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赵二虎低声询问:<br />
“怎么回事?”<br />
炮兵中尉尴尬,如实回答:<br />
“敌人的棱堡低矮,墙体厚实,角度刁钻。我方炮击,三发未必有一中,毁伤效果很不好。”<br />
“完全击毁雅克萨城堡的敌兵藏身之处需要多久?”<br />
“我尽量试试。”<br />
“说实话!”<br />
“禀司令官,就是我们随军携带炮弹全部打光也难达到效果,可能需要等待后勤船队补给。”<br />
……<br />
一旁,代良单膝跪地:<br />
“奴才愿率先登为吴皇陛下浴血拿下雅克萨。”<br />
赵二虎沉吟片刻:<br />
“传令,旗丁先行,火枪兵掩护,炮兵向前推行。”<br />
“今日破雅克萨。”<br />
军令传达下去,全军立即展开,从三面同时发动进攻。<br />
手持盾牌的旗丁打头阵,弯着腰快速前冲。<br />
身后跟着 2排弓箭手~<br />
再后面是扛着云梯的辅兵。<br />
最后才是吴军火枪手。<br />
……<br />
赵二虎瞥了一眼远处的民夫们。<br />
低声吩咐:<br />
“让那些旗丁把辎重车拉到城下,当盾车使。”<br />
很快,攻防战达到巅峰。两方都不再留余力,火力全开。<br />
一辈子杀人的哥萨克们沉着瞄准射击。<br />
枪响之后,旗丁应声倒地。<br />
少有疏漏。<br />
旗丁们开始畏缩,冲锋放缓。<br />
代良挥刀高呼:<br />
“不许撤。”<br />
“冲,都给我冲上去。参领佐领协领带头冲锋。”<br />
不交够份量的投名状怎么行?土匪上山都得交,何况前朝余孽呢~<br />
……<br />
“杀,杀罗刹鬼。”<br />
旗丁们再次鼓足勇气,嗷嗷冲锋。<br />
哥萨克是黑龙江驻防八旗的世敌,两边打了一百多年,仇恨是足够的。<br />
雅克萨城头。<br />
一大胡子哥萨克头目放下千里镜,转动身边一门火炮对准代良。<br />
杀贼先杀王。<br />
轰~<br />
从惊魂中复苏过来的旗丁们惊呼:<br />
“将军死了,代良将军死了。”<br />
……<br />
见前方骚乱,赵二虎也愣住了。<br />
他也没想到代良以这种方式战死,一时间竟是恨不起来了。<br />
只是敦促炮兵:<br />
“推近些,快。”<br />
雅克萨城下,硝烟弥漫。<br />
不断有人中弹倒地。<br />
几架云梯陆续架上堡墙,身穿甲的旗丁们低着头往上爬。<br />
驻守第一道堡墙的 400名哥萨克们拼命射击,他们也慌了,每次露头射击都会引来吴军的枪子甚至是炮弹。<br />
不断有人中弹坠下。<br />
……<br />
旗丁们憋着一股劲,在吴军的掩护下硬生生踩着云梯冲上了第一道城墙。<br />
肉搏~<br />
腰刀对长斧。<br />
虎枪对骑刀。<br />
哥萨克死战不退,旗丁们没有退路。<br />
一时间城墙上鲜血飞溅,断肢满地,血腥无比。<br />
好在吴军步兵及时跟上,一顿枪击后,终于控制了第一道堡墙。<br />
但是,<br />
立马陷入了一个尴尬境地。<br />
雅克萨城堡的第一道堡墙和第二道堡墙之间,至少有 25丈开阔地。<br />
开阔地还摆满鹿砦、拒马。<br />
一名满脸鲜血的旗丁踉跄走来,单膝跪地:<br />
“大人,冲不过去。”<br />
少尉凝重的望着明显更高的第 2道堡墙,以及墙下的壕沟,神情阴郁。<br />
咬牙喝道:<br />
“射击。”<br />
……<br />
吴军控制外堡墙,罗刹军控制内堡墙,两方隔空对射。<br />
战斗陷入了尴尬境地。<br />
冲不进去,打不下来。<br />
子弹嗖嗖的打在土木结构的堡墙上,令人牙酸。不时有倒霉鬼中弹,然后被同伴拉下去。<br />
守城指挥官阿廖沙猫着腰,沿着内城墙巡视,高呼:<br />
“勇士们,不要慌。”<br />
“ 100年前他们拿不下雅克萨, 100年后他们还是拿不下雅克萨。有粮有弹,我们就能守到地老天荒。”<br />
哥萨克们齐声高呼:<br />
“乌~拉。”<br />
一时间,竟是压过了战场的枪炮声。<br />
……<br />
赵二虎有些慌。<br />
他的战场经验还是少了些,加之这几年习惯了以强打弱,习惯了用火力虐菜鸟的赢。<br />
突然遇上硬钉子,竟有些手足无措。<br />
一参谋低声道:<br />
“司令官,不如先撤下来,围住雅克萨,等待后援。”<br />
“~好。”<br />
参谋匆匆离开,召集 200轻骑兵待命,掩护撤退。<br />
先撤炮兵,后撤步兵。<br />
撤退进程忙而不乱,步炮骑交替掩护,不至于被敌人跟在后面打个反冲锋,把撤退变成溃败。<br />
吴军顺手放了一把火,烧毁了第一道堡墙所有的木质结构。<br />
纵火很关键。<br />
既巩固了成果,也阻挡了敌人可能的反冲锋。<br />
罗刹军指挥官阿廖沙也意识到这股吴军的战争经验颇为丰富,不好对付。<br />
……<br />
一连数日。<br />
吴军的蒸汽船拖曳着一串小船在黑龙江面来回奔波,撤下伤兵,运上给养弹药。<br />
赵二虎下令布置了多处瞭望哨。<br />
望见罗刹兵出来抢修外堡墙,就拉上大炮远远轰击阻挠其修复进程。<br />
参谋和军官们则是紧张的反复磋商,争论不休。<br />
“雅克萨城堡设计专业,角度科学。想破城,要么用人命填,要么用炮弹填,其他没办法。”<br />
“那就驱使旗丁去填坑。”<br />
“再等等,等一批火箭弹。”<br />
赵二虎已经下令将瑷珲城库存的最后 200枚火箭弹,运来雅克萨。<br />
只可惜,仅仅 200枚。<br />
如果有 1000枚,胜算就是百分百了。<br />
……<br />
吴军习惯了武器和战术双方式落后的清军,陡然遇上一支不一样的军队,竟有些不适应。<br />
燧发枪、实心弹。<br />
双方都有,所以形成不了绝对优势。<br />
更别提该死的棱堡了。<br />
参谋们意识到,未来的作战方式要改变了。<br />
结合地利设计的棱堡占地面积虽小,却比传统的中式四方城更难攻陷。<br />
可谓是几何学、建筑学、弹道学的结晶。<br />
那夸张的厚度,刁钻的角度、低矮的堡墙,让己方引以为豪的炮兵大为尴尬。<br />
……<br />
此时,<br />
一名军官突然说道:<br />
“要是有开弹就好了。”<br />
众人一愣,开始认真考虑这个问题。<br />
开弹不是秘密。<br />
关键在于弹托和引信设计。<br />
军工署的人一直在研制开弹,反复测试,取得了不少进展,但是没有能彻底解决发射安全问题。<br />
据说有十分之一的炸膛概率。<br />
而由于战事一直很顺利,所以迟迟没有装备陆军。<br />
如今看来,哪怕不成熟也要打报告主动索要了。雅克萨才是土木棱堡,若是遇上全石棱堡,那该多么可怕。<br />
“向陆军部、参谋本部打报告,请求开弹。”<br />
……<br />
5日后。<br />
吴军发起了一次更大规模的进攻。<br />
预判到来者不善~<br />
一大早,阿廖沙中校令人宰杀牲畜 20头,每人赏 2碗酒,犒赏手下的 1500名勇士。<br />
其实不必动员,所有人都会拼命死战。远东的战争无法指望援兵。<br />
只能依靠自己。<br />
从顿河一直打到黑龙江的哥萨克懂得西伯利亚的生存法则。<br />
强者,生。<br />
弱者,死。<br />
阿廖沙拔剑高呼:<br />
“乌拉。”<br />
哥萨克们齐刷刷高呼:<br />
“乌~拉。”<br />
城外吴军,同样气势宏大。<br />
200架盾车打头, 3500旗丁担任先锋。此外,还有秘密武器——火箭弹。<br />
……<br />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br />
当火箭弹腾空而起的瞬间,阿廖沙瞳孔缩小到极致。<br />
高呼:<br />
“快,把火药桶藏起来。”<br />
“准备灭火。”<br />
他是正确的。<br />
接二连三落下的火箭弹对雅克萨城形成最大的威胁不是爆炸,而是火,以及引起的殉爆。<br />
城外,赵二虎厉声喝道:<br />
“进攻。”<br />
“今日必破雅克萨,灭罗刹鬼。一颗首级 10两银子,先登有重赏。”<br />
佩剑指向,<br />
蓄势待发的第二批旗丁们开始了冲锋。<br />
一排炮弹越过他们头顶,砸向棱堡。<br />
黑龙江河面,蒸汽炮舰也尽量逼近河岸架炮跨射,炮声隆隆。<br />
……<br />
西伯利亚地区多森林,罗刹人的据点都是就地取材,伐木建设据点,。<br />
见城中多处木屋起火。<br />
阿廖沙只能分兵救火。<br />
即使城防火力减弱,也无可奈何。<br />
棱堡太小,建筑物密集。<br />
更恐怖的是,城内粮仓即将过火,火药库也岌岌可危。如论失去了粮食还是火药,都意味着雅克萨失守。<br />
身穿黑袍的东正教神父站在城墙显眼处,表情肃穆,念念有词。<br />
他要为勇士们注入正能量。<br />
下一刻~<br />
一发火箭弹落下。<br />
他被迅猛的气浪炸落,摔的奄奄一息。<br />
实际上,他可能忽略了一个问题:这里是远东,超出上帝的服务区了。上帝在雅克萨不好使~<br />
……<br />
旗丁们嚎叫着越过第一道残缺堡墙。<br />
冲入两道堡墙之间的死亡开阔带!<br />
第二道堡墙上,枪炮齐鸣,将劈砍鹿砦移动拒马的旗丁打的血四溅。<br />
堡内火力依旧绵密。<br />
哥萨克们的心理素质超高,射术高超。<br />
炮手见哪儿人群聚集,就往哪儿轰一炮。<br />
由于第一道堡墙的阻隔,吴军无法用大炮给予支援,旗丁们只能用血肉之躯硬抗。好在此时,占领了第一道堡墙的吴军抬枪组给予了及时的火力支援。<br />
抬枪好啊。<br />
抬枪永不过时。<br />
火炮到不了的地方,抬枪都能到。<br />
……<br />
一佐领举着盾,声嘶力竭高呼:<br />
“弟兄们,都听好了。”<br />
“先登前 3人有赏,赏赐丰厚。出旗抬汉,抬准尉,赏宅子,赏银子。”<br />
“不准退,冲上去。”<br />
“冲啊。”<br />
或许是他声音太大,引起了敌人注意。<br />
雅克萨城头~<br />
一名哥萨克操控架设在三脚架滑轮上的一磅城防枪,对其瞄准,射击,一气呵成。<br />
1磅圆球铅弹穿透盾牌,佐领被瞬间分尸。<br />
场面极度震撼。<br />
……<br />
城防枪这种介于枪和炮之间的武器,尤其适合守城使用。<br />
而探出头观察射击效果的那名哥萨克也被外侧堡墙的吴军及时捕捉,一发抬枪打过去,此人应声倒地。<br />
满面铁砂,鲜血从指缝溢出。<br />
他捂着脸在城垣打滚,挣扎,痛苦地哀嚎。<br />
旁边一名战友抽出尖刀,按住他,一刀砍下。<br />
噗~<br />
解脱了。<br />
男人的爱,干脆而热烈。<br />
……<br />
400名旗丁倒在了开阔地。<br />
但他们的战死是有意义的,他们排除了障碍,清理出了一道宽 2丈的通道。<br />
控制第一道堡墙的吴军也集中所有火力疯狂压制。<br />
前排射击,后排装填。<br />
抬枪更是成为中坚。<br />
两道堡墙对射一刻钟,吴军伤亡不断,哥萨克也没好到哪儿去,<br />
终于~<br />
云梯架上了堡墙。<br />
攀爬的旗丁不断被子弹击落。<br />
再攀爬,再击落。<br />
战况之残忍令人牙酸。<br />
部分旗丁拿出了他们的看家本领, 50名弓箭手疯狂拉弦,最短时间内输出了至少 500根轻箭。<br />
……<br />
1名身披重甲的旗丁终于踏上堡墙。<br />
面对两名壮实的像熊瞎子一般的哥萨克,他左手一扬,一小包石灰粉掷出。<br />
俩哥萨克惨叫,真成瞎子了。<br />
刀刃入体。<br />
惨叫声更大。<br />
这名先登旗丁残忍的开膛破肚,把敌人的肠给挑出来了,甩的老远。<br />
第一道堡墙上,<br />
一名少尉心中默念:<br />
“一个,两个,三个~五个!”<br />
“好。”<br />
亲眼目睹源源不断的重装旗丁顺着云梯踏上棱堡。<br />
少尉猛然起身:<br />
“弟兄们,上刺刀。”<br />
“攻入雅克萨。”<br />
火炮全停,害怕误伤自己人。<br />
……<br />
“投降不杀。”<br />
哥萨克们死战不退,也许是语言不通,也许是猜到即使投降了也没好下场。<br />
见敌人如此顽固,吴军也放弃了劝降打算。<br />
杀!<br />
用子弹和刺刀解决问题。尤其是刚装备的 1斤半链球炸弹,一炸一片。<br />
小半个时辰后~<br />
战斗结束。<br />
雅克萨内外到处尸体,穿皮袍的、穿甲的、穿大衣的。团团黑烟腾起,随即被寒风吹散在荒原上空。<br />
……<br />
此战!<br />
全歼雅克萨 2000守军,代价是吴军伤亡 300多人,旗丁伤亡 2200人。<br />
这样的结果让军官们震撼。<br />
参谋们更是凝神不语。<br />
他们在报告里撰写:<br />
“对付西式棱堡和哥萨克的组合,需要更先进武器和更先进战术入场。目前来看,充足的火箭弹洗地是一种有效方式~”<br />
休整 3日后。<br />
援兵到达。<br />
大军继续沿黑龙江前进,目标——尼布楚。<br />
尼布楚是东西伯利亚总督防区的第一重镇,兵力、武备、物资都是最充足的。<br />
吸取了雅克萨之战的经验,吴军对尼布楚城围而不攻,重重封锁。<br />
以蒸汽炮舰封锁河道,以骑兵封锁旷野,以铁蒺藜、铁丝网的组合封锁四周。<br />
……<br />
接到军令后,<br />
抚顺重工立即放下手头的所有工作,集中全部人力物力火速生产一直由“马鞍山重工专供的武器”——火箭弹。<br />
虽是首次生产,或有瑕疵。<br />
但无所谓。<br />
能用就行。<br />
第 6军团的 2名军官驻厂督促生产,所有下线火箭弹先走海运,之后在庙屯换蒸汽船,沿着黑龙江最终抵达前线。<br />
所以,对尼布楚展开进攻至少是 3、 4个月后了。<br />
猎手很耐心。<br />
猎物也很耐心。(本章完)</p>
“怎么回事?”<br />
炮兵中尉尴尬,如实回答:<br />
“敌人的棱堡低矮,墙体厚实,角度刁钻。我方炮击,三发未必有一中,毁伤效果很不好。”<br />
“完全击毁雅克萨城堡的敌兵藏身之处需要多久?”<br />
“我尽量试试。”<br />
“说实话!”<br />
“禀司令官,就是我们随军携带炮弹全部打光也难达到效果,可能需要等待后勤船队补给。”<br />
……<br />
一旁,代良单膝跪地:<br />
“奴才愿率先登为吴皇陛下浴血拿下雅克萨。”<br />
赵二虎沉吟片刻:<br />
“传令,旗丁先行,火枪兵掩护,炮兵向前推行。”<br />
“今日破雅克萨。”<br />
军令传达下去,全军立即展开,从三面同时发动进攻。<br />
手持盾牌的旗丁打头阵,弯着腰快速前冲。<br />
身后跟着 2排弓箭手~<br />
再后面是扛着云梯的辅兵。<br />
最后才是吴军火枪手。<br />
……<br />
赵二虎瞥了一眼远处的民夫们。<br />
低声吩咐:<br />
“让那些旗丁把辎重车拉到城下,当盾车使。”<br />
很快,攻防战达到巅峰。两方都不再留余力,火力全开。<br />
一辈子杀人的哥萨克们沉着瞄准射击。<br />
枪响之后,旗丁应声倒地。<br />
少有疏漏。<br />
旗丁们开始畏缩,冲锋放缓。<br />
代良挥刀高呼:<br />
“不许撤。”<br />
“冲,都给我冲上去。参领佐领协领带头冲锋。”<br />
不交够份量的投名状怎么行?土匪上山都得交,何况前朝余孽呢~<br />
……<br />
“杀,杀罗刹鬼。”<br />
旗丁们再次鼓足勇气,嗷嗷冲锋。<br />
哥萨克是黑龙江驻防八旗的世敌,两边打了一百多年,仇恨是足够的。<br />
雅克萨城头。<br />
一大胡子哥萨克头目放下千里镜,转动身边一门火炮对准代良。<br />
杀贼先杀王。<br />
轰~<br />
从惊魂中复苏过来的旗丁们惊呼:<br />
“将军死了,代良将军死了。”<br />
……<br />
见前方骚乱,赵二虎也愣住了。<br />
他也没想到代良以这种方式战死,一时间竟是恨不起来了。<br />
只是敦促炮兵:<br />
“推近些,快。”<br />
雅克萨城下,硝烟弥漫。<br />
不断有人中弹倒地。<br />
几架云梯陆续架上堡墙,身穿甲的旗丁们低着头往上爬。<br />
驻守第一道堡墙的 400名哥萨克们拼命射击,他们也慌了,每次露头射击都会引来吴军的枪子甚至是炮弹。<br />
不断有人中弹坠下。<br />
……<br />
旗丁们憋着一股劲,在吴军的掩护下硬生生踩着云梯冲上了第一道城墙。<br />
肉搏~<br />
腰刀对长斧。<br />
虎枪对骑刀。<br />
哥萨克死战不退,旗丁们没有退路。<br />
一时间城墙上鲜血飞溅,断肢满地,血腥无比。<br />
好在吴军步兵及时跟上,一顿枪击后,终于控制了第一道堡墙。<br />
但是,<br />
立马陷入了一个尴尬境地。<br />
雅克萨城堡的第一道堡墙和第二道堡墙之间,至少有 25丈开阔地。<br />
开阔地还摆满鹿砦、拒马。<br />
一名满脸鲜血的旗丁踉跄走来,单膝跪地:<br />
“大人,冲不过去。”<br />
少尉凝重的望着明显更高的第 2道堡墙,以及墙下的壕沟,神情阴郁。<br />
咬牙喝道:<br />
“射击。”<br />
……<br />
吴军控制外堡墙,罗刹军控制内堡墙,两方隔空对射。<br />
战斗陷入了尴尬境地。<br />
冲不进去,打不下来。<br />
子弹嗖嗖的打在土木结构的堡墙上,令人牙酸。不时有倒霉鬼中弹,然后被同伴拉下去。<br />
守城指挥官阿廖沙猫着腰,沿着内城墙巡视,高呼:<br />
“勇士们,不要慌。”<br />
“ 100年前他们拿不下雅克萨, 100年后他们还是拿不下雅克萨。有粮有弹,我们就能守到地老天荒。”<br />
哥萨克们齐声高呼:<br />
“乌~拉。”<br />
一时间,竟是压过了战场的枪炮声。<br />
……<br />
赵二虎有些慌。<br />
他的战场经验还是少了些,加之这几年习惯了以强打弱,习惯了用火力虐菜鸟的赢。<br />
突然遇上硬钉子,竟有些手足无措。<br />
一参谋低声道:<br />
“司令官,不如先撤下来,围住雅克萨,等待后援。”<br />
“~好。”<br />
参谋匆匆离开,召集 200轻骑兵待命,掩护撤退。<br />
先撤炮兵,后撤步兵。<br />
撤退进程忙而不乱,步炮骑交替掩护,不至于被敌人跟在后面打个反冲锋,把撤退变成溃败。<br />
吴军顺手放了一把火,烧毁了第一道堡墙所有的木质结构。<br />
纵火很关键。<br />
既巩固了成果,也阻挡了敌人可能的反冲锋。<br />
罗刹军指挥官阿廖沙也意识到这股吴军的战争经验颇为丰富,不好对付。<br />
……<br />
一连数日。<br />
吴军的蒸汽船拖曳着一串小船在黑龙江面来回奔波,撤下伤兵,运上给养弹药。<br />
赵二虎下令布置了多处瞭望哨。<br />
望见罗刹兵出来抢修外堡墙,就拉上大炮远远轰击阻挠其修复进程。<br />
参谋和军官们则是紧张的反复磋商,争论不休。<br />
“雅克萨城堡设计专业,角度科学。想破城,要么用人命填,要么用炮弹填,其他没办法。”<br />
“那就驱使旗丁去填坑。”<br />
“再等等,等一批火箭弹。”<br />
赵二虎已经下令将瑷珲城库存的最后 200枚火箭弹,运来雅克萨。<br />
只可惜,仅仅 200枚。<br />
如果有 1000枚,胜算就是百分百了。<br />
……<br />
吴军习惯了武器和战术双方式落后的清军,陡然遇上一支不一样的军队,竟有些不适应。<br />
燧发枪、实心弹。<br />
双方都有,所以形成不了绝对优势。<br />
更别提该死的棱堡了。<br />
参谋们意识到,未来的作战方式要改变了。<br />
结合地利设计的棱堡占地面积虽小,却比传统的中式四方城更难攻陷。<br />
可谓是几何学、建筑学、弹道学的结晶。<br />
那夸张的厚度,刁钻的角度、低矮的堡墙,让己方引以为豪的炮兵大为尴尬。<br />
……<br />
此时,<br />
一名军官突然说道:<br />
“要是有开弹就好了。”<br />
众人一愣,开始认真考虑这个问题。<br />
开弹不是秘密。<br />
关键在于弹托和引信设计。<br />
军工署的人一直在研制开弹,反复测试,取得了不少进展,但是没有能彻底解决发射安全问题。<br />
据说有十分之一的炸膛概率。<br />
而由于战事一直很顺利,所以迟迟没有装备陆军。<br />
如今看来,哪怕不成熟也要打报告主动索要了。雅克萨才是土木棱堡,若是遇上全石棱堡,那该多么可怕。<br />
“向陆军部、参谋本部打报告,请求开弹。”<br />
……<br />
5日后。<br />
吴军发起了一次更大规模的进攻。<br />
预判到来者不善~<br />
一大早,阿廖沙中校令人宰杀牲畜 20头,每人赏 2碗酒,犒赏手下的 1500名勇士。<br />
其实不必动员,所有人都会拼命死战。远东的战争无法指望援兵。<br />
只能依靠自己。<br />
从顿河一直打到黑龙江的哥萨克懂得西伯利亚的生存法则。<br />
强者,生。<br />
弱者,死。<br />
阿廖沙拔剑高呼:<br />
“乌拉。”<br />
哥萨克们齐刷刷高呼:<br />
“乌~拉。”<br />
城外吴军,同样气势宏大。<br />
200架盾车打头, 3500旗丁担任先锋。此外,还有秘密武器——火箭弹。<br />
……<br />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br />
当火箭弹腾空而起的瞬间,阿廖沙瞳孔缩小到极致。<br />
高呼:<br />
“快,把火药桶藏起来。”<br />
“准备灭火。”<br />
他是正确的。<br />
接二连三落下的火箭弹对雅克萨城形成最大的威胁不是爆炸,而是火,以及引起的殉爆。<br />
城外,赵二虎厉声喝道:<br />
“进攻。”<br />
“今日必破雅克萨,灭罗刹鬼。一颗首级 10两银子,先登有重赏。”<br />
佩剑指向,<br />
蓄势待发的第二批旗丁们开始了冲锋。<br />
一排炮弹越过他们头顶,砸向棱堡。<br />
黑龙江河面,蒸汽炮舰也尽量逼近河岸架炮跨射,炮声隆隆。<br />
……<br />
西伯利亚地区多森林,罗刹人的据点都是就地取材,伐木建设据点,。<br />
见城中多处木屋起火。<br />
阿廖沙只能分兵救火。<br />
即使城防火力减弱,也无可奈何。<br />
棱堡太小,建筑物密集。<br />
更恐怖的是,城内粮仓即将过火,火药库也岌岌可危。如论失去了粮食还是火药,都意味着雅克萨失守。<br />
身穿黑袍的东正教神父站在城墙显眼处,表情肃穆,念念有词。<br />
他要为勇士们注入正能量。<br />
下一刻~<br />
一发火箭弹落下。<br />
他被迅猛的气浪炸落,摔的奄奄一息。<br />
实际上,他可能忽略了一个问题:这里是远东,超出上帝的服务区了。上帝在雅克萨不好使~<br />
……<br />
旗丁们嚎叫着越过第一道残缺堡墙。<br />
冲入两道堡墙之间的死亡开阔带!<br />
第二道堡墙上,枪炮齐鸣,将劈砍鹿砦移动拒马的旗丁打的血四溅。<br />
堡内火力依旧绵密。<br />
哥萨克们的心理素质超高,射术高超。<br />
炮手见哪儿人群聚集,就往哪儿轰一炮。<br />
由于第一道堡墙的阻隔,吴军无法用大炮给予支援,旗丁们只能用血肉之躯硬抗。好在此时,占领了第一道堡墙的吴军抬枪组给予了及时的火力支援。<br />
抬枪好啊。<br />
抬枪永不过时。<br />
火炮到不了的地方,抬枪都能到。<br />
……<br />
一佐领举着盾,声嘶力竭高呼:<br />
“弟兄们,都听好了。”<br />
“先登前 3人有赏,赏赐丰厚。出旗抬汉,抬准尉,赏宅子,赏银子。”<br />
“不准退,冲上去。”<br />
“冲啊。”<br />
或许是他声音太大,引起了敌人注意。<br />
雅克萨城头~<br />
一名哥萨克操控架设在三脚架滑轮上的一磅城防枪,对其瞄准,射击,一气呵成。<br />
1磅圆球铅弹穿透盾牌,佐领被瞬间分尸。<br />
场面极度震撼。<br />
……<br />
城防枪这种介于枪和炮之间的武器,尤其适合守城使用。<br />
而探出头观察射击效果的那名哥萨克也被外侧堡墙的吴军及时捕捉,一发抬枪打过去,此人应声倒地。<br />
满面铁砂,鲜血从指缝溢出。<br />
他捂着脸在城垣打滚,挣扎,痛苦地哀嚎。<br />
旁边一名战友抽出尖刀,按住他,一刀砍下。<br />
噗~<br />
解脱了。<br />
男人的爱,干脆而热烈。<br />
……<br />
400名旗丁倒在了开阔地。<br />
但他们的战死是有意义的,他们排除了障碍,清理出了一道宽 2丈的通道。<br />
控制第一道堡墙的吴军也集中所有火力疯狂压制。<br />
前排射击,后排装填。<br />
抬枪更是成为中坚。<br />
两道堡墙对射一刻钟,吴军伤亡不断,哥萨克也没好到哪儿去,<br />
终于~<br />
云梯架上了堡墙。<br />
攀爬的旗丁不断被子弹击落。<br />
再攀爬,再击落。<br />
战况之残忍令人牙酸。<br />
部分旗丁拿出了他们的看家本领, 50名弓箭手疯狂拉弦,最短时间内输出了至少 500根轻箭。<br />
……<br />
1名身披重甲的旗丁终于踏上堡墙。<br />
面对两名壮实的像熊瞎子一般的哥萨克,他左手一扬,一小包石灰粉掷出。<br />
俩哥萨克惨叫,真成瞎子了。<br />
刀刃入体。<br />
惨叫声更大。<br />
这名先登旗丁残忍的开膛破肚,把敌人的肠给挑出来了,甩的老远。<br />
第一道堡墙上,<br />
一名少尉心中默念:<br />
“一个,两个,三个~五个!”<br />
“好。”<br />
亲眼目睹源源不断的重装旗丁顺着云梯踏上棱堡。<br />
少尉猛然起身:<br />
“弟兄们,上刺刀。”<br />
“攻入雅克萨。”<br />
火炮全停,害怕误伤自己人。<br />
……<br />
“投降不杀。”<br />
哥萨克们死战不退,也许是语言不通,也许是猜到即使投降了也没好下场。<br />
见敌人如此顽固,吴军也放弃了劝降打算。<br />
杀!<br />
用子弹和刺刀解决问题。尤其是刚装备的 1斤半链球炸弹,一炸一片。<br />
小半个时辰后~<br />
战斗结束。<br />
雅克萨内外到处尸体,穿皮袍的、穿甲的、穿大衣的。团团黑烟腾起,随即被寒风吹散在荒原上空。<br />
……<br />
此战!<br />
全歼雅克萨 2000守军,代价是吴军伤亡 300多人,旗丁伤亡 2200人。<br />
这样的结果让军官们震撼。<br />
参谋们更是凝神不语。<br />
他们在报告里撰写:<br />
“对付西式棱堡和哥萨克的组合,需要更先进武器和更先进战术入场。目前来看,充足的火箭弹洗地是一种有效方式~”<br />
休整 3日后。<br />
援兵到达。<br />
大军继续沿黑龙江前进,目标——尼布楚。<br />
尼布楚是东西伯利亚总督防区的第一重镇,兵力、武备、物资都是最充足的。<br />
吸取了雅克萨之战的经验,吴军对尼布楚城围而不攻,重重封锁。<br />
以蒸汽炮舰封锁河道,以骑兵封锁旷野,以铁蒺藜、铁丝网的组合封锁四周。<br />
……<br />
接到军令后,<br />
抚顺重工立即放下手头的所有工作,集中全部人力物力火速生产一直由“马鞍山重工专供的武器”——火箭弹。<br />
虽是首次生产,或有瑕疵。<br />
但无所谓。<br />
能用就行。<br />
第 6军团的 2名军官驻厂督促生产,所有下线火箭弹先走海运,之后在庙屯换蒸汽船,沿着黑龙江最终抵达前线。<br />
所以,对尼布楚展开进攻至少是 3、 4个月后了。<br />
猎手很耐心。<br />
猎物也很耐心。(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