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n\t“巧极!”欧阳发同样大感意外,“吴掌柜亦好此道?”<br /><br />吴铭含笑叉手:“我和谢厨娘是陪二郎来捧个场。”<br /><br />“欧阳小官人也爱听师师的曲子?”李二郎一副碰到同好的口吻。<br /><br />欧阳发笑着摇摇头:“我是头一回来保康门瓦子,见两棚唱对台戏,便随意选了一处。”<br /><br />“小官人选了个顶好的!”李二郎斩钉截铁,“听了师师这曲《愿成双》,耳朵便再容不下第二家!”<br /><br />欧阳发哑然失笑。<br /><br />吴铭在小欧阳身旁坐定,解下葫芦放在案几上,其上还放着一包卤味,自然是从吴记川饭买的。<br /><br />欧阳发也和狄咏一样邀请吴掌柜同享,随口问道:“再过十余日便是家父五十岁寿辰,吴掌柜定会亲临敝府执掌厨事吧?”<br /><br />吴铭一愣,摇头称否:“若非小官人提及,吴某对此毫不知情。”<br /><br />他真不知道醉翁竟然快过五十岁生日了,可惜没有手机,有也用不了,不然还可以查查具体的日期。<br /><br />“哦?”欧阳发面露讶异之色,“这倒奇了,敝府私厨手艺平平,家父素喜品评美食,此番寿宴,按说必请吴掌柜掌灶才是……”<br /><br />他想了想,释然道:“想是尚未着手此事,依我看,若非今晚,便是明朝,家父定会差人同吴掌柜商议。”<br /><br />吴铭笑着应和两句,心里不免有些期待。<br /><br />这么快就要上门做菜了吗?<br /><br />幸而经过这段时间的练手,他已经掌握本地土灶的使用方法,且是同城,醉翁家离得也不远,各种意义上都很方便。<br /><br />不知道能给点什么奖励……<br /><br />正胡思乱想间,一阵密集的鼓点突然隆隆炸响!<br /><br />鸣鼓开场!<br /><br />李二郎肉眼可见的兴奋,跟火燎屁股似的,根本坐不住。<br /><br />待一众看客坐(站)定,喧嚣稍歇,一老者当先上台开呵,夸说大意,即介绍本场演出的表演曲目和主要演员。<br /><br />吴铭对音乐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br /><br />但在本朝开饭店,想做到正店的规模,没有丝竹雅乐,准确地说,没有歌伎驻唱是万万不行的。<br /><br />所以他这些天仔细研究了下宋代的说唱艺术——此说唱和嘻哈没有半毛钱关系,指的是边说边唱、以唱为主的一种表演形式。<br /><br />说唱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嘌唱、小唱、唱赚、陶真、崖词、吟叫、鼓子词等不同类别。<br /><br />而两宋最为流行的诸宫调,我国戏曲的起源,目前并不存在。要等到十余年后,才会被一个名叫孔三传的瓦子艺人创造出来,这位音乐奇才也因此被誉为古典戏曲之鼻祖。<br /><br />本场正式的表演曲目为唱赚《愿成双》,即用多种乐器伴奏、融合多种曲调的大型演唱。<br /><br />正式演出结束后,刘师师还会独自献唱两首小唱,即执红牙拍板,清唱慢曲,歌词就是现在所说的宋词。<br /><br />老者接着介绍主演:“刘师师——”<br /><br />话音未落,台下登时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响起一片喝彩,许是离得最近的缘故,吴铭感觉二郎叫得最大声。<br /><br />不过,和现代那些晃着灯牌高喊应援口号的粉丝团体相比,宋代的粉丝终究缺乏组织性,连声喝彩都喝不齐。<br /><br />会不会运营啊师师姑娘!<br /><br />“——郭四郎、孙端、华琳、黄文质、熊春、孔三传、谢一珪……”<br /><br />等会儿!<br /><br />孔三传?!<br /><br />吴铭惊疑不定。<br /><br />细一琢磨,这个时间节点处于孔大师的艺术生涯早期,尚未成名,还真有可能是他本人!<br /><br />老者报完幕立刻下台。<br /><br />和擂台赛不同,看说唱演出就和今天听音乐剧一样,棚内相当安静。毕竟,这年头没有扬声器,稍微闹腾一点,后面的看客便听不清了。<br /><br />不多时,一阵悠扬的笛声响起,一众演员次第登台。<br /><br />但见率先登场的妙龄女子云髻半偏,斜簪着银步摇,素白绫纱笼着玉骨冰肌,青翠丝绦束着楚楚蛮腰。行进间衣袂轻旋,步若流云仙气飘飘;浅笑时百媚自生,眸似秋水柔波盈盈。<br /><br />确是个美人!<br /><br />朱唇轻启,歌声如水缓缓流淌,嗓音之清甜真似一汪冷泉,正是那日从州桥画舫里传出的女声。<br /><br />坐在吴铭左右两侧的人都如痴如醉,李二郎尤为享受,微眯着眼跟着刘师师的唱词摇头晃脑。<br /><br />吴铭到底是现代人,宋时的音乐形式属实欣赏不来,虽然很不想打扰二郎听曲,迟疑再三,还是凑近他耳边悄声问:“哪个是孔三传?”<br /><br />李二郎一下惊醒,倒没有不耐,抬眼搜寻一圈,指着台上某处悄声作答:“拉嵇琴那个。”<br /><br />吴铭立刻将那人锁定:看着二十岁上下,大众脸,脑袋又大又圆,除此之外,长得没啥特点。<br /><br />怪不得只能拉嵇琴,在娱乐圈混不仅要有才艺,更要有颜值,尤其对女优伶而言,颜值往往比才艺更重要。<br /><br />幸而孔大师是个男儿身,且才华爆表,不然,够呛能红。<br /><br />这首曲子远比吴铭预想的长,前有引子,后有尾声,间有重复,音律不可谓不丰富,歌声不可谓不婉转。<br /><br />唯有一点,唱得实在太慢了,恨不得一个字一个字往外吐,和现代的说唱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画风。<br /><br />会欣赏的人大概能品出其中韵味,吴铭只觉得拖沓,给他干困了都。<br /><br />“好!”<br /><br />突如其来的喝彩立时将他惊醒。<br /><br />见李二郎扯着嗓子大声叫好,简直比吆喝时更加卖力,便知道终于唱完了。<br /><br />吴铭也跟着鼓掌,所有人的视线都聚焦在刘师师身上,唯有他的目光追随孔三传而去。<br /><br />不多时,便有婢女捧着红丝盘子自前排看官座前走过,含笑求赏钱。<br /><br />李二郎一气掏出全部家底,足有六七百文,放进盘中,将师师夸得天花乱坠。<br /><br />吴铭看得暗暗咋舌,心想怪不得你二十多岁还是单身狗,照你这大手大脚的花法,这辈子也甭想娶亲。<br /><br />婢女显然识得他,笑盈盈道谢。<br /><br />一圈走下来,无一例外都是赏给刘师师,连谢清欢也贡献了十几个铜板。<br /><br />等对方走至跟前,吴铭摸出两串铜板,笑道:“二百文赏给拉嵇琴的孔三传。”<br /><br />此言一出,周遭人皆是一怔,纷纷投来诧异的目光。<br /><br />婢女愣愣反问:“孔三传?”<br /><br />“正是。”<br /><br />她这才醒过神来,忙收敛失态,盈盈一福道:“奴婢代孔大哥谢过官人。”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天灾信使

听日

八小时工作制的朝廷鹰犬

乐事薯片黄瓜味

那年华娱

做梦的木头

从救下同学妈妈开始混富婆圈

李知漫

正义利剑

佚名

全民:亡灵召唤师,一人即天灾

佚名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