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第575章 枭雄衣锦还乡,游子叶落归根<br />
驻扎在徐州城的清军士气不高,但勉强可以一战。<br />
知府衙门内,<br />
“公子,事到如今,我们怎么办?”<br />
福长安望着忠心的老管家,叹了一口气。<br />
半晌,<br />
才说道:<br />
“我乃富察氏高贵血脉,唯有一死报国。”<br />
“可是,朝廷对您不公啊,新皇他居然想拿您开刀。”<br />
福长安笑笑,仗打到这份上,永琰那小子居然认为圣旨还有意义?<br />
淮安——徐州一线的士兵们只认自己,谁还认朝廷?<br />
……<br />
徐州城内外,清军调动频繁。<br />
而驻扎在几十里外萧县,皖北新军军营,却迎来了一位劝降使者——第 2军团军官许满仓。<br />
新军首领庐州人刘黄通,坐在桌旁,吃的满头冒热气。<br />
冰冷地问道:<br />
“郑河安让你来的?”<br />
“是。事到如今我也不瞒你,大军明日就到,刘大哥,现在投降还来得及。”<br />
“投过去,吴廷准备封我个什么官?”<br />
“无官无衔,回家种地。”<br />
“那我若是不降呢?”<br />
“郑大哥说了,如果他打下萧县,新军一个都活不了。”<br />
……<br />
刘黄通抽出佩刀,架在许满仓脖侧。<br />
“没得商量?”<br />
“没商量。郑大哥说了,甭说 3000老乡,就是 30000老乡也一样杀掉。皖北人的脑门上不能因为你们贴上不忠的标记。”<br />
“刘大哥,你就不怕家乡人指着棺材板骂?”<br />
半晌,<br />
刘黄通重重点头。<br />
丢弃佩刀,拱手:<br />
“降了!”<br />
……<br />
萧县,是徐州的门户。<br />
刘黄通和麾下 3000新军反水后,先将城内士绅、豪强杀了个一干二净,之后调头向徐州进发。<br />
第 2军团随后赶到,接收萧县,将城内浮财洗劫一空。<br />
而投诚的新军以友军身份为掩护,突袭拿下了睢宁县、砀山县。<br />
照例,<br />
杀尽士绅、豪强。<br />
至此,徐州外围所有清军全部被肃清,再无据点。<br />
……<br />
第 2军团杀意滔天,。没有劝降,直接拉出 30门大炮猛轰徐州城。<br />
这已是吴军炮兵传统手艺。<br />
攻城之前,先以火力压制,将城门楼子、箭楼、马面、垛口,凡是能躲人的地方全给你轰成碎砖瓦砾,然后抬着臼炮先前,洗两遍城墙。<br />
步兵再扛着云梯一哄而上,踩上城墙插上旗帜,这城就算破了。<br />
一月拿几两?<br />
18世纪谁玩巷战?<br />
虽然徐州自古民风彪悍,福长安也确实招募了一批当地汉子。<br />
不过,在第 2军团狂风暴雨一般的冲击之下,仅仅 1个半时辰徐州告破。<br />
……<br />
“末将刘黄通,拜见郑大人。”<br />
“都是老乡,起来吧。你和你的人拿了遣散银子、丢了武器、剪了辫子就各自回家吧。”<br />
刘黄通猛然抬头,诧异的望着郑河安蜡黄的脸。<br />
欲言又止。<br />
郑河安也懒得和他多言,挥手打发了。<br />
他已不是当初的江湖大哥,这些年逐渐明白世上的事并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对上,对下都要有考虑。<br />
……<br />
知府衙门内。<br />
福长安和麾下八旗亲兵据守顽抗,绝望地做困兽犹斗。<br />
当吴军拉来了 6磅炮后,他抵抗就变成了顽童之游戏。<br />
大炮,破墙。<br />
实心弹暴力拆墙,然后对着豁口冲出来的人群排枪射杀。<br />
各部军官早就得了司令官的明确军令。<br />
“不要俘虏,只要首级。”<br />
投降之清军不分满汉、不分官阶皆被 2军团的士兵们驱赶到泗水畔刺刀挑杀。<br />
自福长安以下一万多颗清军首级整整齐齐。各部军旗、文武官佐的大印摆满地面。<br />
登记造册。<br />
当晚,一车车的浮财就往老家送。<br />
军官们都感慨,司令官怕是真的时日不久了。<br />
……<br />
阜阳周边欢声雷动,皖北三府雨露均沾。<br />
银子到家,即召集当地有威望之家族老人说明用途。银子只能用来盖学校、置学田、聘教师、买纸笔、买教材。<br />
老乡们主打一个抢着、赶紧、一两不留的。<br />
即使事后朝廷察觉,想追缴,也没处追。<br />
除非朝廷把学校扒了,把娃娃们的纸笔夺了,把学田发卖了。<br />
但显然不可能。<br />
伤害皖北老乡的感情没关系,伤害了第 2军团的军心总是不美。<br />
……<br />
第 2军团秉承司令官意志,分兵 5路向不同方向展开进攻。<br />
既然司令官愿意扛雷,底下人更得体谅。<br />
各路狂飙猛进,途经之处,地方势力一扫空。趁着战争把孩子和洗脚水一起倒掉,皖人的团结和桀骜再次展现的淋漓尽致~<br />
不过,郑河安还算理智,严令麾下各部绝不许打曲阜的主意。衍圣公生或死,轮不到 2军团决定。<br />
军法官在报告里如实写下情况,他们并不会为郑河安隐瞒。但报告一来一去,就抢到了时间。<br />
……<br />
庐州府。<br />
派驻军法官的汇报和内政部眼线的汇报几乎是同时抵达御案。<br />
李郁当场摔了军报,勃然大怒。<br />
“郑河安这个混账想做什么?”<br />
“陆舟,拿着寡人的手令去前线把他撤了。你暂时接管第 2军团。”<br />
“陛下,接手后,臣要继续进攻吗?”<br />
“不!先把第 2军团撤下来,调去河南清剿安置流民。让新组建的第 10军团顶替第 2军团的进攻路线。”<br />
众人不敢多语,心想老郑这是抽什么疯?那是你能染指的钱吗?<br />
侍卫陆舟走出屋子后还听的屋里陛下愤怒大吼:<br />
“寡人的钱!”<br />
如今天下处处要用钱。<br />
郑河安纵兵在苏鲁豫刮地皮,还把刮来的银子弄回老家搞慈善,触犯了陛下的逆鳞。<br />
……<br />
第 2军团不愧为吴军老牌精锐,轻兵突进,在河南归德府、山东曹州府、江苏淮安府杀的人头滚滚。<br />
最后一个倒霉的是曹州府曹县。<br />
在县城内避祸的 100多名士绅豪强见到吴军旗帜,喜出望外,赶紧打开城门跪迎王师。<br />
回应他们的却是明晃晃的刺刀。<br />
第 2军团除了老乡,不会怜悯任何人。<br />
他们热衷于用刺刀杀人,故而每战之后都需补给新刺刀。<br />
这一点和第 4军团恰好相反。<br />
第 4军团从来不要后勤补充刺刀。最近他们忙着索要油料,美名曰,普及文明。<br />
火,是人类文明的象征。<br />
纵火,就是普及文明。<br />
那些郁郁葱葱的野蛮边疆土地不狠狠烧一遍,文明怎么会降临呢?<br />
……<br />
攻入曹县后,准尉许满仓踩着尸体,高呼:<br />
“快,查抄逆产。”<br />
“装一车就走一车,先捡值钱的装。到手的才是咱的钱。”<br />
当天送走了 1车金锭, 1车银锭。<br />
次日,当清晨的第一缕金灿灿的阳光重新照耀曹县之时,军令到了。骑兵高呼:<br />
“陛下有令,第 2军团全体归建,于徐州集结。命令抵达之日,各部立刻返回。若有违背,视为叛逆。”<br />
许满仓腆着脸凑近问道:<br />
“郑司令官可好?”<br />
传令兵冷笑:<br />
“换帅了。新任司令官,姓陆。”<br />
……<br />
庐州府。<br />
“陛下,郑河安已押解回来了。”<br />
“把他带来,寡人要当面问问他到底想做什么?”李郁依旧盛怒。<br />
然而,<br />
侍卫犹豫了一下,低声回答:<br />
“陛下,郑大人又病倒了,大夫说会传染。陛下乃万金之躯~”<br />
“嗯?”<br />
“回陛下。多位随军军医查看过,他们说~”<br />
“说什么?”<br />
“他们都说郑大人时日不久了。旧疾未愈,又染伤寒,人已油尽灯枯,熬不到春暖开。”<br />
沉默,李郁叹了一口气。<br />
望着窗外的雪景,背对着侍卫吩咐道:<br />
“寡人不想见他。去问问他有什么遗愿,尽量满足他。”<br />
“是。”<br />
……<br />
阜阳县,郑家圩。<br />
在漫天的雪中迎来了久违的游子。<br />
一蓬头少年在雪地里狂奔而来,嚷嚷着:<br />
“来了,来了。”<br />
众人精神一振,纷纷站直身子,抖落雪。<br />
郑家圩最有威望的三爷爷,一头白的齐耳短发在寒风中飘扬,他裂开没牙的嘴,笑道:<br />
“锣鼓、鞭炮,动静大点。”<br />
“得让小安子感受到咱们圩乡亲们的心意。”<br />
半里之外,<br />
郑河安突然听见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掀开马车帘子望见了立在雪地里的众老乡,瞬间眼眶湿润。<br />
……<br />
2日后,<br />
依旧飘着雪。<br />
郑家圩大摆露天酒席, 100多桌。<br />
流水席,随便吃,敞开吃。<br />
吃完了,还可以拿。一边的大筐子里都盛满了白馍,离开时可以怀里塞几个带回家。<br />
为了这次流水席,郑河安拿出了 1万多两积蓄。<br />
在淮南煤矿督促生产的总商江春听说此事也来了,还带了 5000斤无烟煤, 500坛老酒,友情赞助。<br />
……<br />
露天流水席,乃是乡村特色。<br />
一边是热气腾腾的 30口大铁锅,锅铲翻飞。<br />
一边是熙熙攘攘的 100多桌,食客们吃的正欢,全然不顾头顶落下的雪。<br />
妇人们两边穿梭来回。<br />
前面的食客吃完就赶紧离开,后面的食客好上桌补缺。<br />
继续吃。<br />
不管是哪的人,不管是农夫还是乞丐,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本村的还是邻县的,来了就能上桌。<br />
桌子不够,就蹲着吃。<br />
总之不影响胃口。<br />
……<br />
郑河安身穿黑狐皮,坐在首桌。<br />
一衣裳褴褛的儿时玩伴,讪讪地端着酒碗过来敬酒。<br />
走近瞧了两眼,没忍住,哭了。<br />
“郑老爷,你、你咋瘦成这样了?你不是当大官了吗?”<br />
郑河安倒是坦然,起身端起酒碗碰了一下:<br />
“人的命,天注定。大喜的日子,你哭什么?”<br />
“来,干!”<br />
喝完碗里酒,郑河安又搂着儿时玩伴的肩膀低声吩咐:<br />
“放开吃,敞开喝,走的时候还要拿。”<br />
“你不拿,我不开心。”<br />
……<br />
一连打发了十几个熟人,郑河安脸色异常的红润。<br />
他端起酒碗:<br />
“江首总,多谢了。”<br />
坐在他下首的江春连忙举起粗瓷酒碗:<br />
“郑大人您客气了,江某人听说这里热闹,特来凑个热闹讨杯水酒。”<br />
俩人一饮而尽。<br />
旁边的便装护卫忍不住小声劝阻:<br />
“司令官,您少喝点,身子要紧。”<br />
“胡扯,陪我来一碗?”<br />
郑河安如此坦然,倒是让坐在桌上的三爷爷破防了。<br />
他红着眼睛拉着郑河安枯瘦的手:<br />
“小安子,咱的好日子就在眼前,咋就、咋就~”<br />
……<br />
这一天里,<br />
郑河安见到了无数似曾相识的熟人旧人,喝的烂醉。<br />
次日清晨,他没醒过来。<br />
于是,<br />
按照生前遗嘱,流水席不许停,接着开,吃光用光为止。<br />
只不过将红绸换成了白布。<br />
还搭起了灵堂~<br />
郑河安到死都没有吐露真实心声,为何突然悖逆陛下?<br />
要知道第 2军团自从成军以来,就从未悖逆过陛下的旨意,可谓忠诚有加。<br />
……<br />
湖广战役后,他暂时离开军中,养病赋闲期间思考了很多以前未曾想过的事情。<br />
要想让家乡富裕起来,得靠教育和工业。<br />
工业大臣杜仁透露,皖北会有两座超大型煤矿,但前景也仅限于此。此外,一定会治河,但时间难说。<br />
所以,只能靠教育。<br />
而发展教育,就需要大量的钱。<br />
吴皇不可能给皖北特拨一笔经费,这不现实。<br />
所以,当大夫诊断自己时日不久之后,郑河安就看开了,决定拼着最后一口气为老乡们谋点福利。<br />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br />
即使陛下盛怒也无法怪罪一个死人,至多是不给自己身后之追封。<br />
郑河安没有儿子,只有几个女儿,想来这身后追封确实无关紧要。以军中基数庞大的皖北籍军官,没人敢欺负她们。<br />
……<br />
以上,郑河安到死也没有对任何心腹讲过,反过来要求心腹们发誓永远忠于陛下。<br />
他有苦衷!<br />
他不敢让弟兄们产生对朝廷乃至对陛下的怨恨,哪怕一丝丝都不行。<br />
怨恨产生,就会滋生、会疯长。<br />
一旦第 2军团的忠诚不再纯粹,巨大的灾祸就会降临。<br />
第 2军团和第 4军团终究是不一样的。<br />
所有人都知道第 4军团是一群王八蛋。但是所有人又知道,这帮王八蛋除了搞钱,绝对不会有其他心思。<br />
如此结局,大约是自己和第 2军团最好的结局。<br />
……<br />
总商江春走后,又令人再次送来了 100头猪、 300石面、糕点蔬菜 50车、酒 200坛、油盐酱醋 1000斤。<br />
所以,郑家圩的流水席足足持续了 31天,周边百姓、流民蜂拥而来。<br />
许多人感慨老郑的白事办的漂亮。<br />
规模大,影响久。<br />
不出意外的话,<br />
30年后、 50年后还会有人记得他。不是因为流水席,而是因为那些学校。<br />
(本章完)</p>
驻扎在徐州城的清军士气不高,但勉强可以一战。<br />
知府衙门内,<br />
“公子,事到如今,我们怎么办?”<br />
福长安望着忠心的老管家,叹了一口气。<br />
半晌,<br />
才说道:<br />
“我乃富察氏高贵血脉,唯有一死报国。”<br />
“可是,朝廷对您不公啊,新皇他居然想拿您开刀。”<br />
福长安笑笑,仗打到这份上,永琰那小子居然认为圣旨还有意义?<br />
淮安——徐州一线的士兵们只认自己,谁还认朝廷?<br />
……<br />
徐州城内外,清军调动频繁。<br />
而驻扎在几十里外萧县,皖北新军军营,却迎来了一位劝降使者——第 2军团军官许满仓。<br />
新军首领庐州人刘黄通,坐在桌旁,吃的满头冒热气。<br />
冰冷地问道:<br />
“郑河安让你来的?”<br />
“是。事到如今我也不瞒你,大军明日就到,刘大哥,现在投降还来得及。”<br />
“投过去,吴廷准备封我个什么官?”<br />
“无官无衔,回家种地。”<br />
“那我若是不降呢?”<br />
“郑大哥说了,如果他打下萧县,新军一个都活不了。”<br />
……<br />
刘黄通抽出佩刀,架在许满仓脖侧。<br />
“没得商量?”<br />
“没商量。郑大哥说了,甭说 3000老乡,就是 30000老乡也一样杀掉。皖北人的脑门上不能因为你们贴上不忠的标记。”<br />
“刘大哥,你就不怕家乡人指着棺材板骂?”<br />
半晌,<br />
刘黄通重重点头。<br />
丢弃佩刀,拱手:<br />
“降了!”<br />
……<br />
萧县,是徐州的门户。<br />
刘黄通和麾下 3000新军反水后,先将城内士绅、豪强杀了个一干二净,之后调头向徐州进发。<br />
第 2军团随后赶到,接收萧县,将城内浮财洗劫一空。<br />
而投诚的新军以友军身份为掩护,突袭拿下了睢宁县、砀山县。<br />
照例,<br />
杀尽士绅、豪强。<br />
至此,徐州外围所有清军全部被肃清,再无据点。<br />
……<br />
第 2军团杀意滔天,。没有劝降,直接拉出 30门大炮猛轰徐州城。<br />
这已是吴军炮兵传统手艺。<br />
攻城之前,先以火力压制,将城门楼子、箭楼、马面、垛口,凡是能躲人的地方全给你轰成碎砖瓦砾,然后抬着臼炮先前,洗两遍城墙。<br />
步兵再扛着云梯一哄而上,踩上城墙插上旗帜,这城就算破了。<br />
一月拿几两?<br />
18世纪谁玩巷战?<br />
虽然徐州自古民风彪悍,福长安也确实招募了一批当地汉子。<br />
不过,在第 2军团狂风暴雨一般的冲击之下,仅仅 1个半时辰徐州告破。<br />
……<br />
“末将刘黄通,拜见郑大人。”<br />
“都是老乡,起来吧。你和你的人拿了遣散银子、丢了武器、剪了辫子就各自回家吧。”<br />
刘黄通猛然抬头,诧异的望着郑河安蜡黄的脸。<br />
欲言又止。<br />
郑河安也懒得和他多言,挥手打发了。<br />
他已不是当初的江湖大哥,这些年逐渐明白世上的事并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对上,对下都要有考虑。<br />
……<br />
知府衙门内。<br />
福长安和麾下八旗亲兵据守顽抗,绝望地做困兽犹斗。<br />
当吴军拉来了 6磅炮后,他抵抗就变成了顽童之游戏。<br />
大炮,破墙。<br />
实心弹暴力拆墙,然后对着豁口冲出来的人群排枪射杀。<br />
各部军官早就得了司令官的明确军令。<br />
“不要俘虏,只要首级。”<br />
投降之清军不分满汉、不分官阶皆被 2军团的士兵们驱赶到泗水畔刺刀挑杀。<br />
自福长安以下一万多颗清军首级整整齐齐。各部军旗、文武官佐的大印摆满地面。<br />
登记造册。<br />
当晚,一车车的浮财就往老家送。<br />
军官们都感慨,司令官怕是真的时日不久了。<br />
……<br />
阜阳周边欢声雷动,皖北三府雨露均沾。<br />
银子到家,即召集当地有威望之家族老人说明用途。银子只能用来盖学校、置学田、聘教师、买纸笔、买教材。<br />
老乡们主打一个抢着、赶紧、一两不留的。<br />
即使事后朝廷察觉,想追缴,也没处追。<br />
除非朝廷把学校扒了,把娃娃们的纸笔夺了,把学田发卖了。<br />
但显然不可能。<br />
伤害皖北老乡的感情没关系,伤害了第 2军团的军心总是不美。<br />
……<br />
第 2军团秉承司令官意志,分兵 5路向不同方向展开进攻。<br />
既然司令官愿意扛雷,底下人更得体谅。<br />
各路狂飙猛进,途经之处,地方势力一扫空。趁着战争把孩子和洗脚水一起倒掉,皖人的团结和桀骜再次展现的淋漓尽致~<br />
不过,郑河安还算理智,严令麾下各部绝不许打曲阜的主意。衍圣公生或死,轮不到 2军团决定。<br />
军法官在报告里如实写下情况,他们并不会为郑河安隐瞒。但报告一来一去,就抢到了时间。<br />
……<br />
庐州府。<br />
派驻军法官的汇报和内政部眼线的汇报几乎是同时抵达御案。<br />
李郁当场摔了军报,勃然大怒。<br />
“郑河安这个混账想做什么?”<br />
“陆舟,拿着寡人的手令去前线把他撤了。你暂时接管第 2军团。”<br />
“陛下,接手后,臣要继续进攻吗?”<br />
“不!先把第 2军团撤下来,调去河南清剿安置流民。让新组建的第 10军团顶替第 2军团的进攻路线。”<br />
众人不敢多语,心想老郑这是抽什么疯?那是你能染指的钱吗?<br />
侍卫陆舟走出屋子后还听的屋里陛下愤怒大吼:<br />
“寡人的钱!”<br />
如今天下处处要用钱。<br />
郑河安纵兵在苏鲁豫刮地皮,还把刮来的银子弄回老家搞慈善,触犯了陛下的逆鳞。<br />
……<br />
第 2军团不愧为吴军老牌精锐,轻兵突进,在河南归德府、山东曹州府、江苏淮安府杀的人头滚滚。<br />
最后一个倒霉的是曹州府曹县。<br />
在县城内避祸的 100多名士绅豪强见到吴军旗帜,喜出望外,赶紧打开城门跪迎王师。<br />
回应他们的却是明晃晃的刺刀。<br />
第 2军团除了老乡,不会怜悯任何人。<br />
他们热衷于用刺刀杀人,故而每战之后都需补给新刺刀。<br />
这一点和第 4军团恰好相反。<br />
第 4军团从来不要后勤补充刺刀。最近他们忙着索要油料,美名曰,普及文明。<br />
火,是人类文明的象征。<br />
纵火,就是普及文明。<br />
那些郁郁葱葱的野蛮边疆土地不狠狠烧一遍,文明怎么会降临呢?<br />
……<br />
攻入曹县后,准尉许满仓踩着尸体,高呼:<br />
“快,查抄逆产。”<br />
“装一车就走一车,先捡值钱的装。到手的才是咱的钱。”<br />
当天送走了 1车金锭, 1车银锭。<br />
次日,当清晨的第一缕金灿灿的阳光重新照耀曹县之时,军令到了。骑兵高呼:<br />
“陛下有令,第 2军团全体归建,于徐州集结。命令抵达之日,各部立刻返回。若有违背,视为叛逆。”<br />
许满仓腆着脸凑近问道:<br />
“郑司令官可好?”<br />
传令兵冷笑:<br />
“换帅了。新任司令官,姓陆。”<br />
……<br />
庐州府。<br />
“陛下,郑河安已押解回来了。”<br />
“把他带来,寡人要当面问问他到底想做什么?”李郁依旧盛怒。<br />
然而,<br />
侍卫犹豫了一下,低声回答:<br />
“陛下,郑大人又病倒了,大夫说会传染。陛下乃万金之躯~”<br />
“嗯?”<br />
“回陛下。多位随军军医查看过,他们说~”<br />
“说什么?”<br />
“他们都说郑大人时日不久了。旧疾未愈,又染伤寒,人已油尽灯枯,熬不到春暖开。”<br />
沉默,李郁叹了一口气。<br />
望着窗外的雪景,背对着侍卫吩咐道:<br />
“寡人不想见他。去问问他有什么遗愿,尽量满足他。”<br />
“是。”<br />
……<br />
阜阳县,郑家圩。<br />
在漫天的雪中迎来了久违的游子。<br />
一蓬头少年在雪地里狂奔而来,嚷嚷着:<br />
“来了,来了。”<br />
众人精神一振,纷纷站直身子,抖落雪。<br />
郑家圩最有威望的三爷爷,一头白的齐耳短发在寒风中飘扬,他裂开没牙的嘴,笑道:<br />
“锣鼓、鞭炮,动静大点。”<br />
“得让小安子感受到咱们圩乡亲们的心意。”<br />
半里之外,<br />
郑河安突然听见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掀开马车帘子望见了立在雪地里的众老乡,瞬间眼眶湿润。<br />
……<br />
2日后,<br />
依旧飘着雪。<br />
郑家圩大摆露天酒席, 100多桌。<br />
流水席,随便吃,敞开吃。<br />
吃完了,还可以拿。一边的大筐子里都盛满了白馍,离开时可以怀里塞几个带回家。<br />
为了这次流水席,郑河安拿出了 1万多两积蓄。<br />
在淮南煤矿督促生产的总商江春听说此事也来了,还带了 5000斤无烟煤, 500坛老酒,友情赞助。<br />
……<br />
露天流水席,乃是乡村特色。<br />
一边是热气腾腾的 30口大铁锅,锅铲翻飞。<br />
一边是熙熙攘攘的 100多桌,食客们吃的正欢,全然不顾头顶落下的雪。<br />
妇人们两边穿梭来回。<br />
前面的食客吃完就赶紧离开,后面的食客好上桌补缺。<br />
继续吃。<br />
不管是哪的人,不管是农夫还是乞丐,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本村的还是邻县的,来了就能上桌。<br />
桌子不够,就蹲着吃。<br />
总之不影响胃口。<br />
……<br />
郑河安身穿黑狐皮,坐在首桌。<br />
一衣裳褴褛的儿时玩伴,讪讪地端着酒碗过来敬酒。<br />
走近瞧了两眼,没忍住,哭了。<br />
“郑老爷,你、你咋瘦成这样了?你不是当大官了吗?”<br />
郑河安倒是坦然,起身端起酒碗碰了一下:<br />
“人的命,天注定。大喜的日子,你哭什么?”<br />
“来,干!”<br />
喝完碗里酒,郑河安又搂着儿时玩伴的肩膀低声吩咐:<br />
“放开吃,敞开喝,走的时候还要拿。”<br />
“你不拿,我不开心。”<br />
……<br />
一连打发了十几个熟人,郑河安脸色异常的红润。<br />
他端起酒碗:<br />
“江首总,多谢了。”<br />
坐在他下首的江春连忙举起粗瓷酒碗:<br />
“郑大人您客气了,江某人听说这里热闹,特来凑个热闹讨杯水酒。”<br />
俩人一饮而尽。<br />
旁边的便装护卫忍不住小声劝阻:<br />
“司令官,您少喝点,身子要紧。”<br />
“胡扯,陪我来一碗?”<br />
郑河安如此坦然,倒是让坐在桌上的三爷爷破防了。<br />
他红着眼睛拉着郑河安枯瘦的手:<br />
“小安子,咱的好日子就在眼前,咋就、咋就~”<br />
……<br />
这一天里,<br />
郑河安见到了无数似曾相识的熟人旧人,喝的烂醉。<br />
次日清晨,他没醒过来。<br />
于是,<br />
按照生前遗嘱,流水席不许停,接着开,吃光用光为止。<br />
只不过将红绸换成了白布。<br />
还搭起了灵堂~<br />
郑河安到死都没有吐露真实心声,为何突然悖逆陛下?<br />
要知道第 2军团自从成军以来,就从未悖逆过陛下的旨意,可谓忠诚有加。<br />
……<br />
湖广战役后,他暂时离开军中,养病赋闲期间思考了很多以前未曾想过的事情。<br />
要想让家乡富裕起来,得靠教育和工业。<br />
工业大臣杜仁透露,皖北会有两座超大型煤矿,但前景也仅限于此。此外,一定会治河,但时间难说。<br />
所以,只能靠教育。<br />
而发展教育,就需要大量的钱。<br />
吴皇不可能给皖北特拨一笔经费,这不现实。<br />
所以,当大夫诊断自己时日不久之后,郑河安就看开了,决定拼着最后一口气为老乡们谋点福利。<br />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br />
即使陛下盛怒也无法怪罪一个死人,至多是不给自己身后之追封。<br />
郑河安没有儿子,只有几个女儿,想来这身后追封确实无关紧要。以军中基数庞大的皖北籍军官,没人敢欺负她们。<br />
……<br />
以上,郑河安到死也没有对任何心腹讲过,反过来要求心腹们发誓永远忠于陛下。<br />
他有苦衷!<br />
他不敢让弟兄们产生对朝廷乃至对陛下的怨恨,哪怕一丝丝都不行。<br />
怨恨产生,就会滋生、会疯长。<br />
一旦第 2军团的忠诚不再纯粹,巨大的灾祸就会降临。<br />
第 2军团和第 4军团终究是不一样的。<br />
所有人都知道第 4军团是一群王八蛋。但是所有人又知道,这帮王八蛋除了搞钱,绝对不会有其他心思。<br />
如此结局,大约是自己和第 2军团最好的结局。<br />
……<br />
总商江春走后,又令人再次送来了 100头猪、 300石面、糕点蔬菜 50车、酒 200坛、油盐酱醋 1000斤。<br />
所以,郑家圩的流水席足足持续了 31天,周边百姓、流民蜂拥而来。<br />
许多人感慨老郑的白事办的漂亮。<br />
规模大,影响久。<br />
不出意外的话,<br />
30年后、 50年后还会有人记得他。不是因为流水席,而是因为那些学校。<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