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p>    第604章 京师乱不乱<br />
    一般情况下,野战捷报因为还有核实环节,所以要等到核实无误后才传报京师。<br />
    但破城这种非常显而易见的大捷骗不了人,就先把捷报发了再说,相关数据后面再补。<br />
    算上这次攻破宁夏城,林泰来被派到西北的战绩就是七次大捷了。<br />
    西宁、甘浚山、平虏堡、灵州、玉泉、贺兰山、宁夏城,不到一年时间转战千里,七战七捷,看起来颇有名将之资!<br />
    破城之后,李大将和林监军进行了简单的分工。李大将负责处理降兵和俘虏,林监军负责巡城和安民。<br />
    沿着六座城门转了一圈,林监军还是挺有成就感的。<br />
    在原有历史上,三四个月后官军引黄河水灌城,不但把这座西北大城毁了,还不知坏了多少城中百姓性命。<br />
    而在本时空早早破城,各方面的损失减少到了最低,自己功莫大焉。<br />
    正在北关感慨自己功德无量却不为人知时,忽然得到禀报说,总督叶梦熊到了。<br />
    这很正常,破城之后总督肯定要过来,毕竟善后工作大部分还是要靠总督。<br />
    随后林泰来从北关回到城里,到察院去拜访叶总督。<br />
    李如松已经先到了,正在和叶总督商议善后交接的事情。<br />
    看起来心情都不错,浑身上下都是胜利之后的松弛。再说一个是“运筹帷幄”之功,一个是“临机决胜”之功,大家都有得拿。<br />
    叶总督见到林泰来,笑道:“本部院猜测,朝廷这次多半要举行献俘大典。<br />
    毕竟这次平叛之功不是小打小闹,调动了如此多大军。<br />
    所以过几日,你们两位大概要班师回朝了,而本部院继续留守。”<br />
    林泰来没有答话,反而皱起了眉头,<br />
    叶总督疑惑的问道:“监军为何面无喜色,反而貌似忧愁?”<br />
    李如松闻言也微微奇怪,难道林监军那夜杀敌太狠,现在心理上出现什么后遗症了?<br />
    林泰来叹道:“回朝后必定明枪暗箭,又是无数纷纷扰扰,想起这些就心烦。<br />
    相比之下,还是战场杀敌单纯痛快啊。”<br />
    就现在这风气,越是大功回朝,越是会被拿着放大镜挑毛病,美其名曰吸取历史教训进行“制衡”或者“防范专权”。<br />
    叶总督也是文官体制里的人物,当然明白林泰来所言不虚。<br />
    尤其以林泰来在朝廷里的人缘,想必会有很多人乐于帮助林泰来进行自我反省。<br />
    更别说论功行赏,更是破事一箩筐。<br />
    李如松有点幸灾乐祸的说:“反正我是武官,回京把兵权交了,就没我什么事了,你们文官就慢慢掰扯吧。”<br />
    林泰来瞥着李如松,“要不要我与你打个赌?”<br />
    李如松诧异的说:“打什么赌?”<br />
    林泰来便道:“我敢断定,半年之内令尊就会被解职,从二十年辽东镇总兵官位置上回京养老。<br />
    而且你弟弟李如柏那個副总兵,又会被人说三道四。<br />
    总而言之,你们李家兵权太盛,肯定要被念叨。”<br />
    听到林泰来的预言,李如松脸上的笑容突然凝固。<br />
    虽然他看不清楚未来走向,但他却知道,凡是林泰来敢于打赌的事情,最后都成真了。<br />
    看着李如松的小表情,叶总督忽然有点庆幸。幸亏自己这次做事不多,功劳不是最大,不是出头的人。<br />
    林泰来却又转而对叶总督说:“信不信还会有人弹劾你尸位素餐、畏敌怯战、贪图安逸?”<br />
    叶总督:“.”<br />
    简直岂有此理!难道是自己愿意躲在后方督运粮饷?还不是因为不想和林泰来相争?<br />
    再说了,自己驻守马池也很重要好吧?<br />
    不然的话,若让贼子从马池突破进来,大军的后路就全被截断了!<br />
    叶总督心情也被搞得不爽了,对林泰来说:“你还是多顾着自己吧!本来一直就有人弹劾你!”<br />
    林泰来掏出一张纸,上面列了八个名字。<br />
    “这是从内阁传过来的名单,上面都是弹劾过我的言官!<br />
    大概弹劾了我擅作威福、不听号令、贪功冒进、克扣粮饷、欺虐官军、结党营私等等罪名!”<br />
    李如松突然想起,那日林泰来身上梅形铠片被鲜血染成红梅的画面,下意识的说:“不至于!”<br />
    林泰来不会是在边镇杀习惯了,到京城还搞肉体消灭这种操作吧?<br />
    林泰来没理睬李如松这胡言乱语,恶狠狠的说:<br />
    “我决定,回京第一件事就是把这八名言官全部治罪了!<br />
    我拼着所有功劳不要,所有赏赐不受,也要把他们全部弄死!”<br />
    叶总督和李大将面面相觑,如果是别人这样说,只当是失心疯了,但这可是林泰来啊。<br />
    在当今这风气下,被言官弹劾乃是司空见惯、家常便饭的事情。<br />
    大部分人大部分时候也就忍了,不然还能怎样?<br />
    言官群体就好比马蜂,看到马蜂不躲着走,还能没事去捅马蜂窝?<br />
    别人被弹劾后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伱林泰来被弹劾了不但不妥协,反而要揪着不放、死磕到底。<br />
    而且还是几乎不可能成功的一个干八个,你到底图什么?<br />
    又听到林泰来唏嘘的说:“这样的话,我就吸引了绝大多数的攻讦力度,而你们两个就轻松了。<br />
    为了能让你们两个好过,我真是操碎了心。<br />
    对于我的大恩大德,他日千万不可轻忘啊。”<br />
    叶总督和李大将:“.”<br />
    最后叶总督还是劝道,“忍忍算了,反正你手握大功,何必与那些言官一般见识。”<br />
    林泰来摇头道:“叶制台久在边省,对朝廷情势可能不太了解,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br />
    这不是我忍不忍的事情,你看着吧,我拿了大功后,朝廷下半年反而会动荡不宁,陨落一两个阁老也不是没可能。”<br />
    叶总督对此完全没有心理准备,大吃一惊说:“何至于此?自从去年你离开京师到西北后,朝廷大体上一直挺平静啊。”<br />
    李如松很灵性的接话说:“这不是林兄弟马上要回京师了么?<br />
    朝廷乱不乱,主要还是看林兄弟说了算。”<br />
    林泰来:“.”<br />
    你们这是什么意思?对恩人就是这样充满恶意吗?<br />
    林泰来预言说:“这么说吧,清流党人为冲淡我的影响,一定会挑起其他议题!比如屡试不爽的国本议题!而且国本议题被炒热后,首当其冲倒霉的就是内阁!<br />
    所以反正肯定要出事,那不如主动挑事!”<br />
    听到这里,叶总督和李大将才知道,林泰来真不是开玩笑的,各自若有所思。<br />
    又过数日,果然有朝廷的诏旨紧急传到宁夏城。<br />
    命总督叶梦熊留守宁夏,全面负责善后之事;<br />
    命讨逆总兵官李如松、监军林泰来押送被俘叛将,赶赴京师献俘。<br />
    于是李如松又来找林监军商议行军路线,定下之后再传报沿途,就可以开拔了。<br />
    任务不只是押送被俘叛将回京师,还要顺道把从大同、宣府等镇调来的官军遣散回去。<br />
    李如松指着地图比划说:“先向南从庆阳绕路,然后向东至延安府,过黄河至大同镇”<br />
    林泰来也看着地图,奇怪的说:“为什么要从庆阳绕路?直接向东,走直线过去就行了!”<br />
    李如松答道:“那是边墙外!”<br />
    林监军非常霸气的说:“边墙外又怎么了?我军兵多将广,又挟大胜之军威,正好借着行军,向边墙外北虏部落夸耀武功,以震慑虏骑!”<br />
    李如松稍加思索后,觉得林监军之言也有道理。<br />
    再说先前麻贵驰援宁夏时,为节省时间就从边墙外行军,难道自己连麻贵都不如?<br />
    于是制定好计划,带上粮草后,来自京营、大同镇、宣府镇的官军就向东出发了。<br />
    一开始没什么情况,但是到了大同镇地界后,林监军就时不时的消失一晚上<br />
    林监军这种消失术,合计耽误了好几日的行军计划,让李如松这主将就很闹心。<br />
    “我信了你的鬼!”李如松对林监军质问道:“这就是你说的夸耀武功、震慑虏骑?”<br />
    疲惫不堪的林监军不想和没有礼貌的李如松计较,找了一辆车,爬上去开始补觉。<br />
    你一个政治低能,懂什么叫夸耀和震慑?<br />
    你懂什么叫两国之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br />
    进了宣府镇区,又要多逗留几日,因为李如松需要时间遣散宣府镇兵。<br />
    但林监军却又以观察马市的理由,跑到张家口堡去了。<br />
    更具体的说,在张家口堡北边。<br />
    直到李如松再次准备出发的前一天,有组织无纪律的林监军才施施然回到宣府镇城。<br />
    自诩治军严格的李大将默默念叨:“不生气,不生气,反正只剩最后二百里了。”<br />
    当晚林监军住在巡抚察院里,得益于边镇巡抚久任制,这里的巡抚还没变,仍然是大侄儿王象乾。<br />
    晚上是家宴家酒,林泰来以最懒散的姿势,说着最认真的话。<br />
    “这一年我远在西北,难免有所错漏,你把京中情况在跟我说说?”<br />
    宣府虽然也是边镇,但与京师太近了,而且马市开设以来,与京师之间的人员流动也很大,对京城各方面消息都很灵通和全面。<br />
    王象乾笑道:“与其闲谈京师的事情,我更想听听你的事迹,尤其是先登夺门这样的壮举。”<br />
    林泰来便反问道:“我先登夺门的惊天壮举传到京师后,朝廷众人反应如何?”<br />
    王象乾斟酌了一会儿,答道:“如果定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众人当时的心态,那就是群情愤激。”<br />
    林泰来:“.”<br />
    这个词是什么鬼?这都是什么低素质国民?有这么对待先登英雄的吗?<br />
    王象乾停止了说笑,“首先,家父代表户部向你表示感谢。<br />
    哱拜之乱已经耗银数十万,如果再拖延下去,太仓银又要见底了!<br />
    幸亏你先登破城,得以及时止损,户部也能喘一口气了。<br />
    但是家父说,下次你若再出征,务必不要如此冒险了。<br />
    因为你现在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的首脑,还是我那小姑母的夫君,你不能轻率性命、无所顾忌。”<br />
    林泰来答道:“知道了。但一两年内还有战事,只要上阵难免有冒险的时候。”<br />
    王象乾知道林泰来主见非常强,劝几句就行,多了也没用。<br />
    然后又道:“这一年朝廷最大的事情,就是左都御史吴时来病故,资历最深的刑部尚书陆光祖迁为左都御史。”<br />
    对这件事,林泰来无话可说。<br />
    阿附申首辅的吴时来按照历史轨迹,也该到了病故的时候。<br />
    而清流势力的陆光祖本来上次廷推吏部尚书时,就刷过一次脸了,再加上又是资历最老的部院大臣。<br />
    他要当左都御史,真挡不住,除非林泰来亲自下场一换一。<br />
    或者王世贞不要天官了,和陆光祖搏斗,那显然不可能。<br />
    只是苦了申首辅,原本有两大支柱党羽,一个吏部天官年老跑路了,一个左都御史病故了。<br />
    难怪历史上这个时候的申首辅心灰意懒,也提桶跑路了。<br />
    不过在本时空还好,首辅还有林泰来这个前门客来充胖子。<br />
    “既然陆光祖去当左都御史,那又是谁当了刑部尚书?”林泰来又问道。<br />
    应该就是这段时间廷推,而他行军路上,确实收不到消息。<br />
    王象乾答道:“我听说是南京都御史孙丕扬。”<br />
    林泰来皱了皱眉头,孙丕扬这个人的政治光谱挺模糊的。<br />
    但从上次推举吏部尚书时,陈有年提名了孙丕扬的情况来看,目前孙丕扬至少也是清流势力的同情者。<br />
    如此说来,清流党人在朝廷高层的势力又出现反弹了?<br />
    想至此处,林泰来忍不住抱怨说:“我就搞不懂了,为什么只要我不在京师,总是会出现局面恶化的情况!<br />
    上次我请假回老家,不在京师时,清流势力连拿了户部礼部两个左侍郎!<br />
    而这次,又让清流势力偷了一个尚书!”<br />
    王象乾正想开口安抚几句,却又听到林泰来说:<br />
    “不过也无所谓,反正我已经习惯了!每次回京师就要先进行一番整顿!<br />
    既然这次他们偷走了一个尚书,那就杀他们一个尚书找平!”<br />
    王象乾:“……”<br />
    自己刚才居然还想安抚林泰来,纯属多余!<br />
    (本章完)</p>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天灾信使

听日

八小时工作制的朝廷鹰犬

乐事薯片黄瓜味

那年华娱

做梦的木头

从救下同学妈妈开始混富婆圈

李知漫

正义利剑

佚名

全民:亡灵召唤师,一人即天灾

佚名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