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燕赵歌道:“不急。”她看了一圈,指了七八个味道色泽上不太一样但质量差不多的,道:“这几个也一起包起来。”<br/><br/> 哪怕是一样的胭脂,瓷器瓶的就是要比普通盒子的贵,锦盒的看布料价格又不同,燕赵歌挑的不仅胭脂是一等一的,连外头装着的盒子都是最好的,伙计不由得留了几分心眼,不着痕迹地问道:“不知公子您贵姓?”<br/><br/> “我姓燕。”<br/><br/> 伙计恍然,原来这位是燕侯。他顿时松了口气,也不是所有勋贵都要面皮的,以前有过贵公子来买胭脂,却不给钱拿了东西就走的事情,不得不防。<br/><br/> 付了大半张金叶子出去,只剩被剪下的一小块,被燕赵歌塞在袖子里。<br/><br/> “多谢。”她提了东西便走。<br/><br/> 钱掌柜拿着那大半张金叶子,笑得满脸是褶子。<br/><br/> “东家,您说这燕侯买来是送谁的?”<br/><br/> 钱掌柜看了他一眼,道:“还能有谁?当然是长公主了。”<br/><br/> “可外头的流言不是说燕侯和……”<br/><br/> 没等伙计说完,钱掌柜抬手在伙计的脑袋上拍了一下,叱道:“这种事也是你能说道的?要不要命了?”<br/><br/> 伙计咧了咧嘴,道:“大家伙儿都在说,不是有句话叫法不责众?”<br/><br/> 钱掌柜瞪了他一眼,道:“大家伙儿?你以为是先前那种没什么实证的风言风语吗?若是蓟侯府那位一时想不开……造谣的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要被抓去见官,那位是宗室的郡主,等到时候你和谁去说法不责众?”<br/><br/> “俺,俺就是随便说说……”伙计自知失言,缩了缩脑袋去干活了。<br/><br/> 燕赵歌不知道钱家胭脂铺子里的谈话,就算知道了她也不在意,长安家长里短的流言可太多了,保不齐就有人看她不顺眼在背后编排她,又或是只因为嫉妒她。只是无端传出来这么个流言,倒让人措手不及了。<br/><br/> 作者有话要说:<br/><br/> 刘彘这个名字的确是出于《汉武故事》,这本书成书时间和作者皆不明,但通常认为其时间不晚于魏晋,应当是在汉建安年间左右。<br/><br/> 古代的史书是收藏在皇宫里的,不是能随便看的东西,能看的人要么位尊权重,要么是天潢贵胄,尤其是本朝的史书。《汉武故事》里的细节虽然错漏百出,但是许多事都是真实发生了的,作者要么是史官出身,要么是家里和皇室十分亲密,不然的话不可能在建安年间左右还能看到武帝年间的史书。<br/><br/> 从此来说,《汉武故事》应当是有一定真实 Xi_ng 的,至于它的真实 Xi_ng 到底体现在哪里,就不好说了。再者,《史记》成书时间是在武帝时期,以汉武帝年少时轻狂中晚年多疑善变的 Xi_ng 子,未必不会干涉史官,删掉或者抹去一些他觉得不合适的记载。古代的书多有失传的,《史记》也曾遗失几篇,不说后来,元帝成帝时就增补过《史记》内容,增补的过程中删掉了一些他们觉得不合理的东西也未尝不可能。<br/><br/>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野史具有一定真实 Xi_ng ,因为普通的平头老百姓没有造谣说书的能力,能传出这些不同于史书的故事的一定是达官贵人,因为他们见过真正的史书内容,所以才能写出这种足以和正史一较高下的书。<br/><br/> 以上仅是一些我的私人观点,请勿上纲上线,谢谢。<br/><br/> 感谢在2020-03-1519:00:03~2020-03-1617:25:3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br/><br/>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279688221个;<br/><br/>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stg猫20瓶;power.10瓶;279688225瓶;浅斟1瓶;<br/><br/>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br/><br/> 第115章梳妆<br/><br/> 燕赵歌提着胭脂进了宫。<br/><br/> 她跟着内侍一路进<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了晋阳殿,殿里无人,只有值守的内侍宫女,对着她道:“长公主正在沐浴,燕侯稍作。”<br/><br/> 燕赵歌点点头,将胭脂放在一边,等长公主沐浴完。<br/><br/> 长公主提前没有得她要进宫的消息,燕赵歌进宫了之后才有内侍来禀,但那时她已经进了净室,宫女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来打搅她。因此她出了净室,正擦着湿漉漉的头发,看到燕赵歌坐在榻上,忍不住吃了一惊。<br/><br/> “怎么这个时候来了?”<br/><br/> 燕赵歌神情温和地看着她,顺手将长公主手里的帕子接过来,道:“想进来就进来了。”<br/><br/> 这是个很“燕赵歌”的理由,长公主一面听一面顾及着她的神色,却发现她神情上半分戾气没有,反而带着一股过分的淡然。<br/><br/> 长安里的流言蜚语愈发激烈,什么妖魔鬼怪都敢张嘴说上一二句,她自然不敢放松,因此派了人时时刻刻地盯着风声,稍有转变就立刻来回禀她。昨晚接到消息的时候,她大脑里轰隆一声。<br/><br/> 燕赵歌怎么可能和她继母有染?<br/><br/> 这纯粹是污蔑。<br/><br/> 只是人言可畏,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这种流言一旦传了出来,想要澄清可能难上加难。人怎么才能证明一件自己没有做过的事?<br/><br/> 证明不了的。<br/><br/> 也因此,她对于这个下场传留言的人分外愤恨。<br/><br/> 针对燕赵歌的一直是镇国公府那一方的势力,他们代表了世爵的利益,燕赵歌杀了河东二十三家勋贵,因此得罪了镇国公府再正常不过。但如今的这位镇国公却不是个傻的,他年幼时府里的叔伯兄弟都死光了,只剩下一门寡妇,代宗皇帝担心他被溺爱成纨绔子弟,特地下旨令其在宫里和皇子一齐读书。是一齐读书,而不是做伴读。皇家的教育从来都是最好的,和皇子一边看齐,镇国公自然不可能是个鼠目寸光之辈。事实上,如果他是鼠目寸光之辈的话,镇国公府是根本保不住那两万户的食邑的。<br/><br/> 镇国公知道什么能传,什么不能传,他敢用所谓民意去攻击燕赵歌,逼迫天家,却绝对不敢造这样的谣。只是逼迫天家,宫里未必会怎么样,最多记一笔,等到以后一起清算。但用这种脏污的手段往外戚身上泼脏水,这是在侮辱皇帝。<br/><br/> 侮辱燕赵歌,就相当于侮辱长公主。<br/><br/> 站在燕赵歌一方的宗室们更不会如此了。<br/><br/> 大家都很清楚底线在哪里,也很清楚天家的手段从来都是没有底线的,一旦破了宫里设好的那条底线,最先掀桌子、也是最有能力掀桌子的一定是天家。<br/><br/> 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就一目了然了,这是有第三方的势力在其中浑水 M-o 鱼,试图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那只黄雀。<br/><br/> “阿绍。”<br/><br/> “嗯?”<br/><br/> “过几日,我要搬去永兴坊住了。”<br/><br/> 长公主微微一怔,永兴坊离皇城的位置比平康坊远一些,但是离太学比较近,里面住着的多是一些没有爵位的中层官员,是燕岚当上镇北将军后第一次在北地打了胜仗,仁宗皇帝赏赐下来的。<br/><br/> “要住多久?”<br/><br/> “可能,要一直住到出嫁罢。”燕赵歌说到这两个字时笑了起来,她 M-o 着长公主顺滑的头发,道:“来年我就二十了,又有爵位又有官职,其实早该搬出来了。父亲终归是朝臣,身为外戚的只有我,我不能因为我的决定而拖累父亲<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