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但她绞尽脑汁,始终想不出来她对谢凌做出了什么事,而他也没有告诉她。<br /><br />阮凝玉便索性将这件事给抛之脑后,也没有答应跟他去古寺里逛逛的请求。<br /><br />谢凌站在廊下没再说什么,只是道,“既如此,便罢了。”<br /><br />她努力去忽视掉他话里的情绪。<br /><br />吃完晚膳后,阮凝玉推开雕花木门,沿着抄手游廊在这僻静宅院里慢慢晃。<br /><br />她原以为这处别院该是荒疏的,没承想每处都被精心照料着,想来平日里也有仆人在打理。<br /><br />可阮凝玉越往前走,心口那股莫名的熟悉感就越是翻涌。<br /><br />她踩着廊下的光影慢慢踱着,忽然间脚步猛地顿住。<br /><br />脑海里像是有惊雷炸开,那些被刻意尘封的画面也争先恐后地涌了上来。<br /><br />这里分明是前世她赶往古刹的途中,被人暗下春药,又遇刺客追杀,偶遇到谢凌的马车,最后谢凌将她带到这里,给她叫郎中解了春药的地方!<br /><br />那日她意识混沌,只记得车壁上淡淡的檀香,记得他隔着一层衣料按住她乱抓的手,指腹带着薄茧,力道却奇异地让人安定。<br /><br />他沉默不语,坐怀不乱。<br /><br />可她却对着他又亲又咬,险些酿成大错。<br /><br />后来便是被他安置在这处宅子,朦胧中瞧见他站在窗边,背对着她吩咐下人去请郎中。<br /><br />怪不得她适才见那几个仆人,便觉得有几分眼熟。<br /><br />这事极为隐秘,几乎没人知道。<br /><br />也正是因为她歇在这里,回了皇宫便寻个借口搪塞,便被慕容深开始猜疑。<br /><br />再次故地重游,阮凝玉只觉得头皮发麻。<br /><br />其实前世那一日,谢玄机其实是多多少少帮了她的。<br /><br />那份折磨几乎耗尽了她所有的力气,最终她对他下了懿旨逼迫他。<br /><br />她知道他是臣子,而他最是看重规矩法度,断没有不应之理,他这个人,本来就是忠君忠国的。<br /><br />谢凌只微微垂眸,作揖:“娘娘,臣冒犯了。”<br /><br />阮凝玉只记得,他的手指是冰凉的。<br /><br />那里有着她最不堪回首的回忆,却也是她最痛快的一次。<br /><br />但那个时候,在马车上看着谢凌那张清冷绝艳的容颜,阮凝玉却含恨地想,何尝不能算作是对他的一种折辱?<br /><br />他这样高节清风的大人,何曾被自己最鄙夷不齿的女子,如此对待过?<br /><br />最后结束的时候。<br /><br />谢凌眉目低垂,不卑不亢地取了手帕擦拭了自己的手指。<br /><br />而后便端坐在马车上,仪态如典籍般淡雅,再也没有看她,仿佛适才他只是像平时一样处理了公务。<br /><br />他这一举动,刺到了阮凝玉的心。<br /><br />而她缩在角落里合上眼,无声地继续捱着接下来的折磨。<br /><br />漫漫长夜里,阮凝玉却这么想着:这般一来,谢凌大抵便会永远记着她了,记着她这个搅乱他心湖、毁了他清净的坏女人。<br /><br />谢玄机会永永远远地记住他。<br /><br />除了她,没人能给他这般刻骨铭心的记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忆。<br /><br />既然她从来没有入过他的眼,那么便让她当他心里最难忘的那一个吧。<br /><br />今夜,最让阮凝玉意外的是这里的书房。<br /><br />推开门时,松烟香混着旧书卷的气息扑面而来,四面靠墙的书架上摆满了书,从经史子集到杂记话本,码得齐齐整整,书脊上的烫金虽有些磨损,却看得出常被人翻动的痕迹。<br /><br />这间书房很是简朴清逸,紫檀木书案上放了一盆兰草,文房四宝都是用旧了的,没再换过。<br /><br />阮凝玉的目光落在墙上,上面挂着他一幅旧画,右下角提着一行年月,甲辰年……算来已是六年前了。<br /><br />笔触比他如今的沉稳多了几分跳脱,远山用了淡墨晕染,近水却藏着几笔张扬的飞白。<br /><br />阮凝玉又不禁去看其他谢凌放在博古架上的册子。<br /><br />那里存放着不少他多年前的心血之作,既有那些曾让他名扬天下的文章原稿,也有他亲笔写下的诸多诗篇。<br /><br />这让阮凝玉想起很久以前,在闺阁里她正是凭着这一本本印着他名字的诗书打发着漫长的时光。<br /><br />那时的她逐字逐句地啃读,为他笔下的山河壮阔而心折,为他诗中的壮志而轻叹,从未想过有朝一日,竟能这样近距离地看着这些文字最初的样子。<br /><br />更忘了当初她对他的第一次交集,便是来自他的文字。<br /><br />那时的他,于她而言不过是诗卷上一个遥不可及的名字,他那时候是京城里人人称羡的第一公子,与大学士对策时的惊才绝艳,曲江流饮时的诗压群芳,让她与他本是两个世界的人。<br /><br />直到,她来到京城,变成了他府里身份低微的表妹之一。<br /><br />阮凝玉不禁看得入了神。<br /><br />她已经忘记,上一回看他的诗书是什么时候的事了,也很久没这么沉下心来看了。<br /><br />身后跟过来的丫鬟见状,便道:“表姑娘有所不知,这处宅子原是大公子刚启蒙那会儿便置下的。”<br /><br />“那时大老爷遭逢外放,远赴南京任职,无奈之下,只得将大公子托付给老太爷与老太太照管。”<br /><br />“大公子五岁时,但凡课业稍有懈怠,或是文章读不好,读不懂,老太爷便会罚他来这里静思。门一关,便是三五日的光景,非得把书给吃透了,老太爷点头应了,嬷嬷们才敢来接他回府。”<br /><br />“听嬷嬷说,那时候大公子年纪尚幼,便是大公子在里头把门板拍得砰砰响,嗓子都快喊哑了,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求着要回家,也没人敢开门。”<br /><br />“那会儿谁不知道大公子金贵?可老太爷最是严厉,下人们不敢求情,连老太太拄着拐杖亲自过来,最后也只是叹着气回去了。听说有回大公子哭到后半夜,哭声渐歇,第二天一早,倒是听见窗里传出念书声了。想来是哭累了,反倒静下心来读那些晦涩难懂的文章了。”<br /><br />阮凝玉怔住了。<br /><br />她回头,望着院子里那扇斑驳的门,像是能透过门板望见当年情景。<br /><br />“也就是老太爷这份铁打的心肠,才把大公子这身学问打磨得这般扎实。后来大公子七岁时,硬生生凭着真才实学闯出神童的名号来。”<br /><br />“后来大公子虽已长大成人,可每逢心绪不宁时,总会回这处宅子小住几日。这里的物件,都是他打小用惯了的,奴婢是新来的,而其他的几位老仆人,都是跟了大公子十几年的,跟大公子都有了感情。”<br /><br />阮凝玉却是捏紧了手里的书册,她不敢相信自己亲耳听到的话。<br /><br />那时谢凌不过是个五六岁的孩童,母亲早逝,父亲又遭外放,谢老太爷竟能这般狠心,将他独个儿关在这偏僻冷清的宅院里,只留几个仆人照拂?<br /><br />听着丫鬟接下来的话,阮凝玉这才了解到,谢凌那时个头刚够着书房的案几,每日天不亮就得被仆人从床上叫起来,一睁眼便是老太爷亲手圈定的经书,墨汁成冰的冬日里,也得一笔一划临摹完十张帖子才能上桌吃饭。<br /><br />便是阮凝玉疏离着谢凌,可听到这样的前尘旧事,她也没忍住气得颤了身体。<br /><br />她又在发现了博古架上,那里竟摆着些带着稚气的童书,甚至还有涉及男女情爱的小说,应该便是十岁前谢凌所看的。甚至一些书上,书皮上还能看到一些孩童胡乱画的两个小人。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