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武将们想要和文官拼口才那纯粹就是找虐,不过三息过后,赵高就脸色铁青地看着李斯依旧一脸淡定地宣布,“那便定下了,三日后,宜殡葬。”他顿了顿,语气有些意味深长,“还要请中车府令大人多多操劳了,毕竟派往各郡县的车马……您比较熟悉这些。”<br/><br/> 赵高握紧了拳,对对方话中暗讽他不过是个马贩子选择了忍一时风平浪静,但旁观的人群中却有人听不下去了。<br/><br/> “丞相大人。”“听不下去”的毕夏从公子堆中走出来,脸上满是愤愤,“请您口下留情,卖弄口舌耻笑他人,绝非君子所为!”<br/><br/> 李斯一顿,表情不由得有些奇怪。<br/><br/> 毕夏还在继续自己的耿直发言,“您这般随意调笑老师的官职和出身,实在……欺人太甚!”<br/><br/> 李斯的话说得深,许多人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但经过毕夏这么一解释,尤其是还提到了出身问题,大家立即就体会到了李斯话中的潜意思,看向赵高的神情也带上了些看好戏的意味。<br/><br/> 毕竟赵高出身向来都算不得光彩。说来赵高还是秦国宗室的远亲,是姓嬴的,赵则是他的氏。当年他的母亲犯了罪被刑罚后成了残疾,秦朝官府在刑律方面还是比较完善的,有专门收容刑满释放人员的地儿,赵高老娘就是在那里生下了赵高,故而赵高一出生就是个在案人员,没多久就被咔嚓一刀,成了个宦官。<br/><br/> 出身问题一直都是赵高不愿提起的伤疤,本来出身高贵的宗室远亲却成了个宦官,这些可不是什么愉快的经历。<br/><br/> 听到毕夏这番话,他紧紧地皱起了眉,怀疑毕夏完全就是故意嘲笑他——可看到对方的表情,他又觉得自己大概是过于敏感想多了。但是看着朝中百官微妙的憋笑神情,他觉得自己简直就快要忍不下去了。<br/><br/> “小公子。”赵高咬着牙根制止了毕夏接着为他“正名”的申诉。毕夏转过身看他,眼神万分真挚,一如往常对待他这个老师时的尊崇。<br/><br/> 赵高蓦然顿住,毕夏的眼神太过真诚,他一时之间竟有些恍惚。<br/><br/> “老师……?”毕夏继续按照“天真耿直心怀天下三观板正尊师重道白莲花”人设,声音中满怀情感地喊了声赵高。<br/><br/> 赵高摆了摆手,示意他不用再说话了。他看向李斯,“……先皇殡礼,下官自会尽责。”<br/><br/> 李斯勾了勾唇,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斜睨了毕夏一眼,不知道在想些什么。<br/><br/> 朝会结束,毕夏看着身边的人群渐渐退下。他可不想再和这两位老狐狸表演了,瞬间就遁入那群公子们,消失在还留在原地对视无言的赵高和李斯眼中。<br/><br/> 秦始皇有十八个儿子和十个女儿,胡亥是老小。秦始皇向来疼宠他的老来子胡亥,众公子们看在他年少的份上,也并没有对他多做为难。此次他们的老爹归天,一群公子们还挺伤心的,好生安 we_i 了彼此一番。<br/><br/> 要说他们对帝位没兴趣那绝对是骗人的,但明眼人都看出来秦始皇一直都属意他们的大哥扶苏当接班人,他们完全没戏。而且始皇帝是什么人,教孩子完全都用的高压政策,养了一群孩子除了胡亥之外,都是属鹌鹑蛋的。就算他们都挺觊觎帝位的,但死去的老爹余威犹在,他们还真不敢造次。<br/><br/> 再退一万步来说,跟始皇帝一比较,扶苏再怎么暴虐也不会比他们老爹难处了,故而他们对扶苏上位还是比较乐见的,也没太大争议。基本就是等着他们父皇丧仪一出,扶苏赶回来接任帝位,这一幕差不多也就揭过去了。<br/><br/> 看到毕夏过来,他们还维持着帝王丧期必须保持的哭丧脸,但语气却是掩不住的轻快,连声招呼他,“哎哎,老小啊,你这次跟着父皇出去,都巡了哪些地方啊……”<br/><br/> 毕夏微笑着加入了他们的谈话中,心中暗叹真是群天真的小伙子们啊,若按照历史进程的话,他们此时都已经死在胡亥的屠刀下了。<br/><br/> 他转身回看了一下还在原地的李斯二人,自己现在应该在赵<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高那里暂时稳住了白莲花耿直少年的人设,现在就等着扶苏大哥的回归了。<br/><br/> ——当然前提是李斯真的信守承诺,将真正的旨意在赵高之前传达到上郡啊!<br/><br/> 第23章秦<br/><br/>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1。<br/><br/> 毕夏觉得这话后半句其实送给秦始皇也挺合适的。瞧瞧这位霸气的始皇帝,他活着的时候干完了别人十辈子都干不完的事儿,像规定了先秦时候大家的普遍自称“朕”只能自个儿用啊,把前朝的分封制给大改成郡县制啊,还有各种大一统举措,这让他一举成为了秦朝人最敬畏的大魔王。<br/><br/> 作为一位敬业的大魔王,这位在死后自然也继续发光发热,充分发扬他那可止儿夜啼的本事——秦吞灭六国,本来大家就挺不服气挺委屈的,再加上这位的治国手段实在太过残暴,靠着搜刮百姓,日常生活过得无比奢侈。故而底下人多得是想造反的,但是始皇帝威名赫赫,大家还真不敢动。<br/><br/> 即使是之前有些大魔王归天的小道消息传了出来,众多势力还是按捺不动,毕竟这位实在不大好惹,也就只有几个初生牛犊没多想就扯了旗子造反了,其他稍微供了几名幕僚这种心机工作者的势力都稳得很,都在观望着,秉持敌不动我不动的基本战略指导行事。<br/><br/> 但很快他们就发现,沉稳有时候真的很容易错失良机的!<br/><br/> 秦始皇归天的小道消息传出来的一个月后,朝廷终于发丧全国,公开了始皇帝的死讯。与此同时,那最先揭竿而起的大楚军已经收拢了一众投奔而来的平民,发展成一支有模有样的造反军队了。<br/><br/> 其他势力那个恨啊。他们的线人打听到了,这大楚军打着是当年楚将项燕的名号,为首的那两人陈胜和吴广是原先的楚国人,但跟项燕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就被这么两个平民百姓截了胡,原六国的贵族们真心觉得憋屈。<br/><br/> 但是他们还得继续憋屈一段时间,还得再观望观望局势再做打算——始皇帝死了,那陪着他征战六国的秦军可还在呢,在民间素有贤名的长公子扶苏也是个带兵的好手,况且这位跟大将蒙恬还是好伙伴啊!<br/><br/> 于是他们就等啊等,终于等到了秦始皇出殡的那天。<br/><br/> 帝王出殡之日一般要经过太史和太仆认真计算,慎重择出良辰吉日方可,太史和太仆这两位隶属于九卿之首的太常,掌天文历法和卜筮,地位十分崇高——当然这是在李斯没直接拍板决定的前提下。帝王殡仪一到咸阳,丞相大人和百官认真“探讨”一番后直接忽略了这两位,一句话便定下了良辰吉日。<br/><br/> 八月初,秦始皇殡仪出。<br/><br/> 事已至此,之前对此一直持反对意见的赵高自然也没有再行阻拦之意。不过毕竟跟秦始皇君臣一场,他对秦始皇还是有点感情的,还特地在秦始皇出殡的前一日特地去找了李斯一趟。<br/><br/> 当然赵高心中更重要的自然是如今的帝位问题,但是他觉得借着询问他老东家死后住哪里这个由头,再来提出这个问题,或者此次交流能更愉快一些。<br/><br/> 借口既然都搬出来了,自然还得装模作样一番才好。带着点对老东家的些微感情<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