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p>    第573章 一笔划算的交易,150万英镑买下爪哇岛!<br />
    春节前的苏州府,生机勃勃,万物竞发。<br />
    拥有 50台蒸汽机的江南纺织厂~<br />
    一管事走进噪音隆隆的纺纱车间,站在椅子上,用最大的声音吼道:<br />
    “机器不能停,外面的船等着拉货。”<br />
    “各位,辛苦辛苦啊。从今天开始到元宵之前,所有人的工钱按照 3倍发。”<br />
    “除夕夜咱们厂设宴,在岗工人全部上桌吃饭,鸡鸭鱼肉,管够。”<br />
    众人纷纷点头。<br />
    头顶挂着一大横幅:<br />
    产量!产量!还是产量!<br />
    ……<br />
    工厂门外,贴着告示:<br />
    ~凡能提高产量、升级工艺之本厂人员,方案一经采用,视效果大小赏银 20两至 1000两。<br />
    悬赏是真的,而且效率超高。<br />
    上午汇报,上午就给赏银,中午就开始改进。<br />
    一线的工人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他们在和机器打交道的时候确实能够发现许多影响产量的痛点。<br />
    蒸汽机可以提供动力,但是动力传输和生产环节的不合理设计还有很多很多。<br />
    完善,再完善。<br />
    只为了提高产量。<br />
    各家工厂甚至派遣卧底到同行那偷师。<br />
    一家改良,家家改良。<br />
    军备竞赛是这样的。一旦开启就没法停止。谁不跟,谁就会被同行卷死。<br />
    ……<br />
    不止是江南纺织厂,吴国境内的几百家轻重工业工厂都陷入了产量焦虑。<br />
    始作俑者——吴皇。<br />
    方式——金钱激励。<br />
    奉旨,<br />
    采购署坐镇大运河畔的胥江码头,用《借款条约》借来的首批 1500万两白银支付货款,来多少,就收多少。<br />
    纺制品、铁制品是采购大头!其余还有各类生活必需品零零总总 20余项。<br />
    谁的产能大,谁就能拿走更多的银子。<br />
    ……<br />
    闯关东、下南洋。<br />
    时代的大潮面前,机遇和风险并存,无数空白等待填补。<br />
    吴廷已经昭告天下,<br />
    无论是文官、武官、士兵、商贾、技术工、农民、乃至乞丐~兹要愿意投身移民大潮,接受朝廷安排,下船之日皆可实现小小的阶层跨越。<br />
    最差,也给 50亩田。<br />
    主动报名移民之人又细分为两类:<br />
    一类是分母,一类是分子。<br />
    分母,是数量庞大的普通移民。分子是官吏、巡警、技术工、商人。<br />
    通过分子将帝国意志下沉到分母。<br />
    总言而之,<br />
    分母多是经济窘迫之人,吸引他们的是——拥有自己的田地。<br />
    ……<br />
    宣传署火力全开,吹的天乱坠。<br />
    在那些说书先生嘴里。<br />
    关外的画风是这样的:<br />
    一把攥出油、一眼望不到头的黑土地,插根筷子也能发芽,去了就圈地,都是无主的良田。<br />
    想吃白米,自己种。<br />
    想吃肉,去山里挖几个陷坑。<br />
    想吃鱼,撒网捞。<br />
    想盖房子,想烧火,自己砍,到处都是树。<br />
    南洋的画风是这样的:<br />
    一年到头都暖和,没有冬天。<br />
    一年三熟,没有干旱。<br />
    官府允许每户抓 2个土著当耕牛。<br />
    持续了数月的民间宣传~<br />
    吴廷终于把移民话题给炒起来了,让民间产生了模糊印象——出去了,就是人上人?<br />
    ……<br />
    吴廷新成立了殖民部,陛下亲自兼任以表决心。<br />
    各省报名的人不少。<br />
    两广福建百姓适应湿热气候,尽量安排去南洋。<br />
    湖北、安徽、江西人扛冻,尽量安排去关外。<br />
    唯独在江南反响平平,甚至可称为冷淡。江南人向来是这样的,对外面一屑不顾。<br />
    关外?呸。<br />
    南洋?呸呸呸。<br />
    随你说的天乱坠,我就认为天底下有比江南更好的地儿。我一步都不挪,死也不挪。<br />
    这么好的事,不如让给老乡们吧。<br />
    ……<br />
    南方小规模移民和既定的北方流民充实关外的安排并不冲突。同样,和既定的南洋土地抵给巨商也不冲突。<br />
    出发点是:掺沙子。<br />
    南洋和关外绝对不能铁板一块,制约是必须的。<br />
    帝国只有一人可以呼风唤雨,那就是陛下!<br />
    在一片激进的气氛下,<br />
    吴国的老朋友,撒克逊东印度公司总督阿德莱德又来了。<br />
    这是他第三次造访江南。在之前双方已具备了良好的互信。<br />
    他此行目的是尽快出手爪哇岛,换成战争经费!<br />
    ……<br />
    谈判很顺利很轻松。<br />
    财政大臣胡雪余、海军部副大臣刘武出面接待。<br />
    双方只不过是顺水推舟地执行之前早已商议好的秘密计划罢了——每一万平方公里殖民地售价 10万英镑。<br />
    这个价格,相当于一艘最新式的一级风帆战列舰。<br />
    “二位大臣,经过大致估算爪哇岛的面积在 15至 20万平方公里左右。秉承国王和首相之嘱咐,高度重视两国友好关系,咳咳。故而作价 150万英镑。”<br />
    胡雪余点点头,补充道:<br />
    “价钱没问题,不过不能一次性付清,得分期。伯爵大人莫要紧张,毕竟我们的军队还未曾踏上爪哇,不知那边是何情况?”<br />
    阿德莱德略一思索,说道:<br />
    “贵国的意思是?”<br />
    “东印度公司的战舰提供护航,将我们的人护送至巴达维亚。暂定 3~5万人,每送一批,我们就付一次款。”<br />
    “如您所愿,我亲爱的大臣。”<br />
    ……<br />
    150万英镑折合白银大约 450万两,双方约定分 12次付清。<br />
    不过,<br />
    阿德莱德强烈要求将其中的 200万两换成实物。<br />
    出于友谊,胡雪余欣然答应。<br />
    双方心照不宣,如此一来,唐宁街即将有 150万英镑的战争经费入帐,一分不少。<br />
    以阿德莱德为首的公司高层亦可分润 30万英镑。<br />
    可谓是一桩完美而典型的国际商业交易。<br />
    18世纪的外交还比较质朴,万物皆可售卖,包括土地,包括奴隶,包括一切。<br />
    当合同签署完毕,阿德莱德率先举杯。<br />
    “为了两国的友谊,为了吴皇陛下的健康,干杯!”<br />
    “干杯!”<br />
    参与谈判的所有人一饮而尽!<br />
    ……<br />
    酒宴之后,是私人聊天。<br />
    束缚更少,信息量更大。<br />
    “伯爵阁下,可否讲讲皇家海军在南洋的进展?”<br />
    “这是一次非常完美的海外作战,皇家海军 8艘战舰配合公司雇佣军,击沉了尼德兰人的 11艘战舰,攻陷堡垒 3处,击毙尼德兰士兵 900人,俘虏 500余人,缴获了 50多艘商船。”<br />
    “贵军已经拿下了马六甲?”<br />
    “是的。”<br />
    阿德莱德笑容灿烂,身为撒克逊贵族,骄傲啊。<br />
    在他的指挥之下,公司雇佣军付出了 1500人的代价扼住了东西方的航线枢纽。<br />
    虽然旗战争依旧是泥潭,但东方总算出现了亮点。<br />
    唐宁街会为自己欢呼的。<br />
    ……<br />
    希望盟友过的好,又不希望盟友过的这么好。“不简单,不简单呐。”胡雪余心不在焉,酸溜溜的问道,“那爪哇呢?”<br />
    “皇家海军英勇奋战,先击败了尼德兰人的舰队取得了制海权,炮击巴达维亚港口,同时派遣雇佣军登陆,巴达维亚总督是位真正的绅士。他没有抵抗,直接竖起了白旗。”<br />
    “这么顺利?”<br />
    “啊,其实也不是很顺利的。在抢夺制海权时,公司损失了好几艘崭新的最好的战舰,还消耗了大量弹药,雇佣军的抚恤金又是一大笔。甚至还损失了 2名少校, 10余名尉官,好几百名优秀水手。真该死~”<br />
    胡雪余:“……”<br />
    ……<br />
    阿德莱德脸不红,心不跳。<br />
    继续说起了一件趣事:<br />
    “不过有了贵国的援助,伦敦方面已经改变了在旗殖民地的战争策略。”<br />
    “哦?”<br />
    “因为王国陆军数量有限,所以首相大人雇佣了 15000名黑森士兵参战。”<br />
    “黑森?”<br />
    “一个面积小、山地多、穷的当裤子的日耳曼小公国,就和你们邻居扶桑的大名差不多。”<br />
    “黑森士兵很能打?”<br />
    “主要是能吃苦,还不怕死,还很便宜。”<br />
    胡雪余忍不住问道:<br />
    “黑森公国愿意?”<br />
    “路德维希伯爵欣喜若狂,向伦敦索取了一大笔金子。此外,黑森士兵们的服装、军械、饷银、抚恤一概由伦敦承担。您可能不知道,黑森太穷,他们唯一能拿出来用于交换的物资,就是人!”<br />
    胡雪余恍然大悟~<br />
    这个思路不错,好。<br />
    正规的吴军太贵,太烧钱。以后可以建议陛下弄点很便宜的炮灰到海外打仗。<br />
    天底下有的是这样的人。<br />
    每人一杆燧发枪一把刺刀,打仗嗷嗷狠,不知死活,这该多好啊。<br />
    ……<br />
    “伯爵先生,我有一个不情之请。”<br />
    “请讲。”<br />
    “鄙人有几个亲戚想在您的治下做点小生意,倒腾点俏货。”<br />
    “您放心,您的亲戚就是在下的亲戚。”<br />
    “多谢关照。”<br />
    两头老狐狸说说笑笑,继续聊起了世界大格局。<br />
    《撒克逊向吴国转让爪哇殖民地条约》次日就得到了批准,吴皇署名并加盖玉玺。<br />
    瞬间,<br />
    消息传到了松江府的各国商馆。<br />
    各国震惊,纷纷打听条约背后的内幕。<br />
    外务部的官员在公开场合告诉所有洋商:<br />
    这只是一桩普通的商业行为,无关帝国立场,无关战争。<br />
    吴国坚持和平、自由的对外策略,希望与欧陆诸国扩大皇室和民间层间的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往。<br />
    同时,提倡自由贸易。<br />
    这个理念很先进,很罕见。虽然没人响应,但是不妨先提着,考虑先在欧洲见报,吹嘘一通。<br />
    ……<br />
    之后,外务部又紧急召见尼德兰在吴商人。<br />
    以商业代表皮特为首的尼德兰人最近一直没睡好,黑眼圈,憔悴的很。他们很害怕被吴廷抓了送给撒克逊人。<br />
    然而,<br />
    外务部的官员和蔼可亲,告诉在场的所有人。<br />
    “吴国近期无对某一国发动战争的打算。用购买的方式取得海外殖民地,而不是用战争手段抢夺,就是最好的证明。”<br />
    “购买爪哇岛,并不代表对尼德兰存有恶意。”<br />
    “相反,在帝国和爪哇境内的尼德兰商人依旧享有一切权益,在商业领域可任意行事,不受任何歧视。一切照旧。”<br />
    最后,<br />
    还笑盈盈的递给皮特一张烫金请帖。<br />
    “陛下的新年团拜会邀请您准时参加。”<br />
    ……<br />
    尼德兰商人怎么看?<br />
    当然是牢牢抓住救命稻草啦。<br />
    伦敦已经对阿姆斯特丹正式宣战了。<br />
    皇家海军在全世界炮击尼德兰商船,扣押尼德兰商人,进攻尼德兰的殖民地。<br />
    在两国的战争状态结束之前,继续滞留吴国才是最安全的。悬挂尼德兰旗帜的商船,在南海航线上将成为皇家海军的猎物。<br />
    ……<br />
    办法就是,挂吴国的旗。<br />
    皮特登门,和江浙海运协会秘谈后,双方签订合同,合伙经营几条成熟的商业航线。<br />
    广州——巴达维亚<br />
    广州——马尼拉<br />
    太仓——长崎<br />
    这一年里,<br />
    德川幕府对清、吴表示出了极大警惕,不对任何一方示好,也不得罪任何一方。<br />
    疏离感特别强烈。<br />
    幕府甚至开始严格控制了双方海贸生意规模,增设炮台,增加海岸巡逻队。<br />
    吴廷内部认为,德川幕府怀有敌意。<br />
    至于敌意从何处来,不得而知。<br />
    尼德兰和扶桑的友谊是独一份的,是闭关锁国的扶桑国唯一能接受的西夷商人。长崎当地甚至有所谓的“兰学”。<br />
    合作,双赢。<br />
    吴廷利用尼德兰人的人脉、航运经验,进一步走向海洋。<br />
    尼德兰人利用吴廷的庇护,继续安全的挣钱。<br />
    至此,<br />
    吴皇的算计一步不差,开始大举染指南洋。<br />
    ……<br />
    腊月,本该是轻松悠闲的一个月。<br />
    吴廷上下却忙疯了。<br />
    陆军部和海军部的官员不断出入皇宫,更新北伐的最新进展。<br />
    “按照陛下指示,将完成 3个月整训的新兵编成第 8、第 9、第 10野战军团。此外,轻骑兵军团扩编至 6000人,所缺战马暂由滇马补齐。”<br />
    “服装、军械、弹药、工具、各类辎重都到位了吗?”<br />
    “回陛下,还差 2成。”<br />
    “抓紧。”<br />
    ……<br />
    “陛下,海军该作何安排?”<br />
    “待陆军先控制了巴达维亚之后,南洋舰队考虑一半船只移防巴达维亚。其余舰队所有大型战舰于正月初五之前至崇明集结,准备北上。长江舰队(内河舰队)驻防岳阳,防御四川。”<br />
    “陛下,驻皖北的第 2军团以及胡之晃部再次询问,何时发起进攻?”<br />
    “正月初 5,良辰吉日,正适合用兵。在这之前第 2军团务必肃清皖北,绝不能后院起火。”<br />
    “陛下,南方各省的存粮留下几成?”<br />
    李郁思路清晰,不假思索:<br />
    “ 3成!”<br />
    “其余存粮全部北运用于安置流民。粮食就是人心,没有粮,即使北伐成功了,中原山东直隶的秩序也恢复不了。<br />
    “让福成升任广东巡抚,兼着商业大臣。出面组织协调广东商人从南洋买粮回来,多多益善,半年之内必须进口 8000万石。此外,让南洋各国的米商多多运米。主动为寡人分忧者。日后,会有他们的好处。”<br />
    “通知黄肆,大员岛出产的多余粮食必须全部运至大陆,私自走私大米者,不论何人,杀无赦。”<br />
    经济大臣范京主动请缨:<br />
    “陛下,臣请离京南下,坐镇广州,组织移民爪哇。”<br />
    工业大臣杜仁也起身:<br />
    “臣请巡视杭州、湖州、马鞍山、大冶以及广州的各大工厂,解决问题,督促生产,扩大产能,保证陛下北伐军需不断。”<br />
    ……<br />
    望着众人,李郁笑道:<br />
    “诸位辛苦了。为了帝国,明年春节咱们君臣同聚一堂。”<br />
    “万岁,万岁!”<br />
    众臣欢呼。<br />
    军法署署长最后开口:<br />
    “陛下,旅顺之败负有全部责任的上尉王仁该如何处置?”<br />
    李郁很平静说道:<br />
    “军法无情!他葬送了一千多名精锐士兵,没有理由活下去。”<br />
    “正月之后执行,通知家人,抓紧这一个月时间里留个后。看在他叔父的份上。”<br />
    众人默然,气氛略尴尬。<br />
    ……<br />
    李郁继续口授:<br />
    “此外,追授施令洋为帝国海军大臣,追封公爵。把基隆煤矿赏给施家,选拔10位施家子弟进入文官学校读书。通知施秉仁回苏州,受封世袭靖海公,寡人将任命他为巴达维亚总督暨南洋舰队。”<br />
    “即日起,取消海峡舰队编制。战舰一半给南洋舰队,一半归卫戍舰队。所有施家旧部可自由选择并入南洋舰队或者卫戍舰队。”<br />
    “陛下圣明。”<br />
    (本章完)</p>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正义利剑

佚名

官途:从基层科长到权力巅峰

佚名

全民:亡灵召唤师,一人即天灾

佚名

从救下同学妈妈开始混富婆圈

李知漫

官场:平步青云

佚名

新生,我要造福一方

佚名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