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幸好这小子是我们这边的人!(6.9k)
孙院士沟通並不顺利。
锯合金將在天宫二號实验舱进行实验,所以相关人员並不想打草惊蛇。
但一代动力一代飞行器。
涡喷发动机、涡扇发动机、自適应变循环发动机、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这些都影响著每一代飞行器的发展。
现在新一代航发发展方向陷入了困境,上面犹豫之后,也只能同意孙院士的申请。
“各位,申请下来了,不过接下来你们需要走下內部申请工单去开通权限。”
这对於航发人来说算是司空见惯的事,现场的专家在好奇之下,立刻操作了起来。
一个小时后,所有人的权限终於搞定了。
“近日,我们在航空材料上的研究其实有了突破。”
“周宇同志,通过实验已经证明了硅晶体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快速生成。”
“目前相关晶体测试数据显示,耐热性能可以达到2000度,极限强度2100,屈服强度1300....”“
整个会议室骚动了起来。
“这是真的吗?”
“居然是周宇突破的,他什么时候去学的材料?”
“可信度高吗?”
“硅晶体在2000度高温下,其抗氧化性能是传统镍基合金的三倍以上!我们的航发材料有了!”
专家们的窃窃私语瞬间变成了激烈的討论。
“如果这个数据属实,那可真是——”一位白髮苍苍的老专家深吸一口气,声音微微发颤,“那我们多年的瓶颈,终於有希望突破了!”
而此时,会场的气氛已经彻底沸腾。
“如果硅晶体真能达到这个性能,“袁建峰兴奋地说道。
“那我们的下一代航发真可以往超燃衝压发动机的方向考虑!”
“这意味著我们的高超音速飞行器研发进度可以直接缩短五年!”
“各位稍安勿躁。“一个专家突然敲了敲桌子,声音不大但异常清晰。
“这个数据確实令人振奋,但我们还需要验证它的可靠性,得先看看应力温度耦合分析图才行。”
“锯硅晶体虽然热稳定性出色,其机械强度在循环加载下会如何还是未知的,这在长期服役中可能会成为隱患。”
“这种问题,我相信材料研发的人会搞定。”
“对吧,周工?”
这材料居然是周宇这种非专业的小年轻突破的,袁建峰看向周宇的眼神中带著几分探究。
周宇轻轻一笑,不卑不亢地说道:
“应力温度耦合问题,確实是锯硅晶体应用中的关键挑战。”
“但相关专家找到了突破口,所以大家不用担心。”
龙国的科研人员可不是吃素的,周宇只是给了他们一个方向,他们拿出的方案比周宇想像的都要多。
“专家们研发的特殊热循环工艺,通过精准控制冷却速率和应力分布,使晶体在热循环过程中形成自適应的微观结构。”
“传统工艺中,这种晶体在反覆热循环后会出现晶界滑移和微裂纹。”
“但专家们的工艺通过阶段性退火处理,在晶体內部形成了稳定的位错网络,这些位错就像一个个'弹簧』,能有效吸收热应力。”
“经过900次热循环后的晶体性能,强度衰减率控制在8%以內,完全符合航空发动机叶片的使用要求。”
“8%?这已经很好了。“一位资深工程师表示认可,“但长期服役条件下的表现如何验证?“
周宇早有准备:“如果有需要的话,我可以设计加速老化实验平台,通过提高热循环频率来模擬十年使用寿命,同时,已和测试中心协调,计划在真实部件上进行装机测试。”
当专家们告诉他强度衰减率可以控制在8%以內时,周宇也很惊讶。
他没想到,他只是在硅晶体实验上开了一个头,专家们就能將其完善到如此地步。
他们的科研人,真的了不起!
很多沽名钓誉的专家在网络上发表他们的看法来博取流量,污名化了专家这个群体,
可真正的专家根本没有时间去看社交平台。
他们每天关心的,只是实验能否成功。
专家们的努力,完全帮了周宇的忙,可以不用把系统给的技术拿出来。
按照正常逻辑,他找到硅晶体生长关键可以用欧皇来解释,但涉及改善性能的实验,再次抽中头奖的概率几乎等於零。
果然袁建峰等人听了周宇的话后,彻底相信了对方的话。
“既然如此,材料问题我们就不用去多想了,我们要相信材料专家。”
“刚才周宇提到了超燃衝压发动机,我认为这是一个极好的方向。”袁建峰直接发话道。
一个来自航发研究院下属606所的专家开口了:“材料的问题解决了,但其他问题还存在。”
“从燃烧室的设计和试验来看,其工作过程极为复杂。”
“由於来流不均匀,超燃衝压发动机燃烧室內的气流状態很难把控,要实现燃料与空气在超声速流动状態下迅速、均匀稳定地完成低损失、高效率的掺混、点火併燃烧,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周宇问道:“用数值模擬技术来模擬如何?”
反正他现在有小苔蘚,模擬这事跟喝水一样简单。
专家摇头了:“儘管数值模擬技术已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这种发动机燃烧室的研究发展还主要依靠试验。”
说完,专家看了周宇,特別强调说:“搞飞机设计和搞航发设计是不一样的。”
“一个是空气动力学与结构力学的艺术,另一个则是热力学、材料科学与结构力学的极限挑战。”
“高超声速推进系统研究对试验设备的要求很高,要模擬的气动参数变化范围大,而且只有有限的试验可在地面进行,大部分问题必须通过飞行试验解决,这无疑大大增加了研发的难度和成本。”
“而且超燃衝压发动机的一体化设计非常复杂。”
“它涉及到气动力一体化、结构设计一体化、燃料供应和冷却系统设计一体化以及调节控制设计一体化。”
“这意味著各个系统之间需要高度协同工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发动机无法正常运行。”
“例如,气动力设计不合理可能会影响发动机的进气和排气效率,进而影响燃烧效果“除此之外,超燃衝压发动机的点火技术也是一个关键难题。”
“在高超音速的情况下添加燃料並点火,无异於在龙捲风中点燃一根火柴。”
“流过超燃衝压发动机的气流速度始终为超声速,空气流过飞行器体內通常只有几毫秒的滯留时间。”
“要想在这样短的时间內完成压缩、增压,並与燃料在超声速流动状態迅速、均匀稳定地完成低损失、高效率的掺混、点火併燃烧,技术上十分困难。”
“而且,一旦点火失败,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问题,甚至导致发动机损坏。”
“我觉得,我们不如保险一点,继续研究自適应变循环发动机这个项目。”
“自前我接到消息,大毛联合发动机公司自前也將启动第六代发动机的研发工作,他们似乎有意想找我们合作。”
袁建峰问道:“他们找我们合作?”
“应该是为了钱。”
606所离大毛非常近,所以消息很灵通专家继续说道:“大毛目前科研经费紧张,很多科技领域都在削减经费,航天航空这块是他们不肯放手的领域,但他们的钱袋子可比我们多了。”
“现在是急需用资金的时候。”
周宇注意到,袁建峰的表情有些复杂。
作为曾经参与过联合项目的老专家,他太清楚与毛子合作的酸甜苦辣了。
“当年他们卖给我们的rd-93发动机,维修手册都藏著掖著。”
会议室內响起一片笑声。
那是在场专家心照不宣的往事,採购的毛子发动机维修困难,关键部件全靠国內逆向工程。
没错,就算你付了钱,別人对你也是防了一手的。
眾人心里都清楚,这其实也不能怪大毛。
航发是飞行器心臟,歷来关键。
从莱特兄弟的第一架飞机到现代第五代隱身战机,发动机技术的每一次突破都直接推动看飞行器的性能革命。
如果说航空工业是现代科技的皇冠,那么航发无疑是这顶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
高性能航空发动机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工业实力的重要標誌。
它集合了材料科学、流体力学、热力学、机械设计等多学科顶尖技术,其製造难度不亚於製造太空飞行器。
发动机的推力更是决定了战机的起飞重量、载弹量和航程,更高的涡轮前温度意味著更强的高空高速性能,更好的燃油效率则延长了作战半径。
这就意味了更广泛的的空中控制权。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严格控制高性能发动机出口。
从最初仿製到自主创新,这条路上,龙国人没少遭受別人的冷嘲热讽。
所以,大家就算心里不舒服,为了得到技术,也只能忍著。
“如果能和联合发动机公司合作,对我们来说,確实是个好机会。”
“这么多年的工业积累,大毛身上应该还有好东西藏著。”
“確实,我们可以趁机学习下大毛的技术。”
周宇的想法很简单,他就想摸个底,看下大毛现在的航发技术发展到哪个水平了?
袁建峰和周宇两人一唱一和的,让专家们看呆了。
不是,你俩要不隱藏一下內心的真实想法吧?
一周后,大毛联合发动机公司的古特涅夫信心满满地来到了龙国。
一行人一下飞机,就被安排住进了国宾馆,宽的套房、24小时待命的翻译、专人陪同游览,龙国的热情接待让他满心欢喜。
“古特涅夫先生,这次我们能够和他们取得合作吗?”奥列格问道。
“当然可以。”古特涅夫端起茅台,意气风发地一饮而尽,“他们急需技术突破,我们急需资金支持,这是双贏的合作!”
“可是,我们的技术,真要全部给他们吗?”
古特涅夫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说:“你觉得呢?”
“核心技术谁给对方,谁就是傻子。”
“如果不给对方,那我们还能拿到资金支持吗?”奥列格其实自始至终都在担心钱的问题。
奥列格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著桌面,眼神中流露出一丝焦虑。
这次六代发动机的前期筹备几乎耗尽了他们团队的全部资源,如果不能从龙国拿到实质性的资金援助,后续的研发资金可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位了。
“奥列格,你还是太年轻了。”
他说著將酒杯放回桌面,发出一声清脆的“咔噠”声。
“龙国人看似热情好客,实则精明得很,能够得到我们的技术,就能节约时间。”
“丑国六代航发的报导一出来,他们肯定急了。”
“第六代自適应变循环发动机的技术,不是谁都能够拥有的。”
“现在开条件的是我们。”
酒饱饭足的古特涅夫和奥列格休息了一天之后,才见到了袁建峰、周宇等人。
本来这种谈判不用周宇参与,可第六代自適应变循环发动机技术的吸引力实在太大,
周宇还是跟了过来。
孙院士觉得让周宇了解下也好,就让他跟著过来了。
不过这一次,孙院士特別叮嘱周宇,儘量別说话,一切交由袁建峰等人来就好。
袁建峰看了一眼对面一脸微笑的古特涅夫,故意不太满意地翻著对方给的资料,
说:“古特涅夫先生,这资料上显示的是你们要研发第六代自適应变循环发动机?”
“六代自適应变循环发动机,通常会运用选择阀、变几何低压涡轮以及可变面积后涵道引射器等具备变几何特性的结构。”
“这些可以对发动机的总增压比和等效涵道比进行大幅度的调节,让发动机达成最大速度在4马赫的飞行状態。”
“其实和丑国的研究方向很相似,你们在这方面有什么优势吗?”
“贵方的理解没错,但传统变循环发动机的核心痛点,气动稳定性与热管理效率的矛盾,我们通过独特的三涵道动態分流技术解决了。”
“常规设计中,涵道比调节会破坏激波系稳定性,而我们的第三涵道採用环形柵格控制,能在数秒內完成重构,跨音速段的推力损失降低至3%以內。”
袁建峰捕捉到关键点,追问道:“动態分流必然伴隨气动负荷剧变,叶片系统的可靠性如何保障?”
古特涅夫在笔记本电脑上操作了下,然后调出了全息模型:“这是我们专利的蜂窝状蜂窝结构叶,通过在叶身植入微米级蜂窝单元,形成分布式应力缓衝网络。”
动画显示叶片在极端工况下仍保持应力均匀分布。
“数据证明,在8倍音速气流衝击下,叶片寿命达到传统设计的8.7倍。”
“在4马赫持续巡航状態下,你们的燃油效率能维持多少?”
古特涅夫按下回车键,屏幕上跃出一组红色数据:“在3.2-4马赫区间,比油耗仅0.38kg/kn·s,比f135提升27%。”
但他隨即补充,“这需要配套的新型燃料体系支持。”
“油耗这么少?”
“不错,这正是我们引|以为傲的地方。”
“你放心,我们的发动机性能绝对可靠,无论是动力还是稳定性,都不会比丑国人的差。”
“论造发动机,我们是专业的!”
“那我们如果要造对应的战机,在设计时,是否需要適配你们的发动机?”
“那是当然,本次的发动机和以往型號完全不同。”古特涅夫竖起三根手指,“从燃油系统到进排气布局,甚至机身气动外形都需要重新设计。”
此言一出,会议室气氛骤然凝重。
孙院士眯起眼睛:“古特涅夫先生,这是否意味著贵方不仅要出售发动机,还要介入我们的战机设计?”
古特涅夫轻笑一声:“您多虑了,我们只是提供技术参数建议一一比如建议將进气道设计成可变弯度结构,这样可以———”
他突然调出一组风洞实验数据,说:“在4马赫时提高进气效率18%。”
“如果你们不想我们参与战机设计也行,这种情况下,发动机如果出现了问题,那请不要说是我方的责任了。”
此时,在场的龙国人表情都发生细微的变动。
他们本以为,这群大毛跑过来,是给他们谈发动机技术合作的,现在看来,事情没那么简单。
袁建峰率先打破沉默:“古特涅夫先生,你的言下之意是,如果战机设计不按照你们的要求改,后续发动机出了问题是我们的责任了?”
古特涅夫摊开双手,脸上依旧掛著微笑:“袁工,这只是技术风险的客观陈述,就像我们也不会要求你们为我们的设计失误负责一样。”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说:“况且,我们提供的技术参数,都是经过严格验证的。”
古特涅夫之所以敢这么说话,原因就在於他篤定龙国现在没有选择。
丑国的六代航发恐怖数值的重压之下,鸥洲等国的研究员早就慌了,他就不信龙国人能稳得住。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
袁建峰眯著眼,手指轻轻敲击著桌面,没有立刻回应,他知道,现在不是衝动的时候,他得想好如何反击。
周宇总觉得不对劲,他看著周围人都不说话,和古特涅夫似笑非笑的得意表情,忍不住开口了:“古特涅夫先生,我注意到你刚才提到的严格验证,不知道具体是在什么条件下完成的?”
周宇语气平静,但眼神犀利。
“古特涅夫先生,我们注意到,你提供的数据都是单一工况下的理想值。”他翻开古特涅夫提供的资料,在一份对比图表页面上停了下来。
“如果考虑实际战场环境,比如高海拔、高机动、长时间超音速巡航,这个推重比还能保持多少?”
古特涅夫看了一眼资料上的数值,犹豫了起来:“这个—这个不是我算出来的,你如果想知道,可以问下我们的技术人员。”
“不,我只想知道,你们到底有没有进行过相关的实验?”
“当然有,但目前航发研究工作还在进行中,所以有些数据我们没有拿到最新的。”
袁建峰等人听后心里不是滋味。
你丫的不是最新数据跟我们谈什么?
谁知道你这数据到了最后是真的还是假的?
袁建峰皱著眉头,率先开口道:“古特涅夫先生,没有最新的数据,那你们拿什么来保证发动机性能的可靠性?我们龙国对於航发技术的严谨性要求极高,可不能拿不確定的数据来冒险。”
“袁工,我们现在还不是合作关係,我当然不能拿最新的数据给你,但你放心,只要我们合作了,我们的所有数据和信息,都会同步给你们。”
“你们要相信我们的技术。”
“我们的发动机和你们的战机搭配起来,绝对能擦出不一样的火。”
火?
爱情的火都说灭就灭,这能擦出多大火?
真是服了这个老六。
一个劲吹嘘他们发动机技术好,又不给实际的证明,把他们当冤大头吗?
周宇可不会给他喘息的机会,步步紧逼:“我们的战机设计强调超机动性和高隱身性能,对发动机的响应速度、推力矢量控制以及燃油效率都有严苛要求,贵方发动机如何在这些方面满足我们的需求?”
古特涅夫眼神闪烁:“这正是我们需要合作的原因啊!我们的发动机有独特的调节机构,可以与先进战机完美匹配。”
“优势在哪里?“周宇穷追不捨,“是比rd-33更高的推重比?还是比f110更低的油耗?或者说..:“他故意拖长音调,“你们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航发界的涡轮叶片寿命问题?”
古特涅夫脸色一变,隨即很快就镇定下来了。
航空材料研发的投入有限,他们在这上面取得成就仅限於鈦合金。
而龙国在鈦合金上面的研发,也並没有比他们差多少。
他们有bt23,龙国是tc-21,而真正有难度的是丑国的ti-62222s。
“你们如果对材料有要求的话,我建议你们可以使用丑国的材料。”
“你们不方便购买的话,我倒可以提供渠道。”
“非常感谢您的提议,我们会好好考虑的。”
古特涅夫很满意袁建峰的態度,在他看来,这笔订单十有八九,要成了!
等古特涅夫一行人离开会议室后,袁建峰將资料重重合上。
啪!
“如果有可能,我是真不想跟这些人合作。”
“袁工,那我们为何不自己进行研发?”
“和古特涅夫的谈判短时间內没法定下来,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自己搞研发。”
“他们的方向是自適应变循环发动机,我们的方向是超燃衝压发动机,两者其实不衝突。”
“万一我们的研发会出不一样的结果呢?”
周宇得找给自己找点上场的机会。
机会都是爭取来的,他可不能看著大毛坑他们的钱!
袁建峰连连点头,確实如此,两者之间並不衝突。
分別是两个方向,就算超燃衝压发动机项目失败了,也能积累点经验。
不对啊,我怎么被周宇给说动了?
缓过劲来的袁建峰突然察觉到了不对,怎么想法不自觉地就跟著周宇走了?
袁建峰等周宇离开后,特地问了孙院士:“咳,孙院士,周宇这人底子乾净吗?”
孙院土乐了,说:“袁工,您这是什么话啊,我就没见过比小周这孩子更乾净的底子了,天天待在实验室,连国外都没有去过,不抽菸不喝酒,你怀疑他什么?”
“那有没有可能,周宇会催眠或者其他什么?”
“袁工,你是不是乱七八糟的小说看多了?”
袁建峰鬆了一口气。
看来是他想多了。
不得不感嘆,幸好这小子是我们的人!
否则,凭藉周宇的能力,岂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说服別人,把別人往沟里带?
科研界,其实没那么风平浪静,在这里,你可以见识到各种离谱的干扰手段。
有些人会想方设法故意拖时间扯后腿,拖到你放弃研究是最好的,实在不行,就找个企业项目,美名其日给你赚外快的机会,然后来带偏你的研究方向,消耗你的时间、精力和经费。
更有甚者,会使出美人计或者美男计。
总之,用尽手段不会让你走到正轨上。
有上面层层把关,周宇当然不可能是这种人,否则他根本不用去突破硅晶体的相关技术。
超燃衝压发动机,如果真能造出来,那真的是蓝星独一份的存在了!
这可关係到他们是否要和大毛合作。
不知道为什么,袁建峰这次並不希望当大毛的冤大头
孙院士沟通並不顺利。
锯合金將在天宫二號实验舱进行实验,所以相关人员並不想打草惊蛇。
但一代动力一代飞行器。
涡喷发动机、涡扇发动机、自適应变循环发动机、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这些都影响著每一代飞行器的发展。
现在新一代航发发展方向陷入了困境,上面犹豫之后,也只能同意孙院士的申请。
“各位,申请下来了,不过接下来你们需要走下內部申请工单去开通权限。”
这对於航发人来说算是司空见惯的事,现场的专家在好奇之下,立刻操作了起来。
一个小时后,所有人的权限终於搞定了。
“近日,我们在航空材料上的研究其实有了突破。”
“周宇同志,通过实验已经证明了硅晶体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快速生成。”
“目前相关晶体测试数据显示,耐热性能可以达到2000度,极限强度2100,屈服强度1300....”“
整个会议室骚动了起来。
“这是真的吗?”
“居然是周宇突破的,他什么时候去学的材料?”
“可信度高吗?”
“硅晶体在2000度高温下,其抗氧化性能是传统镍基合金的三倍以上!我们的航发材料有了!”
专家们的窃窃私语瞬间变成了激烈的討论。
“如果这个数据属实,那可真是——”一位白髮苍苍的老专家深吸一口气,声音微微发颤,“那我们多年的瓶颈,终於有希望突破了!”
而此时,会场的气氛已经彻底沸腾。
“如果硅晶体真能达到这个性能,“袁建峰兴奋地说道。
“那我们的下一代航发真可以往超燃衝压发动机的方向考虑!”
“这意味著我们的高超音速飞行器研发进度可以直接缩短五年!”
“各位稍安勿躁。“一个专家突然敲了敲桌子,声音不大但异常清晰。
“这个数据確实令人振奋,但我们还需要验证它的可靠性,得先看看应力温度耦合分析图才行。”
“锯硅晶体虽然热稳定性出色,其机械强度在循环加载下会如何还是未知的,这在长期服役中可能会成为隱患。”
“这种问题,我相信材料研发的人会搞定。”
“对吧,周工?”
这材料居然是周宇这种非专业的小年轻突破的,袁建峰看向周宇的眼神中带著几分探究。
周宇轻轻一笑,不卑不亢地说道:
“应力温度耦合问题,確实是锯硅晶体应用中的关键挑战。”
“但相关专家找到了突破口,所以大家不用担心。”
龙国的科研人员可不是吃素的,周宇只是给了他们一个方向,他们拿出的方案比周宇想像的都要多。
“专家们研发的特殊热循环工艺,通过精准控制冷却速率和应力分布,使晶体在热循环过程中形成自適应的微观结构。”
“传统工艺中,这种晶体在反覆热循环后会出现晶界滑移和微裂纹。”
“但专家们的工艺通过阶段性退火处理,在晶体內部形成了稳定的位错网络,这些位错就像一个个'弹簧』,能有效吸收热应力。”
“经过900次热循环后的晶体性能,强度衰减率控制在8%以內,完全符合航空发动机叶片的使用要求。”
“8%?这已经很好了。“一位资深工程师表示认可,“但长期服役条件下的表现如何验证?“
周宇早有准备:“如果有需要的话,我可以设计加速老化实验平台,通过提高热循环频率来模擬十年使用寿命,同时,已和测试中心协调,计划在真实部件上进行装机测试。”
当专家们告诉他强度衰减率可以控制在8%以內时,周宇也很惊讶。
他没想到,他只是在硅晶体实验上开了一个头,专家们就能將其完善到如此地步。
他们的科研人,真的了不起!
很多沽名钓誉的专家在网络上发表他们的看法来博取流量,污名化了专家这个群体,
可真正的专家根本没有时间去看社交平台。
他们每天关心的,只是实验能否成功。
专家们的努力,完全帮了周宇的忙,可以不用把系统给的技术拿出来。
按照正常逻辑,他找到硅晶体生长关键可以用欧皇来解释,但涉及改善性能的实验,再次抽中头奖的概率几乎等於零。
果然袁建峰等人听了周宇的话后,彻底相信了对方的话。
“既然如此,材料问题我们就不用去多想了,我们要相信材料专家。”
“刚才周宇提到了超燃衝压发动机,我认为这是一个极好的方向。”袁建峰直接发话道。
一个来自航发研究院下属606所的专家开口了:“材料的问题解决了,但其他问题还存在。”
“从燃烧室的设计和试验来看,其工作过程极为复杂。”
“由於来流不均匀,超燃衝压发动机燃烧室內的气流状態很难把控,要实现燃料与空气在超声速流动状態下迅速、均匀稳定地完成低损失、高效率的掺混、点火併燃烧,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周宇问道:“用数值模擬技术来模擬如何?”
反正他现在有小苔蘚,模擬这事跟喝水一样简单。
专家摇头了:“儘管数值模擬技术已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这种发动机燃烧室的研究发展还主要依靠试验。”
说完,专家看了周宇,特別强调说:“搞飞机设计和搞航发设计是不一样的。”
“一个是空气动力学与结构力学的艺术,另一个则是热力学、材料科学与结构力学的极限挑战。”
“高超声速推进系统研究对试验设备的要求很高,要模擬的气动参数变化范围大,而且只有有限的试验可在地面进行,大部分问题必须通过飞行试验解决,这无疑大大增加了研发的难度和成本。”
“而且超燃衝压发动机的一体化设计非常复杂。”
“它涉及到气动力一体化、结构设计一体化、燃料供应和冷却系统设计一体化以及调节控制设计一体化。”
“这意味著各个系统之间需要高度协同工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发动机无法正常运行。”
“例如,气动力设计不合理可能会影响发动机的进气和排气效率,进而影响燃烧效果“除此之外,超燃衝压发动机的点火技术也是一个关键难题。”
“在高超音速的情况下添加燃料並点火,无异於在龙捲风中点燃一根火柴。”
“流过超燃衝压发动机的气流速度始终为超声速,空气流过飞行器体內通常只有几毫秒的滯留时间。”
“要想在这样短的时间內完成压缩、增压,並与燃料在超声速流动状態迅速、均匀稳定地完成低损失、高效率的掺混、点火併燃烧,技术上十分困难。”
“而且,一旦点火失败,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问题,甚至导致发动机损坏。”
“我觉得,我们不如保险一点,继续研究自適应变循环发动机这个项目。”
“自前我接到消息,大毛联合发动机公司自前也將启动第六代发动机的研发工作,他们似乎有意想找我们合作。”
袁建峰问道:“他们找我们合作?”
“应该是为了钱。”
606所离大毛非常近,所以消息很灵通专家继续说道:“大毛目前科研经费紧张,很多科技领域都在削减经费,航天航空这块是他们不肯放手的领域,但他们的钱袋子可比我们多了。”
“现在是急需用资金的时候。”
周宇注意到,袁建峰的表情有些复杂。
作为曾经参与过联合项目的老专家,他太清楚与毛子合作的酸甜苦辣了。
“当年他们卖给我们的rd-93发动机,维修手册都藏著掖著。”
会议室內响起一片笑声。
那是在场专家心照不宣的往事,採购的毛子发动机维修困难,关键部件全靠国內逆向工程。
没错,就算你付了钱,別人对你也是防了一手的。
眾人心里都清楚,这其实也不能怪大毛。
航发是飞行器心臟,歷来关键。
从莱特兄弟的第一架飞机到现代第五代隱身战机,发动机技术的每一次突破都直接推动看飞行器的性能革命。
如果说航空工业是现代科技的皇冠,那么航发无疑是这顶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
高性能航空发动机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工业实力的重要標誌。
它集合了材料科学、流体力学、热力学、机械设计等多学科顶尖技术,其製造难度不亚於製造太空飞行器。
发动机的推力更是决定了战机的起飞重量、载弹量和航程,更高的涡轮前温度意味著更强的高空高速性能,更好的燃油效率则延长了作战半径。
这就意味了更广泛的的空中控制权。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严格控制高性能发动机出口。
从最初仿製到自主创新,这条路上,龙国人没少遭受別人的冷嘲热讽。
所以,大家就算心里不舒服,为了得到技术,也只能忍著。
“如果能和联合发动机公司合作,对我们来说,確实是个好机会。”
“这么多年的工业积累,大毛身上应该还有好东西藏著。”
“確实,我们可以趁机学习下大毛的技术。”
周宇的想法很简单,他就想摸个底,看下大毛现在的航发技术发展到哪个水平了?
袁建峰和周宇两人一唱一和的,让专家们看呆了。
不是,你俩要不隱藏一下內心的真实想法吧?
一周后,大毛联合发动机公司的古特涅夫信心满满地来到了龙国。
一行人一下飞机,就被安排住进了国宾馆,宽的套房、24小时待命的翻译、专人陪同游览,龙国的热情接待让他满心欢喜。
“古特涅夫先生,这次我们能够和他们取得合作吗?”奥列格问道。
“当然可以。”古特涅夫端起茅台,意气风发地一饮而尽,“他们急需技术突破,我们急需资金支持,这是双贏的合作!”
“可是,我们的技术,真要全部给他们吗?”
古特涅夫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说:“你觉得呢?”
“核心技术谁给对方,谁就是傻子。”
“如果不给对方,那我们还能拿到资金支持吗?”奥列格其实自始至终都在担心钱的问题。
奥列格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著桌面,眼神中流露出一丝焦虑。
这次六代发动机的前期筹备几乎耗尽了他们团队的全部资源,如果不能从龙国拿到实质性的资金援助,后续的研发资金可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位了。
“奥列格,你还是太年轻了。”
他说著將酒杯放回桌面,发出一声清脆的“咔噠”声。
“龙国人看似热情好客,实则精明得很,能够得到我们的技术,就能节约时间。”
“丑国六代航发的报导一出来,他们肯定急了。”
“第六代自適应变循环发动机的技术,不是谁都能够拥有的。”
“现在开条件的是我们。”
酒饱饭足的古特涅夫和奥列格休息了一天之后,才见到了袁建峰、周宇等人。
本来这种谈判不用周宇参与,可第六代自適应变循环发动机技术的吸引力实在太大,
周宇还是跟了过来。
孙院士觉得让周宇了解下也好,就让他跟著过来了。
不过这一次,孙院士特別叮嘱周宇,儘量別说话,一切交由袁建峰等人来就好。
袁建峰看了一眼对面一脸微笑的古特涅夫,故意不太满意地翻著对方给的资料,
说:“古特涅夫先生,这资料上显示的是你们要研发第六代自適应变循环发动机?”
“六代自適应变循环发动机,通常会运用选择阀、变几何低压涡轮以及可变面积后涵道引射器等具备变几何特性的结构。”
“这些可以对发动机的总增压比和等效涵道比进行大幅度的调节,让发动机达成最大速度在4马赫的飞行状態。”
“其实和丑国的研究方向很相似,你们在这方面有什么优势吗?”
“贵方的理解没错,但传统变循环发动机的核心痛点,气动稳定性与热管理效率的矛盾,我们通过独特的三涵道动態分流技术解决了。”
“常规设计中,涵道比调节会破坏激波系稳定性,而我们的第三涵道採用环形柵格控制,能在数秒內完成重构,跨音速段的推力损失降低至3%以內。”
袁建峰捕捉到关键点,追问道:“动態分流必然伴隨气动负荷剧变,叶片系统的可靠性如何保障?”
古特涅夫在笔记本电脑上操作了下,然后调出了全息模型:“这是我们专利的蜂窝状蜂窝结构叶,通过在叶身植入微米级蜂窝单元,形成分布式应力缓衝网络。”
动画显示叶片在极端工况下仍保持应力均匀分布。
“数据证明,在8倍音速气流衝击下,叶片寿命达到传统设计的8.7倍。”
“在4马赫持续巡航状態下,你们的燃油效率能维持多少?”
古特涅夫按下回车键,屏幕上跃出一组红色数据:“在3.2-4马赫区间,比油耗仅0.38kg/kn·s,比f135提升27%。”
但他隨即补充,“这需要配套的新型燃料体系支持。”
“油耗这么少?”
“不错,这正是我们引|以为傲的地方。”
“你放心,我们的发动机性能绝对可靠,无论是动力还是稳定性,都不会比丑国人的差。”
“论造发动机,我们是专业的!”
“那我们如果要造对应的战机,在设计时,是否需要適配你们的发动机?”
“那是当然,本次的发动机和以往型號完全不同。”古特涅夫竖起三根手指,“从燃油系统到进排气布局,甚至机身气动外形都需要重新设计。”
此言一出,会议室气氛骤然凝重。
孙院士眯起眼睛:“古特涅夫先生,这是否意味著贵方不仅要出售发动机,还要介入我们的战机设计?”
古特涅夫轻笑一声:“您多虑了,我们只是提供技术参数建议一一比如建议將进气道设计成可变弯度结构,这样可以———”
他突然调出一组风洞实验数据,说:“在4马赫时提高进气效率18%。”
“如果你们不想我们参与战机设计也行,这种情况下,发动机如果出现了问题,那请不要说是我方的责任了。”
此时,在场的龙国人表情都发生细微的变动。
他们本以为,这群大毛跑过来,是给他们谈发动机技术合作的,现在看来,事情没那么简单。
袁建峰率先打破沉默:“古特涅夫先生,你的言下之意是,如果战机设计不按照你们的要求改,后续发动机出了问题是我们的责任了?”
古特涅夫摊开双手,脸上依旧掛著微笑:“袁工,这只是技术风险的客观陈述,就像我们也不会要求你们为我们的设计失误负责一样。”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说:“况且,我们提供的技术参数,都是经过严格验证的。”
古特涅夫之所以敢这么说话,原因就在於他篤定龙国现在没有选择。
丑国的六代航发恐怖数值的重压之下,鸥洲等国的研究员早就慌了,他就不信龙国人能稳得住。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
袁建峰眯著眼,手指轻轻敲击著桌面,没有立刻回应,他知道,现在不是衝动的时候,他得想好如何反击。
周宇总觉得不对劲,他看著周围人都不说话,和古特涅夫似笑非笑的得意表情,忍不住开口了:“古特涅夫先生,我注意到你刚才提到的严格验证,不知道具体是在什么条件下完成的?”
周宇语气平静,但眼神犀利。
“古特涅夫先生,我们注意到,你提供的数据都是单一工况下的理想值。”他翻开古特涅夫提供的资料,在一份对比图表页面上停了下来。
“如果考虑实际战场环境,比如高海拔、高机动、长时间超音速巡航,这个推重比还能保持多少?”
古特涅夫看了一眼资料上的数值,犹豫了起来:“这个—这个不是我算出来的,你如果想知道,可以问下我们的技术人员。”
“不,我只想知道,你们到底有没有进行过相关的实验?”
“当然有,但目前航发研究工作还在进行中,所以有些数据我们没有拿到最新的。”
袁建峰等人听后心里不是滋味。
你丫的不是最新数据跟我们谈什么?
谁知道你这数据到了最后是真的还是假的?
袁建峰皱著眉头,率先开口道:“古特涅夫先生,没有最新的数据,那你们拿什么来保证发动机性能的可靠性?我们龙国对於航发技术的严谨性要求极高,可不能拿不確定的数据来冒险。”
“袁工,我们现在还不是合作关係,我当然不能拿最新的数据给你,但你放心,只要我们合作了,我们的所有数据和信息,都会同步给你们。”
“你们要相信我们的技术。”
“我们的发动机和你们的战机搭配起来,绝对能擦出不一样的火。”
火?
爱情的火都说灭就灭,这能擦出多大火?
真是服了这个老六。
一个劲吹嘘他们发动机技术好,又不给实际的证明,把他们当冤大头吗?
周宇可不会给他喘息的机会,步步紧逼:“我们的战机设计强调超机动性和高隱身性能,对发动机的响应速度、推力矢量控制以及燃油效率都有严苛要求,贵方发动机如何在这些方面满足我们的需求?”
古特涅夫眼神闪烁:“这正是我们需要合作的原因啊!我们的发动机有独特的调节机构,可以与先进战机完美匹配。”
“优势在哪里?“周宇穷追不捨,“是比rd-33更高的推重比?还是比f110更低的油耗?或者说..:“他故意拖长音调,“你们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航发界的涡轮叶片寿命问题?”
古特涅夫脸色一变,隨即很快就镇定下来了。
航空材料研发的投入有限,他们在这上面取得成就仅限於鈦合金。
而龙国在鈦合金上面的研发,也並没有比他们差多少。
他们有bt23,龙国是tc-21,而真正有难度的是丑国的ti-62222s。
“你们如果对材料有要求的话,我建议你们可以使用丑国的材料。”
“你们不方便购买的话,我倒可以提供渠道。”
“非常感谢您的提议,我们会好好考虑的。”
古特涅夫很满意袁建峰的態度,在他看来,这笔订单十有八九,要成了!
等古特涅夫一行人离开会议室后,袁建峰將资料重重合上。
啪!
“如果有可能,我是真不想跟这些人合作。”
“袁工,那我们为何不自己进行研发?”
“和古特涅夫的谈判短时间內没法定下来,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自己搞研发。”
“他们的方向是自適应变循环发动机,我们的方向是超燃衝压发动机,两者其实不衝突。”
“万一我们的研发会出不一样的结果呢?”
周宇得找给自己找点上场的机会。
机会都是爭取来的,他可不能看著大毛坑他们的钱!
袁建峰连连点头,確实如此,两者之间並不衝突。
分別是两个方向,就算超燃衝压发动机项目失败了,也能积累点经验。
不对啊,我怎么被周宇给说动了?
缓过劲来的袁建峰突然察觉到了不对,怎么想法不自觉地就跟著周宇走了?
袁建峰等周宇离开后,特地问了孙院士:“咳,孙院士,周宇这人底子乾净吗?”
孙院土乐了,说:“袁工,您这是什么话啊,我就没见过比小周这孩子更乾净的底子了,天天待在实验室,连国外都没有去过,不抽菸不喝酒,你怀疑他什么?”
“那有没有可能,周宇会催眠或者其他什么?”
“袁工,你是不是乱七八糟的小说看多了?”
袁建峰鬆了一口气。
看来是他想多了。
不得不感嘆,幸好这小子是我们的人!
否则,凭藉周宇的能力,岂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说服別人,把別人往沟里带?
科研界,其实没那么风平浪静,在这里,你可以见识到各种离谱的干扰手段。
有些人会想方设法故意拖时间扯后腿,拖到你放弃研究是最好的,实在不行,就找个企业项目,美名其日给你赚外快的机会,然后来带偏你的研究方向,消耗你的时间、精力和经费。
更有甚者,会使出美人计或者美男计。
总之,用尽手段不会让你走到正轨上。
有上面层层把关,周宇当然不可能是这种人,否则他根本不用去突破硅晶体的相关技术。
超燃衝压发动机,如果真能造出来,那真的是蓝星独一份的存在了!
这可关係到他们是否要和大毛合作。
不知道为什么,袁建峰这次並不希望当大毛的冤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