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在现代也是应该有自己的事业的,他没有道理阻止。<br/><br/> “行不行啊二哥?”<br/><br/> 贺渊:“……”<br/><br/> 道理谁都懂,可他还是不怎么痛快。<br/><br/> 薛云舟凑到他鼻子跟前对着他眨眼:“夫君?”<br/><br/> 贺渊:“……”<br/><br/> 薛云舟笑起来:“你怎么啦?”<br/><br/> 贺渊妥协:“可以,不过……你只教一届,后面让你的学生教,挑出一些学有所成的培养他们当老师。”<br/><br/> 薛云舟隐约看出来他似乎是有那么点吃醋的迹象,心里美不滋的恨不得飞起来,面上却正经得很:“哎呀放心放心!我没那么闲,我也没耐心当老师,这不是没办法嘛!”<br/><br/> 贺渊神色不变:“嗯。”<br/><br/> 薛云舟立刻跑到书案后面拿起毛笔:“来来来,我们好好计划一下。”<br/><br/> 贺渊正准备跟着走过去,外面宋全求见。<br/><br/> 宋全带来的是京里的消息:“太后病倒了,据说病得很重,什么人都不见,就连皇帝想要侍疾都被拦下来了。”<br/><br/> 贺渊这次着实意外了下,动了动眉梢,面露思索:“什么病?”<br/><br/> “不清楚,太后那里布防很严密,我们的人探不到消息,就连太医都讳莫如深。”宋全一脸愧疚,京城的探子都是他的手下,这让他觉得自己办事不力,愧对贺渊的信任。<br/><br/> 贺渊倒是没有任何责怪的意思,毕竟皇宫不比别的地方,监视不到在所难免,他只是觉得太后病得太过突然,之前一点预兆都没有。<br/><br/> 薛云舟忍不住惊讶:“皇帝都能被拦住?被谁拦?”<br/><br/> 宋全道:“太后的心腹太监,据说是奉命行事,想必之前太后有过交代。”<br/><br/> “连亲儿子都不见……难到太后毁容了?”薛云舟猜了猜,很快又摇头,“不对啊,太后是男人,干嘛这么在乎自己的容貌?或许是传染病?也不对,那他近身伺候的人肯定也要倒下。”<br/><br/> 薛云舟猜测半晌无果,最后“呵呵”两声,感慨道:“这皇帝当得……要憋屈死了。”<br/><br/> 贺渊沉吟片刻,提笔给皇帝写了封 we_i 问信,交代宋全:“叫人去库房挑一些贵重药材,连这封信一起送到京城,另外,好好打探一下太后的生平,越详细越好。”<br/><br/> 宋全接过信:“是。”<br/><br/> 打探太后的生平并没有花费多少时日,因为太后的出身实在是太简单了,就是一个普通小京官家的庶子,他当初在家时于众兄弟中表现平平,唯一出挑的就是相貌,也正因此才会在宫里受到先帝的关注,不过先帝后宫壮大,对他也只是一夕雨露之恩,没想到他“命好”,一下子就怀上龙子了,子嗣艰难的先帝知道之后差点高兴疯,直接将他捧上了天,甚至在皇后归西之后立马让他执掌凤印,自此后宫再无人能出其右。<br/><br/> 贺渊仔细研究了他入宫前后的言行举止与种种事迹,唯一可疑的就是当年先帝的皇后死得太蹊跷了,竟然是暴毙,而且正在他得宠之际暴毙,这件事太过巧合,要么就是他有恃无恐,要么就是其他人想嫁祸给他,不管怎样,先帝并没有追查,可见他那时的地位完全无法撼动。<br/><br/> 身为两个孩子的爹,贺渊倒也能体会先帝的心情,好不容易盼来个可以继承江山的儿子,哪里还顾得上其他事,只是不知道先帝若得知自己被戴了绿帽子,会不会气得从皇陵里诈尸跑出来。<br/><br/> 如果薛冲说的小皇帝是他儿子的事属实,那这太后就隐藏得太深了,贺渊压根就没从资料里看出来他们两人之前有过交集。<br/><br/> 太后隐藏得这么深,无非就是想掩盖他的野心,身为一个男人,不谈进宫之前如何,单在宫里每天耳闻目染,哪里可能没有一点野心?翻翻本朝卷宗,自开国至今,也只有太祖皇帝立男子为后且空置三宫六院,之后历代皇帝没有一个人有这样的自信、胆量与魄力,别说立男后了,就是对男妃也宠爱有限,可见立男后宠男妃对皇帝来说是件非<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常危险的事,代代皇帝都在防范着,这条不成文的惯例被先帝打破,无非是因为子嗣问题。<br/><br/> 太后很会把握机会,也会创造机会,只是不知道他这次的病是真是假,如果是装病,又到底想做什么。<br/><br/> 贺渊合上手中的卷宗:“紧盯皇宫,任何风吹草动都不能放过。”<br/><br/> “等等等等——”薛云舟从他手中夺过卷宗,翻到太祖皇帝那部分,很有兴趣地看了一会儿,随后凑到贺渊耳边低声道,“太祖皇帝竟然没有三妻四妾哎,你说他会不会也是现代人穿过来的?”<br/><br/> 贺渊瞥他:“那现在还有你我发挥的余地?”<br/><br/> 薛云舟轻咳一声,揉揉鼻子:“你不要用这种看蠢驴的目光看我嘛!智者千虑必有一失。”<br/><br/> 贺渊被他逗笑,伸手捏捏他的脸:“你脸挺大的。”<br/><br/> 薛云舟:“……”<br/><br/> 太后毕竟远在京城,有些事捉 m-o 不透只好静观其变,两人随后将京城的事暂时搁置一旁,开始商议开办学校的具体事宜。<br/><br/> 有现代的例子可以参考,行政制度方面倒是不成问题,但真正涉及到课程就有些麻烦了,毕竟古代百姓一般都不出远门,因为有地域限制,各地都是说的各地方言,虽然有官话,但在偏远地区并不普及,而薛云舟想要将现代汉语拼音那一套用到古代语言体系中还得费一番心思。<br/><br/> 兴办学校的事曾遭到下面不少官员的质疑,他们觉得这种事完全没有必要,在古代人看来,读书识字都是为了走仕途,农民种地都来不及,学这些没用的干嘛?更何况所谓的拼音他们这些官员自己就不了解,对学校和私塾的区别也一知半解。<br/><br/> 不过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知识普及实在是太重要了,短期内可能看不出效果,但以长远的目光来看,百姓们一旦开智就学会了思考,之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技术进步与文化进步,最终将一步步推动社会发展。<br/><br/> 愚民的确方便掌权者的统治,但对社会发展几乎没有推动作用,几千年封建统治大同小异,都是因为知识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而这些人的精力都放在仕途上,于社会生产没有任何贡献。<br/><br/> 推广官话就是为了将来的知识普及,拼音的优势很明显,年纪大点的百姓实在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学习的,可以只学一套拼音体系,用不着把字认全,将来燕王府在发放公文时添加拼音标注,后面再需要发放个小册子什么的,也都会方便很多。<br/><br/> 薛云舟在考虑究竟是把拼音融合到青州当地方言还是直接在青州推广官话这两条选择中权衡许久,考虑到自家男人的野心,最后还是决定推广官话。<br/><br/> 古代的官话和现代的普通话有很大区别,好在薛云舟穿过来就已经点亮了语言技能,做个古今翻译还是没有问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伏案工作,他总算将汉语拼音进行了本土化,又找贺渊检查了一番,做了部分调整。<br/><br/> 这套体系完全确定下来的时候,薛云舟拿着成品连着深呼吸三次,揉揉 x_io_ng 口一脸苦恼地看向贺渊:“满腔豪情快要爆出来了怎么办?”<br/><br/> 贺渊莫名:“嗯?”<br/><br/> “虽然知道我是站在巨<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