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第564章 攻陷旅顺后,靖海侯提出兵力弥补战略<br />
旗舰炮手尚在犹豫,编队的其他战舰却集体开火了。<br />
13艘战舰在短短 50息内成功投射了近 200颗实心弹。<br />
海滩,血雾漫天。<br />
下马步战的八旗兵和处于劣势的吴军步兵都被打懵了,不知所措。<br />
炮弹乱飞,漫天细沙。<br />
双方士兵抱头鼠窜。<br />
……<br />
韦子龙望着硝烟弥漫的海滩,目瞪口呆。<br />
脚下甲板震动。<br />
一直犹豫的旗舰炮手们终于开炮了,又是 20余颗炮弹砸向海滩。<br />
乌鸦巢里,瞭望哨探出身子朝脚下的甲板大吼:<br />
“抬高射角,延伸轰击!!”<br />
韦子龙扭头高呼:<br />
“传令,舰队尽量贴近海岸线,右侧轰击。”<br />
旗舰打出旗语,领头转向左侧,在海面切了一个圆之后掉头,再次驶入炮击航线。<br />
炮手忙着换长炮。<br />
吴军战舰所载之卡隆炮是对付水面战舰的利器,对付陆地人员略显尴尬,主要是射程。<br />
“ 1号炮装填完毕。”<br />
“ 4号炮装填完毕。”<br />
“~”<br />
炮长透过舷窗紧张的注视着海滩。<br />
他为旗舰捏着一把汗,切入太狠了,距离海滩仅有小半里。运气不好,随时可能搁浅。<br />
……<br />
脚下是金黄的沙滩,不远处是湛蓝的海水,如今又添了一种颜色——血红。<br />
苏顺握着佩刀高呼:<br />
“杀光他们。”<br />
双方疯狂开片。<br />
清军明显占优,无论是人数还是武器。<br />
不过,<br />
吴军舰队又来了。<br />
旗舰打头,侧舷火光乍现。<br />
炮手们将射角调整至最高,试图最大限度避免误伤陆军兄弟。<br />
为了加强火力,部分卡隆炮也加入了炮击序列。<br />
炮手们拆下木头炮架,单炮瞄高,如此一来,意味着这些失去了炮架的卡隆炮只能射击一次,无法重复装填。<br />
……<br />
沙滩松软,战马无法奔跑。<br />
人,也很难奔跑。<br />
同样,也大大阻碍了炮弹的发挥。<br />
松软的沙子是炮弹威力最好的吸收器,干掉了炮弹最可怕的弹跳过程。<br />
然而,<br />
这一次落下的炮弹实在是太多了。<br />
吴军尽可能集中长炮在一侧狂轰滥炸。<br />
第一轮就是 300余颗炮弹,空气里弥漫着呛人的硫磺味,被溅起的沙子漫天飞舞。<br />
……<br />
厮杀双方终于意识到自己该做些什么了。<br />
吴军步兵不断后退,踩入浅水,尽量避免被误伤。<br />
清军崩溃,全员后撤。<br />
“马呢?我的马呢?”<br />
他们崩溃了。<br />
在刚才的炮击中,连续十几发炮弹落入树丛,他们留在半里之外的战马被延伸轰击落下的炮弹所惊吓。<br />
负责牵马的几十号人压根拦不住。<br />
战马全跑了。<br />
而为了抢功,呼啦啦赶来增援的黄金山炮台守军还没加入战场就挨了一顿炮击,进也不是,退也尴尬。<br />
……<br />
海面,吴军战舰集体降帆。<br />
原地炮击,自由炮击,最大射角,追求最远距离。<br />
一颗颗炮弹划过漂亮的弧线砸向清军,远离沙滩,终于可以弹跳杀敌了。<br />
路径之上,血肉模糊。<br />
苏顺整个人只剩半截,另外半截不翼而飞。<br />
他用血淋淋的手指死命抠着地面往前爬。<br />
脑中最后想法是:<br />
假如,假如自己早半个时辰下定决心,这场仗就赢定了,赢麻了。<br />
可惜,可惜。<br />
我运即国运~<br />
……<br />
韦子龙站在桅杆高处瞭望海滩。<br />
入眼全是尸体,从沙滩绵延到数里之外。<br />
彩甲人群是旅顺清军,乱糟糟灰扑扑的是民夫,站在海水里的是自己人。<br />
他快速滑下,脚踩上甲板的第一瞬间。<br />
即高呼:<br />
“传令,除地狱号之外,各舰抽调 50名水手分发火枪登陆。”<br />
“一鼓作气拿下旅顺,为了海军的荣耀!”<br />
一刻钟后,<br />
炮击逐渐停息,因为敌人已经离开了炮击范围。<br />
一条条舢板放下。<br />
全副武装的水手们顺着软绳网登船。<br />
韦子龙在腰间的宽皮带里插了 2支手枪,别了一柄短剑,也准备加入登陆序列,却被施令洋拦住了。<br />
……<br />
“您是舰队最高指挥官,没有亲涉险地的必要。还是让我去吧~”<br />
韦子龙想了想,将腰间两把手枪递给他。<br />
叮嘱一句:<br />
“侯爷多加小心。”<br />
“无妨,本官有 4个儿子。”<br />
施令洋露出森森白牙,笑容嗜血而疯狂,散发着赌徒的气息。<br />
望着远去的舢板,韦子龙表情复杂。<br />
他竟不知航海日志该怎么写了,还有陛下得知今日之事后,又会如何反应。<br />
舢板来回忙活,越过半里海水。<br />
将步兵送上海滩。<br />
几艘战舰及时的在海面策应,摆出了进攻旅顺港的姿态。<br />
黄金山炮台,为数不多的炮手不得不疯狂操作。<br />
将部分火炮转向,瞄准海面。<br />
进攻黄金山的吴军陆战队压力骤减。<br />
……<br />
施令洋左手握枪,右手拎刀。<br />
高呼:<br />
“弟兄们,冲上去。为了吾皇。”<br />
陆战队猛猛攀登,不顾伤亡。<br />
守军因为下山抢人头被炮击,七零八落,四散溃逃,因而现在的防御火力不成体系。<br />
小半个时辰,水手们成功拿下了黄金山炮台。<br />
一杆蓝鲸军旗插上炮台高处。<br />
海面战舰,水手们爆发出疯狂欢呼。<br />
韦子龙也如释重负,已是平局。<br />
“大人,进攻军港吧?”<br />
“不,不急,再等等。”<br />
韦子龙此举出于谨慎,继损失了一大半的陆军之后,舰队再经不起任何损失了。<br />
要稳,一定要稳赢。<br />
……<br />
仅仅半刻钟后,黄金山炮台火炮完成了转向,瞄准。<br />
开始炮击军港!<br />
居高临下,威力惊人。<br />
中弹战舰船体破烂,木屑横飞,桅杆倒塌,水手纷纷跳水求生。地方更多的船只抢着升帆出港。<br />
继续留在港内,十死无生。<br />
出港,九死一生。<br />
乱糟糟的战舰互相碰撞,导致大家都出不去狭窄水道。<br />
吴军水手疯狂发炮,战绩抢眼。<br />
不要缴获,要稳赢。<br />
船是朝廷的,命是自己的。<br />
……旅顺城内大乱。<br />
逃回了千余人,但战马尽无,丢盔卸甲,士气惶惶。<br />
城中老弱哭声震天。<br />
有人忙着跳井,有人忙着寻找自己家人,有人忙着逃命。<br />
“都统大人呢?”<br />
“死了。”<br />
“旅顺怎么办?”<br />
“死守。”<br />
“别做梦了,你们听听黄金山的炮声多猛烈。”<br />
众人抬头望着一颗颗落入港口的炮弹,知道马上就轮到旅顺了。<br />
……<br />
6=9+<br />
一旗人老汉站出来,高呼:<br />
“都统大人说过,若事不可为就放把火烧了旅顺。烧,然后我们去盛京。”<br />
见有人主动发号施令,众人机械服从。<br />
残兵们举着火把在粮库、布库、火药库纵火。<br />
2里之外,追击而至的吴军脸色大变。<br />
施令洋更是脸色发黑,咬牙道:<br />
“快,控制旅顺。否则我们无法过冬。”<br />
……<br />
见吴军赶到,八旗兵也就没了心气,扔掉火把撒丫子向西逃跑。<br />
从旅顺到盛京一般走西线。<br />
沿着海岸线北上,一路皆是平地。<br />
进城后,施令洋望着满城烟火,气的血往头顶涌。<br />
“传本侯俊令,留出 100人警戒。其余人抢救物资。”<br />
他跑上城墙瞭望起火点,发现仅有东北方向少有烟火,立马决定拆屋!<br />
搞出防火隔离带。<br />
只要能保住一部分区域就是胜利,其他区域就让他烧个精光吧。<br />
……<br />
舰队缓缓驶入旅顺港内,清除残敌,缴获船只。<br />
很遗憾,<br />
乾隆费心血修建的 100多艘大型船只仅剩下 20余艘完好无损,其余的要么被炮弹击沉,要么互相撞击受损。<br />
韦子龙顾不得许多,上岸一路狂奔到旅顺。<br />
见到了一脸乌黑的施令洋,笑容比哭还难看。<br />
指着眼前的大火:<br />
“就保住了 2条街。”<br />
“唉。”<br />
韦子龙瞬间脱力,坐在门槛抱着头。这下麻烦大了,怎么过冬?灰溜溜跑回江南?<br />
……<br />
大火,足足烧了一夜。<br />
次日,逐渐熄灭。但是冲天的黑烟即使是逃出去 20余里的八旗兵,也能望见。<br />
不过他们也不开心,没吃的了。<br />
逃亡时仓促,许多人甚至没有携带干粮。<br />
更要命的是,之前坚壁清野搞的太狠,一路上人烟尽无,想补给都不可能。这也算是很经典的搬起石头砸自己脚。<br />
苏顺,绝对称得上辽南第一巴图鲁。<br />
他既杀满,也杀汉。<br />
既坑敌人,也坑自己人。<br />
……<br />
没有食物,怎么逃亡?<br />
残兵和家眷只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打猎,挖根茎植物,找田鼠洞,采野果。<br />
四处觅食。<br />
而吴军处境相对好些,忙着四处搜集一切有用物资。<br />
施令洋保住了 2条街,保住了 70多间屋子,还有两个小仓库。<br />
共计获得米面 1280石, 220余匹布,盐巴 200多斤,酱油 7缸,木炭 400多斤,锅碗瓢盆若干。<br />
杯水车薪。<br />
不过,总比没有好。<br />
也有好消息,两天下来,惊吓逃跑的清军战马被士兵们收拢了 700余匹。<br />
……<br />
大连湾的留守船只,也奉命全部移来了旅顺。这里北方最佳军港,没有之一。<br />
不过,<br />
大家都开心不起来。<br />
虽然没有开始降雪,但是冬季即将来临,粮食怎么解决?<br />
还有,如何处理那些民夫们?<br />
施令洋很想说杀光他们,但忍不住了。如今身份尴尬,不宜自找麻烦。<br />
“不能杀,就驱散吧。自生自灭,各安天命。”<br />
“王上尉呢?”<br />
“他麾下 2500步兵损失了 1800余人,死罪不可赦。已将其关押,待朝廷军法处置。”<br />
韦子龙本想介绍一下这位王仁上尉的来历,一想到施令洋刚投过来,压根不知道煤炭署长王六此人的来龙去脉,干脆作罢。<br />
不过,他还是低估了施令洋的嗅觉。<br />
他瞬间就猜到这位上尉大约来头不简单,但和他无关,不多问不多事。<br />
……<br />
摆在面前的最大问题是——粮食。<br />
现有物资无论如何都不够这么多人支撑过这个冬天。<br />
屋内烟雾缭绕。<br />
军官们愁眉苦脸,争论不休。<br />
征粮?无处可征,坚壁清野搞的太棒了。<br />
打猎?也只是杯水车薪。<br />
派舰队到山东打粮?目前来看最为可行,但实施起来的问题也不少。<br />
施令洋望着众人,突然开口道:<br />
“韦将军,我倒是有个大胆的想法。”<br />
“靖海侯请讲。”<br />
“旅顺,咱不要了。咱们去盛京城里过冬。”<br />
……<br />
屋内,死寂。<br />
直到有人因为烟卷烫手,哎哟叫出声,才打破了沉寂。<br />
韦子龙诧异无比,反问道:<br />
“全军北上,进攻盛京?”<br />
“对。”<br />
“先不考虑其他因素,以我们目前现有兵力能攻下盛京吗?”<br />
施令洋笑笑,环视众人。<br />
“外面有一两万现成的炮灰兵。”<br />
军官们互相对视,似乎有点可行。<br />
“本侯说句大实话,这些民夫本来也熬不过这个冬天。他们与其在山林中饿死,不如把血洒在辽南,也算死得其所。”<br />
“非本侯本性残忍,而是为了陛下的大业不得不付出一些代价。既然我们的士兵可以战死,这些曾为清军效力的民夫也可以死。”<br />
“他们,算不得十分无辜。”<br />
一名参谋突然起身,问道:<br />
“靖海侯,乌合之众战斗力堪忧,万一攻不下盛京怎么办?说不定还会葬送了宝贵的海军种子。”<br />
……<br />
施令洋解释道:<br />
“本侯是这样想的。一路走,一路抢,一路杀,等到了盛京,乌合之众也能当绿营兵用了。”<br />
“事到如今,也不谈什么军纪了。”<br />
一参谋激动的站起身:<br />
“请问靖海侯,粮食补给怎么办?”<br />
“往北走,过了复州就不一样了。盛京周边已开发了 200年,乃是关外最稠密的区域,绰号关外小江南。大军就地补给,反正都是鞑民,放手霍霍。”<br />
……<br />
“请问靖海侯,盛京八旗马队,以步制骑,如何打?”<br />
“到了盛京周边,本侯想办法让清军按照我们的想法打,发扬炮火优势,打预设战,用炮弹和炮灰堆出个胜利。”<br />
韦子龙问道:<br />
“如何能保证清军按照我们的想法打?”<br />
施令洋笑了:<br />
“盛京郊区有皇陵,而且不止一座,我们抢先控制皇陵。盛京将军若不听话,本侯就下令掘开皇陵,把爱新觉罗的骨头刨出来熬汤喝,再给他盛一碗。”<br />
……<br />
施令洋起身,好似最后一搏的赌徒。<br />
目光炯炯。<br />
“趁着现在还有粮,还能拼凑一两千兵,缴获七八百匹战马,战场遗留的兵器亦不少。我们把炮灰组织起来沿着海岸线,水陆并进,先动起来。”<br />
“虽不算万全之策,若谋算得当,亦有不少胜算。”<br />
“本侯愿立下军令状。若败,本侯先行自戕。”<br />
(本章完)</p>
旗舰炮手尚在犹豫,编队的其他战舰却集体开火了。<br />
13艘战舰在短短 50息内成功投射了近 200颗实心弹。<br />
海滩,血雾漫天。<br />
下马步战的八旗兵和处于劣势的吴军步兵都被打懵了,不知所措。<br />
炮弹乱飞,漫天细沙。<br />
双方士兵抱头鼠窜。<br />
……<br />
韦子龙望着硝烟弥漫的海滩,目瞪口呆。<br />
脚下甲板震动。<br />
一直犹豫的旗舰炮手们终于开炮了,又是 20余颗炮弹砸向海滩。<br />
乌鸦巢里,瞭望哨探出身子朝脚下的甲板大吼:<br />
“抬高射角,延伸轰击!!”<br />
韦子龙扭头高呼:<br />
“传令,舰队尽量贴近海岸线,右侧轰击。”<br />
旗舰打出旗语,领头转向左侧,在海面切了一个圆之后掉头,再次驶入炮击航线。<br />
炮手忙着换长炮。<br />
吴军战舰所载之卡隆炮是对付水面战舰的利器,对付陆地人员略显尴尬,主要是射程。<br />
“ 1号炮装填完毕。”<br />
“ 4号炮装填完毕。”<br />
“~”<br />
炮长透过舷窗紧张的注视着海滩。<br />
他为旗舰捏着一把汗,切入太狠了,距离海滩仅有小半里。运气不好,随时可能搁浅。<br />
……<br />
脚下是金黄的沙滩,不远处是湛蓝的海水,如今又添了一种颜色——血红。<br />
苏顺握着佩刀高呼:<br />
“杀光他们。”<br />
双方疯狂开片。<br />
清军明显占优,无论是人数还是武器。<br />
不过,<br />
吴军舰队又来了。<br />
旗舰打头,侧舷火光乍现。<br />
炮手们将射角调整至最高,试图最大限度避免误伤陆军兄弟。<br />
为了加强火力,部分卡隆炮也加入了炮击序列。<br />
炮手们拆下木头炮架,单炮瞄高,如此一来,意味着这些失去了炮架的卡隆炮只能射击一次,无法重复装填。<br />
……<br />
沙滩松软,战马无法奔跑。<br />
人,也很难奔跑。<br />
同样,也大大阻碍了炮弹的发挥。<br />
松软的沙子是炮弹威力最好的吸收器,干掉了炮弹最可怕的弹跳过程。<br />
然而,<br />
这一次落下的炮弹实在是太多了。<br />
吴军尽可能集中长炮在一侧狂轰滥炸。<br />
第一轮就是 300余颗炮弹,空气里弥漫着呛人的硫磺味,被溅起的沙子漫天飞舞。<br />
……<br />
厮杀双方终于意识到自己该做些什么了。<br />
吴军步兵不断后退,踩入浅水,尽量避免被误伤。<br />
清军崩溃,全员后撤。<br />
“马呢?我的马呢?”<br />
他们崩溃了。<br />
在刚才的炮击中,连续十几发炮弹落入树丛,他们留在半里之外的战马被延伸轰击落下的炮弹所惊吓。<br />
负责牵马的几十号人压根拦不住。<br />
战马全跑了。<br />
而为了抢功,呼啦啦赶来增援的黄金山炮台守军还没加入战场就挨了一顿炮击,进也不是,退也尴尬。<br />
……<br />
海面,吴军战舰集体降帆。<br />
原地炮击,自由炮击,最大射角,追求最远距离。<br />
一颗颗炮弹划过漂亮的弧线砸向清军,远离沙滩,终于可以弹跳杀敌了。<br />
路径之上,血肉模糊。<br />
苏顺整个人只剩半截,另外半截不翼而飞。<br />
他用血淋淋的手指死命抠着地面往前爬。<br />
脑中最后想法是:<br />
假如,假如自己早半个时辰下定决心,这场仗就赢定了,赢麻了。<br />
可惜,可惜。<br />
我运即国运~<br />
……<br />
韦子龙站在桅杆高处瞭望海滩。<br />
入眼全是尸体,从沙滩绵延到数里之外。<br />
彩甲人群是旅顺清军,乱糟糟灰扑扑的是民夫,站在海水里的是自己人。<br />
他快速滑下,脚踩上甲板的第一瞬间。<br />
即高呼:<br />
“传令,除地狱号之外,各舰抽调 50名水手分发火枪登陆。”<br />
“一鼓作气拿下旅顺,为了海军的荣耀!”<br />
一刻钟后,<br />
炮击逐渐停息,因为敌人已经离开了炮击范围。<br />
一条条舢板放下。<br />
全副武装的水手们顺着软绳网登船。<br />
韦子龙在腰间的宽皮带里插了 2支手枪,别了一柄短剑,也准备加入登陆序列,却被施令洋拦住了。<br />
……<br />
“您是舰队最高指挥官,没有亲涉险地的必要。还是让我去吧~”<br />
韦子龙想了想,将腰间两把手枪递给他。<br />
叮嘱一句:<br />
“侯爷多加小心。”<br />
“无妨,本官有 4个儿子。”<br />
施令洋露出森森白牙,笑容嗜血而疯狂,散发着赌徒的气息。<br />
望着远去的舢板,韦子龙表情复杂。<br />
他竟不知航海日志该怎么写了,还有陛下得知今日之事后,又会如何反应。<br />
舢板来回忙活,越过半里海水。<br />
将步兵送上海滩。<br />
几艘战舰及时的在海面策应,摆出了进攻旅顺港的姿态。<br />
黄金山炮台,为数不多的炮手不得不疯狂操作。<br />
将部分火炮转向,瞄准海面。<br />
进攻黄金山的吴军陆战队压力骤减。<br />
……<br />
施令洋左手握枪,右手拎刀。<br />
高呼:<br />
“弟兄们,冲上去。为了吾皇。”<br />
陆战队猛猛攀登,不顾伤亡。<br />
守军因为下山抢人头被炮击,七零八落,四散溃逃,因而现在的防御火力不成体系。<br />
小半个时辰,水手们成功拿下了黄金山炮台。<br />
一杆蓝鲸军旗插上炮台高处。<br />
海面战舰,水手们爆发出疯狂欢呼。<br />
韦子龙也如释重负,已是平局。<br />
“大人,进攻军港吧?”<br />
“不,不急,再等等。”<br />
韦子龙此举出于谨慎,继损失了一大半的陆军之后,舰队再经不起任何损失了。<br />
要稳,一定要稳赢。<br />
……<br />
仅仅半刻钟后,黄金山炮台火炮完成了转向,瞄准。<br />
开始炮击军港!<br />
居高临下,威力惊人。<br />
中弹战舰船体破烂,木屑横飞,桅杆倒塌,水手纷纷跳水求生。地方更多的船只抢着升帆出港。<br />
继续留在港内,十死无生。<br />
出港,九死一生。<br />
乱糟糟的战舰互相碰撞,导致大家都出不去狭窄水道。<br />
吴军水手疯狂发炮,战绩抢眼。<br />
不要缴获,要稳赢。<br />
船是朝廷的,命是自己的。<br />
……旅顺城内大乱。<br />
逃回了千余人,但战马尽无,丢盔卸甲,士气惶惶。<br />
城中老弱哭声震天。<br />
有人忙着跳井,有人忙着寻找自己家人,有人忙着逃命。<br />
“都统大人呢?”<br />
“死了。”<br />
“旅顺怎么办?”<br />
“死守。”<br />
“别做梦了,你们听听黄金山的炮声多猛烈。”<br />
众人抬头望着一颗颗落入港口的炮弹,知道马上就轮到旅顺了。<br />
……<br />
6=9+<br />
一旗人老汉站出来,高呼:<br />
“都统大人说过,若事不可为就放把火烧了旅顺。烧,然后我们去盛京。”<br />
见有人主动发号施令,众人机械服从。<br />
残兵们举着火把在粮库、布库、火药库纵火。<br />
2里之外,追击而至的吴军脸色大变。<br />
施令洋更是脸色发黑,咬牙道:<br />
“快,控制旅顺。否则我们无法过冬。”<br />
……<br />
见吴军赶到,八旗兵也就没了心气,扔掉火把撒丫子向西逃跑。<br />
从旅顺到盛京一般走西线。<br />
沿着海岸线北上,一路皆是平地。<br />
进城后,施令洋望着满城烟火,气的血往头顶涌。<br />
“传本侯俊令,留出 100人警戒。其余人抢救物资。”<br />
他跑上城墙瞭望起火点,发现仅有东北方向少有烟火,立马决定拆屋!<br />
搞出防火隔离带。<br />
只要能保住一部分区域就是胜利,其他区域就让他烧个精光吧。<br />
……<br />
舰队缓缓驶入旅顺港内,清除残敌,缴获船只。<br />
很遗憾,<br />
乾隆费心血修建的 100多艘大型船只仅剩下 20余艘完好无损,其余的要么被炮弹击沉,要么互相撞击受损。<br />
韦子龙顾不得许多,上岸一路狂奔到旅顺。<br />
见到了一脸乌黑的施令洋,笑容比哭还难看。<br />
指着眼前的大火:<br />
“就保住了 2条街。”<br />
“唉。”<br />
韦子龙瞬间脱力,坐在门槛抱着头。这下麻烦大了,怎么过冬?灰溜溜跑回江南?<br />
……<br />
大火,足足烧了一夜。<br />
次日,逐渐熄灭。但是冲天的黑烟即使是逃出去 20余里的八旗兵,也能望见。<br />
不过他们也不开心,没吃的了。<br />
逃亡时仓促,许多人甚至没有携带干粮。<br />
更要命的是,之前坚壁清野搞的太狠,一路上人烟尽无,想补给都不可能。这也算是很经典的搬起石头砸自己脚。<br />
苏顺,绝对称得上辽南第一巴图鲁。<br />
他既杀满,也杀汉。<br />
既坑敌人,也坑自己人。<br />
……<br />
没有食物,怎么逃亡?<br />
残兵和家眷只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打猎,挖根茎植物,找田鼠洞,采野果。<br />
四处觅食。<br />
而吴军处境相对好些,忙着四处搜集一切有用物资。<br />
施令洋保住了 2条街,保住了 70多间屋子,还有两个小仓库。<br />
共计获得米面 1280石, 220余匹布,盐巴 200多斤,酱油 7缸,木炭 400多斤,锅碗瓢盆若干。<br />
杯水车薪。<br />
不过,总比没有好。<br />
也有好消息,两天下来,惊吓逃跑的清军战马被士兵们收拢了 700余匹。<br />
……<br />
大连湾的留守船只,也奉命全部移来了旅顺。这里北方最佳军港,没有之一。<br />
不过,<br />
大家都开心不起来。<br />
虽然没有开始降雪,但是冬季即将来临,粮食怎么解决?<br />
还有,如何处理那些民夫们?<br />
施令洋很想说杀光他们,但忍不住了。如今身份尴尬,不宜自找麻烦。<br />
“不能杀,就驱散吧。自生自灭,各安天命。”<br />
“王上尉呢?”<br />
“他麾下 2500步兵损失了 1800余人,死罪不可赦。已将其关押,待朝廷军法处置。”<br />
韦子龙本想介绍一下这位王仁上尉的来历,一想到施令洋刚投过来,压根不知道煤炭署长王六此人的来龙去脉,干脆作罢。<br />
不过,他还是低估了施令洋的嗅觉。<br />
他瞬间就猜到这位上尉大约来头不简单,但和他无关,不多问不多事。<br />
……<br />
摆在面前的最大问题是——粮食。<br />
现有物资无论如何都不够这么多人支撑过这个冬天。<br />
屋内烟雾缭绕。<br />
军官们愁眉苦脸,争论不休。<br />
征粮?无处可征,坚壁清野搞的太棒了。<br />
打猎?也只是杯水车薪。<br />
派舰队到山东打粮?目前来看最为可行,但实施起来的问题也不少。<br />
施令洋望着众人,突然开口道:<br />
“韦将军,我倒是有个大胆的想法。”<br />
“靖海侯请讲。”<br />
“旅顺,咱不要了。咱们去盛京城里过冬。”<br />
……<br />
屋内,死寂。<br />
直到有人因为烟卷烫手,哎哟叫出声,才打破了沉寂。<br />
韦子龙诧异无比,反问道:<br />
“全军北上,进攻盛京?”<br />
“对。”<br />
“先不考虑其他因素,以我们目前现有兵力能攻下盛京吗?”<br />
施令洋笑笑,环视众人。<br />
“外面有一两万现成的炮灰兵。”<br />
军官们互相对视,似乎有点可行。<br />
“本侯说句大实话,这些民夫本来也熬不过这个冬天。他们与其在山林中饿死,不如把血洒在辽南,也算死得其所。”<br />
“非本侯本性残忍,而是为了陛下的大业不得不付出一些代价。既然我们的士兵可以战死,这些曾为清军效力的民夫也可以死。”<br />
“他们,算不得十分无辜。”<br />
一名参谋突然起身,问道:<br />
“靖海侯,乌合之众战斗力堪忧,万一攻不下盛京怎么办?说不定还会葬送了宝贵的海军种子。”<br />
……<br />
施令洋解释道:<br />
“本侯是这样想的。一路走,一路抢,一路杀,等到了盛京,乌合之众也能当绿营兵用了。”<br />
“事到如今,也不谈什么军纪了。”<br />
一参谋激动的站起身:<br />
“请问靖海侯,粮食补给怎么办?”<br />
“往北走,过了复州就不一样了。盛京周边已开发了 200年,乃是关外最稠密的区域,绰号关外小江南。大军就地补给,反正都是鞑民,放手霍霍。”<br />
……<br />
“请问靖海侯,盛京八旗马队,以步制骑,如何打?”<br />
“到了盛京周边,本侯想办法让清军按照我们的想法打,发扬炮火优势,打预设战,用炮弹和炮灰堆出个胜利。”<br />
韦子龙问道:<br />
“如何能保证清军按照我们的想法打?”<br />
施令洋笑了:<br />
“盛京郊区有皇陵,而且不止一座,我们抢先控制皇陵。盛京将军若不听话,本侯就下令掘开皇陵,把爱新觉罗的骨头刨出来熬汤喝,再给他盛一碗。”<br />
……<br />
施令洋起身,好似最后一搏的赌徒。<br />
目光炯炯。<br />
“趁着现在还有粮,还能拼凑一两千兵,缴获七八百匹战马,战场遗留的兵器亦不少。我们把炮灰组织起来沿着海岸线,水陆并进,先动起来。”<br />
“虽不算万全之策,若谋算得当,亦有不少胜算。”<br />
“本侯愿立下军令状。若败,本侯先行自戕。”<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