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秋实:“……”<br/><br/> 俩人正小声嘀咕着,管家推着轮椅再度现身。<br/><br/> 上面坐着的那个老人看样子已是耄耋之年。但所谓船烂还有三千钉,从骨像上仍能判断出他年轻时的英俊非凡。特别是鼻梁,比一般东方人高出不少,嘴唇很薄,一副不留情面的样子。<br/><br/> 华嘉辉毕恭毕敬地跟他问好。<br/><br/> 老头犀利的目光刺破耷拉着的眼皮射过来,秋实仿佛看到两簇棕绿色的光芒。<br/><br/> “Leung这小畜生还没在澳门被人砍死?老天爷真是不开眼。”<br/><br/> 秋实当场一愣。他惊讶的倒不是这位郑鸿卓开门见山毫不客气,而是对方居然讲普通话,且声调里有一种过分强调字正腔圆的努力。听上去,像在刻意模仿谁。<br/><br/> 华嘉辉只好也跟他讲普通话:“郑生,我做叠码仔,是服务性行业,不是社团黑社会。今日上门叨扰,也只是想请郑生给条路走。毕竟Leung欠下葡京贵宾厅100万,私下又跟我一拖三,输了300万。他现在躲起来不见人,是坏了规矩。”<br/><br/> “规矩?”老头冷笑,“你明知道Leung烂赌还不断签泥码给他,无非是想把活生生的人改造成一台抽水机来敲骨吸髓。这会子,你们两个挨千刀的叠码仔居然有脸登堂入室,站在我郑鸿卓的地方上跟我讲规矩?真是前门楼子搭把手儿——好大的架子!”<br/><br/> 秋实心里哀叹一声,果真被嘉辉哥讲中。这老头养精蓄锐,为的只是给他们上课,教他们做人。<br/><br/> 叠码制度作为全世界澳门独有的一种****中介的运作模式,无可否认是把“双刃剑”。它既推动和促进了当地整个****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这又是一个“趁他病,要他命”的行业,明明白白地利用人性中的贪婪来牟利,从而衍生出各种各样的问题。<br/><br/> 但秋实早过了只以黑白两种视角看问题的年纪。他明白这世上大多数人其实都活在深深浅浅的灰色里。而华嘉辉从码头的扒仔*做到跟数,再到叠码仔,现在正式入股贵宾厅,这中间的过程不用多说,自有一番人间血泪在。<br/><br/> 而这老头子今时今日能坐在这里高声训人,无非是因为他命好,没托生在一个当“大寨姑娘”的母亲肚子里罢了。他又凭什么扮上帝,对别人指指点点?<br/><br/> 秋实气不过,开口打断对方:“郑生……”<br/><br/> 郑鸿卓眉头倏然皱起,同时刻薄道:“怎么,伤到小叠码仔自尊了?”<br/><br/> “不会,”秋实微笑,“只是想提醒您,「登堂入室」作谓语、宾语、定语一般用于夸奖别人,是褒义。原意是先登厅堂,后入内室,用来形容学问或某种技能从浅至深,从而达到很高的水准。出自《论语·先进》。”<br/><br/> 郑鸿卓:“……”<br/><br/> “如果您想拿来造句,”秋实一副诲人不倦的样子,“可以说:你们俩个叠码仔追债的功夫还远未登堂入室,来见我郑鸿卓根本是药王庙进香——自讨苦吃。”<br/><br/> 华嘉辉赶忙咳嗽一声,笑着打圆场:“郑生,不好意思。后生仔,不懂事。”<br/><br/> 郑鸿卓没说话,他一脸阴郁地上下打量了秋实片刻,才驴唇不对马嘴地问:“北京来的?”<br/><br/> 秋实点头。<br/><br/> “北京人……好端端的怎么会跑去澳门做这行?”郑鸿卓摇身一变,又改做人力资源总监。<br/><br/> 华嘉辉赶紧代为回答:“阿秋是我故人的仔,在澳门念大学。今天只是陪我,还请郑生见谅。”<br/><br/> “你,”郑鸿卓颤巍巍地抬起一手召唤秋实,“过来,离我近一些。”<br/><br/> 秋实看了华嘉辉一眼,见对方无奈颔首便走过去,然后挺直身板,不卑不亢地站到郑鸿卓的面前。<br/><br/> “多说些地道的北京话给我听。”老头发号施令。<br/><br/> 由于这个要求过于莫名其妙,秋实不免有些傻眼。<br/><br/> 华嘉辉开口:“郑生,他……”<br/><br/> “你再张嘴,就一个子儿都甭想从<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姓郑的口袋里要到。”老头恶狠狠地威胁。<br/><br/> 形势比人强,华嘉辉干脆利落地做了个给嘴巴拉拉链的动作。<br/><br/> 郑鸿卓斜眼看着秋实:“怎么,还要不要「先登厅堂,后入内室」了?”<br/><br/> 秋实想帮华嘉辉的忙,可自己总不能上来就给老头诗朗诵一首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吧?<br/><br/> “故事,方言俗语,哪怕是脏话都行。”郑鸿卓倒是不挑。<br/><br/> 什么顺口溜儿俏皮话儿,还有各种稀奇的小故事,那完全是徐明海同学的专长。秋实在这种时候被迫想起那个人,心头涌起一阵酸涩。<br/><br/> “小时候,我从家里老人的话匣子里听过一个故事,是关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您要是感兴趣,我现在就说给您听。”<br/><br/> 郑鸿卓愣了愣,然后缓缓点头:“好,你讲。”<br/><br/> “……单说这朱元璋一人单枪匹马,落荒而逃。跑了足有二三百里地,实在支持不住就晕倒在一座破庙门口。过了一会儿,来了俩要饭的。这俩要饭的到这庙门口一瞧:这儿怎么躺着一个人啊?再一看这人的模样儿:长脑袋,大长下巴颌,活驴似的……”<br/><br/> 秋实不由自主地回忆起大杂院的那个冬日午后。<br/><br/> 当天,徐明海因为偷偷黑下压岁钱要去买蛋糕,被李艳东发现后狠狠抽了嘴巴。后来,九爷就拿煮鸡蛋帮徐明海疗伤。他们一老两小凑在一起,听的就是这段被刘宝瑞大师重新演绎过的单口儿。<br/><br/> 只是没想到第二天,自己就真的吃到了人生中第一口生日蛋糕,还喝到了高级的雀巢咖啡。他笑得开心极了,然后就听九爷说:“以后多乐,先把自己个儿骗过去,这日子也就不苦了。”<br/><br/> 似乎直到此刻,秋实才对这话有了更深一层的感悟。年轻人看谜面儿,老年人看谜底。而九爷最可爱可贵的地方就是,他分明已经知晓了人生的真相,却依然不吝啬拿出最乐观最坦荡的态度来与之相处。<br/><br/> 故事讲完,秋实眼中已积了薄薄一层雾气。他忽然不再反感眼前这个不近人情的古怪富翁。他不是华嘉辉,不懂叠码仔陪客户厮杀于一盘盘赌局中的艰辛;而自己也不是他,体会不到独守在富丽大屋里一天一天老去的寂寞。<br/><br/> 曾经,九爷用这个段子哄过自己和徐明海。那么今天就让他来哄一哄面前的这个老人吧。<br/><br/> 秋实笔挺的身段变得柔软起来。他蹲下身子,仰头看着轮椅上银发微卷的人耐心解释:“郑生,我刚刚说的是传统单口相声中的一个段子,叫做……”<br/><br/> “珍珠翡翠白玉汤。”郑鸿卓把话接了过来。<br/><br/> 第89章七夕特辑:银河下的吻<br/><br/> ~~时间线?1995年8月2日·七夕~~<br/><br/> 徐明海回到大杂院已经将近晚上10点。他最近才在西单的「民族大世界」安营扎寨,每天都忙得见首不见尾。<br/><br/> 院子里此刻静悄悄的,大人们早已休息。可徐明海肯定果子还没睡,于是兴兴头头地就往南屋跑。不想他推门一伸脑袋,里面竟没人。<br/><br/> 徐明海掐指一算,便知道了对方此刻身在何处,于是抓紧手里的袋子,转身出门绕到房后。<br/><br/> 前几天接连下雨,南屋漏水。徐明海和他爹就一起搭梯子上房铺了些新的石棉瓦。当时徐明海就跟果子说,上面风景很好。<br/><br/> 徐明海这时手脚并用,拎着东西踩着梯子三下五除二蹿上去<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