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第470章 坚持敌后武装走私的第4军团,遭遇了黑吃黑~<br />
襄阳确系坚城,<br />
可天底下,从来就没有一座永不沦陷的坚城。<br />
时代变了。<br />
火药武器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军事~<br />
如今的吴军,<br />
有的是撬开坚城乌龟壳的办法,信心十足。<br />
不过,<br />
按照预定计划,<br />
当李二狗看到成群结队的第4军团下船时,<br />
他肯定会目瞪口呆,然后气急败坏。<br />
去问刘叔:<br />
“为什么不调第2军团来?第5军团也不错啊。”<br />
……<br />
扬州府,<br />
下辖2州、6县。<br />
民间戏称:扬八属。<br />
第4军团的一个步兵连正在行军,水陆并进~<br />
速度有些慢,只因船舱内携带了500担新茶。<br />
没错,<br />
这支由江南小商小贩组成的军团,因驻扎扬州期间闲的无聊,手痒难耐,又搞起了业余买卖。<br />
出茶叶,<br />
换大米。<br />
乱世,粮价飞涨,<br />
茶叶和普通人几乎绝缘。<br />
但对于清统区的官绅阶层绝对是不可缺少的消费品。<br />
京城贵胄们喝了100多年的好茶。<br />
现在突然断了货源,这种难受,大约10年以上的老烟民懂。<br />
所以,<br />
这些走私的武夷山大红袍、杭州龙井、苏州碧螺春等昂贵茶叶一旦过了江,身价暴涨十倍百倍。<br />
……<br />
目标——扬州府下属兴化县。<br />
此地水网密布,又多是人工开挖的笔直小河。<br />
论河流密度,远远超过苏州。<br />
兴化县,既是鱼米之乡又是洪涝之地。<br />
一个地方能够同时戴两顶风格迥异的帽子,只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br />
西边,是本省著名的地上悬湖——高邮湖(本质上是黄河水)。<br />
北边,是射阳湖。<br />
周边修建有30余处水闸,在打仗之前属于南河总督管辖。<br />
一到汛期,防洪压力很大。<br />
历朝历代,<br />
都是保大不保小。<br />
京杭运河是“大”,里下河是“小”。<br />
……<br />
如果说,<br />
里下河平原(在江苏省中部)是江苏的锅底。<br />
那,<br />
兴化县就是锅底的底!<br />
所以,<br />
兴化百姓能不能过好日子,就取决于高邮湖的汛情。<br />
不淹,<br />
大家日子还可以。<br />
一到汛期,家家户户都备着小船,作为防洪措施。<br />
周边都是平原,没多大高差。<br />
就算决堤了,也不会出现湍急的洪水!而是缓慢匀速的往上涨。<br />
这一点很特殊,<br />
和山区省份完全不一样。<br />
……<br />
每次,<br />
黄河上游泛滥,高邮湖水闸扛不住,就开始放水。<br />
兴化县的百姓们默默的收拾东西,<br />
让家中的妇孺老残坐在八仙桌上。<br />
待水位漫过八仙桌时,附近的小河沟早就满了,划着小船可以直接入户,<br />
全家人登船,默默漂在水面上。<br />
好在一般百姓也没什么值钱家当,无非就是些粮食、衣服、被子,家禽,都搬上船。<br />
村里人划着船互相照应~<br />
将船拴在树顶。<br />
等洪水慢慢褪去,家园就再次露出来了。<br />
这种特殊的洪涝现象,<br />
人员伤亡不算太大,财产损失相对也小些。<br />
……<br />
对于当地人来说,<br />
最可怕的是在水稻成熟收割前几天,高邮湖突然放水。<br />
猝不及防,水稻淹没,颗粒无收。<br />
之后百姓因缺粮大批死亡。<br />
遇上心善的,还会留出1天的准备时间,稍微通知一下。<br />
遇上狠的来个半夜放水,反应都来不及。<br />
总之,<br />
即使在洪灾来了,这片也比更北边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传统创业区”幸福多了。<br />
……<br />
以上情况,<br />
第4军团少尉顾一刀都烂熟于心。<br />
他家3代人在苏州府城开小饭馆的,生意做的不大,4张桌子而已,但比一般农夫的日子好过多了。<br />
读过几年私塾,为人伶俐。<br />
身为厨房唯一刀手,加入军团是为了将家族生意做大做强。<br />
如今,<br />
父母借着酒水专营赚的盆满钵满,在城北买了块地,盖起了如今苏州府最流行的2层小楼。<br />
家里来信说给自己安排了一门亲事,小娘鱼已经正式进门了,每天在家开纺车。<br />
就等自己回家探亲时正式成亲。<br />
总之,<br />
日子是很有盼头的。<br />
……<br />
众所周知,<br />
第4军团极其惜命。<br />
日子很有盼头的顾少尉自然更加惜命。<br />
小命要是丢了,未婚妻啊、两层小楼啊,幸福未来啊,就都没了。<br />
所以,<br />
少尉带了一个满编连压阵。<br />
吴军军制,<br />
一连满编250人,分5个排。<br />
顾少尉带来的这个连,其中有1个散兵排、3个滑膛枪排,还有1个轻炮排。<br />
明明是可以下乡武力清剿的配置,<br />
如今却用来搞走私。<br />
……<br />
应该说,<br />
涉足走私,除了第4军团,其余军团无人敢。<br />
其余军团无非是趁着快打赢了,搜索残敌的时候,假装鞋带开了,低头弯腰稍微摸块银锭塞到自己口袋里,然后假装若无其事的继续追击。<br />
个人小赚一笔。<br />
而第4军团,<br />
则是成建制的武装走私。<br />
分工明确,<br />
事后从军官到士兵,人人有份。<br />
而这个走私链条的上下游,分别是浙江茶叶商会和江北漕帮。<br />
……<br />
“少尉,前方接近法华寺了。”<br />
身材中等的顾一刀站起身,高声道:<br />
“弟兄们,戒备。”<br />
一旁的鼓手敲响小鼓。<br />
鼓点声中,<br />
全连的士兵一改刚才的慵懒、轻佻,迅速转入了戒备模式,检查武器、弹药。<br />
搭乘骡车的士兵们跳下大车,整队集结。<br />
搭乘运茶船的轻炮排则是4人一组,围着特意弄上船的2磅轻炮。<br />
……<br />
脚下的这条河是盐河。<br />
两淮盐运衙门为了方便运盐,在江苏的东部开挖了多条小河沟通各个盐场,民间统称为盐河。<br />
盐河的特点是深度、宽度都有限。<br />
但河道笔直!<br />
顾一刀扣上飞碟盔,拉开千里镜瞭望敌情。<br />
前方河道,<br />
出现了一处河心洲。<br />
佛塔的尖顶和悠长的梵音同时入眼。<br />
……<br />
一切如旧,<br />
这样的生意,顾一刀已经亲历了5次。<br />
不过,<br />
他依旧不敢掉以轻心。<br />
用自费购买的千里镜仔细观察着周边,从河边芦苇从,到佛寺,到水面情况。<br />
最后,<br />
他还抬头望了望天空。<br />
一只乌鸦飞过~<br />
……<br />
1艘小舢板出从芦苇荡现身,漕帮的人终于出现了。<br />
一如既往,赤膊,单独撑篙。<br />
靠近大船后,<br />
此人猛地一撑篙,人就跳到了甲板上。<br />
张开双臂,爽朗笑道:<br />
“顾老爷好!”<br />
“二当家,最近气色不错。”<br />
熟人,熟门,熟路。<br />
……<br />
顾少尉制服笔挺,铜扣牛皮阔腰带扎紧。<br />
左佩剑,右配枪。<br />
腰后还悬着绒布包裹的千里镜。<br />
脚下军靴锃亮。<br />
漂亮的铁头盔扣过来,边缘垫起3块小石头,就是一口能煮又能涮的野炊小锅。????在江北漕帮眼里,吴军第4军团简直是装哔界达人。<br />
更别提那些令人眼馋的燧发枪了。<br />
如今的江湖,<br />
谁要是有10个这样的弟兄,就敢找个远离城池的路口或者集镇收税,做大做强。<br />
……<br />
由于拉锯战,<br />
如今江北的绝大部分区域出于失控状态。<br />
清廷只敢龟缩在以淮安、徐州为首的几处大型城池。<br />
吴军据守扬州、仪征2处城池,并无扩大地盘的想法。<br />
江苏巡抚福长安乐得其见,<br />
于是出现了诡异的一幕,<br />
大家谁也不想打破目前的局面,都很克制,保持默契。<br />
处于两方对峙中间地带的里下河平原,就成了一块彻底的两不管区域。<br />
清廷不敢驻军,吴军无意染指。<br />
原先的士绅阶层在江北会战时,被林淮生一扫空,侥幸的漏网之鱼也吓得举家搬迁。<br />
无所事事的江北漕帮弃船上岸,窃居了原本士绅阶层的位置。<br />
在乡村,<br />
他们就是王。<br />
甚至开始公开收粮、派徭役。<br />
……<br />
如今的里下河数县,仅剩县城尚且在清廷手里。<br />
山东恩科出来的那批读书人担任知县。<br />
但是,<br />
他们也清楚命令出不了县城。<br />
县城之外属于真空。<br />
第4军团是大王,各路江湖帮派是小王。<br />
……<br />
以今年的春粮为例,<br />
漕帮按照原来清廷的收取标准,征收上来后,三成孝敬给扬州府(吴),三成孝敬给淮安府(清)。<br />
剩下的自己留着。<br />
漕帮的日子好过的不得了。<br />
不久之前,由于漕运制度崩溃,大家的饭碗丢了,结果又端上了更香的饭碗。<br />
总之,<br />
清吴双方都知道江北漕帮是什么玩意。<br />
两边哈着~<br />
但无所谓。<br />
……<br />
“顾老爷,听说你们要调防?”<br />
“军事机密,不该你打听。”<br />
“是,是。”<br />
船队停泊岸边,士兵们持枪警戒,盯着漕帮的徒手汉子们搬运。<br />
新茶是紧俏货。<br />
运到京城,能卖出往日20倍以上的价格。<br />
漕帮敢在这种生意里分一杯羹,背后自然有大人物撑腰的。<br />
淮安督粮道于运和是其中一个。<br />
此外,或许还有其他人。<br />
巡抚福长安也拿一份分红,但他没有直接涉入。<br />
三不原则:不支持、不反对、不知道。<br />
富察家的子弟,懂正治。<br />
总之,<br />
战争,不破生意。<br />
看似滑稽离谱,实际上翻开历史比比皆是。<br />
涉世不深的人以为历史是一抹白,进入社会后又认为历史是一抹黑,<br />
实际上,历史是一坨灰~<br />
……<br />
“顾老爷,一担500两是不是有点贵了?”<br />
“贵吗?”<br />
二当家的不敢抬杠,讪笑低头。<br />
交割完毕,<br />
顾少尉拿着单子,突然说道:<br />
“这批大米要的急,你们明天就送到扬州东边的宜陵镇。”<br />
二当家的陪着笑:<br />
“是,是。”<br />
……<br />
第4军团不辞辛劳,主要是为了遮人耳目,如果每次都让漕帮在扬州城外交割。<br />
那久而久之,<br />
消息必定会走漏,引起麻烦。<br />
第4军仔细琢磨过,走私大米入境对吴国有利,可以平抑粮价。<br />
说起来也显得公忠体国,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麻烦。<br />
即使部分人知晓,<br />
也会装聋作哑,不至于揭穿。<br />
毕竟,<br />
粮价乃当前大局嘛。<br />
4军团向来很有大局观~<br />
……<br />
其实,<br />
10天前,军团就接到了调令,在做开拔准备。<br />
士兵们行色匆匆,忙着打包。<br />
扬州城内,<br />
稍有常识的人都看的出来。<br />
漕帮,显然在城内是有眼线的。<br />
……<br />
“少尉,咱们什么时候开拔?”<br />
“至多再待3日,必须登船了。”<br />
“真舍不得这扬州好地方,就和在家里差不多。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br />
众人纷纷表达着惋惜不舍。<br />
他们离开之后,<br />
驻扎江宁的第1军团会暂时接防。<br />
据说,<br />
驻扎崇明的一支广籍客家新兵,也会过来。<br />
……<br />
第4军团总指挥黄肆最近忙的脚不沾地,先是坐船去苏州府聆听陛下指示,然后又忙着做开拔准备。<br />
千头万绪,忙到崩溃。<br />
要统计、要安排次序、要协调水陆、要预判时间、要留出冗余~<br />
幸亏有参谋团队协助,<br />
否则,<br />
难度会增加5倍。<br />
……<br />
次日午时,<br />
顾一刀脸色大变,在约定地点,位于府城东侧的宜陵镇,没有见到如约而至的粮船队。<br />
“小赤佬!”<br />
“顾兄,这,这怎么办?”<br />
负责运粮的商人大惊失色,明白遇上黑吃黑了,惊慌失措。<br />
“勿慌,小事体。”<br />
顾一刀当即飞马返回扬州城,<br />
找到了忙碌的黄肆:<br />
“下官拜见总指挥。”<br />
“你部应于后日上午最后一批开拔。开拔准备都做好了吗?”<br />
“完全没有问题。”<br />
“还有何事?”<br />
“江北有一小股人见我军团要换防,口出狂言。下官想带弟兄出城,略施惩戒。”<br />
……<br />
黄肆停笔,抬头:<br />
“勿要误了登船时辰,否则军法从事。”<br />
“遵命。”<br />
得了军令的顾一刀,当晚就开始调兵。<br />
先200两从城防水师借了一大一小2条内河战舰,又从隔壁营借来了火炮和炮手。<br />
又50两,<br />
从淮扬情报组长希恭恕手底下的情报人员手里买来了关于漕帮的信息。<br />
次日,天蒙蒙亮。<br />
船队驶出扬州城。<br />
杀气腾腾~<br />
第4军团最痛恨不讲契约的人。<br />
……<br />
50两买来的情报显示:<br />
江北漕帮总舵有两处,一处在苏鲁交界的微山湖,另一处在兴化县周边的张家垛。<br />
要问这2处有什么区别?<br />
前者是精神上的,后者是实际上的。<br />
微山湖总舵供奉了三位祖师爷,地上有庙,湖中有船,香火不绝。<br />
张家垛,<br />
是漕帮核心人物聚居点,也是走私物资的中转站。<br />
……<br />
兴化县城,<br />
出于防卫需要,日常只开启一处城门。<br />
知县孔仁义,山东曲阜人士,<br />
虽然姓孔,但和圣人后裔没有关系。<br />
但是,<br />
恩科主考官纪昀就因为他的姓氏、籍贯,甚至不问文章,不看官相,当场就给过了。<br />
姓孔,一看就正确~<br />
然后,就发到战区最前线做了一任岌岌可危的知县。<br />
纪昀的用心也很难琢磨。<br />
……<br />
孔仁义嘴上很迂腐,<br />
心里却跟明镜似的。<br />
兜里领的是大清的俸禄,但是吴军来了得伺候,清军来了也得伺候。<br />
庆幸的是,两边的人从来不会一起进城,发生撞面的尴尬事故。<br />
这就好比奸夫和现夫,<br />
大家如果不撞面,还能装不知道。<br />
撞见了,不做点什么过激行为捍卫人格,传出去了面子真的很难堪。<br />
(本章完)</p>
襄阳确系坚城,<br />
可天底下,从来就没有一座永不沦陷的坚城。<br />
时代变了。<br />
火药武器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军事~<br />
如今的吴军,<br />
有的是撬开坚城乌龟壳的办法,信心十足。<br />
不过,<br />
按照预定计划,<br />
当李二狗看到成群结队的第4军团下船时,<br />
他肯定会目瞪口呆,然后气急败坏。<br />
去问刘叔:<br />
“为什么不调第2军团来?第5军团也不错啊。”<br />
……<br />
扬州府,<br />
下辖2州、6县。<br />
民间戏称:扬八属。<br />
第4军团的一个步兵连正在行军,水陆并进~<br />
速度有些慢,只因船舱内携带了500担新茶。<br />
没错,<br />
这支由江南小商小贩组成的军团,因驻扎扬州期间闲的无聊,手痒难耐,又搞起了业余买卖。<br />
出茶叶,<br />
换大米。<br />
乱世,粮价飞涨,<br />
茶叶和普通人几乎绝缘。<br />
但对于清统区的官绅阶层绝对是不可缺少的消费品。<br />
京城贵胄们喝了100多年的好茶。<br />
现在突然断了货源,这种难受,大约10年以上的老烟民懂。<br />
所以,<br />
这些走私的武夷山大红袍、杭州龙井、苏州碧螺春等昂贵茶叶一旦过了江,身价暴涨十倍百倍。<br />
……<br />
目标——扬州府下属兴化县。<br />
此地水网密布,又多是人工开挖的笔直小河。<br />
论河流密度,远远超过苏州。<br />
兴化县,既是鱼米之乡又是洪涝之地。<br />
一个地方能够同时戴两顶风格迥异的帽子,只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br />
西边,是本省著名的地上悬湖——高邮湖(本质上是黄河水)。<br />
北边,是射阳湖。<br />
周边修建有30余处水闸,在打仗之前属于南河总督管辖。<br />
一到汛期,防洪压力很大。<br />
历朝历代,<br />
都是保大不保小。<br />
京杭运河是“大”,里下河是“小”。<br />
……<br />
如果说,<br />
里下河平原(在江苏省中部)是江苏的锅底。<br />
那,<br />
兴化县就是锅底的底!<br />
所以,<br />
兴化百姓能不能过好日子,就取决于高邮湖的汛情。<br />
不淹,<br />
大家日子还可以。<br />
一到汛期,家家户户都备着小船,作为防洪措施。<br />
周边都是平原,没多大高差。<br />
就算决堤了,也不会出现湍急的洪水!而是缓慢匀速的往上涨。<br />
这一点很特殊,<br />
和山区省份完全不一样。<br />
……<br />
每次,<br />
黄河上游泛滥,高邮湖水闸扛不住,就开始放水。<br />
兴化县的百姓们默默的收拾东西,<br />
让家中的妇孺老残坐在八仙桌上。<br />
待水位漫过八仙桌时,附近的小河沟早就满了,划着小船可以直接入户,<br />
全家人登船,默默漂在水面上。<br />
好在一般百姓也没什么值钱家当,无非就是些粮食、衣服、被子,家禽,都搬上船。<br />
村里人划着船互相照应~<br />
将船拴在树顶。<br />
等洪水慢慢褪去,家园就再次露出来了。<br />
这种特殊的洪涝现象,<br />
人员伤亡不算太大,财产损失相对也小些。<br />
……<br />
对于当地人来说,<br />
最可怕的是在水稻成熟收割前几天,高邮湖突然放水。<br />
猝不及防,水稻淹没,颗粒无收。<br />
之后百姓因缺粮大批死亡。<br />
遇上心善的,还会留出1天的准备时间,稍微通知一下。<br />
遇上狠的来个半夜放水,反应都来不及。<br />
总之,<br />
即使在洪灾来了,这片也比更北边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传统创业区”幸福多了。<br />
……<br />
以上情况,<br />
第4军团少尉顾一刀都烂熟于心。<br />
他家3代人在苏州府城开小饭馆的,生意做的不大,4张桌子而已,但比一般农夫的日子好过多了。<br />
读过几年私塾,为人伶俐。<br />
身为厨房唯一刀手,加入军团是为了将家族生意做大做强。<br />
如今,<br />
父母借着酒水专营赚的盆满钵满,在城北买了块地,盖起了如今苏州府最流行的2层小楼。<br />
家里来信说给自己安排了一门亲事,小娘鱼已经正式进门了,每天在家开纺车。<br />
就等自己回家探亲时正式成亲。<br />
总之,<br />
日子是很有盼头的。<br />
……<br />
众所周知,<br />
第4军团极其惜命。<br />
日子很有盼头的顾少尉自然更加惜命。<br />
小命要是丢了,未婚妻啊、两层小楼啊,幸福未来啊,就都没了。<br />
所以,<br />
少尉带了一个满编连压阵。<br />
吴军军制,<br />
一连满编250人,分5个排。<br />
顾少尉带来的这个连,其中有1个散兵排、3个滑膛枪排,还有1个轻炮排。<br />
明明是可以下乡武力清剿的配置,<br />
如今却用来搞走私。<br />
……<br />
应该说,<br />
涉足走私,除了第4军团,其余军团无人敢。<br />
其余军团无非是趁着快打赢了,搜索残敌的时候,假装鞋带开了,低头弯腰稍微摸块银锭塞到自己口袋里,然后假装若无其事的继续追击。<br />
个人小赚一笔。<br />
而第4军团,<br />
则是成建制的武装走私。<br />
分工明确,<br />
事后从军官到士兵,人人有份。<br />
而这个走私链条的上下游,分别是浙江茶叶商会和江北漕帮。<br />
……<br />
“少尉,前方接近法华寺了。”<br />
身材中等的顾一刀站起身,高声道:<br />
“弟兄们,戒备。”<br />
一旁的鼓手敲响小鼓。<br />
鼓点声中,<br />
全连的士兵一改刚才的慵懒、轻佻,迅速转入了戒备模式,检查武器、弹药。<br />
搭乘骡车的士兵们跳下大车,整队集结。<br />
搭乘运茶船的轻炮排则是4人一组,围着特意弄上船的2磅轻炮。<br />
……<br />
脚下的这条河是盐河。<br />
两淮盐运衙门为了方便运盐,在江苏的东部开挖了多条小河沟通各个盐场,民间统称为盐河。<br />
盐河的特点是深度、宽度都有限。<br />
但河道笔直!<br />
顾一刀扣上飞碟盔,拉开千里镜瞭望敌情。<br />
前方河道,<br />
出现了一处河心洲。<br />
佛塔的尖顶和悠长的梵音同时入眼。<br />
……<br />
一切如旧,<br />
这样的生意,顾一刀已经亲历了5次。<br />
不过,<br />
他依旧不敢掉以轻心。<br />
用自费购买的千里镜仔细观察着周边,从河边芦苇从,到佛寺,到水面情况。<br />
最后,<br />
他还抬头望了望天空。<br />
一只乌鸦飞过~<br />
……<br />
1艘小舢板出从芦苇荡现身,漕帮的人终于出现了。<br />
一如既往,赤膊,单独撑篙。<br />
靠近大船后,<br />
此人猛地一撑篙,人就跳到了甲板上。<br />
张开双臂,爽朗笑道:<br />
“顾老爷好!”<br />
“二当家,最近气色不错。”<br />
熟人,熟门,熟路。<br />
……<br />
顾少尉制服笔挺,铜扣牛皮阔腰带扎紧。<br />
左佩剑,右配枪。<br />
腰后还悬着绒布包裹的千里镜。<br />
脚下军靴锃亮。<br />
漂亮的铁头盔扣过来,边缘垫起3块小石头,就是一口能煮又能涮的野炊小锅。????在江北漕帮眼里,吴军第4军团简直是装哔界达人。<br />
更别提那些令人眼馋的燧发枪了。<br />
如今的江湖,<br />
谁要是有10个这样的弟兄,就敢找个远离城池的路口或者集镇收税,做大做强。<br />
……<br />
由于拉锯战,<br />
如今江北的绝大部分区域出于失控状态。<br />
清廷只敢龟缩在以淮安、徐州为首的几处大型城池。<br />
吴军据守扬州、仪征2处城池,并无扩大地盘的想法。<br />
江苏巡抚福长安乐得其见,<br />
于是出现了诡异的一幕,<br />
大家谁也不想打破目前的局面,都很克制,保持默契。<br />
处于两方对峙中间地带的里下河平原,就成了一块彻底的两不管区域。<br />
清廷不敢驻军,吴军无意染指。<br />
原先的士绅阶层在江北会战时,被林淮生一扫空,侥幸的漏网之鱼也吓得举家搬迁。<br />
无所事事的江北漕帮弃船上岸,窃居了原本士绅阶层的位置。<br />
在乡村,<br />
他们就是王。<br />
甚至开始公开收粮、派徭役。<br />
……<br />
如今的里下河数县,仅剩县城尚且在清廷手里。<br />
山东恩科出来的那批读书人担任知县。<br />
但是,<br />
他们也清楚命令出不了县城。<br />
县城之外属于真空。<br />
第4军团是大王,各路江湖帮派是小王。<br />
……<br />
以今年的春粮为例,<br />
漕帮按照原来清廷的收取标准,征收上来后,三成孝敬给扬州府(吴),三成孝敬给淮安府(清)。<br />
剩下的自己留着。<br />
漕帮的日子好过的不得了。<br />
不久之前,由于漕运制度崩溃,大家的饭碗丢了,结果又端上了更香的饭碗。<br />
总之,<br />
清吴双方都知道江北漕帮是什么玩意。<br />
两边哈着~<br />
但无所谓。<br />
……<br />
“顾老爷,听说你们要调防?”<br />
“军事机密,不该你打听。”<br />
“是,是。”<br />
船队停泊岸边,士兵们持枪警戒,盯着漕帮的徒手汉子们搬运。<br />
新茶是紧俏货。<br />
运到京城,能卖出往日20倍以上的价格。<br />
漕帮敢在这种生意里分一杯羹,背后自然有大人物撑腰的。<br />
淮安督粮道于运和是其中一个。<br />
此外,或许还有其他人。<br />
巡抚福长安也拿一份分红,但他没有直接涉入。<br />
三不原则:不支持、不反对、不知道。<br />
富察家的子弟,懂正治。<br />
总之,<br />
战争,不破生意。<br />
看似滑稽离谱,实际上翻开历史比比皆是。<br />
涉世不深的人以为历史是一抹白,进入社会后又认为历史是一抹黑,<br />
实际上,历史是一坨灰~<br />
……<br />
“顾老爷,一担500两是不是有点贵了?”<br />
“贵吗?”<br />
二当家的不敢抬杠,讪笑低头。<br />
交割完毕,<br />
顾少尉拿着单子,突然说道:<br />
“这批大米要的急,你们明天就送到扬州东边的宜陵镇。”<br />
二当家的陪着笑:<br />
“是,是。”<br />
……<br />
第4军团不辞辛劳,主要是为了遮人耳目,如果每次都让漕帮在扬州城外交割。<br />
那久而久之,<br />
消息必定会走漏,引起麻烦。<br />
第4军仔细琢磨过,走私大米入境对吴国有利,可以平抑粮价。<br />
说起来也显得公忠体国,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麻烦。<br />
即使部分人知晓,<br />
也会装聋作哑,不至于揭穿。<br />
毕竟,<br />
粮价乃当前大局嘛。<br />
4军团向来很有大局观~<br />
……<br />
其实,<br />
10天前,军团就接到了调令,在做开拔准备。<br />
士兵们行色匆匆,忙着打包。<br />
扬州城内,<br />
稍有常识的人都看的出来。<br />
漕帮,显然在城内是有眼线的。<br />
……<br />
“少尉,咱们什么时候开拔?”<br />
“至多再待3日,必须登船了。”<br />
“真舍不得这扬州好地方,就和在家里差不多。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br />
众人纷纷表达着惋惜不舍。<br />
他们离开之后,<br />
驻扎江宁的第1军团会暂时接防。<br />
据说,<br />
驻扎崇明的一支广籍客家新兵,也会过来。<br />
……<br />
第4军团总指挥黄肆最近忙的脚不沾地,先是坐船去苏州府聆听陛下指示,然后又忙着做开拔准备。<br />
千头万绪,忙到崩溃。<br />
要统计、要安排次序、要协调水陆、要预判时间、要留出冗余~<br />
幸亏有参谋团队协助,<br />
否则,<br />
难度会增加5倍。<br />
……<br />
次日午时,<br />
顾一刀脸色大变,在约定地点,位于府城东侧的宜陵镇,没有见到如约而至的粮船队。<br />
“小赤佬!”<br />
“顾兄,这,这怎么办?”<br />
负责运粮的商人大惊失色,明白遇上黑吃黑了,惊慌失措。<br />
“勿慌,小事体。”<br />
顾一刀当即飞马返回扬州城,<br />
找到了忙碌的黄肆:<br />
“下官拜见总指挥。”<br />
“你部应于后日上午最后一批开拔。开拔准备都做好了吗?”<br />
“完全没有问题。”<br />
“还有何事?”<br />
“江北有一小股人见我军团要换防,口出狂言。下官想带弟兄出城,略施惩戒。”<br />
……<br />
黄肆停笔,抬头:<br />
“勿要误了登船时辰,否则军法从事。”<br />
“遵命。”<br />
得了军令的顾一刀,当晚就开始调兵。<br />
先200两从城防水师借了一大一小2条内河战舰,又从隔壁营借来了火炮和炮手。<br />
又50两,<br />
从淮扬情报组长希恭恕手底下的情报人员手里买来了关于漕帮的信息。<br />
次日,天蒙蒙亮。<br />
船队驶出扬州城。<br />
杀气腾腾~<br />
第4军团最痛恨不讲契约的人。<br />
……<br />
50两买来的情报显示:<br />
江北漕帮总舵有两处,一处在苏鲁交界的微山湖,另一处在兴化县周边的张家垛。<br />
要问这2处有什么区别?<br />
前者是精神上的,后者是实际上的。<br />
微山湖总舵供奉了三位祖师爷,地上有庙,湖中有船,香火不绝。<br />
张家垛,<br />
是漕帮核心人物聚居点,也是走私物资的中转站。<br />
……<br />
兴化县城,<br />
出于防卫需要,日常只开启一处城门。<br />
知县孔仁义,山东曲阜人士,<br />
虽然姓孔,但和圣人后裔没有关系。<br />
但是,<br />
恩科主考官纪昀就因为他的姓氏、籍贯,甚至不问文章,不看官相,当场就给过了。<br />
姓孔,一看就正确~<br />
然后,就发到战区最前线做了一任岌岌可危的知县。<br />
纪昀的用心也很难琢磨。<br />
……<br />
孔仁义嘴上很迂腐,<br />
心里却跟明镜似的。<br />
兜里领的是大清的俸禄,但是吴军来了得伺候,清军来了也得伺候。<br />
庆幸的是,两边的人从来不会一起进城,发生撞面的尴尬事故。<br />
这就好比奸夫和现夫,<br />
大家如果不撞面,还能装不知道。<br />
撞见了,不做点什么过激行为捍卫人格,传出去了面子真的很难堪。<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