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第514章 被陛下刻意放纵的血腥商战<br />
这一场御前军事会议,隐含了太多刀光剑影。<br />
李郁沉吟许久,对众人说道:<br />
“诸位爱卿说的都很有道理,寡人需要再琢磨琢磨。年关在即,安心过年,除夕夜寡人还想和诸位喝一杯呢。”<br />
气氛顿时轻松许多。<br />
沉闷压抑一扫空,转而聊起了新年。<br />
……<br />
回到寝宫,李郁低声询问:<br />
“刘千回来了吗?”<br />
“回陛下,尚无消息。”<br />
“湖南那边有最新军报吗?”<br />
“回陛下,也没有。就连信鸽也没有回来。”<br />
“知道了。”<br />
恶劣的天气让一切陷入停滞。<br />
战争、通信、商业往来全部中止,所有人只能家里蹲,等着春暖开。<br />
甚至,<br />
除夕夜的宫中酒宴,也被迫修改了宾客名单。<br />
原定参加的各省头脸人物近百人都来不了了,也就苏松两府路途够近,可以来。<br />
再加上不久前的刺杀事件,杨妃身亡,给这个春节蒙上了一层阴影。<br />
……<br />
府城组织了人手,每日例行清理积雪。<br />
故而对城内交通影响不大。<br />
一辆马车咔咔碾过积雪,抵达了平江路北的一间小院门前。<br />
胡雪余下车,快步走入小院。<br />
外面朴素无华,里面却别有洞天,小楼内温暖如春。<br />
早就恭候在此的四名富商,连忙迎上:<br />
“拜见胡老大人。”<br />
“四位总商,不必多礼。”<br />
……<br />
扬州四大盐商自从归顺吴廷之后,长驻江西景德镇,生意做的风生水起。<br />
不过,<br />
他们可没忘了在中枢结交人脉。<br />
这座不起眼的小楼就是他们特意购置的产业,专门接待贵客。<br />
驻苏办~<br />
小楼内部装修之奢华,就连胡雪余也颇感诧异,金玉满堂在书里是夸张,在这里是写实。<br />
“暴雪连绵,道路隔绝,你们是怎么过来的?”<br />
精瘦的黄总商笑道:<br />
“好教老大人知晓,暴雪刚起,我们就动身了。”<br />
“嗯,你们有心了,近来生意如何?”<br />
“托陛下的福,陶瓷生意日进斗金,砖窑生意涓涓细流。”<br />
胡雪余很诧异的抬眼望了一眼江春,心想你倒是实诚,不怕露财。<br />
……<br />
酒过三巡,自然要谈点正事。<br />
先是热烈吹捧了一番陛下的英明,然后江春假装不经意的问道:<br />
“听闻陛下有意征召富商子弟从军?还请国丈指点。”<br />
胡雪余慢条斯理地咽下食物,<br />
又擦了擦嘴,才开口道:<br />
“确有此事,但不是去当大头兵,而是进入筹建的海军士官学校。日后登上战舰从准尉做起,至于以后能做到哪一步,还得看个人军功。”<br />
米总商的肥脸抖动,不可思议地问道:<br />
“海军,要出海吧?”<br />
这个问题过于弱智,在场无人搭理。<br />
……<br />
胡雪余眼皮都不抬,自顾自地吃菜。<br />
扒鱼翅,关键在高汤。<br />
红烧熊掌,胜在新鲜。<br />
清汤南洋血燕窝,全在燕窝品种。<br />
碧螺春炒鸡舌,主打一个罕见。<br />
葱烧海参,味道主次分明。<br />
他这辈子是吃过见过的,知道这桌菜的含金量,从食材到厨艺都是顶尖的,就算是吴皇宫的御宴也只能黯然失色。<br />
陛下可怜呐。<br />
见正主如此淡定,四大盐商也默默心里盘算。<br />
江春抓起酒壶斟酒,<br />
然后问道:<br />
“小民妄自揣测,陛下的用意是希望我等商贾为国效力,日后才能服众?”<br />
……<br />
胡雪余微微颔首。<br />
藤蔓需要大树,大树也需要藤蔓。<br />
四大总商不是一般人,值得笼络一二。<br />
“我吴国不讲士农工商,不过想来诸位也是知道的,几千年来,士为何贵,商为何贱?朝中有人好做官嘛。”<br />
众人默默点头,是这個道理。<br />
胡雪余举杯和江春稍微一碰。<br />
笑道:<br />
“海军不同于陆军,地位更高,晋升更快,专业更强。海军士官学校公开招考,这叫什么?带枪的两榜进士。”<br />
众人傻眼~<br />
话说到这个程度,再听不懂就真白混了。<br />
……<br />
这已经说透本质了。<br />
如果没有事先的50万两银票孝敬,胡雪余今日断断不会这样耐心。<br />
总之,<br />
他喜欢琢磨陛下,而且琢磨的挺透彻。<br />
“陆军嘛,发杆枪训练几个月就能拉上战场,只要有银子,步兵要多少有多少。海军就不一样了,要学天文,地理,航海,炮术,数学,这里面的学问大了去了。”<br />
实际上胡雪余也不懂,但不影响侃侃而谈。<br />
“朝廷会逐步放宽海贸,届时,金山银海四面八方汇入我大吴。如此一来,能少得了海军护航吗?”<br />
……<br />
黄总商端起酒杯,问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br />
“还请国丈指点,长子还是次子?嫡子还是庶子?”<br />
胡雪余噗嗤笑了:<br />
“除掉继承家业的,不成器的,刁滑懒馋的,是儿子就行,是孙子也行。”<br />
黄总商大笑。<br />
赢,赢麻了。<br />
他这一生至少把4成的钱给了女人,月抛妾不假,但那是针对没怀上的。<br />
怀上的,那就不抛了。<br />
生了姑娘,给个1万两打发走娘儿俩。<br />
生了儿子,就进门做正式姨娘。<br />
……<br />
米总商盯着他,冷不丁问道:<br />
“老黄,你有多少个儿子?”<br />
黄总商一愣,竟然报不出数。<br />
大概,似乎,好像得有三四十个庶子吧,从中挑几个送给陛下当海军,一点都不心疼。<br />
不过,<br />
有人很心疼。<br />
所有人的目光刷刷投向江春~<br />
胡雪余清了清嗓子:<br />
“江总商膝下只有一位公子。他就不必从军了。对了,听说贵公子一直在杭州?”<br />
江春老脸一红。<br />
逆子啊。<br />
老子在景德镇日进斗金,他在杭州挥金如土~<br />
“犬子读书不成,经商不利,生性纨绔,不堪大任。”<br />
胡雪余叹了一口气,同情的望着眼前这位同龄人。<br />
难得的放下身段,安慰道:<br />
“也无妨。东坡先生晚年开悟,写诗云,但愿吾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br />
……<br />
送走了贵客,四总商继续喝茶。<br />
屋外风雪交加,屋内好似天堂。<br />
黄总商嬉皮笑脸,来了一句:<br />
“老江,咱们是几十年的老伙计了。你给个痛快话,要不要儿子?我给你过继三五个。”<br />
“别不吭声啊?”<br />
“不然我给你挑几个包生儿子的女人?你别瞪我啊,做生意布局我不如伱,识女人你不如我。”<br />
米总商、苏总商笑的眼泪都出来了。<br />
江、苏、黄、米,四大盐商素来团结,遇事同进同退,好似一人。<br />
虽然失去了世代依赖的食盐生意,但他们还是忘不了垄段的香甜~<br />
……<br />
普通陶瓷生意不可能垄段,但高端陶瓷生意可以。<br />
陛下的品牌战略,四大总商奉为皋臬,致力于打造高端奢侈的“茉莉”系列陶瓷。<br />
奢侈品,<br />
一靠文化,二靠理念,三靠资金。<br />
这些要素,四大总商都具备。除了景德镇的600座瓷窑,他们还在赣北购买了一块依山傍水的地,种植桑叶,搞奢侈品丝绸,品牌取名“无衣”。<br />
因为面积不大,故而皖赣茶叶商会没有出面阻止。<br />
如果四大总商想大举进军茶叶行业的话,皖赣茶叶商会必定出手。<br />
……<br />
“陛下~”<br />
杨妃曾经的贴身丫鬟,红儿,怯生生的送来了上个月的汇总简报。<br />
如今,<br />
内政部失去了掌舵人,陛下亲自接手。<br />
李郁很清楚,皇帝的一生,就是逐渐“聋化、瞎化”的过程,所以皇帝亲自掌握真实信息就显得尤其重要。<br />
内政部的工作方式比较特殊,在各军团、各衙署、各工矿布局坐探,是一种典型的被动收集情报方式。<br />
隐蔽低调,不易暴露。<br />
仅是在中枢的部分人知道有这么一个部门存在,地方上完全无感。<br />
……<br />
其中一份简报,吸引了李郁注意力。<br />
关于盐商的。<br />
奢侈品生意选址很重要。<br />
必须开在苏州、杭州、江宁、广州、松江、湖州的最繁华最中心街道,才敢朝进店的客人开出最离谱的价格。<br />
盐商进军广州,受到了广府商人的抵制。<br />
一方是过江龙,一方是地头蛇。<br />
刚开始,地头蛇广府人占优势。<br />
不过过江龙很有耐心,一批批的从外省调人助拳,持续反击。<br />
你打我的人,我也打你的人。<br />
你砸我的铺子,我也砸你的铺子。<br />
耗呗~<br />
如此反复拉锯,主打一个杀敌800,自损1500。<br />
广州城内引为奇观,啧啧称奇。<br />
最终,地头蛇受不了了。<br />
双方在中间人的说和下喝茶言欢。<br />
过江龙出了一笔茶水费,从此不再被刁难。<br />
就这样,<br />
四大总商凭借牛皮一样的韧劲,成功的开出了广州第一家奢侈品店铺。<br />
……<br />
野性时代,开拓商场,跑马圈地少不了这些事。<br />
江湖好汉见了这些巨商,都得弯腰温顺的尊称一声“大哥”,向老前辈致敬~<br />
没有霹雳手段,能挣金山银海?<br />
善人的身家绝对不会超过2000两。<br />
李郁对此心知肚明~<br />
不过,<br />
四大总商能够从“抠百姓碗里的盐”,变成“掏有钱人的兜”,这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br />
可喜可贺,需要鼓励。<br />
……<br />
李郁不打算敲打他们。<br />
折腾吧,翻不了天。<br />
如今的吴国商场就是一个巨大的蛐蛐罐,最后胜出者将获得“海阔天空”奖励——到海外开拓生意。<br />
想来,<br />
这些胜出者到了海外,肯定能一秒钟适应环境,炮击欧洲殖民者、火烧南洋土著。<br />
什么是文明?<br />
大约就是大部分人可以安心享受文明成果、成熟秩序的同时,有一些人在外面做着“很不文明但是必不可缺”的事。<br />
世上从来就没有纯粹的文明,就好比这个星球上不存在绝无杂质的单一纯净物质。<br />
追求百分百纯粹,本质上是一种心理疾病。<br />
……<br />
这个春节略显惨淡~<br />
炮竹鞭炮声都大不如从前,稀疏冷清。<br />
无数人在异常天象下苦苦求生,祈求自家的破屋不要被压垮。<br />
吴廷内部预测,治下死亡数目不会低于50万人。<br />
屋子压垮,人必死。<br />
没有粮食,人必死。<br />
没有燃料,人必死。<br />
如今吴国治下百姓粮食问题不大,家家几乎都有存粮。<br />
燃料问题不小,虽然提前卖了很多的蜂窝煤,但在这种极端严寒之下显然不够。<br />
房屋问题很大,土坯屋比例太大。<br />
……<br />
北方清统区就不提了,三个问题都特别严峻。<br />
而且气温越向北越低。<br />
吴廷估计北方会消失500万到1000万人口。<br />
人与自然的战争,人类十战九输一平。<br />
不过,<br />
正月初三开始,雪停了。<br />
各城池纷纷开始组织人手清理积雪。<br />
先是街道、房屋,然后是官道,逐渐向外扩展。<br />
化雪天特别冷。<br />
袄也挡不住刺骨寒冷,每隔半个时辰就换一批人。<br />
商人捐银,衙署组织人手用大锅熬姜汤给大家御寒,再多设烤火点,及时去除衣服鞋袜的水分。<br />
世界,逐步恢复生机。<br />
……<br />
大半个月后,南方各省的主要交通恢复。<br />
苏州府城,西南角。<br />
一座自从落成之后从未使用过的超大礼堂,迎来了久违的喧嚣。<br />
各地的上流人士齐聚一堂,喜气洋洋。<br />
礼堂内温暖如春。<br />
台上,<br />
来自江南纺织厂的姑娘们好似蝴蝶,穿梭不停。<br />
她们身着各种新服装,骄傲而自信。<br />
走秀!<br />
18世纪的上流人士哪儿见过这种场面,纷纷称赞特别高雅。<br />
……<br />
姑娘们走出来,好似缓缓展开的历史画卷。<br />
骨簪木簪,麻布皮袍——远古<br />
上衣窄袖,下裳围裙——西周<br />
交领长袍,古朴大气——春秋战国<br />
曲裾深衣,宽袖曳地——汉<br />
短糯长裙,裙腰高系——唐<br />
短衣长裙,外搭揹子——宋<br />
到宋为止,没有涉及明清服装。<br />
……<br />
姑娘们半蒙面纱,这一趟走下来每个人可以拿2两报酬。<br />
本来,这算伤风败俗。<br />
但是陛下和重臣们都是观众,就变成了大雅之堂。<br />
各式服装展示之后,是13种样板服装展示。<br />
陛下基于宋代审美去繁就简,设计常服。基于汉唐审美,设计华服。现代元素占比不超过3成。<br />
主要特点是:<br />
简洁、明快、方便、勾勒优点,具备审美。<br />
夏装出场时,全场哗然。<br />
太大胆了!<br />
这是能给自家女人穿出街的吗?不过要是别人家的女人穿出街,倒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br />
……<br />
前排,<br />
有一宫女起身,脆声道:<br />
“陛下夸赞,甚美,赏金一锭,以充嫁妆。”<br />
原本台上眼眶微红、局促不安的姑娘瞬间喜笑颜开。就冲陛下这句话,回去之后肯定能嫁个好人家。<br />
移风易俗,从衣着开始。<br />
第一步:衣裳自由。<br />
吴廷明发上谕,昭告天下:<br />
即日起,<br />
除明黄服饰、官服、军服之外,百姓衣着皆可自由选择。无论何等离经叛道,地方皆不可干涉,违令者流放崇明。<br />
……<br />
李郁刻意摒弃了明清服装,是因为清装元素部分借鉴明装,两者有很多模糊的共同点。<br />
为了避免将来被人掺沙子搞出什么汉旗装,干脆做的彻底点~<br />
总之,<br />
李郁向来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敌人。<br />
服装~看似是小事,实则是大事。<br />
(本章完)</p>
这一场御前军事会议,隐含了太多刀光剑影。<br />
李郁沉吟许久,对众人说道:<br />
“诸位爱卿说的都很有道理,寡人需要再琢磨琢磨。年关在即,安心过年,除夕夜寡人还想和诸位喝一杯呢。”<br />
气氛顿时轻松许多。<br />
沉闷压抑一扫空,转而聊起了新年。<br />
……<br />
回到寝宫,李郁低声询问:<br />
“刘千回来了吗?”<br />
“回陛下,尚无消息。”<br />
“湖南那边有最新军报吗?”<br />
“回陛下,也没有。就连信鸽也没有回来。”<br />
“知道了。”<br />
恶劣的天气让一切陷入停滞。<br />
战争、通信、商业往来全部中止,所有人只能家里蹲,等着春暖开。<br />
甚至,<br />
除夕夜的宫中酒宴,也被迫修改了宾客名单。<br />
原定参加的各省头脸人物近百人都来不了了,也就苏松两府路途够近,可以来。<br />
再加上不久前的刺杀事件,杨妃身亡,给这个春节蒙上了一层阴影。<br />
……<br />
府城组织了人手,每日例行清理积雪。<br />
故而对城内交通影响不大。<br />
一辆马车咔咔碾过积雪,抵达了平江路北的一间小院门前。<br />
胡雪余下车,快步走入小院。<br />
外面朴素无华,里面却别有洞天,小楼内温暖如春。<br />
早就恭候在此的四名富商,连忙迎上:<br />
“拜见胡老大人。”<br />
“四位总商,不必多礼。”<br />
……<br />
扬州四大盐商自从归顺吴廷之后,长驻江西景德镇,生意做的风生水起。<br />
不过,<br />
他们可没忘了在中枢结交人脉。<br />
这座不起眼的小楼就是他们特意购置的产业,专门接待贵客。<br />
驻苏办~<br />
小楼内部装修之奢华,就连胡雪余也颇感诧异,金玉满堂在书里是夸张,在这里是写实。<br />
“暴雪连绵,道路隔绝,你们是怎么过来的?”<br />
精瘦的黄总商笑道:<br />
“好教老大人知晓,暴雪刚起,我们就动身了。”<br />
“嗯,你们有心了,近来生意如何?”<br />
“托陛下的福,陶瓷生意日进斗金,砖窑生意涓涓细流。”<br />
胡雪余很诧异的抬眼望了一眼江春,心想你倒是实诚,不怕露财。<br />
……<br />
酒过三巡,自然要谈点正事。<br />
先是热烈吹捧了一番陛下的英明,然后江春假装不经意的问道:<br />
“听闻陛下有意征召富商子弟从军?还请国丈指点。”<br />
胡雪余慢条斯理地咽下食物,<br />
又擦了擦嘴,才开口道:<br />
“确有此事,但不是去当大头兵,而是进入筹建的海军士官学校。日后登上战舰从准尉做起,至于以后能做到哪一步,还得看个人军功。”<br />
米总商的肥脸抖动,不可思议地问道:<br />
“海军,要出海吧?”<br />
这个问题过于弱智,在场无人搭理。<br />
……<br />
胡雪余眼皮都不抬,自顾自地吃菜。<br />
扒鱼翅,关键在高汤。<br />
红烧熊掌,胜在新鲜。<br />
清汤南洋血燕窝,全在燕窝品种。<br />
碧螺春炒鸡舌,主打一个罕见。<br />
葱烧海参,味道主次分明。<br />
他这辈子是吃过见过的,知道这桌菜的含金量,从食材到厨艺都是顶尖的,就算是吴皇宫的御宴也只能黯然失色。<br />
陛下可怜呐。<br />
见正主如此淡定,四大盐商也默默心里盘算。<br />
江春抓起酒壶斟酒,<br />
然后问道:<br />
“小民妄自揣测,陛下的用意是希望我等商贾为国效力,日后才能服众?”<br />
……<br />
胡雪余微微颔首。<br />
藤蔓需要大树,大树也需要藤蔓。<br />
四大总商不是一般人,值得笼络一二。<br />
“我吴国不讲士农工商,不过想来诸位也是知道的,几千年来,士为何贵,商为何贱?朝中有人好做官嘛。”<br />
众人默默点头,是这個道理。<br />
胡雪余举杯和江春稍微一碰。<br />
笑道:<br />
“海军不同于陆军,地位更高,晋升更快,专业更强。海军士官学校公开招考,这叫什么?带枪的两榜进士。”<br />
众人傻眼~<br />
话说到这个程度,再听不懂就真白混了。<br />
……<br />
这已经说透本质了。<br />
如果没有事先的50万两银票孝敬,胡雪余今日断断不会这样耐心。<br />
总之,<br />
他喜欢琢磨陛下,而且琢磨的挺透彻。<br />
“陆军嘛,发杆枪训练几个月就能拉上战场,只要有银子,步兵要多少有多少。海军就不一样了,要学天文,地理,航海,炮术,数学,这里面的学问大了去了。”<br />
实际上胡雪余也不懂,但不影响侃侃而谈。<br />
“朝廷会逐步放宽海贸,届时,金山银海四面八方汇入我大吴。如此一来,能少得了海军护航吗?”<br />
……<br />
黄总商端起酒杯,问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br />
“还请国丈指点,长子还是次子?嫡子还是庶子?”<br />
胡雪余噗嗤笑了:<br />
“除掉继承家业的,不成器的,刁滑懒馋的,是儿子就行,是孙子也行。”<br />
黄总商大笑。<br />
赢,赢麻了。<br />
他这一生至少把4成的钱给了女人,月抛妾不假,但那是针对没怀上的。<br />
怀上的,那就不抛了。<br />
生了姑娘,给个1万两打发走娘儿俩。<br />
生了儿子,就进门做正式姨娘。<br />
……<br />
米总商盯着他,冷不丁问道:<br />
“老黄,你有多少个儿子?”<br />
黄总商一愣,竟然报不出数。<br />
大概,似乎,好像得有三四十个庶子吧,从中挑几个送给陛下当海军,一点都不心疼。<br />
不过,<br />
有人很心疼。<br />
所有人的目光刷刷投向江春~<br />
胡雪余清了清嗓子:<br />
“江总商膝下只有一位公子。他就不必从军了。对了,听说贵公子一直在杭州?”<br />
江春老脸一红。<br />
逆子啊。<br />
老子在景德镇日进斗金,他在杭州挥金如土~<br />
“犬子读书不成,经商不利,生性纨绔,不堪大任。”<br />
胡雪余叹了一口气,同情的望着眼前这位同龄人。<br />
难得的放下身段,安慰道:<br />
“也无妨。东坡先生晚年开悟,写诗云,但愿吾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br />
……<br />
送走了贵客,四总商继续喝茶。<br />
屋外风雪交加,屋内好似天堂。<br />
黄总商嬉皮笑脸,来了一句:<br />
“老江,咱们是几十年的老伙计了。你给个痛快话,要不要儿子?我给你过继三五个。”<br />
“别不吭声啊?”<br />
“不然我给你挑几个包生儿子的女人?你别瞪我啊,做生意布局我不如伱,识女人你不如我。”<br />
米总商、苏总商笑的眼泪都出来了。<br />
江、苏、黄、米,四大盐商素来团结,遇事同进同退,好似一人。<br />
虽然失去了世代依赖的食盐生意,但他们还是忘不了垄段的香甜~<br />
……<br />
普通陶瓷生意不可能垄段,但高端陶瓷生意可以。<br />
陛下的品牌战略,四大总商奉为皋臬,致力于打造高端奢侈的“茉莉”系列陶瓷。<br />
奢侈品,<br />
一靠文化,二靠理念,三靠资金。<br />
这些要素,四大总商都具备。除了景德镇的600座瓷窑,他们还在赣北购买了一块依山傍水的地,种植桑叶,搞奢侈品丝绸,品牌取名“无衣”。<br />
因为面积不大,故而皖赣茶叶商会没有出面阻止。<br />
如果四大总商想大举进军茶叶行业的话,皖赣茶叶商会必定出手。<br />
……<br />
“陛下~”<br />
杨妃曾经的贴身丫鬟,红儿,怯生生的送来了上个月的汇总简报。<br />
如今,<br />
内政部失去了掌舵人,陛下亲自接手。<br />
李郁很清楚,皇帝的一生,就是逐渐“聋化、瞎化”的过程,所以皇帝亲自掌握真实信息就显得尤其重要。<br />
内政部的工作方式比较特殊,在各军团、各衙署、各工矿布局坐探,是一种典型的被动收集情报方式。<br />
隐蔽低调,不易暴露。<br />
仅是在中枢的部分人知道有这么一个部门存在,地方上完全无感。<br />
……<br />
其中一份简报,吸引了李郁注意力。<br />
关于盐商的。<br />
奢侈品生意选址很重要。<br />
必须开在苏州、杭州、江宁、广州、松江、湖州的最繁华最中心街道,才敢朝进店的客人开出最离谱的价格。<br />
盐商进军广州,受到了广府商人的抵制。<br />
一方是过江龙,一方是地头蛇。<br />
刚开始,地头蛇广府人占优势。<br />
不过过江龙很有耐心,一批批的从外省调人助拳,持续反击。<br />
你打我的人,我也打你的人。<br />
你砸我的铺子,我也砸你的铺子。<br />
耗呗~<br />
如此反复拉锯,主打一个杀敌800,自损1500。<br />
广州城内引为奇观,啧啧称奇。<br />
最终,地头蛇受不了了。<br />
双方在中间人的说和下喝茶言欢。<br />
过江龙出了一笔茶水费,从此不再被刁难。<br />
就这样,<br />
四大总商凭借牛皮一样的韧劲,成功的开出了广州第一家奢侈品店铺。<br />
……<br />
野性时代,开拓商场,跑马圈地少不了这些事。<br />
江湖好汉见了这些巨商,都得弯腰温顺的尊称一声“大哥”,向老前辈致敬~<br />
没有霹雳手段,能挣金山银海?<br />
善人的身家绝对不会超过2000两。<br />
李郁对此心知肚明~<br />
不过,<br />
四大总商能够从“抠百姓碗里的盐”,变成“掏有钱人的兜”,这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br />
可喜可贺,需要鼓励。<br />
……<br />
李郁不打算敲打他们。<br />
折腾吧,翻不了天。<br />
如今的吴国商场就是一个巨大的蛐蛐罐,最后胜出者将获得“海阔天空”奖励——到海外开拓生意。<br />
想来,<br />
这些胜出者到了海外,肯定能一秒钟适应环境,炮击欧洲殖民者、火烧南洋土著。<br />
什么是文明?<br />
大约就是大部分人可以安心享受文明成果、成熟秩序的同时,有一些人在外面做着“很不文明但是必不可缺”的事。<br />
世上从来就没有纯粹的文明,就好比这个星球上不存在绝无杂质的单一纯净物质。<br />
追求百分百纯粹,本质上是一种心理疾病。<br />
……<br />
这个春节略显惨淡~<br />
炮竹鞭炮声都大不如从前,稀疏冷清。<br />
无数人在异常天象下苦苦求生,祈求自家的破屋不要被压垮。<br />
吴廷内部预测,治下死亡数目不会低于50万人。<br />
屋子压垮,人必死。<br />
没有粮食,人必死。<br />
没有燃料,人必死。<br />
如今吴国治下百姓粮食问题不大,家家几乎都有存粮。<br />
燃料问题不小,虽然提前卖了很多的蜂窝煤,但在这种极端严寒之下显然不够。<br />
房屋问题很大,土坯屋比例太大。<br />
……<br />
北方清统区就不提了,三个问题都特别严峻。<br />
而且气温越向北越低。<br />
吴廷估计北方会消失500万到1000万人口。<br />
人与自然的战争,人类十战九输一平。<br />
不过,<br />
正月初三开始,雪停了。<br />
各城池纷纷开始组织人手清理积雪。<br />
先是街道、房屋,然后是官道,逐渐向外扩展。<br />
化雪天特别冷。<br />
袄也挡不住刺骨寒冷,每隔半个时辰就换一批人。<br />
商人捐银,衙署组织人手用大锅熬姜汤给大家御寒,再多设烤火点,及时去除衣服鞋袜的水分。<br />
世界,逐步恢复生机。<br />
……<br />
大半个月后,南方各省的主要交通恢复。<br />
苏州府城,西南角。<br />
一座自从落成之后从未使用过的超大礼堂,迎来了久违的喧嚣。<br />
各地的上流人士齐聚一堂,喜气洋洋。<br />
礼堂内温暖如春。<br />
台上,<br />
来自江南纺织厂的姑娘们好似蝴蝶,穿梭不停。<br />
她们身着各种新服装,骄傲而自信。<br />
走秀!<br />
18世纪的上流人士哪儿见过这种场面,纷纷称赞特别高雅。<br />
……<br />
姑娘们走出来,好似缓缓展开的历史画卷。<br />
骨簪木簪,麻布皮袍——远古<br />
上衣窄袖,下裳围裙——西周<br />
交领长袍,古朴大气——春秋战国<br />
曲裾深衣,宽袖曳地——汉<br />
短糯长裙,裙腰高系——唐<br />
短衣长裙,外搭揹子——宋<br />
到宋为止,没有涉及明清服装。<br />
……<br />
姑娘们半蒙面纱,这一趟走下来每个人可以拿2两报酬。<br />
本来,这算伤风败俗。<br />
但是陛下和重臣们都是观众,就变成了大雅之堂。<br />
各式服装展示之后,是13种样板服装展示。<br />
陛下基于宋代审美去繁就简,设计常服。基于汉唐审美,设计华服。现代元素占比不超过3成。<br />
主要特点是:<br />
简洁、明快、方便、勾勒优点,具备审美。<br />
夏装出场时,全场哗然。<br />
太大胆了!<br />
这是能给自家女人穿出街的吗?不过要是别人家的女人穿出街,倒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br />
……<br />
前排,<br />
有一宫女起身,脆声道:<br />
“陛下夸赞,甚美,赏金一锭,以充嫁妆。”<br />
原本台上眼眶微红、局促不安的姑娘瞬间喜笑颜开。就冲陛下这句话,回去之后肯定能嫁个好人家。<br />
移风易俗,从衣着开始。<br />
第一步:衣裳自由。<br />
吴廷明发上谕,昭告天下:<br />
即日起,<br />
除明黄服饰、官服、军服之外,百姓衣着皆可自由选择。无论何等离经叛道,地方皆不可干涉,违令者流放崇明。<br />
……<br />
李郁刻意摒弃了明清服装,是因为清装元素部分借鉴明装,两者有很多模糊的共同点。<br />
为了避免将来被人掺沙子搞出什么汉旗装,干脆做的彻底点~<br />
总之,<br />
李郁向来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敌人。<br />
服装~看似是小事,实则是大事。<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