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下来了。<br/><br/> 成亲前一晚,沈谕怎么都睡不着,翻来覆去的,也影响姜沂休息。<br/><br/> “你怎么了?”姜沂侧身看向沈谕。<br/><br/> 沈谕顿了顿,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紧张。”<br/><br/> 姜沂笑了笑,温声道:“你紧张什么?不过是走一遍流程,真正地得到大家的祝福,其实还是跟我们平日里生活的一样啊。”<br/><br/> “那不一样。”沈谕固执地摇了摇头,“真不一样。过了仪式,我们就要陪伴彼此一生,要始终对对方负责,谁都不能变心,不能始乱终弃。”<br/><br/> 姜沂耐心听她说完,笑道:“所以呢,你是对我没信心,还是对你没信心?”<br/><br/> “我不是这个意思。”沈谕慌忙解释,“我就是想说,我以后,一定会不会负你的。”<br/><br/> “我知道啊。”姜沂笑笑,靠了过去,头枕在沈谕肩上,在她脖颈间低语道:“我一直都知道。就是你呀,现在有点紧张。”<br/><br/> 沈谕低头,伸手揽住姜沂的腰肢,轻声说:“我不是紧张,我是兴奋。想到你明日就要嫁给我了,兴奋。”<br/><br/> “是你嫁给我。”<br/><br/> “好,我嫁给你。”<br/><br/> 两人同时笑起来,沈谕也不那么紧张了。<br/><br/> 成亲那天,是以南桥县的姜家为中心办的。<br/><br/> 之所以没在山庄,是因为,姜原对外放话,凡是前来祝福的百姓,都有喜酒吃,不用随礼钱。<br/><br/> 于是那天,整个南桥县都沸腾起来,可谓是万人空巷。<br/><br/> 沈谕和姜沂皆是盛装打扮。<br/><br/> 季黎,洛潇和白忆特意从灵烟阁赶过来,组成了沈谕的“娘家人”。<br/><br/> 流程走了一天,到最后,沈谕脸都笑僵了。<br/><br/> 她偏头去看姜沂,发现她还是一副云淡风轻,淡定自若的样子。<br/><br/> 一直到深夜,沈谕和姜沂才得以脱身,进了洞房。<br/><br/> 俩人进去连椅子都没坐热,喝的醉醺醺的季黎就要带人来闹。<br/><br/> 沈谕有些头疼,令她有些意外的是,同样喝醉的白忆竟然给她拦下了。<br/><br/> “喂,你们都别打扰沈谕了,人家小两口在一起容易吗,都别来添乱了......”白忆站在房门口,双手叉腰,有些趾高气扬。<br/><br/> 有白忆拦着,沈谕和姜沂可算是安生了。<br/><br/> “看,这一天下来,不也没什么嘛,某人昨天紧张成那样。”姜沂笑着打趣沈谕。<br/><br/> “还行还行。”沈谕也笑了笑,给自己找一点面子。<br/><br/> 桌上还有一壶酒,上面还绑着红色的丝带。<br/><br/> 沈谕目光下移,看见那壶酒,突然有些脸红。<br/><br/> 她想歪了。<br/><br/> 姜沂目光何等敏锐,立马就察觉了,“想什么呢?”<br/><br/> “没什么。”沈谕一带而过,但又心虚,有些不敢对姜沂的眼神。<br/><br/> 姜沂给沈谕倒了一杯酒。<br/><br/> 沈谕立马紧张起来,这算是暗示么.......<br/><br/> “最后一道流程。”姜沂语气稀松平常,依旧气定神闲。<br/><br/> 她抬眸看向沈谕,眼里多些别样的神采。<br/><br/> 沈谕会意,接了过来,一饮而尽。<br/><br/> 往后无数个日夜,沈谕回忆起这天晚上,都觉得,它是有味道的,跟那杯美酒一样,分外醇香。<br/><br/> 成亲之后,生活完全进入了正轨。<br/><br/> 沂府翻修了,还改了名字,现在叫“予一堂”,是她们名字的谐音,也寓意她们互相给予,互相照顾,相伴一生。<br/><br/> 原先的明堂和空堂的宅子分别划给了九堂和义堂。<br/><br/> 沈谕和姜沂都挺忙的,尤其是沈谕,偌大的外门,一堆杂事儿都压在她身上。<br/><br/> 两人经常是清晨起床后就见不着彼此的踪影,中午吃饭的时候沈谕会来九堂找姜沂,匆匆吃一顿饭,下午又分开了,直到晚上才见。<br/><br/> 有时候沈谕忙起来,能在义堂待<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到深夜。<br/><br/> 姜沂说了她几次,她才改一点。<br/><br/> 姜沂知道,沈谕这是压力大,怕不能服众,特别想在短时间内就完全收服外门。<br/><br/> 但是不能心急啊,还是要一步一个脚印才好,她理解沈谕。<br/><br/> 两人感情一直很好,很少争吵,主要还是因为能互相理解。<br/><br/> 况且,真的是吵架了,沈谕也一定会先道歉,不管错的是谁。<br/><br/> 她不喜欢冷战。她知道,家不是讲理的地方,她和姜沂,都爱彼此,吵什么呢?<br/><br/> 有时候,让一让也就过去了。<br/><br/>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九月底的时候,沈谕又在义堂忙到深夜。<br/><br/> 突然,侍女呈上来一封信件,“沈堂主,这里有封远寄而来的信件。”<br/><br/> “哦?”沈谕有些惊讶。<br/><br/> 很快,她明白了过来,八成是甄亦安。<br/><br/> 沈谕很是激动,迫不及待地拆开信件。<br/><br/> 侍女第一次见一向稳重冷静,能挑大梁的沈谕这样激动,被她的情绪感染,也笑了起来。<br/><br/> 沈谕当即放下手上的杂事,一蹦一跳地回了家。<br/><br/> 进了家门,姜沂还没睡,在等她,见她那般高兴,也笑了笑:“什么好事儿啊?”<br/><br/> “甄亦安的信!”沈谕很快回道。<br/><br/> 姜沂放下手里的笔,走过来接过信件。<br/><br/> 信八成是卢姝写的,字迹工整,用词恭谨,字里行间,皆是喜悦和感激。<br/><br/> 最后歪歪扭扭的字应该是甄亦安写的,给她俩要喜糖呢。<br/><br/> 姜沂读完,心情也明媚了不少。<br/><br/> “她俩,也算是终成眷属了。”沈谕笑着说。<br/><br/> 姜沂点点头,把信放在桌子上,用砚台压住,起身走向床铺,“我累了,先睡了。”<br/><br/> “好,我收拾收拾就来。”沈谕柔声道,“下次别等我了,你先睡。”<br/><br/> 姜沂回头,淡声道:“那你就早些回来。”<br/><br/> ————<br/><br/> 十月底的一天傍晚,沈谕巡视完外门武院,准备回义堂的时候,在去内山的路上,被一名守卫叫住了。<br/><br/> “沈堂主!”守卫急急地走过来,“可算是找着您了。”<br/><br/> “什么事?”沈谕抬眸问道。<br/><br/> 守卫从袖口里掏出一柄飞刀,看着沈谕说道:“沈堂主,山门外来了一名女子,指名道姓要见您,说是这个给您看您就明白了。”<br/><br/> 沈谕接过飞刀,当即就明白了,这是花影。<br/><br/> 想着要见花影,她心情复杂。<br/><br/> 而且沈谕清楚,花影大概率是来给自己告别的。<br/><br/> 这样一想,沈谕不再犹豫,跑到九堂找了姜沂,两个人一同骑马下山。<br/><br/> 在九原山脚下的一间茶馆门口,果然见到了马背上的花影。<br/><br/> 她一如既往,不加粉饰,温婉淑雅。<br/><br/> “好久不见了。”沈谕翻身下马,率先打了招呼。<br/><br/> 花影看了沈谕一眼,又看向姜沂,说道:“先跟你们说句抱歉,再来跟你们致谢,也是告别。”<br/><br/> “你要去哪?”沈谕问了一句。<br/><br/> “广元门没了。”花影轻飘飘地说,“我自由了,我要回家了。”<br/><br/> “你要回西域?”沈谕有些担忧,“你能行吗,西域路不好走。”<br/><br/> “没关系,前些日子,广元门被朝廷军队讨伐的<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