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算计
('\n\t大量的土地和人口重新被纳入国家掌控,意味着赋税和徭役的来源将大大增加。<br /><br />帝国的根基,正在被强力地夯实。<br /><br />而与此同时,百骑司的反向调查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那笔黄金的流转路径被再次细化,虽然最初经手人已然“暴病身亡”。<br /><br />但更多的蛛丝马迹指向了荥阳郑氏在长安的一位实权人物——郑泰!<br /><br />他是郑氏的主事人之一,官至太常寺卿,素以谨慎著称。<br /><br />更重要的是,百骑司监听到一则密报:郑泰的心腹家仆,曾与一位来自太原王氏的门客,在极其隐秘的场合有过接触,言语间似乎提及“釜底抽薪”、“一石二鸟”等词。<br /><br />消息火速报入两仪殿。李世民看着密报,眼中寒光乍现。<br /><br />“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好,好得很。”他声音平静,却蕴含着风暴。<br /><br />“原来是联手了。想用这等拙劣伎俩,既拖太子下水,阻挠特勘,又能挑拨朕与承乾的父子关系,最后让你们自己金蝉脱壳?<br /><br />真是打得好算盘!”<br /><br />李世民的怒火在胸中燃烧,但他反而笑了。<br /><br />对手既然跳了出来,还露出了这么大的破绽,那他就不客气了。<br /><br />“传旨:大理寺卿郑泰,年老体弱,近日屡屡告假,恐难胜任繁剧之务。<br /><br />着即免去其大理寺卿之职,赐金还乡,荣养天年吧。”<br /><br />一道轻飘飘的旨意从中书发出。<br /><br />没有明确的罪名,却剥夺了实权,赶出了长安。<br /><br />这对于一个野心勃勃的世家代表人物而言,无疑是沉重的打击,更是一个极其明确的警告信号:皇帝,什么都知道了!<br /><br />这道旨意,如同又一记无声的惊雷,在顶尖的权贵圈层中炸响。<br /><br />所有关注此事的人都明白了,皇帝的屠刀,已经磨得雪亮,并且,精准地找到了第一个目标。<br /><br />郑泰被“荣养”的消息传回东宫时,李承乾正在批阅如雪片般飞来的特勘进展报告。<br /><br />他愣了一下,随即恍然。<br /><br />他或许不知道黄金的具体细节,但他不傻,立刻将此事与近来朝堂的微妙气氛以及李世民的全力支持联系了起来。<br /><br />一股更深的暖意和明悟涌上心头。原来在他奋力向前的时候,李世民一直在身后,为他挡住了来自暗处的冷箭。<br /><br />他放下笔,再次望向太极殿的方向,目光无比坚定。<br /><br />这场斗争,他决不能输!为了大唐的江山,也为了…不负李世民这片沉甸甸的护犊之情。<br /><br />风暴愈演愈烈,而太子李承乾的刀锋,在皇帝的默许和守护下,变得更加锐利,更加无所顾忌地斩向积弊深沉的旧世界。<br /><br />李承乾的意志如同最炽热的烙铁,狠狠压在京畿大地之上。<br /><br />特勘使团的效率被催逼到了极致,各级官吏在太子毫不留情的督责与皇帝无声的支持下,无人敢懈怠敷衍。<br /><br />短短数日,大量被世家豪强隐匿的田产、人口被重新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登记造册,录入官府黄册。<br /><br />一车车抄没的赃物、粮秣被运往京仓,昔日横行乡里的豪强恶吏被锁拿入狱,京畿地区的吏治为之一清,底层百姓欢欣鼓舞,对太子的赞誉之声日渐高涨。<br /><br />然而,风暴的核心从未真正平息。<br /><br />荥阳郑氏的代表人物郑泰被皇帝轻描淡写地“荣养”回乡,这记耳光抽得极重,却并未让所有门阀都心生畏惧,反而激起了更深的怨毒和更隐秘的反扑。<br /><br />深夜,太原王氏在长安的一处极其隐秘的别院密室中。<br /><br />烛火摇曳,映照着几张阴沉的面孔。<br /><br />主位上的老者,正是王氏在长安的幕后主事人王博的族弟,王敬直。<br /><br />他面色铁青,手指用力攥着一份刚刚收到的密报,上面详细记录了郑泰被罢黜的经过以及京畿特勘的最新进展。<br /><br />“废物!郑泰这个废物!一点小事都办不好,还把自己搭了进去!”王敬直的声音嘶哑,充满了怒其不争的愤恨。<br /><br />“还有陇西李氏那群蠢货,若不是他们首尾不干净,何至于引来这般泼天大祸!”<br /><br />下首一人低声道:“叔父息怒。如今皇帝态度坚决,太子势头正盛,我们…”<br /><br />“我们怎么了?”王敬直猛地打断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皇帝这是要掘我们所有人的根!今日是陇西李氏,是荥阳郑氏,明日就是我太原王氏,是博陵崔氏!<br /><br />他李唐皇室想独享天下,把我们这些百年望族都踩进泥里?休想!”<br /><br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太子的特勘使团盯得极紧,百骑司的探子也无孔不入…”王敬直冷笑一声:<br /><br />“硬抗自然是不智。太子不是要政绩吗?不是要清丈田亩、核查人口吗?给他!但不是真的给…”<br /><br />他压低了声音,眼中闪烁着狡诈阴毒的光芒:“把我们手里那些最贫瘠的山地、河滩地,还有那些老弱病残的奴仆,多‘吐’出去一些,账目做得漂亮点,显得我们‘损失惨重’、‘积极配合’。<br /><br />但真正的肥田沃土,精壮的人口,必须用更隐蔽的法子给我藏好了!<br /><br />各家在底下都通过气,法子要变,要更隐秘!”<br /><br />“另外,”他语气更冷,“太子不是倚重那些寒门出身的官吏和泥腿子的口碑吗?<br /><br />去找人,散播流言,就说太子如此酷烈清查,是为了讨好陛下,巩固储位,实则是与民争利,逼死良善士绅。<br /><br />再找几个‘苦主’,让他们去御史台喊冤,去长安府尹门前哭诉!把水搅浑!”<br /><br />“还有,给我们在朝中的门生故吏递话,让他们上书,不必直接反对特勘,而是奏请‘稳慎’、‘勿伤国本’,拿‘恐引发地方动荡’、‘寒了士人之心’来说事!<br /><br />总之,明枪易躲,暗箭难防!<br /><br />我要让太子的新政,举步维艰,就算推行下去,也得落个怨声载道、民怨沸腾的结果!”<br /><br />一条条毒计从这间密室里流出,如同致命的暗流,开始悄然涌动。<br /><br />接下来的几天,李承乾确实感到了阻力的变化。<br /><br />明面上的对抗少了,但各种软钉子、阴绊子却层出不穷。<br /><br />…………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