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亩产值7万元的沃柑
<p> 第491章 亩产值7万元的沃柑<br />
国内外价巨大的价差,对制企业是灾难,嘉禾却借此机会完成了业的进场。<br />
如果是以往,郭阳不介意下面人贪一点,直接成为华夏王也未尝不可。<br />
不过现在不宜太过高调,除了嘉禾已经是巨无霸企业之外,也和最高层知道他的特殊性有关。<br />
可以赚钱,但不能太过。<br />
尤其是制厂还涉及到广大的蔗农,一吨白的销售收入里面,有60%~70%是给蔗农的收购款,还有8%的税款。对三农,对地方财政,都太过重要。<br />
业的布局其实只是郭阳顺手而为,赚点钱而已,最大的看点还是针对阿三。<br />
郭阳和邹坤简单的聊了一会儿,就让其先行离开,然后才看向毕强,“你觉得邹坤怎么样?”<br />
毕强坐在沙发上,说:“挺懂行的,但要说多专业,现在看不出来,而且国内业何时走出低谷还不好说。”<br />
郭阳轻笑道:“对新品种没信心?”<br />
毕强面色凝重,“实在是阿三的产量太吓人了,拜访了桂省几个院所,都有引进阿三甘蔗品种的想法,不过上级不批,对天禾卖蔗种是好事,对制厂就不一定了。”<br />
郭阳将一杯茶水放到了毕强身前,“说不准哪天它就自己崩了。”<br />
“哪有那么好的事……”毕强接过茶水,话说到一半停了下来,直愣愣的看着郭阳,“阿三的甘蔗品种出现得有点突兀了。”<br />
郭阳笑了笑,“怎么出现的不知道,但目前得知的消息是后遗症挺严重的。”<br />
他知道毕强可能察觉了什么,但应该猜不到是天禾干的,问题不大。<br />
相比给阿三的品种,留在国内的甘蔗和甜菜新品种产量上要稍微差一点点。<br />
程迪带着天禾的投资再度回到了马邦,大约300万元的资金,对研究中心算是一笔不小的款项。<br />
原本这笔钱要故意被合作中心贪掉,程迪还有些心疼。<br />
但这会儿却好多了。<br />
他正在克里希纳河河岸的一座小城上,这是马邦和卡邦的母亲河,流域内是阿三主要的甘蔗种植区。<br />
卡邦在上游,马邦在下游,两邦之间关于水源的争端由来已久。<br />
去年,马邦甘蔗大丰收。<br />
今年,新品种就已扩散到了数个甘蔗种植邦,卡邦也是其一。<br />
最近正值甘蔗需水高峰期,也是甘蔗生长关键期。<br />
然而,上游卡邦用水量出现了暴涨,下游马邦则出现了用水短缺。<br />
不过没人把原因怪罪到甘蔗种植上,反而聚焦于河流水权的争夺。<br />
上游计划新建水坝,下游蔗农忙着打井取水灌溉。<br />
时不时爆发的暴力冲突,似乎和往年争夺水源的争斗没什么区别。<br />
但在程迪的观察统计下,已经有十几个村庄出现了水渠干涸、农田开裂现象。<br />
打吧,打吧,再打得激烈点!<br />
但别忘了还有丰收带来的惊喜啊!<br />
在摸准了情况后,程迪回到了孟买,合作中心账户里的钱不出意外的被‘挪用’了。<br />
程迪悲愤的与校方大吵了一架,紧接着,天禾撤出了在阿三的投资。<br />
孟买的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把天禾退出的原因描述为‘羞愧’。<br />
“在合作的两年里,天禾没有任何成果,反而孟买大学农学院硕果不断。”<br />
“甘蔗新品种亩产量突破12吨,而华夏的甘蔗平均产量下跌到了不足4吨,巨大的产量让天禾羞愧难当。”<br />
“据称,在品种上,农学院同样取得了重大突破……”<br />
至于天禾投资的300万元,报道的媒体几乎没有,咋的,美利坚我们都敢骗,欺负你一家华夏企业怎么了?<br />
程迪吃下了这个‘哑巴亏’,在报纸和电视上留下的是失意的面容。<br />
直到上了飞机后,“呵呵……呵呵…”他瘆笑了出来,那笑容让同一机舱的人有点毛骨悚然。<br />
九月初,程迪回到了酒泉。<br />
“老板,幸不辱命。”<br />
郭阳也顺势从办公桌上翻出了两张媒体的报道,打趣道:“演技见长,奥斯卡小金人应该有你一座。”<br />
程迪说:“没办法,被逼出来的。”<br />
郭阳笑道:“一回生,二回熟,下次有这种事还找你。”<br />
程迪连忙摆手,递到嘴边的茶水也放了下来,“可别!我怕了,真怕了,老板!”<br />
郭阳哈哈的笑了笑,“开玩笑的,以后不会有这种事了,同样的种子可没有了。”<br />
程迪抹了抹不存在的汗水。<br />
郭阳笑呵呵的倒着茶,听着阿三的变化,判断着进程,现在看来这一天真不远了。<br />
正好,天禾种业和嘉禾业在国内的布局也差不多了。<br />
金九银十,又一年丰收季。<br />
轮作休耕几年后,国内的农业生产能力大幅提升。<br />
在休耕面积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国内粮食产量不仅稳住了,反而又有了缓慢增长的趋势。<br />
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粮价自然高不起来。<br />
同时因为粮食安全威胁小,一些不适合生产粮食的地区开始改为生产经济作物。<br />
种种转变,即使是郭阳,也摸不清未来的走势。<br />
于是,他更少参与具体事务的管理,一门心思的放在了生态治理和育种上。<br />
经历了和大领导的密谈后,红旗河工程实际上已进入了秘密的技术攻关中。<br />
在回来没多久,郭阳也参与了几次技术验证。<br />
包括通过祁连圆柏、冷杉等深根系植保改善水源涵养,减少工程生态破坏,抗旱固沙植物验证等等。<br />
祁连山国家公园、荒漠公园、敦煌湿地等项目的进展也极快。<br />
因为除了嘉禾,国家也出手了,投入了不少资金参与环境治理,同时采购的也是嘉禾植物品种,弥补了人力的不足。<br />
从自然能量积累的速度上,郭阳就能感受到个中变化。<br />
如果以前是涓涓细流,现在就是奔腾大海,一个月的积累能比得上以往大半年。<br />
但要说近期嘉禾最引人瞩目的成就,还是要数生物能源林彻底成了。<br />
历经五年,第一批文冠果和麻风树果都逐渐进入丰产期。<br />
专注于生物柴油的麻风果,其在南方的平均亩产量正式突破3000斤!<br />
一亩至少0.5吨生物柴油!<br />
如果忽略人工,每吨油的生产成本只有四五百元!<br />
成本低出天际。<br />
在应对能源危机上,具有绝对的战略性作用。<br />
同样的,文冠果的潜力不比麻风树低,在经济价值上更是超出许多。<br />
至此,这个秋天还没过,能源林就彻底站起来了,种植面积一天一个变化。<br />
同时,郭阳不仅享受到了能源林带来的狂欢,还体会到了生为人父的喜悦。第一眼看到那个小小的身影,躺在襁褓之中,皱巴巴的脸蛋,紧闭双眼,那一瞬间,嘴角不自觉上扬。<br />
“你好呀,郭芃野小宝贝。”<br />
“噗呲……”林可青看着郭阳铁汉柔情的模样,笑了出来。<br />
“现在好了,是个男孩,以后你没事就可以打娃了,但看这个样子你可能会下不了手啊!”<br />
刚出生的小孩一天大多数时间都在睡觉,郭阳逗了一会儿就将小孩交给了月嫂。<br />
“辛苦你了。”郭阳笑道:“我看这孩子,以后一定是个听话的,可能没有打的机会。”<br />
林可青笑:“名字里可带着个‘野’字呢。”<br />
郭阳说:“这是田野的野,取自诗经‘我行其野,芃芃其麦’,寓意充满生机的田野,和撒野可没关系。”<br />
“男孩子嘛,还是野点好。”<br />
“……”<br />
郭阳扭头看了看睡得香甜的郭芃野,嗯,应该不是个皮孩子。<br />
——<br />
转眼又过了两月,北半球的农作物大部分都完成了收获。<br />
是一个丰年。<br />
即使陷入颓靡的美利坚农业,在今年也走了出来。<br />
然而,迎接美利坚农场主的并不是财富,而是雪上加霜的价格战!<br />
大豆、玉米、小麦、、牧草,只要是土地上出产的作物,都陷入了严重的供应过剩之中。<br />
农产品的价格一步步下跌。<br />
其实,只是多了一个变数而已,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实现了粮食全面自给自足,甚至还有余力出口。<br />
最大的消费市场没了,同时还多了一个竞争对手,供应不过剩才是怪事。<br />
于是乎,生物能源再次重出江湖,北美、南美、欧洲都忙着推动用粮食加工生物燃料。<br />
即使国内,也进一步放开了有关限制。<br />
欧佩克成员为了应对挑战,也突然加大了原油的开采和供应,让原油降价,美帝又开始在中东挑事。<br />
郭阳略微有点慌,蝴蝶效应煽动的翅膀,完全改变了这个世界。<br />
还好如今的嘉禾也够大够强,背后还站着一个巨人。<br />
到了12月末时,阿三的甘蔗再次进入丰收期,产量又一次超出预计,全球白价格应声大跌。<br />
澳大利亚、巴西、国内都有大量的制厂陷入深度亏损之中!<br />
惨烈!<br />
在此机会下,嘉禾业趁势在国内外发起了新一轮并购,农场和制企业都纷纷收入囊中。<br />
在嘉禾之外,国粮屯河的并购也堪称凶猛。<br />
郭阳估计宁高宁很可能也得到了高层的指示。<br />
因为在现目前面对来自阿三的重压之下,敢于逆势收购的企业都是勇士。<br />
以往的周期很可能失效了,陷入深度亏损的企股东迫不及待的想出售股份,这让收购极其轻松。<br />
嘉禾业和国粮屯河都在急速扩大之中。<br />
2013年初,南宁,武鸣。<br />
南宁业东江公司,同样迎来了一场大丰收。<br />
“天1号测产10吨!”<br />
“含率18%!”<br />
对东江公司总经理兰志鸿来说,这可能是近期最好的消息。<br />
天1号今年虽然只种了几千亩,但产量和含量都远超以往的新台22号。<br />
相比阿三的甘蔗产量也不落下风,在有关税和进口配额的保护下,并不虚来自阿三的进口。<br />
所以,东江公司今年虽然也亏损严重,却找到了应对的办法。<br />
而在不远处的一个村子里,向天山再一次来到了姜毅的沃柑果园,亲眼见证了其沃柑的销售过程。<br />
2009年种植,2012年便卖出了每亩7万元的高效益!80亩地一共收入了560万元!<br />
让负责拍摄和录制的五亩换大奔小组都感到‘羡慕嫉妒恨’。<br />
暴利啊!<br />
在这个橘飘香的季节里,市面上只有从贮藏库中拿出来的普通脐橙。<br />
与它们相比,沃柑在品质上有明显优势。<br />
怀着复杂的心情完成剪辑和制作后,姜毅的农创故事上传到了五亩换大奔。<br />
标题也很朴素:亩产值7万元的沃柑。<br />
但效果却很炸裂,一经上传后,关注的粉丝就收到了推送消息,有人只看了个标题,就被吸引住了。<br />
如今已是德农农资分公司的副总武朝平就是其中之一。<br />
他现在正在一个小县城的茶馆里,桌上摆着笔记本电脑,还有几人和他一起出差。<br />
从五亩换大奔第一期开始,武朝平就每一期都会看,除了了解创业外,也是在保持行业敏感性。<br />
能上这个节目的都是些能人,时常就会有创新的东西出来。<br />
但看到这次的标题后,武朝平心里莫名一动,小声嘀咕道:“沃柑,不会是姜毅吧?!”<br />
恰好被他手的大区经理听到了,“姜毅?姜毅是谁?”<br />
武朝平笑道:“我曾经的下属,在速杀与康宽的竞争过程中,曾一起共事过两年。”<br />
“那可惜了,速杀现在稳居国内第一大杀虫剂的宝座,他还在的话,一年收入少不了,对了,他现在在做什么?”<br />
“回南宁种沃柑了,我感觉这一期五亩换大奔的主角可能是他。”<br />
“不会这么巧吧?”<br />
五亩换大奔热度虽然没有一开始高了,但也不是随便一个农户就能上的。<br />
“看看呗。”<br />
武朝平点开了笔记本电脑上的推送页面,其余几人也好奇凑拢了过来。<br />
只看了个标题,就纷纷发出了感叹,“卧艹,亩产值7万元,谁这么猛?”<br />
“武总,不会真是你以前的部下吧?”<br />
武朝平不确定的说道:“姜毅才回去3年多时间,不知道是不是他。”<br />
“那应该不可能,三年多的柑橘树,还是初挂果期,怎么可能有这么高的产值。”<br />
话音刚落,武朝平就看到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面孔。<br />
“还真是姜毅啊!”<br />
(本章完)</p>
国内外价巨大的价差,对制企业是灾难,嘉禾却借此机会完成了业的进场。<br />
如果是以往,郭阳不介意下面人贪一点,直接成为华夏王也未尝不可。<br />
不过现在不宜太过高调,除了嘉禾已经是巨无霸企业之外,也和最高层知道他的特殊性有关。<br />
可以赚钱,但不能太过。<br />
尤其是制厂还涉及到广大的蔗农,一吨白的销售收入里面,有60%~70%是给蔗农的收购款,还有8%的税款。对三农,对地方财政,都太过重要。<br />
业的布局其实只是郭阳顺手而为,赚点钱而已,最大的看点还是针对阿三。<br />
郭阳和邹坤简单的聊了一会儿,就让其先行离开,然后才看向毕强,“你觉得邹坤怎么样?”<br />
毕强坐在沙发上,说:“挺懂行的,但要说多专业,现在看不出来,而且国内业何时走出低谷还不好说。”<br />
郭阳轻笑道:“对新品种没信心?”<br />
毕强面色凝重,“实在是阿三的产量太吓人了,拜访了桂省几个院所,都有引进阿三甘蔗品种的想法,不过上级不批,对天禾卖蔗种是好事,对制厂就不一定了。”<br />
郭阳将一杯茶水放到了毕强身前,“说不准哪天它就自己崩了。”<br />
“哪有那么好的事……”毕强接过茶水,话说到一半停了下来,直愣愣的看着郭阳,“阿三的甘蔗品种出现得有点突兀了。”<br />
郭阳笑了笑,“怎么出现的不知道,但目前得知的消息是后遗症挺严重的。”<br />
他知道毕强可能察觉了什么,但应该猜不到是天禾干的,问题不大。<br />
相比给阿三的品种,留在国内的甘蔗和甜菜新品种产量上要稍微差一点点。<br />
程迪带着天禾的投资再度回到了马邦,大约300万元的资金,对研究中心算是一笔不小的款项。<br />
原本这笔钱要故意被合作中心贪掉,程迪还有些心疼。<br />
但这会儿却好多了。<br />
他正在克里希纳河河岸的一座小城上,这是马邦和卡邦的母亲河,流域内是阿三主要的甘蔗种植区。<br />
卡邦在上游,马邦在下游,两邦之间关于水源的争端由来已久。<br />
去年,马邦甘蔗大丰收。<br />
今年,新品种就已扩散到了数个甘蔗种植邦,卡邦也是其一。<br />
最近正值甘蔗需水高峰期,也是甘蔗生长关键期。<br />
然而,上游卡邦用水量出现了暴涨,下游马邦则出现了用水短缺。<br />
不过没人把原因怪罪到甘蔗种植上,反而聚焦于河流水权的争夺。<br />
上游计划新建水坝,下游蔗农忙着打井取水灌溉。<br />
时不时爆发的暴力冲突,似乎和往年争夺水源的争斗没什么区别。<br />
但在程迪的观察统计下,已经有十几个村庄出现了水渠干涸、农田开裂现象。<br />
打吧,打吧,再打得激烈点!<br />
但别忘了还有丰收带来的惊喜啊!<br />
在摸准了情况后,程迪回到了孟买,合作中心账户里的钱不出意外的被‘挪用’了。<br />
程迪悲愤的与校方大吵了一架,紧接着,天禾撤出了在阿三的投资。<br />
孟买的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把天禾退出的原因描述为‘羞愧’。<br />
“在合作的两年里,天禾没有任何成果,反而孟买大学农学院硕果不断。”<br />
“甘蔗新品种亩产量突破12吨,而华夏的甘蔗平均产量下跌到了不足4吨,巨大的产量让天禾羞愧难当。”<br />
“据称,在品种上,农学院同样取得了重大突破……”<br />
至于天禾投资的300万元,报道的媒体几乎没有,咋的,美利坚我们都敢骗,欺负你一家华夏企业怎么了?<br />
程迪吃下了这个‘哑巴亏’,在报纸和电视上留下的是失意的面容。<br />
直到上了飞机后,“呵呵……呵呵…”他瘆笑了出来,那笑容让同一机舱的人有点毛骨悚然。<br />
九月初,程迪回到了酒泉。<br />
“老板,幸不辱命。”<br />
郭阳也顺势从办公桌上翻出了两张媒体的报道,打趣道:“演技见长,奥斯卡小金人应该有你一座。”<br />
程迪说:“没办法,被逼出来的。”<br />
郭阳笑道:“一回生,二回熟,下次有这种事还找你。”<br />
程迪连忙摆手,递到嘴边的茶水也放了下来,“可别!我怕了,真怕了,老板!”<br />
郭阳哈哈的笑了笑,“开玩笑的,以后不会有这种事了,同样的种子可没有了。”<br />
程迪抹了抹不存在的汗水。<br />
郭阳笑呵呵的倒着茶,听着阿三的变化,判断着进程,现在看来这一天真不远了。<br />
正好,天禾种业和嘉禾业在国内的布局也差不多了。<br />
金九银十,又一年丰收季。<br />
轮作休耕几年后,国内的农业生产能力大幅提升。<br />
在休耕面积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国内粮食产量不仅稳住了,反而又有了缓慢增长的趋势。<br />
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粮价自然高不起来。<br />
同时因为粮食安全威胁小,一些不适合生产粮食的地区开始改为生产经济作物。<br />
种种转变,即使是郭阳,也摸不清未来的走势。<br />
于是,他更少参与具体事务的管理,一门心思的放在了生态治理和育种上。<br />
经历了和大领导的密谈后,红旗河工程实际上已进入了秘密的技术攻关中。<br />
在回来没多久,郭阳也参与了几次技术验证。<br />
包括通过祁连圆柏、冷杉等深根系植保改善水源涵养,减少工程生态破坏,抗旱固沙植物验证等等。<br />
祁连山国家公园、荒漠公园、敦煌湿地等项目的进展也极快。<br />
因为除了嘉禾,国家也出手了,投入了不少资金参与环境治理,同时采购的也是嘉禾植物品种,弥补了人力的不足。<br />
从自然能量积累的速度上,郭阳就能感受到个中变化。<br />
如果以前是涓涓细流,现在就是奔腾大海,一个月的积累能比得上以往大半年。<br />
但要说近期嘉禾最引人瞩目的成就,还是要数生物能源林彻底成了。<br />
历经五年,第一批文冠果和麻风树果都逐渐进入丰产期。<br />
专注于生物柴油的麻风果,其在南方的平均亩产量正式突破3000斤!<br />
一亩至少0.5吨生物柴油!<br />
如果忽略人工,每吨油的生产成本只有四五百元!<br />
成本低出天际。<br />
在应对能源危机上,具有绝对的战略性作用。<br />
同样的,文冠果的潜力不比麻风树低,在经济价值上更是超出许多。<br />
至此,这个秋天还没过,能源林就彻底站起来了,种植面积一天一个变化。<br />
同时,郭阳不仅享受到了能源林带来的狂欢,还体会到了生为人父的喜悦。第一眼看到那个小小的身影,躺在襁褓之中,皱巴巴的脸蛋,紧闭双眼,那一瞬间,嘴角不自觉上扬。<br />
“你好呀,郭芃野小宝贝。”<br />
“噗呲……”林可青看着郭阳铁汉柔情的模样,笑了出来。<br />
“现在好了,是个男孩,以后你没事就可以打娃了,但看这个样子你可能会下不了手啊!”<br />
刚出生的小孩一天大多数时间都在睡觉,郭阳逗了一会儿就将小孩交给了月嫂。<br />
“辛苦你了。”郭阳笑道:“我看这孩子,以后一定是个听话的,可能没有打的机会。”<br />
林可青笑:“名字里可带着个‘野’字呢。”<br />
郭阳说:“这是田野的野,取自诗经‘我行其野,芃芃其麦’,寓意充满生机的田野,和撒野可没关系。”<br />
“男孩子嘛,还是野点好。”<br />
“……”<br />
郭阳扭头看了看睡得香甜的郭芃野,嗯,应该不是个皮孩子。<br />
——<br />
转眼又过了两月,北半球的农作物大部分都完成了收获。<br />
是一个丰年。<br />
即使陷入颓靡的美利坚农业,在今年也走了出来。<br />
然而,迎接美利坚农场主的并不是财富,而是雪上加霜的价格战!<br />
大豆、玉米、小麦、、牧草,只要是土地上出产的作物,都陷入了严重的供应过剩之中。<br />
农产品的价格一步步下跌。<br />
其实,只是多了一个变数而已,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实现了粮食全面自给自足,甚至还有余力出口。<br />
最大的消费市场没了,同时还多了一个竞争对手,供应不过剩才是怪事。<br />
于是乎,生物能源再次重出江湖,北美、南美、欧洲都忙着推动用粮食加工生物燃料。<br />
即使国内,也进一步放开了有关限制。<br />
欧佩克成员为了应对挑战,也突然加大了原油的开采和供应,让原油降价,美帝又开始在中东挑事。<br />
郭阳略微有点慌,蝴蝶效应煽动的翅膀,完全改变了这个世界。<br />
还好如今的嘉禾也够大够强,背后还站着一个巨人。<br />
到了12月末时,阿三的甘蔗再次进入丰收期,产量又一次超出预计,全球白价格应声大跌。<br />
澳大利亚、巴西、国内都有大量的制厂陷入深度亏损之中!<br />
惨烈!<br />
在此机会下,嘉禾业趁势在国内外发起了新一轮并购,农场和制企业都纷纷收入囊中。<br />
在嘉禾之外,国粮屯河的并购也堪称凶猛。<br />
郭阳估计宁高宁很可能也得到了高层的指示。<br />
因为在现目前面对来自阿三的重压之下,敢于逆势收购的企业都是勇士。<br />
以往的周期很可能失效了,陷入深度亏损的企股东迫不及待的想出售股份,这让收购极其轻松。<br />
嘉禾业和国粮屯河都在急速扩大之中。<br />
2013年初,南宁,武鸣。<br />
南宁业东江公司,同样迎来了一场大丰收。<br />
“天1号测产10吨!”<br />
“含率18%!”<br />
对东江公司总经理兰志鸿来说,这可能是近期最好的消息。<br />
天1号今年虽然只种了几千亩,但产量和含量都远超以往的新台22号。<br />
相比阿三的甘蔗产量也不落下风,在有关税和进口配额的保护下,并不虚来自阿三的进口。<br />
所以,东江公司今年虽然也亏损严重,却找到了应对的办法。<br />
而在不远处的一个村子里,向天山再一次来到了姜毅的沃柑果园,亲眼见证了其沃柑的销售过程。<br />
2009年种植,2012年便卖出了每亩7万元的高效益!80亩地一共收入了560万元!<br />
让负责拍摄和录制的五亩换大奔小组都感到‘羡慕嫉妒恨’。<br />
暴利啊!<br />
在这个橘飘香的季节里,市面上只有从贮藏库中拿出来的普通脐橙。<br />
与它们相比,沃柑在品质上有明显优势。<br />
怀着复杂的心情完成剪辑和制作后,姜毅的农创故事上传到了五亩换大奔。<br />
标题也很朴素:亩产值7万元的沃柑。<br />
但效果却很炸裂,一经上传后,关注的粉丝就收到了推送消息,有人只看了个标题,就被吸引住了。<br />
如今已是德农农资分公司的副总武朝平就是其中之一。<br />
他现在正在一个小县城的茶馆里,桌上摆着笔记本电脑,还有几人和他一起出差。<br />
从五亩换大奔第一期开始,武朝平就每一期都会看,除了了解创业外,也是在保持行业敏感性。<br />
能上这个节目的都是些能人,时常就会有创新的东西出来。<br />
但看到这次的标题后,武朝平心里莫名一动,小声嘀咕道:“沃柑,不会是姜毅吧?!”<br />
恰好被他手的大区经理听到了,“姜毅?姜毅是谁?”<br />
武朝平笑道:“我曾经的下属,在速杀与康宽的竞争过程中,曾一起共事过两年。”<br />
“那可惜了,速杀现在稳居国内第一大杀虫剂的宝座,他还在的话,一年收入少不了,对了,他现在在做什么?”<br />
“回南宁种沃柑了,我感觉这一期五亩换大奔的主角可能是他。”<br />
“不会这么巧吧?”<br />
五亩换大奔热度虽然没有一开始高了,但也不是随便一个农户就能上的。<br />
“看看呗。”<br />
武朝平点开了笔记本电脑上的推送页面,其余几人也好奇凑拢了过来。<br />
只看了个标题,就纷纷发出了感叹,“卧艹,亩产值7万元,谁这么猛?”<br />
“武总,不会真是你以前的部下吧?”<br />
武朝平不确定的说道:“姜毅才回去3年多时间,不知道是不是他。”<br />
“那应该不可能,三年多的柑橘树,还是初挂果期,怎么可能有这么高的产值。”<br />
话音刚落,武朝平就看到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面孔。<br />
“还真是姜毅啊!”<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