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夜间乡野,灯火零星几处。<br /><br />其中一处,正是从周家内透出来的。<br /><br />这是一座两进两出的大宅,占地颇阔,在大塘乡上可谓鹤立鸡群,分外显眼。<br /><br />此时厅上,三人在那儿。<br /><br />其中一个花甲之年,山羊胡梳理得整整齐齐,正好整以暇地坐着喝茶,乃周家家主周怀化;<br /><br />在他下首,是个年过三旬的中年人,身形瘦削,脸颊少肉,一双眸子显示出长期过度使用的样子,左右已然不对称,变得斗鸡眼了。看东西的时候,时常得眯起来,这才瞧得清楚。<br /><br />正是周怀化的儿子周明,三十六岁的一介老童生。<br /><br />说起来,其也算是陈晋的同窗。<br /><br />大塘乡人口成分混杂,姓氏不统一,自没得族学可言。倒有个规模不大的私塾,任教的苏童生快要古稀之年了。<br /><br />因此想要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村中学子只能进县城求学。<br /><br />进城谈何容易?<br /><br />求学更难。<br /><br />这些年来,满打满算,偌大大塘乡就得那么两三个人坚持了下来。<br /><br />陈晋是一个,周明也是一个。<br /><br />两人倒有些同病相怜的意味。<br /><br />只不过陈晋年少成名,中年蹉跎,但周明录取童生的年纪比王复还要晚上五年。<br /><br />他们都被卡在院试之外。<br /><br />而作为地方上的乡绅土豪,周怀化最大的野望便是一统大塘乡。<br /><br />在大乾朝,乡镇自治属于古制传统,自古以来皆是如此,所以才有“王法不下乡”的说法。<br /><br />并非说真就无法无天了,而是乡民们墨守成规,不管出了什么事,争地也好,斗殴也罢,基本都是关起门来处理,不会进城告官。<br /><br />常言道“自古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这般认识深入人心。<br /><br />进城告官的成本太高,甚至高于人命,哪里做得来?<br /><br />既然无人告发,自然就不触及王法了。<br /><br />乡野自治,有着一套秩序规矩,掌握规矩维持秩序的,多为当地的族老和乡绅们。<br /><br />里正为一乡之长,地位身份最为突出。<br /><br />但周里正不满足于此,他想要一统大塘乡,让周姓当家作主,别的姓氏,要么排挤出去,要么沦为周家的佃户长工。<br /><br />为实现该野望,就得实进行土地兼并,当别的人家失去了田产,就难以立足了。<br /><br />不过田地乃农家命根子,除非突逢巨变,实在活不下去了,这才会变卖,否则的话,绝不会出手。<br /><br />可近年来称得上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没碰上什么灾祸年头,使得周里正的野望受阻,难以实现。<br /><br />没办法,只能另想他法。<br /><br />其中最为优胜的路子,便是家中子弟考中功名。秀才差点意思,举人官身才是根本性质变。<br /><br />一旦中举,莫说去买卖兼并,那些农户人家为了避税,都会主动地抢着把田产送来。<br /><br />只无奈多年攻读,周明只考到个童生,其膝下有两子,然而一子更比一子差,只会调皮捣蛋,蒙学数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年,大字不认得几个,看样子,别说秀才,童生都无望。<br /><br />儿孙不争气,使得周里正心塞,很是烦闷。常常在想,会不会是家山风水出了问题,又或者被人做坏,阻碍了自家命数……<br /><br />看来,得再请仙家高人来做场法事才行。<br /><br />他喝一口茶,问道:“老二,点算清楚了没?”<br /><br />老二周昌正在下面,面前摆放着一大箩筐的铜钱,一枚枚,一串串,整理得整整齐齐。<br /><br />他一拨算盘,答道:“算好了,除去翻修,还有给山神重塑真身的料钱,工钱等,净剩余三百一十八两六百七十二文。大哥,咱家要发财了。”<br /><br />念到这个数字时,他欣喜若狂,双眼放光:“可惜钱数收不完全,否则的话,会更多。”<br /><br />大塘乡近千户,数千人口,说是“乡”,实则为“镇”。<br /><br />按照每家每户,一人一百文的标准数额,所有人都交完的话,那简直天文数字。<br /><br />当然,这种替神明办事的名义,与官府收租交税性质不同,没有律令强性施行,在收钱过程中,会遇到种种问题。<br /><br />个别大户人家,掏钱可能会爽快,但对于那些温饱难继,人口众多的普通农户,就不可能交得出来了。<br /><br />所以周昌带人上门收钱时,会因人而异,不同人家,不同话术。<br /><br />总之一句话,多多益善,能收多少是多少。<br /><br />当然,剩出来的钱不可能独吞,要分润部分给别的村老人物,大家发财,才能镇得住场面。<br /><br />如果陈晋父亲还在的话,凭着秀才身份,也能分一杯羹。但人走茶凉,就没了情面份量。家里反而成为“大户”,乖乖掏钱。<br /><br />分钱方案早有定论,周家占到大头,等于白捡的,已经很爽了。<br /><br />可惜这种事需要特殊契机,可一不可再,否则的话,那收入真是财源滚滚来。<br /><br />听到钱数可观,周里正同样心花怒放。<br /><br />他们这些人凭什么成为乡绅土豪?<br /><br />凭的正是钱多、田多、人多!<br /><br />其中钱财当为第一要素,有了钱才能有田有人。<br /><br />至于瓜分这些香火钱会不会招惹神明怪罪,那倒不怕,毕竟他们是实打实地替神明办事了。<br /><br />好比山神,只剩下一颗头颅了,没有他们牵头,出钱出力,又怎么能重塑真身?<br /><br />山神有灵的话,应该会赐福,施以庇佑回报才对。<br /><br />周怀化望向眉头紧锁的儿子:“明儿,你在想什么?”<br /><br />周明说道:“我还是没想明白山神的头颅怎会失落在山麓草丛间,根据发现祂的牧童说,这头就藏在草丛的岩石底下,摆得端端正正的,颇为怪异。”<br /><br />周里正摇摇头:“想那么多作甚?那些事情已经不重要了。”<br /><br />……<br /><br />土地庙没有建在乡上,而是在乡外地方,距离不算远,位于一座矮坡之上,前面有一脉溪水流过。<br /><br />有山有水,才是山水阴地,适合建庙。<br /><br />沿着土路,陈晋独行于月下。<br /><br />他没有持灯。<br /><br />魁星踢斗灯装纳在木匣内,背在身上。<br /><br />目前不用拿出来,也不用点灯。<br /><br />对付这么一个不成气候的山鬼邪物,陈晋自有信心,一刀足矣。<br /><br />手底一翻,翻出一柄锋芒闪露的短刃,正是王复赠送的匕首。<br /><br />前面不远,灯火照处,照出了土地庙的轮廓。<br /><br />庙前一棵槐树耸立,茂盛的枝叶撑开,显得树影婆娑,张牙舞爪。<br /><br />网站改制,所有新书都得六七万字才能排队上推荐,数据惨淡,真是难顶呀!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