指标。<br />
不过防工委的同志看见坐在那里的高振东,心里倒是淡定一些了,也许……这是真的?<br />
高振东没有说话,唐少辉推了推眼镜:“同志们,没有错,就是这个数字,具体的,一会儿我会详细向各位领导专家汇报。”<br />
也知道人家不可能专门在会前就给自己单独介绍,搞卫星电源的同志只好按捺住心里的焦急和兴奋,等待着会议开始。<br />
防工委也没让他们失望,时间到了,就马上宣布开会。不等人,等时间。<br />
唐少辉胸有成竹,拿着一张张幻灯片侃侃而谈。<br />
“……经过我们多次测试,单晶硅的平均效率……”<br />
这是搞太阳能板相关的同志,最激动的时候,这两个板子的效率,简直都高得离谱!<br />
“唐少辉同志,这个效率,是一块板测出来的,还是多批次综合测试的结果?”有搞太阳能板的同志,他很清楚,现在国内最先进的太阳能板,效率不过7%左右,至于用在哪里,这他就不清楚了。<br />
测试方法就不用问了,人家上面写着呢,标准测试方法。不过测试的对象,却是很有讲究,一块板和一批板,差别大得很。<br />
有些投机取巧的,就是一块板,而且他藏着不说。<br />
“多批次,随机抽测,再取的平均值。”唐少辉答道。<br />
提问的同志略微放下心来,这就问题不大了:“那这些不同批次的板子,偏差有多大?”<br />
看平均值能看出来很多东西,但是也会隐藏很多东西,同样的平均值,相互间偏差大的,那几乎就是不能用。<br />
“小于5%。”唐少辉明白这位同志的顾虑,但是他胸有成竹,其实材料里面也有,但是回答“请专家同志翻材料看”明显不合适。<br />
“啊……那就太好了,这方面我没问题了。”<br />
“你们是怎么做到这么高的效率的?”有同志惊讶过度,问出了一个傻问题。<br />
唐少辉不好回答,高振东接过话头:“呵呵,同志,这个事情在这里就不谈了。”<br />
意思很清晰,规矩你自己还不懂么?<br />
那名同志反应过来,这特么是能问的?他道了声歉,给自己整了个大红脸。<br />
“为什么你们要额外搞一种多晶硅太阳能板?”<br />
唐少辉笑道:“因为单晶硅的贵,非常贵,想铺开用用不起。而且这种多晶硅的效率,也达到了非常高的程度,既便宜又好用,现阶段更值得推广。”<br />
便宜?这让包括防工委在内的同志们兴趣一下子就提了上去,高振东同志还是那么周到,不但要做出来,还要做好,同时还能让人们用得起。“多晶硅有多便宜?”防工委领导问道。<br />
唐少辉说了一个生产成本,虽然不可能像几十年后那个价格,但是还是让所有可能用到太阳能板的同志喜笑颜开。<br />
真便宜!至少能用得起了。<br />
原本压根不敢想象效率高达17.1%的太阳能电池板,能用这个成本生产出来,这都不是贵不贵的问题了,而是压根没有,就连进口也没有!<br />
高振东倒是主动接了话:“这个事情,我补充一下吧。”<br />
这里面有情况估计唐少辉不好意思说,高振东却一定要说出来。<br />
他把唐少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议多搞一种多晶硅太阳能板的事情说了出来。<br />
“……情况就是这样,在我们1761所的唐少辉等同志主动请缨之下,我们不但有了原本计划用于特殊用途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而且还做出了价格便宜,性能优异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为偏远地区的小功率用电提供了一种新的高技术手段。”<br />
这个事情是唐少辉建议的,那高振东就一定要把这个事情公布出来,手下同志的功劳,可不能莫名其妙的就被湮灭了。<br />
高振东很清楚,这个事情唐少辉不好意思说,如果自己不说,其他同志多半会把发起这件事情的功劳又套在自己头上,这他可接受不了。<br />
十七机部领导也在,超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板这种级别的成果,在这个年头是值得他来捧个场的。<br />
听完高振东的话,他非常高兴,高兴的原因有很多,有从技术出发的,有人才培养方面的,也有因为个人品德的。<br />
“嗯,你们做得很好!我们就是要多一些你们这样的同志,建设社会的事业才能做得更好!”<br />
他看向高振东和唐少辉,这些年轻同志,就是未来。<br />
其他同志也热烈的鼓起掌,有为唐少辉,也有为高振东。<br />
至于唐少辉自己,高兴、感动纷至沓来,高总工大气啊!<br />
“……经测试,两种太阳能电池组件效率的第一年衰减率约为4%,然后每年大约衰减1%,理论计算,20年后,组件效率依然有初始效率的75%以上。”<br />
这是一个很多人都没想到的数据,没想到这两种太阳能板的衰减这么低,要知道最早的太阳能板,5年就能衰减得没法用。<br />
不过这次没有同志问你们是怎么做到的了,反而是对相关的其他事情很感兴趣:“这东西刚研究出来,你们是怎么测得它的衰减率的?”<br />
唐少辉笑道:“我们是利用高总工的装备加速老化试验的相关理论,设计了一套流程和一些列环境条件,利用高能紫外线照射组件,模拟不同的时间,然后在am1.5、电池板温度25°c,辐照度1000w/平方米的标准条件下,测试取得的,应该还是有相当的指导意义。”<br />
防工委这才想起来,装备加速试验,这不是高振东老早以前的老本行嘛,现在防工委下面的单位,就没有不用的。<br />
“另外,我们也进行过辐射条件下的测试,测试表明,单晶硅太阳能板完全满足相关辐照条件下的长时间工作要求。”唐少辉补充道,至于什么“相关辐照条件”,他没说,也没人傻到去问。<br />
“多晶硅呢?”搞卫星的同志问道。<br />
唐少辉摇摇头:“多晶硅没测试。”<br />
“为什么不测试一下?”搞卫星电源的同志很是遗憾,这东西便宜啊,要是能用到卫星上多好?<br />
高振东接过话头来:“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为了获得更好的效率,用的是p+/n型结构,这种结构天生就不适合用在辐照条件下。这和能工作在辐照条件下的单晶硅n+/p型太阳能电池不同。辐照条件下的太阳能电池板,高效率是第一要务,价格反而不是太大问题,在这点上,单晶硅n+/p是最合适的,有它就够了。”<br />
高振东这话让有的同志想起来,当时就是他一枪毙掉高效率的p+/n型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只能说高总工在这方面,研究实在很深。<br />
搞卫星电源的同志听完,心满意足,有效率最高的太阳能电池板可以用,那没事儿了。<br />
“这个东西,我们要一批,一大批!就是那个什么多晶硅的那种。”突然后面有声音响起。<br />
大家转头一看,是会前信誓旦旦说好不说话的部队代表们。<br />
不是,你们这些同志怎么说话不算话呢,看见好东西又开始抢了是吧?<br />
大家都知道,哪怕多晶硅已经有了量产工艺,但是要等产能爬坡那恐怕还有得等,初始阶段产能是绝对绝对不够的。<br />
高振东却是笑了起来,诶,部队这么主动就对了,本来就替你们考虑好了的。<br />
他点点头:“你们要用的话,要配蓄电池才好用,而且在全套系统设计上,要考虑周详才行。”<br />
山区、海岛、边境线这些偏远的地方,想要驻守,就最好要有电,除了通信设备之外,哪怕是只能点亮一盏电灯,带动一台收音机,驱动一台电风扇,也是对战士们最大的温暖。<br />
“嗯,我们考虑配合用镍氢电池。”高振东这话有些没头没尾,但是部队的同志明显听懂了高振东在说什么,太阳能板这东西,恐怕马上就能用得上咯。<br />
(本章完)</p>
见大家都看向自己,他举起手里的材料,拍了拍参数页:“这……这……不可能吧?材料是不是打错了没复核出来?”<br />
比如,1和2挨太近,10.3%打成20.3%,但是这样也没法解释那个17.1%啊。<br />
“什么不可能?”其他同志还没看到这儿呢。<br />
搞卫星电源的同志指着材料,非常激动,声音甚至有些嘶哑:“他们的太阳能电池有两种,多晶硅的效率是17.1%,单晶硅是20.3%!”<br />
会场有一些和太阳能电池有关的同志,当场就炸了。<br />
“多少?”<br />
“多什么?”<br />
“17?20?”<br />
“没开玩笑吧?”<br />
“这不可能啊!”<br />
不怪同志们不相信,主要是这个数字太过炸裂。<br />
所有人都看向坐在汇报席上的汇报组,这里的确是有搞卫星的同志,但是你们这个卫星放得也未免太大了一点。<br />
就连防工委都吓了一大跳,材料是高振东他们带过来的,在这之前他们都没看过,根本不知道里面还有这么大个重磅炸弹。<br />
记得高振东同志当时说的是15%,最后被防工委自己降低到了12%来着,现在看来,他压根就没把那个指标当回事,主打一个叛逆。<br />
降指标?我偏不。<br />
别说原本单晶硅的20.3%,就连那个不知道怎么蹦出来的多晶硅都高达17.1%,远超当时说的任何指标。<br />
不过防工委的同志看见坐在那里的高振东,心里倒是淡定一些了,也许……这是真的?<br />
高振东没有说话,唐少辉推了推眼镜:“同志们,没有错,就是这个数字,具体的,一会儿我会详细向各位领导专家汇报。”<br />
也知道人家不可能专门在会前就给自己单独介绍,搞卫星电源的同志只好按捺住心里的焦急和兴奋,等待着会议开始。<br />
防工委也没让他们失望,时间到了,就马上宣布开会。不等人,等时间。<br />
唐少辉胸有成竹,拿着一张张幻灯片侃侃而谈。<br />
“……经过我们多次测试,单晶硅的平均效率……”<br />
这是搞太阳能板相关的同志,最激动的时候,这两个板子的效率,简直都高得离谱!<br />
“唐少辉同志,这个效率,是一块板测出来的,还是多批次综合测试的结果?”有搞太阳能板的同志,他很清楚,现在国内最先进的太阳能板,效率不过7%左右,至于用在哪里,这他就不清楚了。<br />
测试方法就不用问了,人家上面写着呢,标准测试方法。不过测试的对象,却是很有讲究,一块板和一批板,差别大得很。<br />
有些投机取巧的,就是一块板,而且他藏着不说。<br />
“多批次,随机抽测,再取的平均值。”唐少辉答道。<br />
提问的同志略微放下心来,这就问题不大了:“那这些不同批次的板子,偏差有多大?”<br />
看平均值能看出来很多东西,但是也会隐藏很多东西,同样的平均值,相互间偏差大的,那几乎就是不能用。<br />
“小于5%。”唐少辉明白这位同志的顾虑,但是他胸有成竹,其实材料里面也有,但是回答“请专家同志翻材料看”明显不合适。<br />
“啊……那就太好了,这方面我没问题了。”<br />
“你们是怎么做到这么高的效率的?”有同志惊讶过度,问出了一个傻问题。<br />
唐少辉不好回答,高振东接过话头:“呵呵,同志,这个事情在这里就不谈了。”<br />
意思很清晰,规矩你自己还不懂么?<br />
那名同志反应过来,这特么是能问的?他道了声歉,给自己整了个大红脸。<br />
“为什么你们要额外搞一种多晶硅太阳能板?”<br />
唐少辉笑道:“因为单晶硅的贵,非常贵,想铺开用用不起。而且这种多晶硅的效率,也达到了非常高的程度,既便宜又好用,现阶段更值得推广。”<br />
便宜?这让包括防工委在内的同志们兴趣一下子就提了上去,高振东同志还是那么周到,不但要做出来,还要做好,同时还能让人们用得起。“多晶硅有多便宜?”防工委领导问道。<br />
唐少辉说了一个生产成本,虽然不可能像几十年后那个价格,但是还是让所有可能用到太阳能板的同志喜笑颜开。<br />
真便宜!至少能用得起了。<br />
原本压根不敢想象效率高达17.1%的太阳能电池板,能用这个成本生产出来,这都不是贵不贵的问题了,而是压根没有,就连进口也没有!<br />
高振东倒是主动接了话:“这个事情,我补充一下吧。”<br />
这里面有情况估计唐少辉不好意思说,高振东却一定要说出来。<br />
他把唐少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议多搞一种多晶硅太阳能板的事情说了出来。<br />
“……情况就是这样,在我们1761所的唐少辉等同志主动请缨之下,我们不但有了原本计划用于特殊用途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而且还做出了价格便宜,性能优异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为偏远地区的小功率用电提供了一种新的高技术手段。”<br />
这个事情是唐少辉建议的,那高振东就一定要把这个事情公布出来,手下同志的功劳,可不能莫名其妙的就被湮灭了。<br />
高振东很清楚,这个事情唐少辉不好意思说,如果自己不说,其他同志多半会把发起这件事情的功劳又套在自己头上,这他可接受不了。<br />
十七机部领导也在,超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板这种级别的成果,在这个年头是值得他来捧个场的。<br />
听完高振东的话,他非常高兴,高兴的原因有很多,有从技术出发的,有人才培养方面的,也有因为个人品德的。<br />
“嗯,你们做得很好!我们就是要多一些你们这样的同志,建设社会的事业才能做得更好!”<br />
他看向高振东和唐少辉,这些年轻同志,就是未来。<br />
其他同志也热烈的鼓起掌,有为唐少辉,也有为高振东。<br />
至于唐少辉自己,高兴、感动纷至沓来,高总工大气啊!<br />
“……经测试,两种太阳能电池组件效率的第一年衰减率约为4%,然后每年大约衰减1%,理论计算,20年后,组件效率依然有初始效率的75%以上。”<br />
这是一个很多人都没想到的数据,没想到这两种太阳能板的衰减这么低,要知道最早的太阳能板,5年就能衰减得没法用。<br />
不过这次没有同志问你们是怎么做到的了,反而是对相关的其他事情很感兴趣:“这东西刚研究出来,你们是怎么测得它的衰减率的?”<br />
唐少辉笑道:“我们是利用高总工的装备加速老化试验的相关理论,设计了一套流程和一些列环境条件,利用高能紫外线照射组件,模拟不同的时间,然后在am1.5、电池板温度25°c,辐照度1000w/平方米的标准条件下,测试取得的,应该还是有相当的指导意义。”<br />
防工委这才想起来,装备加速试验,这不是高振东老早以前的老本行嘛,现在防工委下面的单位,就没有不用的。<br />
“另外,我们也进行过辐射条件下的测试,测试表明,单晶硅太阳能板完全满足相关辐照条件下的长时间工作要求。”唐少辉补充道,至于什么“相关辐照条件”,他没说,也没人傻到去问。<br />
“多晶硅呢?”搞卫星的同志问道。<br />
唐少辉摇摇头:“多晶硅没测试。”<br />
“为什么不测试一下?”搞卫星电源的同志很是遗憾,这东西便宜啊,要是能用到卫星上多好?<br />
高振东接过话头来:“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为了获得更好的效率,用的是p+/n型结构,这种结构天生就不适合用在辐照条件下。这和能工作在辐照条件下的单晶硅n+/p型太阳能电池不同。辐照条件下的太阳能电池板,高效率是第一要务,价格反而不是太大问题,在这点上,单晶硅n+/p是最合适的,有它就够了。”<br />
高振东这话让有的同志想起来,当时就是他一枪毙掉高效率的p+/n型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只能说高总工在这方面,研究实在很深。<br />
搞卫星电源的同志听完,心满意足,有效率最高的太阳能电池板可以用,那没事儿了。<br />
“这个东西,我们要一批,一大批!就是那个什么多晶硅的那种。”突然后面有声音响起。<br />
大家转头一看,是会前信誓旦旦说好不说话的部队代表们。<br />
不是,你们这些同志怎么说话不算话呢,看见好东西又开始抢了是吧?<br />
大家都知道,哪怕多晶硅已经有了量产工艺,但是要等产能爬坡那恐怕还有得等,初始阶段产能是绝对绝对不够的。<br />
高振东却是笑了起来,诶,部队这么主动就对了,本来就替你们考虑好了的。<br />
他点点头:“你们要用的话,要配蓄电池才好用,而且在全套系统设计上,要考虑周详才行。”<br />
山区、海岛、边境线这些偏远的地方,想要驻守,就最好要有电,除了通信设备之外,哪怕是只能点亮一盏电灯,带动一台收音机,驱动一台电风扇,也是对战士们最大的温暖。<br />
“嗯,我们考虑配合用镍氢电池。”高振东这话有些没头没尾,但是部队的同志明显听懂了高振东在说什么,太阳能板这东西,恐怕马上就能用得上咯。<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