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来年战略
<p> 第472章 来年战略<br />
待到最后一个百姓出城,北魏女帝当即下令关闭城门,至于那些世家大族,全部被士卒拦着,一个都没跑掉。<br />
有赫连勃勃在,她并不是很怕这些人兵变。<br />
享受了无尽的荣华富贵,在这生死攸关,他们理所应当的和北魏这座大厦一起化作废墟。<br />
大营内,陆聚披着厚重的黑色甲胄,带着亲兵四处巡视,接着修书一封,八百里加急送往水云山。<br />
需要尽快将这十多万精壮劳力安排下去,或者是遣返回原籍,或者是安排到其他地方。<br />
修养七八日,他们便能恢复大半,正好去疏通河道,修建官道,建造村镇。<br />
很快,书信便送到水云山,萧寒和兵政司磋商一下午,总算是将这些人的去何处安排好。<br />
当即廖欢率军启程,前往北魏皇城换防,而陆聚则领着十五万大军,押送这十多万北魏百姓南下。<br />
廖欢换防之后,依旧执行陆聚的策略,围而不攻,每日里就在城外操练士卒。<br />
或者时不时派出骑兵,收拾一下北边两州的蛮子。<br />
目前整个北魏五州,都已经被西凉完全掌控,兵站,官道就像一条条巨大的蜘蛛网,将五州地界切割成一个个州府郡县和村落。<br />
依托网络化最大程度的防止生乱。<br />
当然,这样耗费的人力物力极为恐怖,也就西凉财大气粗,底子厚,才敢这么做。<br />
但效果也极为显著,政令的推行极为顺利,谁敢阻拦或者违背,轻则入狱,重则斩首。<br />
不管是发放粮食,还是平整田地,亦或者修建官道,挖掘水渠,还是征召劳力。<br />
都是直接具体到每个村子,每个镇子,有各个县衙统属。<br />
这就保证了极高的效率。<br />
被困在北魏皇城内大半年的百姓,来到安置的村落后,直接惊呆了。<br />
崭新的房舍,厚实的袄子,还有充足的粮食,以及平整的田地,平坦的官道,和他们认知的北魏,完全是天差地别。<br />
在加上一路上,西凉军队厚待,这十多万人中,绝大多数人顷刻间就倒向了西凉,倒向了那位西凉王。<br />
十二月的风雪极为猛烈,然而整个北边五州,却充满了生机。<br />
萧寒和宁熙在年节前又去巡视了一遍,这次啊放心回道水云山。<br />
今年的年节格外的热闹。<br />
整个水云山张灯结彩,。当然赏赐下去的东西也极为丰厚,全都是从西凉王府内的库中掏的银子。<br />
也就是宁熙这位王妃持家有方,否则内库早就被萧寒给光了。<br />
兵政司,西凉府衙门,以及各州府郡县,还有西凉军士卒中,也多有赏赐。<br />
和西凉的年节气氛想比,中原虽然也热闹,却多了几分萧瑟。<br />
盖因为江南的东越军趁着年节将至,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接连打了几场小胜仗。<br />
和西凉相比,江南并没有多冷,跟没有雪,年节时候,甚至艳阳高照。<br />
巴蜀。<br />
已经变成东越的国都所在,原本蜀王的宫殿,被清瑶暂时借来用用。<br />
有建州和荆州作为屏障,巴蜀固若金汤。<br />
而且巴蜀又有粮道连通西凉,这就导致源源不断的军械和战马通过小道直接送到巴蜀。<br />
而巴蜀,建州,荆州的粮草也通过这条粮道,运往西凉,补充萧寒的仓库。<br />
直接绕开中原,将西凉和江南打通,这条商道上,依旧有不少的草原部落。<br />
但并没有多大的气候,西凉军的骑兵时不时就贴着青州和兖州的边境,深入西边草原和荒漠,驱逐屠戮这些小部落。<br />
完全是降维打击。那些部落在面对武装到牙齿的西凉铁骑,根本没有丝毫的反抗之力。<br />
奈何西边广袤的土地不是荒漠,就是草原,没有太大的利用价值,不然萧寒都打算直接在那里驻军建城。<br />
开疆拓土这事,箱涵最熟悉不过。<br />
刚过完年节,萧寒就将自己麾下的文臣武将,统统召集到水云山。<br />
“诸位,明年闸门干什么?”<br />
主殿内,萧寒躺在柔软的躺椅内,翘着腿,端着热茶,慢悠悠的喝着。<br />
大殿内的人闻言面面相觑。<br />
“明年干什么?”<br />
“打中原吗?”<br />
林兴业摩拳擦掌。<br />
“不行。”<br />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br />
陆聚摇头:“中原虽然乱象出现,但底蕴犹存,贸然开战,绝非良策。<br />
“不打中原。”<br />
萧寒道:“中原留着最后打。”<br />
他拍了拍手,两个侍女将身后的墙上挂着的巨大地图打开。<br />
“看看吧,是向东打还是向西打。”<br />
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br />
眼下不是最好攻打中原的时机,倘若期间,西凉不继续对外开疆拓土,那么西凉几十万大军一直无事可做。<br />
指望北魏皇城内的残兵败将练兵?<br />
别开玩笑了。<br />
那点兵力,根本不敢出城,只能死守,而且顶多在围困半年,饿都要饿死他们。<br />
北魏的残余势力对于西凉来说,根本构不成任何的威胁。<br />
“王爷,要不要多拉点人去极北,那边两个州的蛮子最近挺活跃的。”<br />
张威看着地图,沉声道:“那些个蛮族虽然没啥东西,可还是听勇猛的。”<br />
“那地方,终年积雪,没什么好打的。”<br />
石清摇头:“拿下来也没个屁用,不如驻扎几千人,据城而守,每年轮换,拿来练练兵算了。”<br />
“如果大规模驻军不划算,首先是路途遥远,冰天雪地,就算修好了官道,运粮运兵都不方便。”<br />
“其次则是极北之地的环境不具有普遍性,毕竟就那么一块地方终年积雪,咱们的大军拉过去操练也用不上。”<br />
“我的意见。”<br />
石清沉吟片刻:“还是和王爷一样,要门往东开疆拓土,要么向西打。”<br />
“不管东边还是西边,都有不少小国,东边高句丽和新罗等时不时的进犯两辽地界,咱们迟早要拿下,早晚都要对他们动手。”<br />
“以后打不如现在打。”<br />
“而且,我的意思还有在战略上。”<br />
石清起身,拿起竹竿,指着高句丽的地盘道:“只要灭了他们,整个北边就能收入囊中,到时候咱们西凉也有出海口。”<br />
(本章完)</p>
待到最后一个百姓出城,北魏女帝当即下令关闭城门,至于那些世家大族,全部被士卒拦着,一个都没跑掉。<br />
有赫连勃勃在,她并不是很怕这些人兵变。<br />
享受了无尽的荣华富贵,在这生死攸关,他们理所应当的和北魏这座大厦一起化作废墟。<br />
大营内,陆聚披着厚重的黑色甲胄,带着亲兵四处巡视,接着修书一封,八百里加急送往水云山。<br />
需要尽快将这十多万精壮劳力安排下去,或者是遣返回原籍,或者是安排到其他地方。<br />
修养七八日,他们便能恢复大半,正好去疏通河道,修建官道,建造村镇。<br />
很快,书信便送到水云山,萧寒和兵政司磋商一下午,总算是将这些人的去何处安排好。<br />
当即廖欢率军启程,前往北魏皇城换防,而陆聚则领着十五万大军,押送这十多万北魏百姓南下。<br />
廖欢换防之后,依旧执行陆聚的策略,围而不攻,每日里就在城外操练士卒。<br />
或者时不时派出骑兵,收拾一下北边两州的蛮子。<br />
目前整个北魏五州,都已经被西凉完全掌控,兵站,官道就像一条条巨大的蜘蛛网,将五州地界切割成一个个州府郡县和村落。<br />
依托网络化最大程度的防止生乱。<br />
当然,这样耗费的人力物力极为恐怖,也就西凉财大气粗,底子厚,才敢这么做。<br />
但效果也极为显著,政令的推行极为顺利,谁敢阻拦或者违背,轻则入狱,重则斩首。<br />
不管是发放粮食,还是平整田地,亦或者修建官道,挖掘水渠,还是征召劳力。<br />
都是直接具体到每个村子,每个镇子,有各个县衙统属。<br />
这就保证了极高的效率。<br />
被困在北魏皇城内大半年的百姓,来到安置的村落后,直接惊呆了。<br />
崭新的房舍,厚实的袄子,还有充足的粮食,以及平整的田地,平坦的官道,和他们认知的北魏,完全是天差地别。<br />
在加上一路上,西凉军队厚待,这十多万人中,绝大多数人顷刻间就倒向了西凉,倒向了那位西凉王。<br />
十二月的风雪极为猛烈,然而整个北边五州,却充满了生机。<br />
萧寒和宁熙在年节前又去巡视了一遍,这次啊放心回道水云山。<br />
今年的年节格外的热闹。<br />
整个水云山张灯结彩,。当然赏赐下去的东西也极为丰厚,全都是从西凉王府内的库中掏的银子。<br />
也就是宁熙这位王妃持家有方,否则内库早就被萧寒给光了。<br />
兵政司,西凉府衙门,以及各州府郡县,还有西凉军士卒中,也多有赏赐。<br />
和西凉的年节气氛想比,中原虽然也热闹,却多了几分萧瑟。<br />
盖因为江南的东越军趁着年节将至,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接连打了几场小胜仗。<br />
和西凉相比,江南并没有多冷,跟没有雪,年节时候,甚至艳阳高照。<br />
巴蜀。<br />
已经变成东越的国都所在,原本蜀王的宫殿,被清瑶暂时借来用用。<br />
有建州和荆州作为屏障,巴蜀固若金汤。<br />
而且巴蜀又有粮道连通西凉,这就导致源源不断的军械和战马通过小道直接送到巴蜀。<br />
而巴蜀,建州,荆州的粮草也通过这条粮道,运往西凉,补充萧寒的仓库。<br />
直接绕开中原,将西凉和江南打通,这条商道上,依旧有不少的草原部落。<br />
但并没有多大的气候,西凉军的骑兵时不时就贴着青州和兖州的边境,深入西边草原和荒漠,驱逐屠戮这些小部落。<br />
完全是降维打击。那些部落在面对武装到牙齿的西凉铁骑,根本没有丝毫的反抗之力。<br />
奈何西边广袤的土地不是荒漠,就是草原,没有太大的利用价值,不然萧寒都打算直接在那里驻军建城。<br />
开疆拓土这事,箱涵最熟悉不过。<br />
刚过完年节,萧寒就将自己麾下的文臣武将,统统召集到水云山。<br />
“诸位,明年闸门干什么?”<br />
主殿内,萧寒躺在柔软的躺椅内,翘着腿,端着热茶,慢悠悠的喝着。<br />
大殿内的人闻言面面相觑。<br />
“明年干什么?”<br />
“打中原吗?”<br />
林兴业摩拳擦掌。<br />
“不行。”<br />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br />
陆聚摇头:“中原虽然乱象出现,但底蕴犹存,贸然开战,绝非良策。<br />
“不打中原。”<br />
萧寒道:“中原留着最后打。”<br />
他拍了拍手,两个侍女将身后的墙上挂着的巨大地图打开。<br />
“看看吧,是向东打还是向西打。”<br />
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br />
眼下不是最好攻打中原的时机,倘若期间,西凉不继续对外开疆拓土,那么西凉几十万大军一直无事可做。<br />
指望北魏皇城内的残兵败将练兵?<br />
别开玩笑了。<br />
那点兵力,根本不敢出城,只能死守,而且顶多在围困半年,饿都要饿死他们。<br />
北魏的残余势力对于西凉来说,根本构不成任何的威胁。<br />
“王爷,要不要多拉点人去极北,那边两个州的蛮子最近挺活跃的。”<br />
张威看着地图,沉声道:“那些个蛮族虽然没啥东西,可还是听勇猛的。”<br />
“那地方,终年积雪,没什么好打的。”<br />
石清摇头:“拿下来也没个屁用,不如驻扎几千人,据城而守,每年轮换,拿来练练兵算了。”<br />
“如果大规模驻军不划算,首先是路途遥远,冰天雪地,就算修好了官道,运粮运兵都不方便。”<br />
“其次则是极北之地的环境不具有普遍性,毕竟就那么一块地方终年积雪,咱们的大军拉过去操练也用不上。”<br />
“我的意见。”<br />
石清沉吟片刻:“还是和王爷一样,要门往东开疆拓土,要么向西打。”<br />
“不管东边还是西边,都有不少小国,东边高句丽和新罗等时不时的进犯两辽地界,咱们迟早要拿下,早晚都要对他们动手。”<br />
“以后打不如现在打。”<br />
“而且,我的意思还有在战略上。”<br />
石清起身,拿起竹竿,指着高句丽的地盘道:“只要灭了他们,整个北边就能收入囊中,到时候咱们西凉也有出海口。”<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