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n\t陈铭坐在指挥部办公室的木椅上,回想着刚刚贾工的汇报,嘴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br /><br />“贾工今天真是给我送了份大礼啊。”<br /><br />陈铭低声感慨,指尖划过统计表上密密麻麻的名字。<br /><br />从机械工程师到化学研究员,从国语教师到农业专家,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份沉甸甸的人才储备。<br /><br />他最清楚,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知识分子比枪炮弹药还要珍贵。<br /><br />有过系统化教育的知识分子就是不一样,他们不仅自己能快速扎根根据地。<br /><br />只要觉得这里能施展才华、干得舒心,还会主动呼朋唤友,把那些散落在各地、身怀绝技却无用武之地的亲朋好友同学师生们全都叫来。<br /><br />陈铭想起刚接收这批人时的场景。<br /><br />当初不过是二十多个穿越沦陷区的热血青年,背着简单的行囊,带着对侵略者的愤怒和对救国的渴望,辗转来到独立支队的根据地。<br /><br />如今才过去一年多,人数竟已超过两百人,足足增加了十倍不止。<br /><br />这增长速度,说起来都有些不可思议,简直就跟的“传销”一样:<br /><br />一个人来了觉得好,回去就拉来一群;<br /><br />这群人扎根后,又各自联系相熟的熟人,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br /><br />“也亏得这些知识分子,咱们的兵工厂和学校才能发展这么快。”<br /><br />陈铭放下统计表,目光投向窗外。<br /><br />远处兵工厂的方向隐约传来机器的轰鸣声,那是军工工人们在生产武器;<br /><br />不远处的操场上,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顺着晚风飘来,那是根据地小学的学生在上课。<br /><br />这些都是祖国的未来,教育要从娃娃抓起。<br /><br />他心里清楚,兵工厂能从只能修理枪械,发展到如今能自主生产火炮和火箭弹,<br /><br />甚至开始尝试研发特种炮钢,靠的就是这些知识分子带来的技术和经验。<br /><br />学校能从只有几间土坯房、几名老师,发展到如今涵盖各方面的综合性学校。<br /><br />能系统教授文化知识和军事理论,也离不开他们的付出。<br /><br />更让陈铭欣慰的是,后方也注意到了四分区的发展,不断往这边支援力量。<br /><br />光是这半年,就派来了十五名有教学经验的干部和三十多名老师。<br /><br />这些人一来,不仅填补了根据地教育资源的缺口,还带来了更先进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增强了四分区的教育水平和培养人才的能力。<br /><br />再搭配上陈铭那“变态”的徽章组加成。<br /><br />四分区学校毕业的学生,质量简直出奇的高。<br /><br />每次毕业生分配,各部队、各军区的人都会提前找上门来,抢着要这些既懂文化,军事素养过硬的毕业学员,有时候甚至会因为名额分配争得面红耳赤。<br /><br />“贾伯韬那边的事算是告一段落了,接下来该专心处理根据地的事务了。”<br /><br />陈铭站起来活动了一下身体,将思绪拉回工作上。<br /><br />他知道,贾伯韬如今有贾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工在旁做工作,加上根据地的干部们的努力。<br /><br />这位军工大拿最终留在根据地已经是十拿九稳。<br /><br />有了贾伯韬这位军工的大拿,兵工厂的研发工作肯定能更上一层楼。<br /><br />到时候前线的战士们就能用上威力更大、更高效的武器弹药了。<br /><br />想到这里,陈铭拿起桌上的文件,开始逐一处理。<br /><br />有兵工厂上报的原材料采购清单,有学校申请增加训练器材的报告,还有各部队汇报的训练情况。<br /><br />他一边看,一边在纸上批注,偶尔停下来思考片刻,整个办公室里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br /><br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华北派遣军司令部里,气氛却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br /><br />岗村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手指死死攥着一份电报,指节因为用力而泛出青白。<br /><br />电报上的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尖刀,狠狠扎在他的心上。<br /><br />集宁外的坦克营地遭遇独立支队百公里突袭,存放的三十多辆坦克和大批物资被全部劫走,负责守卫的日军小队全军覆没。<br /><br />“八嘎!”岗村猛地将电报摔在桌上,声音里满是压抑不住的怒火。<br /><br />可怒火过后,是更深的沉默。<br /><br />这已经是独立支队第三次给华北派遣军带来“惊喜”了。<br /><br />每一次都让他颜面扫地,每一次都打乱他的部署。<br /><br />他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战车第三师团的组建计划。<br /><br />原本计划调拨两百余辆坦克,组建一支能快速突破战场防线的战车师团。<br /><br />可现在,仅仅一次突袭,就损失了三十多辆,一下子没了七分之一。<br /><br />这看起来似乎只是“中度损伤”,但岗村心里清楚,这对战车第三师团的影响有多大。<br /><br />从战术层面来说,缺少了三十多辆坦克,部队的快速突破能力会显著下降。<br /><br />原本计划用装甲部队撕开敌军防线,再配合步兵扩大战果的战术。<br /><br />现在效果降低,只能被迫增加步兵支援,失去了装甲部队的机动性优势;<br /><br />从战役层面来看,战车第三师团原本可以独立承担主攻任务,现在却只能和其他部队配合,与步兵协同作战,大大降低了日军在华北战场的进攻效率;<br /><br />而从战略层面来讲,加剧日军装甲资源短缺,如1944年战车第三师团无法增援太平洋战场。<br /><br />最让岗村感到不安的,是从集宁战场探查回来的情报。<br /><br />情报显示,这次独立支队出动的是一支拥有不少于十辆坦克的机械化部队。<br /><br />而被缴获的三十多辆坦克,也是被这支部队直接开走的。<br /><br />这意味着什么?<br /><br />意味着独立支队不仅拥有了数量不少的坦克,还培养出了一批能驾驶坦克的装甲兵。<br /><br />而且这些装甲兵已经具备了实战能力,能快速形成战斗力。<br /><br />“独立支队原有的装甲力量,加上这次缴获的三十多辆坦克,已经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了。”<br /><br />岗村睁开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眼睛,眼神里满是凝重。<br /><br />他能想象到,有了这批坦克,再配合独立支队原本就很精锐的骑兵部队。<br /><br />整个伪蒙、绥远、察哈尔地区,恐怕都会变成独立支队的“后花园”。<br /><br />他们想打哪里就打哪里,想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而日军却只能被动防守,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牵制。<br /><br />“野音三郎就是帝国的罪人!”<br /><br />岗村咬牙切齿地说道。<br /><br />要不是野音三郎在大同战败后已经切腹自尽,他真想亲自乘飞机去武城。<br /><br />把这个无能的家伙送上军事法庭,让他为自己的失败付出代价。<br /><br />经过这件事,岗村已经彻底不信任驻蒙军了。<br /><br />驻蒙军在他心里的信誉分已经被独立支队刷成了负数。<br /><br />这支部队让他失望了太多次,甚至比屡战屡败的第一军还要让他失望。<br /><br />第一军虽然在和独立支队的作战中鲜有胜绩,但起码守住了主要防线。<br /><br />就算偶尔丢城丧地,也是因为兵力不足、补给短缺等客观原因,属于“形势所迫”。<br /><br />可驻蒙军呢?<br /><br />不仅把大同这个战略要地给丢了,还让独立支队趁机派兵直插武城、北上集宁、西打包头,把整个驻蒙军的防区搅得天翻地覆、无法收拾。<br /><br />“就因为驻蒙军的无能,我筹备了半年多、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的大扫荡,就这么胎死腹中了。”<br /><br />岗村想起这件事,就觉得心口发闷。<br /><br />那次大扫荡,他本来计划集中华北派遣军的主力,对冀中根据进行“铁壁合围”,打击八路的战争潜力,可结果呢?<br /><br />驻蒙军丢了大同,日军不得不回兵救援,大扫荡的计划只能被迫取消。<br /><br />这对华北局势的影响,简直难以估量。<br /><br />要是将来日本战败,战后总结的时候想要甩锅,很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br /><br />华北局势之崩坏,皆系于驻蒙军司令官野音三郎大同一役战败。<br /><br />而那场战役,也会被定义为华北地区治安战的转折点。<br /><br />从那之后,日军在华北的主动权逐渐丧失,而八路军则一步步掌握了战场的主导权。<br /><br />“命令!再调一批坦克入华北,这次我要亲自指挥!”<br /><br />岗村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下达了命令。<br /><br />他知道,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当务之急是补充损失的装甲力量,重新制定针对独立支队的作战计划。<br /><br />另一边,独立支队的特种支队驻地,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训练景象。<br /><br />自从特支组建完成后,部队就开始了日复一日的高强度训练,几乎没有停歇过。<br /><br />尤其是作为特支突破主力的坦克大队,训练更是严格到了极致。<br /><br />白天的时候,坦克的发动机几乎就没停过,轰鸣声从清晨一直持续到黄昏,有时候甚至会训练到深夜。<br /><br />周卫国穿着一身沾满尘土的军装,站在训练场上,手里拿着望远镜,仔细观察着每一辆坦克的训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练情况。<br /><br />作为特支的参谋长,他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br /><br />陈铭把全军机动性最高、战略性最强的部队交给了他,这份信任让他既感动又压力山大。<br /><br />他清楚地知道,参谋长这个职位有多重要。<br /><br />在部队里,参谋长可是“三号首长”,仅在军事主官(一号首长)和政治主官(二号首长)之下。<br /><br />负责部队的作战计划制定、训练安排、情报分析等核心工作。<br /><br />能在特支这样一支特殊的部队里担任参谋长,足以说明陈铭对他的认可和重视。<br /><br />“必须把部队练成铁军,才能不辜负领导的信任。”<br /><br />周卫国恨不得24小时都扑在部队里。<br /><br />白天跟着部队一起训练,晚上还要在办公室里制定训练计划、分析训练数据,有时候忙到后半夜才能睡上几个小时。<br /><br />对于周卫国的“拼命”,陈铭看在眼里,疼在心里。<br /><br />他时常会抽时间来特支的驻地视察,每次来都会劝周卫国多休息。<br /><br />这天下午,陈铭又来到了训练场上,看到周卫国正蹲在地上,和几名坦克兵一起研究战术地图,额头上满是汗水,军装的后背已经被汗水浸湿了一大片。<br /><br />“卫国,歇会儿吧,身体要紧。”<br /><br />陈铭走过去,拍了拍周卫国的肩膀,笑着说道。<br /><br />“这人啊,可不像坦克,只要有油料、零件不坏就能一直开。<br /><br />该休息的时候还是要休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你要是累垮了,特支的训练怎么办?”<br /><br />周卫国抬起头,看到是陈铭,连忙站起身,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笑着说道:<br /><br />“领导,我没事。看到咱们部队的这些坦克,我心里就觉得踏实,干什么都不觉得累。<br /><br />再说了,我得向建新同志学习啊,他那边的部队训练也没落下,我可不能落后。”<br /><br />“哈哈,我知道你在点我呢。”<br /><br />陈铭爽朗地笑了起来。<br /><br />“建新同志那里我也会关注的,你就别操心了。<br /><br />不过你也得记住,劳逸结合才能提高训练效率,光靠蛮干可不行。”<br /><br />自从上次大演武结束后,何建新就开始了部队的整训。<br /><br />不仅从上到下纠正作风纪律,还把训练强度提高了一个档次。<br /><br />他还多次带着部队,去之前输给孔捷的那几个废弃村子里复盘。<br /><br />一遍遍地模拟当时的作战场景,分析失败的原因。<br /><br />在何建新看来,自己是陈铭一手带出来的“嫡系”,这次大演武却输给了丁伟、孔捷这两个“外来的和尚”,实在是太给陈铭丢脸了。<br /><br />对于视陈铭为领路人、满心崇拜敬仰的何建新来说,这样丢陈铭的脸让他无法坦然接受。<br /><br />不过,接连败给孔捷和丁伟,对何建新来说也是一次成长——他学会了正视自己的不足,真正做到了“知耻而后勇”。<br /><br />陈铭对何建新的这种想法却不在意。<br /><br />在他眼里,不管是何建新、周卫国,还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是丁伟、孔捷,都是自己手下的优秀干部。<br /><br />都是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为了建设根据地而努力,根本没有所谓的“嫡系”和“外来”之分。<br /><br />不过他也明白,有些东西,主观上没有,但客观上或许存在。<br /><br />比如战士们会下意识地觉得何建新、王大飞更亲近陈铭,而丁伟、孔捷则是“后来的”。<br /><br />这种微妙的氛围,陈铭也难以完全杜绝,只能在日常工作中多加注意,尽量止住这种趋势的发展。<br /><br />就在陈铭思索这些的时候,余光突然瞥见了远处的一棵大树下,有一个女人正偷偷地往这边看。<br /><br />他仔细一看,认出了那个女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初跟随周卫国一起从冀中地区调来的陈怡。<br /><br />陈怡当初跟着周卫国来到独立支队,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她对周卫国的心意。<br /><br />后来周卫国调入分区机关工作,两人见面的机会就多了。<br /><br />陈怡经常会借着送文件、送物资的机会过来,看向周卫国的眼神里,那份情谊就更加难以掩饰了。<br /><br />对于陈怡。<br /><br />在《雪豹》的剧情里,陈怡代表的精神内核,是“觉醒年代”知识女性“从个体情感到集体信仰”的升华。<br /><br />她从一个追求个人幸福的女学生,成长为一个为了民族解放而奋斗的革命战士。<br /><br />身上那种“冷静下的炽热”,让她成为了“雪豹精神”中不可或缺的象征符号。<br /><br />或许和萧雅比起来,陈怡不够温柔讨喜。<br /><br />但接触下来后,陈铭觉得陈怡是一个独立、坚韧、有思想的革命女战士。<br /><br />不仅在工作中认真负责,还很关心战士们的生活,在部队里很受大家的欢迎。<br /><br />“或许,可以考虑撮合一下陈怡和周卫国了。”<br /><br />陈铭心里突然冒出这个想法。<br /><br />陈怡对周卫国的心意,部队里很多人都看在眼里,两人无论是性格还是理想,都很合拍。<br /><br />陈铭心里已经有了打算:等自己从后方学习回来,就着手解决陈怡和周卫国的个人问题。<br /><br />虽然按照“二五八团”条例(即年龄二十五岁以上、党龄八年以上、职务团级以上才能结婚)。<br /><br />周卫国现在还不符合条件——他虽然职务够了,但党龄还差的多。<br /><br />不过上级从来没有明确颁布过统一的“二五八团”规定。<br /><br />大多是各根据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决定的,执行尺度也可以灵活调整。<br /><br />周卫国如今也算是四分区的高级干部了,一直单着也不是个事。<br /><br />给周卫国解决个人问题,既是陈铭对他的个人关心,也是政治考量,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br /><br />干部的个人问题解决了,才能更安心地投入到工作中,部队的凝聚力也能更强。<br /><br />所以,等从后方学习回来,陈铭准备亲自批准两人的问题。<br /><br />这个权力,如今他也是有的。<br /><br />想到这里,陈铭不由想到——真是天道有轮回啊。<br /><br />他自己的个人问题还没解决呢,根据地的很多首长都在为他的个人问题而操心。<br /><br />结果到了他这里,反而开始关心起其他干部的个人问题了,这跟他刚才劝周卫国的那句话简直一模一样:<br /><br />“你们以前劝我的时候不就是这样嘛,怎么现在轮到自己就不作数了?”<br /><br />“果然是屁股决定脑袋,人的想法会随着位置的变化而改变啊。”<br /><br />陈铭摇摇头,心里感慨道。<br /><br />以前他只是个普通的指挥员,只需要考虑怎么打好仗就行了。<br /><br />现在成了独立支队的最高指挥员,不仅要考虑部队的作战、训练、后勤。<br /><br />还要关心干部的成长和生活,甚至连他们的个人问题都要放在心上。<br /><br />PS:你们都把月票投给其他作者了吗?没关系的,小作者会自己捡垃圾吃的(╥﹏╥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
玄幻魔法相关阅读More+

活人深处

穿黄衣的阿肥

万世之名

古羲

守序暴君

不在意中人

大道之上

宅猪

玄鉴仙族

季越人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柳岸花又明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