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像,她才能那么信任燕宁康。<br/><br/> 她平稳了一下心情,去架子上拿下一个册子来,这册子是她父亲顾世泽留下的那本书的副本,里面记了许多对她的期望,因为担心原本被损毁,她自己一个字一个字抄了一遍,做了一本副本出来。她从六岁开始照着这本册子一项一项地做,一直做到如今,里头只剩下几项还没有做了,原本却被陈度毁了。<br/><br/> 是她不够小心,误以为不会有人敢闯入太学的宿舍,不是太学的错,但是陈度……<br/><br/> 最新完成的一项是考入太学,这里面很多事项都不是适合女儿家做的事,比如考入郡学,比如写一篇得了上评的策论,顾世泽未必是真的要她都做了,或许只是随手写下来的,也有一些是她还未出世时因为不知是男是女而胡乱写的,却被顾令仪一一照做,哪怕有些事情对女子来说是很冒犯的。<br/><br/> 往后,是得太学第一。<br/><br/> 再往后,考得状元。<br/><br/> 再再往后……<br/><br/> 顾令仪看着最后一条,抿了抿嘴唇。<br/><br/> 她将册子合上,疲惫地躺在了床上。<br/><br/> “父亲,娘为什么不将我生成男子呢……”<br/><br/> 顾令仪一离开,右相立刻一改刚才的轻松模样,反而面色凝重。<br/><br/> 顾令仪的生父顾世泽与他是至交好友,他们是同年的进士,顾世泽虽然才学不差,小事上却有些糊涂,进京路上轻而易举就叫人骗去了行囊,不得不流落街头。右相是巴郡出身,巴蜀之地的口音是很相似的,他以为顾世泽是同乡,就将人收留了,直到到长安之后顾世泽才坦白自己其实是蜀人。但当科状元一脸坦诚地对着你道歉,样貌好又彬彬有礼,右相怎么也生不起气来,两人反而借此成了至交好友。<br/><br/> 顾世泽去广陵其实是他出的主意,那时候颇有能耐的广陵郡王刚刚薨逝,虽然报上来的广陵国税收只是一般水平,但其实广陵被治理的相当不错,顾世泽若是去了,定然能一展身手,以他的能力说不定能借此回京任京官,从此平步青云。<br/><br/> 结果顾世泽死在了广陵,那么信任他的顾世泽死在了广陵。<br/><br/> 他又自责又愧疚,尤其是当他得知顾世泽的遗孤一天都没有见过生父的时候,更是悲痛得无以复加。他考虑了许久,以不能有嗣为借口和自己的妻子合离,以家产的一半作为赔偿,送妻子风风光光地回了娘家,跪在地上和妻子的娘家父兄道歉,请他们原谅。<br/><br/> 三年孝期过后,他娶了顾世泽的遗孀。<br/><br/> 自此之后,你的妻子便是我的妻子,你的女儿便是我的女儿。<br/><br/> 顾润之,你一路走好。<br/><br/> 作者有话要说:<br/><br/> 恭喜你们一开始就猜对啦,可惜没奖励。<br/><br/> 感谢在2020-03-1017:25:07~2020-03-1117:51:1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br/><br/>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蓝叔1个;<br/><br/>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随随、长川10瓶;蓝叔5瓶;沈淮、谷氨酸钠3瓶;秋风瘦马乱鸦1瓶;<br/><br/>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br/><br/> 第110章相似<br/><br/> 他考虑了很长时间才决定下来这件事。<br/><br/> 如果不是他建议顾世泽出任广陵太守,顾家会将他运转到关中或是蜀地的郡县去,未必还是太守的官职,但一定不会病死在异乡。顾世泽的妻女合该他来照顾,这是他欠下的孽。<br/><br/> 如今的大晋女子是可以再嫁的,而且没有儿子的女子必须再嫁,这是律法中所规定的。可世界上没有第二个顾世泽,顾世泽的遗孀若是遇上了一个不好的,顾家又鞭长莫及可怎么办?顾世泽留下的小女儿怎么办?她连生父的面都没见过就要忍受一个可能不够关爱她的继父吗?<br/><br/> 况且,就算顾世泽的遗孀靠着顾家没有再嫁,可孤儿寡母的,寄人篱下的<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日子如何好过?顾世澜再关照这母女,他也只是位伯父,他自己有妻儿,他是镇南将军,他是蜀郡顾家族长,他要管的事情太多了,难免有顾虑不到的地方。顾世澜的女儿和顾令仪年纪相仿,出阁约莫也是同一个时候,等到该说亲的年纪,顾世澜难道会更看重侄女吗?他难道会见更好的人说给侄女而不是自己的亲女儿吗?<br/><br/> 有一位官至镇南将军的伯父,和有一位任太守的父亲,一个是伯父,一个是父亲,如何能一样呢?<br/><br/> 那时右相任户部郎中,尽管官职不甚如意,但他有信心能爬得更高,等到顾令仪出阁的时候,他未必不能达到尚书之位,就算达不到,有一个侍郎父亲,也比一个将军伯父好嫁。<br/><br/> 这里唯一对不起的就是他的妻子,可他毫无办法。他不可能在有妻子的情况下再悉心照顾顾世泽的遗孀遗孤,那样名不正言不顺,且有污顾世泽清名。他到岳父家里磕头赔罪,请他们原谅,他的妻子还年轻,且有他一半家产在身,根本不愁再嫁。<br/><br/> 他被埋怨,被岳父被舅哥破口大骂,最后一身狼狈地孤身回家了。<br/><br/> 他给顾世泽的遗孀去了一封信,言明利害和顾令仪的未来,如果愿意的话,等到顾世泽孝期过去,他便上门提亲。他和顾世泽是多年好友,顾世泽的妻子自然也是认识他的。对方既没有答案也没有拒绝,就已经是一个明确的答案了。<br/><br/> 孝期过了之后,他向朝廷告了假,带着全部的身家去蜀郡顾家提亲。<br/><br/> 成亲之后,他带着自己的新婚妻子回了长安,顾令仪留在蜀地。年幼的顾令仪半年住长安,半年住蜀地,不在长安的时候右相也会定期去一封信给她,他牺牲了自己可能会有的子嗣来赎罪,只希望顾令仪能像个普通的女儿家长大。<br/><br/> 可到底还是长歪了。<br/><br/> 想到这里,右相忍不住叹了口气。<br/><br/> 顾令仪的婚事是他相看的,那曲岁寒的确不错,才华是有的,年少丧父,年前丧母,顾令仪若是嫁过去,不必再受婆婆的磋磨,而且家世也不差,他那叔父家底很是厚实,便是瞧曲岁寒不顺眼,看着他的面子也得老老实实出该出的聘礼。他却没有想到曲岁寒先前是定了亲的,但凡有点才华的学子只要励志于学,都不会早早定亲,一朝金榜题名榜下捉婿,哪个不羡慕?<br/><br/> 从曲岁寒到长安,再到殿试之后的时间,根本不够人往江南一来一回的,去探一探他是否有亲事根本来不及。长安的人关注士子看的都是家世文章人品,一看父母双亡就什么都明白了,自然不会再去关注别的,哪个会晓得他那叔父给他定了一门亲事。若不是燕侯插手此事,恐怕等殿试一过,他提前从吏部得知排名,只要在一甲内,他就会立刻将人捉进府里迅速走完六礼,等曲岁寒孝期一过就成亲。到那之后再有人告诉他曲岁寒在江南定过亲事,可就太晚了。<br/><br/> 若是如此,他更是对不起顾世泽了。<br/><br/> 这才是他偏帮于燕侯的原因,<br/><br/> 只是恩情归恩情,他却没有将女儿嫁到燕家的想法,燕宁康的学识还不如曲岁寒呢,又是庶出,顾令仪嫁过去不仅要侍奉继母,还要顾着姨娘,这成什么了?<br/><br/> 这是绝对不行的。<br/><br/> 得想个法子。<br/><br/> 长公主旨意下了之后,内侍立刻快马加鞭地将旨意送去了琅琊郡,还有陈太后的口谕,言明要在族中挑一个德行上上的子弟承爵,琅琊陈家的几房无论直系旁<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