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旅长:得加钱!
('\n\t第二天。<br /><br />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演武场周围已是人声鼎沸。<br /><br />今天是大演武的重头戏——团体对抗,空气里弥漫着硝烟和兴奋混合的气息。<br /><br />以营连为单位的对抗演练,向来是最能体现一支部队综合实力和作风的时刻。<br /><br />营级对抗自然是独立支队的主场。<br /><br />毕竟大会就在独立支队的根据地举行,其他兄弟部队远道而来,能带足一个连的精锐已属不易,不可能拉来整营人马。<br /><br />因此,营级角逐就在独立支队下属的几个大队之间展开。但这丝毫没有降低观摩代表的热情。<br /><br />一支营级部队的攻防演练,其战术配合、战斗风格、应变能力,足以管中窥豹。<br /><br />许多代表此行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亲眼看看独立支队究竟是如何打仗、如何练兵的,希望能学到一二。<br /><br />团体对抗首先从连级开始,项目分为两大项:集体生存类和战术对抗类。<br /><br />集体生存类项目残酷而真实。二十公里无补给极限渗透行军,要求连队在陌生复杂地域长途奔袭,途中还有各种突发情况干扰。<br /><br />抵达目的地后,必须在三十分钟内利用就便器材完成野战防御阵地的构建,工事、火力点、掩体一样不能少。<br /><br />紧接着就是战地战伤救援挑战,模拟在敌火下抢救、包扎、后送伤员,考验的是部队的战场生存能力和卫勤保障水平。<br /><br />每一个项目都在模拟真实战场的极端条件,是对意志、体能和技能的极致考验。<br /><br />战术对抗类则更加直观激烈,采用村庄攻防战的形式。<br /><br />抽签决定攻守方后,守方连队进驻模拟村庄,构筑防线;<br /><br />攻方连队则需在规定时间内制定计划,展开攻击,最终以夺取村庄中心位置的标旗判定胜负。<br /><br />这种对抗最大限度还原了敌后作战最常见的拔点战斗,极其考验指挥员的战术头脑和部队的协同执行力。<br /><br />此次连级对抗,共有六支兄弟部队的连队参与,带来了不同的风格和特点。<br /><br />其中甚至包括了旅长亲自带来的一支连队,那是程瞎子手下久经战阵的一支精锐,作风硬朗,战斗经验丰富。<br /><br />为了公平起见,独立支队也只出动了六支连队,每个大队抽调一个连参赛,算是精锐尽出。<br /><br />对抗过程激烈胶着,兄弟部队的连队展现出了顽强的斗志和独特的技巧,引得围观官兵阵阵喝彩。<br /><br />程瞎子带来的那个连尤其悍勇,进攻时像一把尖刀,防守时又如磐石,给独立支队的连队造成了不小的麻烦。<br /><br />然而,独立支队的连队终究更胜一筹。<br /><br />他们的配合默契到了极致,战术动作干净利落,火力运用精准高效,战场转移行云流水。<br /><br />无论是极限行军中的坚韧,阵地构建时的迅速,还是攻防转换间的果断,都展现出了高出其他部队一截的整体素养。<br /><br />最终,排名毫无悬念,前三名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被独立支队的三个连队包揽。(篇幅有限,具体战斗过程省略)<br /><br />观摩席上,赞叹声此起彼伏。<br /><br />“精彩!真他娘的精彩!早知道咱们要输,可没想到输得这么干脆利落。”<br /><br />一位兄弟部队的团长咂着嘴,又是佩服又是感慨。<br /><br />“独立支队一个连打起来,这火力、这配合、这气势,感觉比老子手底下的一个营还凶!”<br /><br />“谁说不是呢!”旁边一位参谋接话道。<br /><br />“你看他们进攻时的交替掩护,层次分明,一点多余的动作都没有。”<br /><br />“防守时阵地配置,那叫一个刁钻,火力交叉得天衣无缝。这样的部队,难怪能把小鬼子打得找不着北!”<br /><br />就连旅长也抚着下巴,眼中既有欣慰也带着深深的思索,他对身旁的参谋感叹道:<br /><br />“陈铭这小子,带兵真有一套邪的。”<br /><br />“老子照着他送来的训练大纲,弹药可劲造,挑的也是好苗子,练出来的兵确实不赖,可一拉到这儿比划,怎么就总觉得差了点味儿呢?到底是差在哪儿了?”<br /><br />旅长确实下了血本。<br /><br />靠着陈铭上缴的丰厚“家底”,他手头宽裕了很多。<br /><br />特意抽调精锐,完全参照独立支队的训练模式和弹药消耗标准,硬是喂出了一支标杆连队。<br /><br />这支连队战斗力提升显著,远超普通部队。<br /><br />可一旦与独立支队的连队同场竞技,无论是在战术灵活性、战场适应力,还是在那种一往无前的气势上,总是被全面压制。<br /><br />旅长百思不得其解,训练量一样,装备水平甚至更好,战斗经验也差不多丰富,为何结果迥异?<br /><br />最终,他只能将这种差距归结于一种无形的东西——军魂。<br /><br />“独立支队是一支有军魂的部队。”旅长喃喃道。<br /><br />“而陈铭,就是这军魂的铸造者。”<br /><br />所谓军魂,并非玄学,它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信念,是哪怕身处绝境、敌众我寡,也坚信自己能撕裂敌人、夺取最终胜利的绝对自信。<br /><br />这种信念,源于独立支队自成军以来,一场接着一场的辉煌胜利,是用鬼子的尸山血海和一次又一次的以弱胜强浇铸而成的!<br /><br />连级对抗的硝烟尚未散尽,更令人期待的营级对抗赛紧接着擂响战鼓。<br /><br />独立支队下属六个大队,各抽调一个齐装满员、约六百人的精锐营,通过抽签决定对手,两两对抗。<br /><br />第一轮淘汰三个营,之后三个败者营中表现最优异的一个获得复活资格,加入第二轮,最终角逐出最强的两个营。<br /><br />这两个营,将获得优先换装、补充兵员,并作为骨干力量编入即将成立的特种支队,意义重大。<br /><br />抽签仪式简短而紧张,结果很快公布:<br /><br />第一大队何建新部vs第二大队孔捷部<br /><br />独立第一大队丁伟部vs第三大队李有胜部<br /><br />第四大队王贵部vs第五大队罗简部<br /><br />对抗场地选在根据地边缘一片广袤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的区域,包含了山地、河流、丛林和几个废弃的村落,地形复杂,足以模拟各种战术情况。<br /><br />裁判和观察员散布各处,紧张地记录着双方的表现。<br /><br />整整一天,这片区域枪炮声(空包弹)、哨声、呐喊声此起彼伏,硝烟弥漫。<br /><br />六个营,数千名精锐将士,在这模拟战场上竭尽所能,斗智斗勇。<br /><br />进攻方力图撕开防线,防守方步步为营;迂回包抄、正面强攻、诱敌深入、固守待援……各种战术被演绎得淋漓尽致。<br /><br />观摩的干部们看得如痴如醉,时而为精妙的配合击节叫好,时而为凌厉的突击屏住呼吸,时而又为顽强的防守感叹不已。<br /><br />独立支队丰富的战术库和官兵们高超的单兵素养,在这一刻展现无遗。<br /><br />最终,经过一整天的激烈鏖战,第一轮结果出炉(同样省略具体过程):<br /><br />孔捷的第二大队一个营,凭借其招牌式的、近乎铜墙铁壁的防御。<br /><br />硬生生将何建新第一大队那个锋芒最盛、求胜心最强的精锐营耗得筋疲力尽。<br /><br />最终在一次漂亮的反冲击中夺下标旗,爆出了一个不小的冷门。<br /><br />丁伟的独立第一大队的营与李有胜的第三大队的营交手,过程相对平稳。<br /><br />丁伟部凭借更老辣的经验和更细腻的战场控制能力,有惊无险地拿下胜利。<br /><br />王贵的第四大队的营和罗简的第五大队的营则打得异常惨烈顽强,双方都拼到了最后,最终王贵部以微弱的优势险胜。<br /><br />根据规则,第一轮失败的三个营中,何建新部那个营虽然落败,但在进攻中展现出的冲击力和组织度被裁判组评为“表现最佳”,获得了复活资格,进入第二轮。<br /><br />第二轮抽签,由复活的第一大队的营对阵刚刚获胜的独立第一大队丁伟部,而获胜的孔捷部则对阵同样获胜的王贵部。<br /><br />又是一番龙争虎斗。<br /><br />何建新部的官兵显然憋着一股邪火,攻势更加狂猛。<br /><br />但丁伟部的防守韧性十足,且极其善于捕捉对手急躁时露出的破绽,最终何建新部再次以微小差距惜败。<br /><br />另一边,孔捷部的稳健防守再次经受住了考验,王贵部尽管拼尽全力,数次险些突破,但最终还是功亏一篑。<br /><br />尘埃落定,孔捷的第二大队的营和丁伟的独立第一大队的营笑到了最后,赢得了最终的胜利,也将荣誉和未来的优先发展权揽入怀中。<br /><br />这个结果,可把何建新给气坏了。<br /><br />他脸色铁青,一把扯下帽子,狠狠摔在临时指挥部的桌子上:<br /><br />“他娘的!丢人!真他娘的丢人丢到姥姥家了!”<br /><br />作为独立支队公认的头等主力,他的第一大队在这次对抗中先输孔捷,再败丁伟,堪称一败涂地。<br /><br />这让他以后在支队里还怎么抬头?<br /><br />还怎么有脸自称是独立支队最锋利的刀?<br /><br />输给丁伟,何建新心里虽然憋屈,但还能勉强接受。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br /><br />毕竟丁伟的独立第一大队也是支队的绝对主力,战斗力与他的第一大队在伯仲之间,谁胜谁负都正常,这次对方也只是险胜。<br /><br />可输给孔捷,而且是近乎被碾压式的落败,这让心高气傲的何建新完全无法接受。<br /><br />倒不是他看不起孔捷。<br /><br />能稳坐独立支队三大主力的交椅,让后面几个大队始终难以超越,孔捷和他的第二大队自然有其过人之处。<br /><br />何建新内心是承认孔捷能力的。<br /><br />但无论是从以往的战绩、获得的资源、还是部队普遍的精气神来看,何建新都确信自己的第一大队整体实力应该在孔捷的第二大队之上。<br /><br />可偏偏就在这最关键的时刻,阴沟里翻了船,而且翻得这么难看!<br /><br />“回去!都给老子回去加练!往死里练!”<br /><br />何建新冲着那个垂头丧气、如同斗败公鸡一样的营长怒吼:<br /><br />“找不到输在哪,你们这个营就别想有好日子过!”<br /><br />“是!!”营长满脸羞愧,头都快埋到胸口了。<br /><br />与何建新的暴怒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孔捷那几乎抑制不住的笑容。<br /><br />他摸着下巴,咧着嘴,眼角的皱纹都笑开了花:<br /><br />“过瘾!真他娘的过瘾!哈哈!”<br /><br />这场胜利对他而言意义重大。<br /><br />堂堂正正在演练中击败了何建新的王牌营。<br /><br />这无疑向所有人证明,他孔捷和他的第二大队绝非浪得虚名,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只是性格使然,并非不能争!<br /><br />经此一役,即便第二大队仍被外界视为三大主力中稍弱的一环,也绝不会再有人敢轻视他们了。<br /><br />丁伟倒是显得平静很多,脸上只是挂着淡淡的、一切尽在掌握中的微笑。<br /><br />他和孔捷是老战友,关系亲近,看到孔捷能扬眉吐气,他内心也为其高兴。<br /><br />孔捷的风格是稳扎稳打,善打防御,这次能将优势发挥到极致,正是其价值的完美体现。<br /><br />观摩台上,有人欢喜有人愁,而陈铭,显然是属于欢喜,且意味深长的那一个。<br /><br />“建新同志这次吃了这么大一个亏,以后也该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了吧。”<br /><br />陈铭对着身旁的政委张正则轻声说道,笑着说道。<br /><br />张正则推了推眼镜,点点头:<br /><br />“是啊,老何这个人,能力是极强的,打仗也肯动脑子敢拼命。”<br /><br />“就是咱们独立支队发展太顺,他又是头等主力,一路凯歌,最近思想上确实有些浮躁,部队里也难免沾上了些骄娇二气。”<br /><br />“这次失败,我看根子就在于轻敌冒进,小看了孔捷同志的防守韧性,被对方抓住了破绽。”<br /><br />“吃一堑长一智,经历这次挫折,第一大队只要认真反思,沉淀下来,未来对敌时就绝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反而是件大好事。”<br /><br />“嗯,说得对。”<br /><br />陈铭目光深邃地望着远处仍在冒烟的演习场。<br /><br />“在咱们自己家的演习中吃亏、挨打、甚至丢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人,付出代价,总结经验。”<br /><br />“这远比在真实战场上,因为同样的轻敌大意而被敌人抓住机会,要好上一万倍。”<br /><br />“真到了战场上,一次指挥失误,一次警惕松懈,付出的可能就是几百、几千名战士的宝贵生命。”<br /><br />“甚至可能导致一场关键战役的失利,那个代价,我们承受不起。”<br /><br />陈铭顿了顿,语气凝重:“所以,这个局,做得值。”<br /><br />没错,这次大演武,选拔特种支队骨干只是目的之一。<br /><br />另一个更深层、更重要的目的,就是陈铭专门为何建和他的第一大队设下的一个局。<br /><br />自从打下大同之后,独立支队声威震天,作为攻坚主力的第一大队更是被各种赞誉包围。<br /><br />鲜花、掌声、兄弟部队羡慕的目光……这一切很容易让人迷失。<br /><br />陈铭敏锐地察觉到,一股骄傲自满、轻敌浮躁的情绪正在第一大队,尤其是在一些中高级指挥员中滋生。<br /><br />拥有无敌的信念是好事,但若变成目中无人的骄狂,那就是取败之道。<br /><br />因此,陈铭巧妙地利用这次演武,布下了这个局。<br /><br />他特意选择了有利于防守的地形,又深知孔捷稳重善守、极有韧性的指挥风格,正好是克制何建新部那种狂飙突进、强调正面突破打法的最佳对手。<br /><br />他预料到,以何建新部当前的心态,很可能就会一头撞上去。<br /><br />结果,丝毫不出乎陈铭的预料。他太了解自己手下这些虎将和他们的部队了。<br /><br />如果何建新部能谨慎一些,步步为营,凭借其强大的战斗力,至少能和孔捷部打个五五开。<br /><br />但在急功近利、轻敌冒进的情绪支配下,失败几乎是必然的。<br /><br />紧接着,遭遇挫折后士气受挫、心态失衡的第一大队的营,再去对阵实力本就在伯仲之间、且老谋深算的丁伟,再败一场也在情理之中。<br /><br />陈铭就是要用这接连两场沉痛的、而且是公开的失败,像一盆冰水,狠狠浇在何建新和第一大队所有官兵发热的头脑上。<br /><br />给他们来一次彻彻底底的“降温”和“醒脑”,狠杀一下这股已经开始蔓延的不良风气。<br /><br />陈铭可谓用心良苦。<br /><br />至于同样参与了大同战役、同样功勋卓著的丁伟部,陈铭则并不担心。<br /><br />丁伟是经验丰富的老同志,经历过起伏,懂得如何把握部队的节奏和心态。<br /><br />他会自己调整好部队,无需陈铭再用这种方式敲打。<br /><br />此刻,若是何建新能知晓他敬爱的领导这番深谋远虑,不知会不会在懊恼羞愧之余,哭笑不得地长叹一声:<br /><br />“闹了半天,是被领导给做局了啊!”<br /><br />PS:懒得水具体的演习过程了,明天进入主线剧情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