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第600章 艺术生的社会经济学~<br />
一口气说完。<br />
那五爷就赶紧垂下眼皮,专盯着那一双黑色长靴。<br />
他不敢多看,避讳。<br />
松江新城巡警分署编制 2个排,其中包含了 2个女子骑警班。<br />
这两个班的女骑警可不一般,年龄在 14到 17岁之间,身高 5尺以上,面容姣好,识字,家境中等。<br />
她们穿的是陛下亲自设计的制服。<br />
羊毛呢黑外套、红裤子、红绸披风、黑狐皮帽、配一柄修长轻剑,刺绣丝巾蒙面。<br />
……<br />
陛下圣明烛照~<br />
深知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巡警战斗力的最佳措施是——换涂装。<br />
涂装很重要。<br />
涂装就是战斗力,一秒就见效。<br />
每一个初来新城的人都会盯着街头巡逻的女骑警行长久注目礼。<br />
这理念太超前了。<br />
我们的帝国太强盛了。<br />
……<br />
“随地吐痰,罚款 2个银币。”<br />
那五爷后背瞬间直冒冷汗,好说歹说,不停忏悔,最终还是交纳了 2个银币。<br />
他后悔的想抽自己耳光。<br />
怎么又又又忘了这里的规矩呢。<br />
他找到公示栏,再次大声念上面的规定:<br />
随地吐痰,罚款 2银币。<br />
随地大小便,罚款 10个银币。<br />
公共场所赤膊,罚款 5个银币。<br />
殴打他人,罚款 10个银币并处苦役 2日。<br />
偷抢拐骗,终生流放南洋。<br />
……<br />
旁边一富商模样的中年人凑过来。<br />
笑道:<br />
“这里的规定很新奇。”<br />
那五爷立马微微弯腰:<br />
“您说的是,松江是个有法度的地方,蕴含着陛下的特殊心血,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皇家底蕴。”<br />
“哦?”富商立马来了兴趣,“在下是初次来此,您若是有闲,不妨和我多讲讲?”<br />
“如您所愿。”<br />
那五爷顺杆上。<br />
他的口才自然是极好的,半刻钟不打磕巴,内容 5分真 2分假 3分想象,狠狠地引起了富商的兴趣。<br />
旧城的旗人每日渡吴淞江,几乎都在服务业挣钱。<br />
他们会找好吃的,会说好听的。<br />
这种人叫“职业帮闲”。富裕过的兄弟都知道,帮闲是专门提供情绪价值的。离了这帮孙子,钱索然无味。<br />
……<br />
“那先生,鄙人乃是广州商人。初到此地。今日,不如劳烦先生做个向导?”<br />
“如您所愿。”<br />
那五爷挥舞右臂,一辆四轮马车缓缓停下。<br />
穿着干练的年轻车夫动作麻利,从车厢后面拿下板凳,又打开车门。<br />
“二位老爷,请上车。”<br />
富商一惊:<br />
“那先生,这是你的车?”<br />
那五爷谦逊的摆摆手:<br />
“不不。这是出租车,招手即停,上车即走,国营的,坐一次才一块银元,便宜。您瞧瞧,宝蓝丝绒座位,多气派。”<br />
……<br />
马车在水泥道路上慢速前进,很平稳很舒适。<br />
富商啧啧称奇。<br />
广东那边才是第 3代四轮马车,松江府已是第 5代了。<br />
主要是减震系统和底盘的更新迭代。<br />
一路上,那五爷察言观色,小火捣糨糊,到了下车时竟已基本戳中富商的心思。<br />
当日,向导那爷小赚 10块银元。<br />
富商表示,他得先去趟苏州府办事,结束了再来松江新城玩耍几日。约好 5日后,二人还在某酒楼聚面。<br />
让那爷带着他吃喝玩乐。<br />
……<br />
下午,日落之前 1个时辰。<br />
众旗人下工了。<br />
或醉醺醺、或红光满面、或悠闲自得,来到新城 2里外的一处小酒馆碰面,小酌一顿。<br />
那五爷端起酒杯:<br />
“今儿,我们正红旗九狗又聚首了。第一杯,敬不在场的哥五个。”<br />
众人黯然,把酒水洒在地上。<br />
九狗,是九个在四九城一起喝茶一起吹牛的老哥们。<br />
虎、狼、豹、都有官职更高的人占用了,所以只能叫狗。<br />
后来,<br />
2人死在战争中, 2人死在流放途中,还有 1人去了南洋,死生不复见。<br />
那五爷感慨:<br />
“活着,比什么都重要。”<br />
众人纷纷点头。<br />
……<br />
小酒馆掌柜的,端来一口热气腾腾的砂锅。<br />
笑道:<br />
“诸位客官~请慢用。”<br />
大冷天,三五好友围着吃个热腾腾的锅子很舒适。菜肴有羊肉、猪肉、下水、鱼片、蔬菜、一小坛黄酒。<br />
那五爷夹起一筷子羊肉细细咀嚼,感慨:<br />
“这味儿比起四九城还是差了点。”<br />
众人纷纷点头,唏嘘不已。<br />
隔着一层薄木板。<br />
酒馆掌柜的在厨房里一边切墩一边讥讽:<br />
“一帮子乡下人。”<br />
旁边帮着摆盘的小二,低声说道:<br />
“掌柜的,他们是燕京来的。”<br />
掌柜的切墩动作一滞,点点头:<br />
“哦,燕京来的乡下人。”<br />
……<br />
酒过三巡,菜肴减半,众人开始献宝。<br />
“那五不才,今日陪着一个小地方上来的商人在城里逛了几圈,去了大剧院,泡了澡堂子,吃了点本帮菜,顺便给他讲了讲这里的风土人情。小赚 10块银元~”<br />
“五爷,稳!”<br />
众人一阵吹捧。<br />
肤白无须的修二,呲溜一口黄酒,眼睛微眯,摇头晃脑道:<br />
“鄙人不才,今日进项 20银元,得来全不费功夫。”<br />
“讲讲?”<br />
“我在帝国大街远远瞧见一贵人,携一子一女俩妾四保镖逛街。”<br />
“我就原地站住,直勾勾瞅着。那贵人惊诧,指着我问,你踏马瞅什么?”<br />
“我当时就眼眶微红,尖着嗓子,说,少爷和小姐在松江玩的开心,老奴瞧着开心。”<br />
“贵人开心,大手一挥,赏~”<br />
……<br />
众人哄笑。<br />
知道贵人是把面白无须、声音尖细的修二当宫里出来的太监了。<br />
太监可是稀罕物,被太监夸奖更是一件很荣幸的事。至于原因,不能说!说了就要掉脑袋。<br />
所以那贵人心怒放,就当是钱买个吉兆~<br />
突然,<br />
修二盯着旁边人问道:<br />
“九爷,你这脸咋回事?”<br />
金九摸出一小布袋往桌上一扔,叮叮咣咣。众人瞬间侧目,听动静丫的收获不小啊。<br />
“鄙人不才,小赚 100块银元。”<br />
“九爷,您是砸当铺了还是抢票号了?”<br />
……<br />
“都不是。我先去了趟体育场,那边有个特受欢迎的女陪练,艺名红茉莉。她一开口,一走路,嘿,老爷们的魂儿都飞了。”<br />
“和你有什么关系?”<br />
“有!”金九得意洋洋,“我看见一阔少挎着红茉莉要去骑马!我就赶紧上前,彬彬有礼地拦住,说,爷们,对不住,能不能把红茉莉让给我?我赔你 50块银元。”<br />
“然后呢?”<br />
“少爷一听就急了,上来给我一大耳光,说,小爷给你双倍,滚。”<br />
那五爷焕然大悟:<br />
“激将法?”<br />
“对。”“万一,他真答应了呢。”<br />
“咱都是四九城老人,打眼一瞧,心里就有数了。看人准,错不了~”<br />
……<br />
傍晚,吴淞江南岸很热闹。<br />
小船穿梭来回。<br />
农夫们又划着船接送旗人下班回北岸旧城,小挣渡河座位费 5个铜钱。<br />
摆渡的利润虽小。<br />
可胜在稳定,涓涓细流,全是现钱,没有账期。<br />
北岸的旗人觉得不划算,凑钱买了几条小船想省掉每天通勤的冤枉钱。<br />
结果,<br />
刁滑的松江农夫跑去官府告状,说旗人自购船只的行为,威胁帝国安全。<br />
理由是:<br />
他们可以划着小船穿越黄浦江,穿越长江,穿越东海,最终逃到南洋。<br />
他们还可以划着小船沿吴淞江上溯,抵达苏州府。<br />
第一条纯属扯淡,但是第二条不得不防。<br />
事关皇家,谁敢不管。<br />
于是,<br />
松江府张贴告示:<br />
严禁旗人以及家眷私自购买打造船只,否则以谋逆论处。<br />
……<br />
松江新城模式,实际上隐藏着一条庞大的财富大动脉:<br />
帝国上层——家眷公子——松江新城——国库。<br />
同时也隐藏着若干条微小的财富毛细血管。<br />
例如:<br />
松江新城——流放八旗——松江农夫<br />
吴淞江北岸的农夫们什么也不想,早晚忙着摆渡“乡下人”,上午挑着蔬菜米面加价卖给“乡下人”。<br />
一个月下来,多收了三五两。<br />
各走各的道,各挣各的钱。<br />
……<br />
李郁一直在默默关注着松江新城模式的利弊。<br />
待运转成熟,确定利远大于弊之后,他会毫不犹豫地复制几十个类似的新城,从而开辟一类隐蔽税源。<br />
松江新城的主人是自己。<br />
一切商业的幕后是自己。<br />
这段时间,有个问题困扰自己许久了——如何让农夫们挣到现钱?<br />
在 18世纪,除了卖粮,农夫几乎没有任何办法挣到现钱。<br />
很显然,农夫家里也没什么余粮。<br />
吃饱已不易。卖掉本来就不多的余粮也就够换点油盐酱醋、针头线脑、粗布农具。<br />
……<br />
皇宫露台。<br />
寂静的夜空,空虚的心灵。<br />
刚刚敦伦完毕的陛下从柜子里掏出笔记本,轻轻抚去表面灰尘。<br />
他披上一件黑狐大氅,走到露台,开始写日记:<br />
我心充满忧虑。<br />
除了当兵、进厂、海外劳务三种方式之外,我几乎找不到任何能够让帝国的农夫挣到现钱的方式!<br />
长此以往,会有麻烦。<br />
如今,勉强又多了一个选项:新城卫星村。<br />
虽与大局无补,但聊胜于无。<br />
以上 4种方式按照实际效果排序,应该是海外劳务>进厂>当兵>卫星村。<br />
正经经济学理论无非两点:<br />
如何创造金钱?如何分配金钱?<br />
前者:科技、工业、殖民。<br />
后~<br />
……<br />
刚写到这里,殿内就传来了脆生生的呼喊:<br />
“陛下,快来~呀。”<br />
李郁放下笔,合拢笔记本。<br />
下一秒,露台玻璃门被推开。<br />
春风拂面,香风扑鼻。<br />
一群明眸皓齿、知书达理的女子簇拥着自己走向那三丈长两丈宽的办公桌~<br />
“陛下~”<br />
“陛~下~”<br />
“陛~~下~”<br />
这里有人间最极致的风景,不逊色于天堂。<br />
……<br />
每日徜徉于宫闱春风、枪林弹雨、酒池肉林之间,李郁猛然理解了乾隆为啥老是下江南。<br />
山珍海味吃多了,腻了。<br />
就想吃点顶带刺的野菜瓜果,体验点俗不可耐的乡野文化。<br />
空虚之后就是痛苦,在这段痛苦的岁月里,李郁的艺术造诣突飞猛进,文学水准一日千里。<br />
正如一位不知名作家说过:<br />
人,在痛苦失意的时候容易绽放出艺术的火。<br />
例子很多,比如曹雪芹、吴敬梓、贝多芬、叔本华、毕加索等等~<br />
……<br />
好在, 1781年的春天到了!<br />
各地硝烟散尽,农夫们忙着春耕。<br />
然而,偌大的帝国,有 6成地方文官的位置依旧空缺。<br />
虽然臣子们再三劝谏陛下放宽人才限制,挑选忠诚之人下放填缺,省得地方真空,闹出妖魔鬼怪。<br />
但是,<br />
李郁坚持“宁缺毋滥”。<br />
没有足够的文官毕业生离开学校,衙门就空着。<br />
钱粮先通过各村的粮长收着。<br />
纵有混乱,问题不大。<br />
李郁很想看看,有生之年,民间到底会变成什么模样?<br />
……<br />
帝国要进步,就要脱胎换骨,就要忍受阵痛。<br />
但无论什么代价目前都能承受。<br />
将一个古老帝国打碎重整,剔除部分基因,植入部分新鲜血液,其中阻力很大,难度很大,周期很长。<br />
李郁从未碰过民 zu主义。<br />
因为有顾虑。<br />
民 zu主义的利处是,万众一心,抗击外敌。<br />
但是目前,<br />
帝国即使没有这点利处加持,也能从容应付这个时代。因为帝国没有外敌,帝国是别国的外敌。<br />
……<br />
为了实践理想~<br />
李郁刻意打造了一支近代战术、封建思维的军队,足够对付他所能想象的一切混乱。<br />
吴军,就是吴皇最趁手的工具。<br />
一件好的工具,必须是精良的、冰冷的。<br />
被赋予了民 zu思想的工具,就像是被改变了碳含量的铁器,差之毫厘谬以千里。<br />
吴军除了开拓殖民的用途,很可能还需要对付内部异己分子。<br />
也许,陛下的骨子里终究是个保守激进的江苏人。<br />
开明里透着传统。<br />
激进里透着保守。<br />
锐力进取的时候,又试图控制风险。<br />
……<br />
李郁一直认为:<br />
表面上,帝国是自然科学领域落后。<br />
终根结底,却是人文社科领域落后。<br />
自然科学落后了,没关系。一代人的努力就可以弥补。<br />
人文社科~<br />
最虚无缥缈的东西最难把握。<br />
……<br />
最近,<br />
农林水产大臣范众默在朝会上,通过了一个方案:<br />
第一轮粮长到期之后,第二次轮选时,鼓励跨村兼任多村的粮长,将现有粮长数量降低至 5成。<br />
在下下个选期,再降 3成。<br />
李郁准了。<br />
他完全可以接受 10年跨度,让民间自发磨合出一个最合理的模式。<br />
让民间的朴素思维自己发芽、萌生、成长。<br />
生命,自会寻找出路。<br />
文明,终会浴火涅槃。<br />
(本章完)</p>
一口气说完。<br />
那五爷就赶紧垂下眼皮,专盯着那一双黑色长靴。<br />
他不敢多看,避讳。<br />
松江新城巡警分署编制 2个排,其中包含了 2个女子骑警班。<br />
这两个班的女骑警可不一般,年龄在 14到 17岁之间,身高 5尺以上,面容姣好,识字,家境中等。<br />
她们穿的是陛下亲自设计的制服。<br />
羊毛呢黑外套、红裤子、红绸披风、黑狐皮帽、配一柄修长轻剑,刺绣丝巾蒙面。<br />
……<br />
陛下圣明烛照~<br />
深知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巡警战斗力的最佳措施是——换涂装。<br />
涂装很重要。<br />
涂装就是战斗力,一秒就见效。<br />
每一个初来新城的人都会盯着街头巡逻的女骑警行长久注目礼。<br />
这理念太超前了。<br />
我们的帝国太强盛了。<br />
……<br />
“随地吐痰,罚款 2个银币。”<br />
那五爷后背瞬间直冒冷汗,好说歹说,不停忏悔,最终还是交纳了 2个银币。<br />
他后悔的想抽自己耳光。<br />
怎么又又又忘了这里的规矩呢。<br />
他找到公示栏,再次大声念上面的规定:<br />
随地吐痰,罚款 2银币。<br />
随地大小便,罚款 10个银币。<br />
公共场所赤膊,罚款 5个银币。<br />
殴打他人,罚款 10个银币并处苦役 2日。<br />
偷抢拐骗,终生流放南洋。<br />
……<br />
旁边一富商模样的中年人凑过来。<br />
笑道:<br />
“这里的规定很新奇。”<br />
那五爷立马微微弯腰:<br />
“您说的是,松江是个有法度的地方,蕴含着陛下的特殊心血,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皇家底蕴。”<br />
“哦?”富商立马来了兴趣,“在下是初次来此,您若是有闲,不妨和我多讲讲?”<br />
“如您所愿。”<br />
那五爷顺杆上。<br />
他的口才自然是极好的,半刻钟不打磕巴,内容 5分真 2分假 3分想象,狠狠地引起了富商的兴趣。<br />
旧城的旗人每日渡吴淞江,几乎都在服务业挣钱。<br />
他们会找好吃的,会说好听的。<br />
这种人叫“职业帮闲”。富裕过的兄弟都知道,帮闲是专门提供情绪价值的。离了这帮孙子,钱索然无味。<br />
……<br />
“那先生,鄙人乃是广州商人。初到此地。今日,不如劳烦先生做个向导?”<br />
“如您所愿。”<br />
那五爷挥舞右臂,一辆四轮马车缓缓停下。<br />
穿着干练的年轻车夫动作麻利,从车厢后面拿下板凳,又打开车门。<br />
“二位老爷,请上车。”<br />
富商一惊:<br />
“那先生,这是你的车?”<br />
那五爷谦逊的摆摆手:<br />
“不不。这是出租车,招手即停,上车即走,国营的,坐一次才一块银元,便宜。您瞧瞧,宝蓝丝绒座位,多气派。”<br />
……<br />
马车在水泥道路上慢速前进,很平稳很舒适。<br />
富商啧啧称奇。<br />
广东那边才是第 3代四轮马车,松江府已是第 5代了。<br />
主要是减震系统和底盘的更新迭代。<br />
一路上,那五爷察言观色,小火捣糨糊,到了下车时竟已基本戳中富商的心思。<br />
当日,向导那爷小赚 10块银元。<br />
富商表示,他得先去趟苏州府办事,结束了再来松江新城玩耍几日。约好 5日后,二人还在某酒楼聚面。<br />
让那爷带着他吃喝玩乐。<br />
……<br />
下午,日落之前 1个时辰。<br />
众旗人下工了。<br />
或醉醺醺、或红光满面、或悠闲自得,来到新城 2里外的一处小酒馆碰面,小酌一顿。<br />
那五爷端起酒杯:<br />
“今儿,我们正红旗九狗又聚首了。第一杯,敬不在场的哥五个。”<br />
众人黯然,把酒水洒在地上。<br />
九狗,是九个在四九城一起喝茶一起吹牛的老哥们。<br />
虎、狼、豹、都有官职更高的人占用了,所以只能叫狗。<br />
后来,<br />
2人死在战争中, 2人死在流放途中,还有 1人去了南洋,死生不复见。<br />
那五爷感慨:<br />
“活着,比什么都重要。”<br />
众人纷纷点头。<br />
……<br />
小酒馆掌柜的,端来一口热气腾腾的砂锅。<br />
笑道:<br />
“诸位客官~请慢用。”<br />
大冷天,三五好友围着吃个热腾腾的锅子很舒适。菜肴有羊肉、猪肉、下水、鱼片、蔬菜、一小坛黄酒。<br />
那五爷夹起一筷子羊肉细细咀嚼,感慨:<br />
“这味儿比起四九城还是差了点。”<br />
众人纷纷点头,唏嘘不已。<br />
隔着一层薄木板。<br />
酒馆掌柜的在厨房里一边切墩一边讥讽:<br />
“一帮子乡下人。”<br />
旁边帮着摆盘的小二,低声说道:<br />
“掌柜的,他们是燕京来的。”<br />
掌柜的切墩动作一滞,点点头:<br />
“哦,燕京来的乡下人。”<br />
……<br />
酒过三巡,菜肴减半,众人开始献宝。<br />
“那五不才,今日陪着一个小地方上来的商人在城里逛了几圈,去了大剧院,泡了澡堂子,吃了点本帮菜,顺便给他讲了讲这里的风土人情。小赚 10块银元~”<br />
“五爷,稳!”<br />
众人一阵吹捧。<br />
肤白无须的修二,呲溜一口黄酒,眼睛微眯,摇头晃脑道:<br />
“鄙人不才,今日进项 20银元,得来全不费功夫。”<br />
“讲讲?”<br />
“我在帝国大街远远瞧见一贵人,携一子一女俩妾四保镖逛街。”<br />
“我就原地站住,直勾勾瞅着。那贵人惊诧,指着我问,你踏马瞅什么?”<br />
“我当时就眼眶微红,尖着嗓子,说,少爷和小姐在松江玩的开心,老奴瞧着开心。”<br />
“贵人开心,大手一挥,赏~”<br />
……<br />
众人哄笑。<br />
知道贵人是把面白无须、声音尖细的修二当宫里出来的太监了。<br />
太监可是稀罕物,被太监夸奖更是一件很荣幸的事。至于原因,不能说!说了就要掉脑袋。<br />
所以那贵人心怒放,就当是钱买个吉兆~<br />
突然,<br />
修二盯着旁边人问道:<br />
“九爷,你这脸咋回事?”<br />
金九摸出一小布袋往桌上一扔,叮叮咣咣。众人瞬间侧目,听动静丫的收获不小啊。<br />
“鄙人不才,小赚 100块银元。”<br />
“九爷,您是砸当铺了还是抢票号了?”<br />
……<br />
“都不是。我先去了趟体育场,那边有个特受欢迎的女陪练,艺名红茉莉。她一开口,一走路,嘿,老爷们的魂儿都飞了。”<br />
“和你有什么关系?”<br />
“有!”金九得意洋洋,“我看见一阔少挎着红茉莉要去骑马!我就赶紧上前,彬彬有礼地拦住,说,爷们,对不住,能不能把红茉莉让给我?我赔你 50块银元。”<br />
“然后呢?”<br />
“少爷一听就急了,上来给我一大耳光,说,小爷给你双倍,滚。”<br />
那五爷焕然大悟:<br />
“激将法?”<br />
“对。”“万一,他真答应了呢。”<br />
“咱都是四九城老人,打眼一瞧,心里就有数了。看人准,错不了~”<br />
……<br />
傍晚,吴淞江南岸很热闹。<br />
小船穿梭来回。<br />
农夫们又划着船接送旗人下班回北岸旧城,小挣渡河座位费 5个铜钱。<br />
摆渡的利润虽小。<br />
可胜在稳定,涓涓细流,全是现钱,没有账期。<br />
北岸的旗人觉得不划算,凑钱买了几条小船想省掉每天通勤的冤枉钱。<br />
结果,<br />
刁滑的松江农夫跑去官府告状,说旗人自购船只的行为,威胁帝国安全。<br />
理由是:<br />
他们可以划着小船穿越黄浦江,穿越长江,穿越东海,最终逃到南洋。<br />
他们还可以划着小船沿吴淞江上溯,抵达苏州府。<br />
第一条纯属扯淡,但是第二条不得不防。<br />
事关皇家,谁敢不管。<br />
于是,<br />
松江府张贴告示:<br />
严禁旗人以及家眷私自购买打造船只,否则以谋逆论处。<br />
……<br />
松江新城模式,实际上隐藏着一条庞大的财富大动脉:<br />
帝国上层——家眷公子——松江新城——国库。<br />
同时也隐藏着若干条微小的财富毛细血管。<br />
例如:<br />
松江新城——流放八旗——松江农夫<br />
吴淞江北岸的农夫们什么也不想,早晚忙着摆渡“乡下人”,上午挑着蔬菜米面加价卖给“乡下人”。<br />
一个月下来,多收了三五两。<br />
各走各的道,各挣各的钱。<br />
……<br />
李郁一直在默默关注着松江新城模式的利弊。<br />
待运转成熟,确定利远大于弊之后,他会毫不犹豫地复制几十个类似的新城,从而开辟一类隐蔽税源。<br />
松江新城的主人是自己。<br />
一切商业的幕后是自己。<br />
这段时间,有个问题困扰自己许久了——如何让农夫们挣到现钱?<br />
在 18世纪,除了卖粮,农夫几乎没有任何办法挣到现钱。<br />
很显然,农夫家里也没什么余粮。<br />
吃饱已不易。卖掉本来就不多的余粮也就够换点油盐酱醋、针头线脑、粗布农具。<br />
……<br />
皇宫露台。<br />
寂静的夜空,空虚的心灵。<br />
刚刚敦伦完毕的陛下从柜子里掏出笔记本,轻轻抚去表面灰尘。<br />
他披上一件黑狐大氅,走到露台,开始写日记:<br />
我心充满忧虑。<br />
除了当兵、进厂、海外劳务三种方式之外,我几乎找不到任何能够让帝国的农夫挣到现钱的方式!<br />
长此以往,会有麻烦。<br />
如今,勉强又多了一个选项:新城卫星村。<br />
虽与大局无补,但聊胜于无。<br />
以上 4种方式按照实际效果排序,应该是海外劳务>进厂>当兵>卫星村。<br />
正经经济学理论无非两点:<br />
如何创造金钱?如何分配金钱?<br />
前者:科技、工业、殖民。<br />
后~<br />
……<br />
刚写到这里,殿内就传来了脆生生的呼喊:<br />
“陛下,快来~呀。”<br />
李郁放下笔,合拢笔记本。<br />
下一秒,露台玻璃门被推开。<br />
春风拂面,香风扑鼻。<br />
一群明眸皓齿、知书达理的女子簇拥着自己走向那三丈长两丈宽的办公桌~<br />
“陛下~”<br />
“陛~下~”<br />
“陛~~下~”<br />
这里有人间最极致的风景,不逊色于天堂。<br />
……<br />
每日徜徉于宫闱春风、枪林弹雨、酒池肉林之间,李郁猛然理解了乾隆为啥老是下江南。<br />
山珍海味吃多了,腻了。<br />
就想吃点顶带刺的野菜瓜果,体验点俗不可耐的乡野文化。<br />
空虚之后就是痛苦,在这段痛苦的岁月里,李郁的艺术造诣突飞猛进,文学水准一日千里。<br />
正如一位不知名作家说过:<br />
人,在痛苦失意的时候容易绽放出艺术的火。<br />
例子很多,比如曹雪芹、吴敬梓、贝多芬、叔本华、毕加索等等~<br />
……<br />
好在, 1781年的春天到了!<br />
各地硝烟散尽,农夫们忙着春耕。<br />
然而,偌大的帝国,有 6成地方文官的位置依旧空缺。<br />
虽然臣子们再三劝谏陛下放宽人才限制,挑选忠诚之人下放填缺,省得地方真空,闹出妖魔鬼怪。<br />
但是,<br />
李郁坚持“宁缺毋滥”。<br />
没有足够的文官毕业生离开学校,衙门就空着。<br />
钱粮先通过各村的粮长收着。<br />
纵有混乱,问题不大。<br />
李郁很想看看,有生之年,民间到底会变成什么模样?<br />
……<br />
帝国要进步,就要脱胎换骨,就要忍受阵痛。<br />
但无论什么代价目前都能承受。<br />
将一个古老帝国打碎重整,剔除部分基因,植入部分新鲜血液,其中阻力很大,难度很大,周期很长。<br />
李郁从未碰过民 zu主义。<br />
因为有顾虑。<br />
民 zu主义的利处是,万众一心,抗击外敌。<br />
但是目前,<br />
帝国即使没有这点利处加持,也能从容应付这个时代。因为帝国没有外敌,帝国是别国的外敌。<br />
……<br />
为了实践理想~<br />
李郁刻意打造了一支近代战术、封建思维的军队,足够对付他所能想象的一切混乱。<br />
吴军,就是吴皇最趁手的工具。<br />
一件好的工具,必须是精良的、冰冷的。<br />
被赋予了民 zu思想的工具,就像是被改变了碳含量的铁器,差之毫厘谬以千里。<br />
吴军除了开拓殖民的用途,很可能还需要对付内部异己分子。<br />
也许,陛下的骨子里终究是个保守激进的江苏人。<br />
开明里透着传统。<br />
激进里透着保守。<br />
锐力进取的时候,又试图控制风险。<br />
……<br />
李郁一直认为:<br />
表面上,帝国是自然科学领域落后。<br />
终根结底,却是人文社科领域落后。<br />
自然科学落后了,没关系。一代人的努力就可以弥补。<br />
人文社科~<br />
最虚无缥缈的东西最难把握。<br />
……<br />
最近,<br />
农林水产大臣范众默在朝会上,通过了一个方案:<br />
第一轮粮长到期之后,第二次轮选时,鼓励跨村兼任多村的粮长,将现有粮长数量降低至 5成。<br />
在下下个选期,再降 3成。<br />
李郁准了。<br />
他完全可以接受 10年跨度,让民间自发磨合出一个最合理的模式。<br />
让民间的朴素思维自己发芽、萌生、成长。<br />
生命,自会寻找出路。<br />
文明,终会浴火涅槃。<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