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br/><br/> 毫无预兆的,从冰场入口处滑过来一队个儿高的青春少年,七八个,每个都和齐小宝差不多高,穿着速滑队的衣服也挺像那么回事儿。可是再看他们的脸,青涩和年龄全摆在五官上,全是胶原蛋白丰富的中学生。<br/><br/> 两个上高中的,其余的都是初三生。<br/><br/> “来来来!我逮着夏队了!”齐小宝朝他们招招手,分外骄傲自豪,他现在是队长,答应队员的事不能食言。再加上,夏冰是速滑队的运动明星,尽管他们没赶上夏队的辉煌时代,可是每个教练都拿夏冰当做模板指导他们,10岁以下的小队员都知道要学夏冰。<br/><br/> 运动员大概就是标杆生涯,一代一代模仿着前面的领袖往前冲,这可比任何明星都要耀眼,因为每个人都知道获得成绩要付出什么。<br/><br/> “夏队!”年龄最小的已经冲过来了,几个中学生瞬间给夏冰团团围住,把陈重挤到边上去了。<br/><br/> “夏队给我们签个名吧!”<br/><br/> “对啊,给我们签个名或者写个加油,今年我们成绩一定突破!”<br/><br/> “我们平时训练见着你也不敢过来……队长说他和你熟,我们才拜托他逮住你。”<br/><br/> 一帮小孩儿,还逮住你,夏冰听了都想笑。“小宝可以啊,现在都当队长了,成绩怎么样?”<br/><br/> “嘿嘿,还能突破,可是我脚长得快,老觉得冰鞋不合适。”齐小宝刚当上队长,急着和各位哥哥显摆,赶紧摆严肃面孔给队员们看,“你们都小心点儿啊,排队排队!夏队可是很忙的,明天比赛记得准时到场啊,谁不来就算旷训……那个,让你们带的笔记本都带了吗?”<br/><br/> 一众小队员全部从衣服拉链里拿出小本,是队里统一发的训练计划手册。<br/><br/> “排队啊,都拿好圆珠笔,夏队很忙的。”齐小宝笑呵呵地指挥,“快点快点,夏队签完字还要训练呢。”<br/><br/> 夏冰摘下手套,真不知道小宝现在这么大能耐。小队员蜂拥而至,根本没排队,要是各自的手机留在身上,一定要拉住夏冰合影。<br/><br/> 夏冰咬开圆珠笔的笔帽,问凑得最近的那个:“叫什么啊?”<br/><br/> “王小刚。”小队员回答,比夏冰矮了大半头。<br/><br/> “名字挺好听啊。”夏冰以前也签过名,现在还给他写了个TO签,“好好训练,将来冰场迟早是你们的。”<br/><br/> “谢谢夏队!”王小刚羡慕地看着夏冰,这可不是一般人,这是带一队五连冠的体育明星,再看着夏冰的那一瞬间,每个小队员受到的都是史无前例的鼓舞,这不仅是签名,也是幸存下来之后的精神偶像。<br/><br/> 夏冰依次给他们签字,每个都问了名字,在训练手册的扉页签上一句话。他很理解小队员的心思,运动员是最慕强的一批人了,从四五岁开始训练,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高大的目标,不可逾越的偶像,谁强,大家都想模仿、追赶。<br/><br/> 每个人一开始都是小种子,训练是风雨。但真正让种子破土成长的不是风雨,而是种子内心,想要变成大树。<br/><br/> “好好训练啊,都别怕苦,别怕累,我等着看你们上领奖台。”夏冰挨个摸了摸他们的脑袋。<br/><br/> 陈重站在迟飞扬和梁初的旁边,试图微笑,用满面春风的表情表示自己情绪稳定。<br/><br/> “太谢谢夏队啦!”拿到偶像签名,这对小运动员来说至关重要,竞技运动是长期主义付出,向着目标靠近就是最大的动力,“等下周我们队比赛,你来看吗?”<br/><br/> “有时间就去,看看你们这帮小种子。”夏冰点了点头,虽然运动员对年龄最敏感,但是看着孩子们长大还是挺高兴的。<br/><br/> 陈重脸上那点儿春风般的微笑,瞬间消失了。<br/><br/> 迟飞扬和梁初往旁边挪了挪,妈耶,夏队叫其他小朋友小种子,这可完了,这可完了。<br/><br/> 郎健站在看台,冰场上的红色横幅已经重新拉起,贴着“刻苦是基础,实战是核心,速度是灵魂”,他给闺女指指<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看,这就是爸这些年干的事业,你瞧瞧,这么多孩子将来都是冰面速度之王,厉害不厉害?”<br/><br/> 朗臻翻了个小小的白眼:“你这话,我已经听了几万遍了,我都回国了你还不说几句好听的啊?”<br/><br/> “好听的……说不出来啊,啥话都说不出来啊。”郎健指了指她拎着的那双冰刀,“这是爸特意给你买的,不是职业鞋,但是你要是想学,爸可以从头开始教你。你不是总说咱俩交流时间短嘛,这样就好了,爸亲自教你,咱父女俩天天交流。”<br/><br/> “切。我可不学,看见冰就烦。”朗臻这么说着,可是还是向着冰场的入口迈步了。内场好多运动员聚集在一起,夏冰身边倒是热闹,每个人都是老爸的心血浇灌,特别是那个夏冰。<br/><br/> 过春节或者队里放假,老爸带他回家吃饭,像个亲生的。<br/><br/> “你慢点儿,慢点儿。”郎健在后面跟着,护着,“这个冰刀啊,分为内刃和外刃,咱们先从了解运动设备开始。爸今天没给你带护具,一会儿上体育用品商店给你整一套。”<br/><br/> 朗臻回头瞥了一眼,自信的笑容,让郎健眼前一晃。<br/><br/> 她在冰场入口处的等候区找了个座位,开始换鞋。白球鞋脱下来,短道速滑的鞋穿上去,刀刃很长,完全是依照她的尺码订做,但是穿上之后不是很包脚。<br/><br/> 等在入口内侧的是散发着冷气的冰面,朗臻一脚迈进去,不止是迈进了冰场,也是迈进了自己父亲的那个世界。<br/><br/> 随着身躯起伏,她的右脚朝后一蹬,一声长长的金属与冰的摩擦声后,冰鞋开始发挥它的真正作用,滑行。<br/><br/> 一步两步,交替蹬冰,朗臻逆时针地绕圈,身躯和鼻尖朝前,保持着自身的稳定性。飒飒风声,唰唰冰声,压过了其他队员的窃窃私语,她看到了冰上的自己,也看到了父亲所说的荣誉。<br/><br/> 冷,很冷,这片比赛场地始终是冷的,不像田径,不像游泳馆,它就是冷的代名词,永远不会有大太阳照进来,暖风吹进来。几个小时的训练全在这里,脚底和膝盖受凉,她从小对父亲的第一印象,就是在家搓发热的药油。<br/><br/> 可是她不明白,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将他留在这里,是什么样的信念,让他离开这里就不能生活了。可能是本职的责任感,使命感,还有那颗不愿意冰面运动凋零的心。<br/><br/> 向左转向过弯,左脚外刃,右脚内刃,朗臻的速度和专业运动员没法相提并论,但是每一个细节都证明她是学过的。<br/><br/> 只不过她没有和自己父亲学。<br/><br/> 郎健还站在看台上,看着自己闺女一圈圈地刷冰,坚硬包裹的心开始一层一层扒下来。孩子好强,和自己一模一样的死脾气,因为自己的关系她说她不喜欢这项运动,又因为自己的关系,她去学。<br/><br/> 而自己这个当父亲的,竟然全然不知。带闺女上冰的人不是自己,在她摔倒后扶她起来的,也不是自己,每个教练都是顾别人家的孩子,顾不上自己家的。训练大于天,上面一个强训练的通知发下来,父女经常见不到面。<br/><br/> 他懂了,可能女儿想自己又见不着,所以才会去学。<br/><br/> 眼泪要命地流下来,郎健看向自己付出了大半生命去维护的冰面运动场地,第一次看着自己的孩子在上面滑。滑的挺快啊,可能是继承了自己的运动基因,郎健又笑了笑,笑得比哭还难看。<br/><br/> 最好还是别继承了,竞技运动家里只出自己一个就够<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