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北极武再回洛阳已经是八月份了。<br /><br />金秋时节,北极武回到观音阁的寝室坐下。<br /><br />“最近可有事情?”<br /><br />北极武随意的询问,长途的车马旅行让北极武很疲惫。<br /><br />太子万碲的妹妹万贵人送来了茶水,也温柔的汇报最近的情况。<br /><br />“七月的时候,长江水患,太湖水溢,江南省也刮起了台风。”<br /><br />“太湖附近的洪水区主要是世袭的地盘,就先派人救了江南省那边。”<br /><br />“后来从水陆出发,分东南和西南两路运输粮草药物救灾。”<br /><br />“一路从洛汴运河经汴河、淮河、邗沟、长江,用时十五日到达。”<br /><br />“另一路从伊洛陆路经汉水、长江、洞庭湖、湘江,用时二十五日到达。”<br /><br />“前几日两湖地区的千户和世袭太守联名请命入朝为官,希望取消世袭,只希望将来告老还乡时能留在家乡就行了,不需要世袭的封地和职位,也希望能领取朝廷俸禄。”<br /><br />北极武理解这群人的想法,但是他也有自己的苦衷。<br /><br />苦衷就是不想负责,不想管外面人。<br /><br />“还有什么事?”<br /><br />北极武直接不管这个事情了,选择无视。<br /><br />万贵人询问:“圣上,蜀王想去江南迎回父亲骨骸,葬于蜀中。”<br /><br />北极武笑道:“这种事情肯定可以啊,你派人回复就行了,说怎么都可以,此乃人之常情。”<br /><br />毕竟很容易就能处理的事情,北极武对蜀王一家很不错,正打算重点培养蜀王帮忙办点事情。<br /><br />万贵人看北极武对万家人很不错,作为前朝公主,多少也心安了不少。<br /><br />“谢圣上宽宏大量!”万贵妃又顺嘴询问:“不知道圣上的父亲葬于何处,是否要迁到皇陵?”<br /><br />北极武直接说:“不必了,我家的事情你不要管。”<br /><br />“是!”万贵妃知道自己可能说错话了,不敢再涉及这个话题。<br /><br />北极武的哥哥北极勇,死活不肯回来,就像是很害怕北极武一样。<br /><br />这家人的关系可能比万家的都要奇怪。<br /><br />北极武很快躺下休息,“你去给新来的姐姐安排住处,她是契丹人的公主,和你一样为贵妃。”<br /><br />“是,臣妾告退。”万贵妃也早就知道有个公主和亲。<br /><br />皇宫里最不缺的就是曾经身份高贵的女人了,乱世里女人就是工具。<br /><br />各国的公主王妃,北极武杀一批,带回来一批。<br /><br />折磨没有,都是给个痛快。<br /><br />带回来的多是一些貌美且听话的女人,表现的很主动,也不需要给什么身份。<br /><br />不找她们,她们反而很轻松。<br /><br />因为几次战争,北极武的皇宫又变得拥挤了起来,女性人员超过了四十万。<br /><br />一是灭吐蕃国从皇宫和贵族那里缴获的战利品。<br /><br />二是契丹人和汉人实际上都一样,送来了不少宗室女和妃子,送给武王总比分给士兵大臣好,至少面子上过得去。<br /><br />也有不少契丹贵族和投降契丹的汉人文官为了自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保,主动送来了不少美女。<br /><br />契丹人的队伍里,有不少都是汉人,汉人比例远大于契丹人。<br /><br />三是南边朝廷把一部分宫女和美女送了过来。<br /><br />原来近三四万人的江南皇宫,缩水到了不到一百人,除了老太婆留下之外,大部分都一起打包送过来了。<br /><br />万怙如今虽然还是文王,但也知道低调,只保留了几个妃子宫女和太监。<br /><br />北极武不想人口太多,再加上手下人基本上都有老婆了,于是反正钱多的花不完,就养着了。<br /><br />天下太平对很多人是好事情,对一些没立下足够功劳的人并不是好事情。<br /><br />几个千户聚集在一起讨论事情。<br /><br />北宫定边眉头紧皱,又试探性的询问:<br /><br />“这接下来怎么办?没有仗打了,圣上也该收回我们的兵权了吧?”<br /><br />“你想得美!”施文远轻轻喝了一小口酒,笑着说:“收了你的兵权,让圣上帮你养兵?给你发工资是吧?”<br /><br />北宫定边恼怒说:“那怎么了?”<br /><br />施文远是幕僚,不算带兵的千户,也没有封地,所以过的很滋润。<br /><br />“哈哈哈!”施文远心情很好的笑了笑,“你别想好事情了,前阵子好多世袭的太守要取消世袭,圣上直接拒绝了!”<br /><br />过来喝酒的王道济感觉奇怪。<br /><br />“为何要取消世袭?这不是恩赏吗?”<br /><br />施文远见他不懂,于是解释了其中的缘由。<br /><br />“自武王建国以来,免税免税又免税,如今都免税但武朝八年了,说不定过几年又免税到十年去了。”<br /><br />王道济更加不解,“这是好事情啊!皇恩浩荡!”<br /><br />“哈哈哈!”施文远哈哈哈笑了三下,拍着桌子停下大笑,却在微笑之余带着认真的表情看着他。<br /><br />“我问你,武王自己不收税,下面人怎么收税?”<br /><br />王道济立刻懂了三分,也变得认真了起来。<br /><br />“我再问你,全天下人都知道武王一个铜子都不要,还整天发钱,你是听武王的,还是听你头上那个收你钱的人胡扯?”<br /><br />听到施文远的问话,王道济回答说:“武王不是允许我们自己征税?既然是自己的封地,自己管好就行了。”<br /><br />施文远忍不住笑了。<br /><br />王道济立刻问:“还请先生赐教,我说的哪里有问题?”<br /><br />施文远摇了摇头,显然这话很有问题。<br /><br />“普通官员士卒还有俸禄,世袭的将军跟着打仗和镇守也有钱拿,可是各地世袭的官员就惨了,六七年不收税就靠府库和城里一些粮食过活。”<br /><br />“你知道在朝廷当个九品官领多少银子吗?每月八十两!”<br /><br />“太守是四品官,外面的每月工资六百两!京城的九百两!”<br /><br />“一年上万的银子啊!世袭不世袭,还有那么重要吗?”<br /><br />“再说你如果是世袭的外官,就一辈子都是外官!毕竟你封地就在那里!”<br /><br />“你们家五十万亩田地又如何?一年累死累活,能赚一万银子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吗?”<br /><br />王道济苦笑说:“今年粮食一斤四文都卖不出去,我领地附近人人都吃的公粮,我这次进京就是想找个出路,不然种地能赔死。”<br /><br />谷贱伤农,北极武把农民的负担解决了,但也把农户的收入解决了。<br /><br />粮食卖不了钱,各地的太守想要征税也征不到钱,下手太狠又没有皇权傍身,反而容易被反杀闹出事情。<br /><br />拿着鸡毛当令箭的百姓绝对不会少,大家都说武王免税,各地太守和乡绅们还怎么借着虎皮征税?<br /><br />朝廷官员都反对分封制,而且反对的人越来越多!<br /><br />地方的军官和县令太守也反对,他们当父母官是为了领取朝廷俸禄,不是为了扎根乡土。<br /><br />就算是本地的乡绅也反对分封制,分封了就不能名正言顺的收税了。<br /><br />没有皇权背书,大家管不住下面人。<br /><br />尤其是北极武发了武器装备和战马,把训练了两三个月的受教育民兵遣散回家后,各地太守豪强头皮发麻。<br /><br />大家也想过不做事情逼迫北极武收税放权,可北极武真就不管他们死活,也不管他们怎么折腾。<br /><br />有胆子就私自收税吧,看看下面人敢不敢杀人。<br /><br />他们杀人就杀人,北极武不管。<br /><br />他们不杀人,那也是活该被欺负,北极武同样不管。<br /><br />北极武不压迫汉人,也不压迫其余胡人,山农人自己养自己,不从黎民百姓那里索取。<br /><br />分封出去就自己过,不分封的就跟着武王过。<br /><br />如今已经是武朝六年快七年了,各地世家和乡绅的家底都快吃光了,都想着吃公家饭!<br /><br />各地早就乱了,北极武看不到就是没有,如今各地都是一两万人,越来越多的人不把太守当回事了。<br /><br />世袭官员不给手下家丁发工资,手下人早就怨声载道了。<br /><br />所有人都在压着火气,等着杀官投降,变成公家户。<br /><br />当武王的奴才,当武王的家丁,也好过当地方的普通老百姓。<br /><br />跟着京城权贵才能吃饱吃好的道理,大家都清楚。<br /><br />世袭和贫穷快画上等号了。<br /><br />如今整个武朝的分封千户也都逐渐意识到了麻烦事。<br /><br />问题不是粮食价格,也不是世袭,而是武王免税这个事情!<br /><br />只要朝廷征税,那这个过程就一定有油水可以摸,就像是京城这次从南方征兵,结果南方一群人终于吃饱了一顿。<br /><br />武王不光是免税,他还什么事情都不干!<br /><br />不征税,不选秀,不大兴土木从各地收集材料盖房子,不集邮集,也不好字画古玩。<br /><br />可怎么劝啊…<br /><br />国库年年有余,朝廷官员的工资也都富的流油,难道说百姓想要交税?<br /><br />再说现在天下太平,明年军费也要削,世袭千户随时会停发工资调回封地养老一辈子。<br /><br />所有人都意识到了问题,但所有人都因为山农人开创性的独特福利体系,搞不清楚怎么办。<br /><br />历史上从未有过这种事情,根本找不到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参考。<br /><br />各地太守千户相当于一个镇长,一个不存在工资和财政拨款,也没收税权利的镇长,更没有任何上级文件和任务要他们处理。<br /><br />那还有啥用?真以为村民那么好听话?<br /><br />山高皇帝远的的地方,出贼兵和刁民的概率可不低。<br /><br />有一群手下没错,可如今最多的危险就来自这些心有怨言的手下,根本不敢对他们摆上级威风。<br /><br />北极武还不怕他们摆烂,你摆烂五六年也无所谓,根本不过问一句。<br /><br />想造反那就更简单了,杀。<br /><br />世袭把所有人的晋升之路都堵死了,如今没有一个世袭千户万户太守得到晋升,武王只用他的公共户成员,并且重用能随时调用的治理性文官。<br /><br />一开始大家认为的世袭是子子孙孙都是贵族。<br /><br />实际上则是子孙后人里只有一个继承爵位田产的贵族,其余都是这个孩子的手下,或者农奴。<br /><br />不能随便离开领地,也不能去朝廷为官,一辈子都要在领地里当个贵族亲戚。<br /><br />粮食只能自己吃,根本不存在卖出去的渠道,盐铁茶酒之类的还要从外面买。<br /><br />这和东北蛮夷有什么区别?<br /><br />文官体系已经废了,都被安置在了官城,没有北极武的允许不能离开郑城。<br /><br />洛阳的官员领着的是高官厚禄,和各地世袭太守就不是一个圈子的。<br /><br />但也有一个例外。<br /><br />文朝聪明人不少,在陷入困境后不断地寻找对策,很快就有人在武朝简短的六年历史里找到了一个好例子!<br /><br />信阳太守,张伟仓!!<br /><br />张伟仓原本是世袭太守,但是早早的请辞了世袭太守一职,升职为了信仰水稻茶叶公司的世袭公共户。<br /><br />张伟仓不是百户,也不是千户万户,他手下没有世袭的军户和土地,所以手下人的工资依旧是北极武发放,同时自己也可以领取官职工资,还可以把这个职位世袭下去。<br /><br />理论上,张伟仓就是北极武收下的世代家奴,以后代代人都属于北极武的奴仆。<br /><br />这恰恰正是官僚集团和军事集团所想走的道路,大家只想寄生在国家身上,而不是出去开荒。<br /><br />自立山头也要吃皇粮,如今黄粮吃不上,资金被断,无人跟随,身边还都是一群饥饿贪婪又心怀怨恨的禽兽。<br /><br />再说天灾连续了快两百年了,按照今年的救灾力度来看,距离越远的地方越倒霉,等人到了早就死了。<br /><br />山农族从来都是优先救助自己人,粮食多了才多管一些人。<br /><br />粮食不够吃的情况下,白字黑字写的清清楚楚,优先自己人!!<br /><br />相比起自称是马上打天下,以文治国的文朝。<br /><br />还是以武征服天下,以文治理国家的武朝,更符合这个设定。<br /><br />武朝不论是力度,还是文度,都激烈的厉害。<br /><br />武朝的文官武将们,都开始动脑子苦思冥想,茶饭不思的思考着未来的出路。<br /><br />而不是刚打完了天下,就开始享乐。<br /><br />没有一个从战争中获得红利的文臣武将,也没有几个人因此发了财,升了官,自然就没有享乐的人群。<br /><br />武朝的官员不论文武,都分成了四个阶层。<br /><br />第一阶层<br /><br />北极武认为:坐镇各省的有用官员,高官厚禄养全家,放心做事,无后顾之忧。<br /><br />其余人认为:世代皇仆,世代尽忠<br /><br />第二阶层<br /><br />北极武认为:地方要员,坐镇洛阳和各省首府协助处理事情,监察地方,工资由当地发放,省的钱粮周转了,为了能培养出对应懂技术的人员,也为了他们能珍惜岗位清廉为政,允许择优世袭。<br /><br />其余人认为:山农人<br /><br />第三阶层<br /><br />北极武认为:流官,总要有个人管事,随便应付一下吧,好的就用,不好的就撤。<br /><br />其余人认为:汉官<br /><br />第四阶层<br /><br />北极武认为:投降快又没本事的人,在眼前太碍事,回家乡自己种地养老去。<br /><br />其余人认为:土司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