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学姐把你放心里,你把学姐踹沟里!(4k)
卫宏和袁建峰一脸喜气,超燃衝压发动机的研发工作现在可以顺利继续下去了,再加上自適应变循环发动机,他们可以保证两个方向同时发展。
还有和古特涅夫合作的必要吗?
“卫总,这事我们做不了主,我建议两手抓,一方面,我们继续研发,另一方面,我们和古特涅夫先聊著,看是否能得到更多的信息。”
“这样我们才好做出抉择。”
“六代机到底使用什么航发,现在还未知。”
航发关乎著六代机的设计,六代机追求的是更高的速度、更远的航程和更强的隱身性能,而这些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於航发的类型。
比如传统涡扇发动机的尾喷口温度高达上千度,在红外探测器上就像黑夜中的灯泡,
而超燃衝压发动机的燃烧室温度更高,如果没有有效的红外抑制技术,那就跟举著灯牌说“我在这”一样。
所以航发方向不確定,盛飞和川飞都没法开工。
“卫总,古特涅夫那边我们得想办法聊著,今天都没有和他们见面,我怕他们会多想。”
“嗯,那你先聊著,记住,咱们態度一定要好。”
“好。”
怎么才算態度好呢?
袁建峰眼晴一转,想到了一个办法。
第二天中午,古特涅夫收到了袁建峰的邀请,中午一起吃饭。
古特涅夫一看到桌上的东西,愣住了。
“大中午就喝茅台吗?”
“古特涅夫先生,我知道你爱喝酒,所以特別为你准备的,別拘谨。”
“来,咱们先干一杯。”
袁建峰带来的人先说话了,率先一口將酒闷了下去。
古特涅夫和奥列格天生就爱酒,不甘示弱,也仰头一口喝了。
袁建峰见到这场景十分满意。
他特地找了一个能喝酒的人过来,今天看能不能套出古特涅夫的合作底线。
三巡过后,古特涅夫已经有些上头了,但奥列格还能勉强支撑,他酒量比古特涅夫稍强一些。
“袁先生,你对我们的发动机还有什么疑虑吗?”奥列格醉意朦朧地问,他隱约觉得袁建峰请他们吃饭,绝对不是单纯喝酒这么简单。
“確实是有的,你知道我们对这块並不熟悉,所以很多內容都需要请教你们。”袁建峰一看机会来了,当即顺水推舟,问了起来。
“比如,自適应变循环发动机有没有什么特別的优势,为什么丑国会研究它们,而不是研究超燃衝压发动机?”
“自適应变循环发动机確实是个有趣的话题。”奥列格揉了揉太阳穴,努力保持清醒,他知道袁建峰醉翁之意不在酒,但对方问得滴水不漏,竟让他无法直接迴避。
“其实从学术角度讲,两种发动机各有优势,”他抿了口酒,缓缓道来,“超燃衝压发动机的优势在於高速性能,尤其在5马赫以上时推力强劲,但它的致命缺点是工作时间短,热负荷高,难以持续作战。”
袁建峰故作恍然状,但话题一转突然直击要害:“五国六代机把自適应变循环发动机作为首选,这是否说明自適应变循环发动机没有这类问题?”
奥列格的眼神闪烁了一下,显然袁建峰的问题触及了核心。
他放下酒杯,身体微微前倾,似乎想让自己的话听起来更清晰一些,
“袁先生,你这个问题很敏锐。”奥列格斟酌著词句,“选择哪种发动机,取决於飞机的作战需求和设计。”
“超燃衝压发动机確实在极速上有优势,但正如我说的,它的適用范围相对有限,技术难以突破。”
他停顿了一下,组织了一下思绪,继续说道:“自適应变循环发动机,它的“自適应』和『变循环』才是关键。”
“它可以在不同的飞行状態下,比如起飞、亚音速巡航、超音速加速甚至高速飞行时,改变自身的工作模式,优化性能。”
“这意味著它能提供更宽广的速度包线,从低速到高速都能保持较高的效率和推力。”
“至於你说的『没有这类问题”,”奥列格苦笑了一下。
“任何先进技术都有挑战,自適应变循环发动机的复杂性极高,控制系统、材料技术、结构设计每一个环节都是巨大的难题。”
“它试图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內都做到优秀,这本身就需要克服很多技术障碍,包括热管理和长时间工作的可靠性。”
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似乎想借酒劲把话说得更透彻一些:“丑国选择它,应该是看中了它在未来空战中提供的灵活性和多任务能力。”
“一架六代机,它可能需要长时间巡航,也需要快速突防,甚至在某些阶段进行高速拦截,自適应变循环发动机理论上能更好地满足这些多样化的需求。”
“但这並不代表它没有技术风险,或者说它已经完全解决了所有问题,它只是在权衡各种因素后,被认为是最適合未来高端战斗机的选择方向。”
奥列格的回答既解释了自適应变循环发动机的优势,也巧妙地迴避了直接承认它“没有问题”,而是强调了其复杂性和挑战,袁建峰听得十分认真,他知道奥列格已经透露了不少有价值的信息。
总结起来,就是他们没有突破超燃衝压发动机的技术。
而且,丑国也没有突破。
奥列格提到丑国选择自適应变循环发动机是权衡各种因素后的结果,並承认其存在技术风险和没有完全解决所有问题,这进一步印证了在超高速、长时间工作的衝压发动机领域,即使是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也尚未取得决定性的突破。
也就是说,你们没有的,我们有!
袁建峰一想到这里,暗暗激动了起来。
如果超燃衝压发动机能够顺利研发出来,龙国在航空这块势必会走上领先的地位!
他们的人是为了技术领先而埋头苦干吗?
不,他们是要守卫这片天空,是天空下辽阔的土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
“要我说,现在研发超燃衝压发动机的人,就是傻子!”
“他们以为凭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就能在超燃衝压领域取得突破?简直是痴人说梦!”
奥列格的声音带著一丝嘲讽:“丑国那样强大的工业基础,投入了无数资源,最终选择的也是更为稳妥的自適应变循环发动机。”
“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超燃衝压,那就是一个巨大的、充满陷阱的泥潭,投入越多,陷得越深!”
“袁先生,我希望你们不会这么傻。”
袁建峰带来的人十分有眼力见,听到这句话立刻端看酒杯就找奥列格喝酒去了。
一个小时后,古特涅夫和奥列格都喝趴下了。
袁建峰看著两人,低声说:“这个傻子,我们当定了。”
另一边,周宇在马振邦的实验室里面忙碌了起来。
“你说这个周宇真的是个天才,这才刚才多久,整个实验室就跟他家里一样熟悉。”
“安琪,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天才记忆力、理解能力都超出常人。”
“他甚至能记住所有仪器的型號、参数,以及摆放的位置,简直就像是把整个实验室都印在了脑子里一样。”小唐一边看著周宇有条不紊地整理著各种实验器材,一边喷喷称奇。
最初对周宇的不满,现在已经变成了由衷的佩服。
安琪之前看著周宇做实验,以为周宇是来装13的,结果出乎了她的意料。
周宇直接把他们组上遇到的问题解决了。
原来,真正的实力是如此的润物细无声!
这么优秀的学弟,真是少见。
看他那么瘦弱的样子,有机会真要给他补补身体才行。
小唐这边看著周宇停下了手上的动作,眉头皱了起来,下意识走了过去。
“周宇,怎么了,需要我帮忙吗?”
周宇头也没抬,目光专注地盯著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快速地调整著几个阀门和旋钮。
“我在模擬超燃衝压发动机在特定高马赫数下的燃烧情况,主要是想验证一下之前建立的一个关键燃烧模型。”
“这个模型有什么问题吗?”小唐好奇地问道,
要知道周宇所说的模型都是由他们建立的,根本不会出问题才对。
周宇操作完毕,这才直起身,眉头微微皱起,指著屏幕上的一条曲线说道:“你看这条温度曲线,按照之前的理论推导和数值模擬,在这个特定的当量比和总温条件下。”
“火焰筒內的温度应该呈现一个相对平稳的上升趋势,並且在某个区域达到峰值。”
“但是,实际的实验数据却显示,温度在快速上升之后,出现了一个明显的骤降,然后才缓慢回升。”
“骤降?”小唐凑近屏幕仔细观察著那条异常的曲线,脸上露出了疑惑的神色,“这確实不太正常,会不会是传感器出了问题?”
周宇摇了摇头,语气肯定地说道:“我已经检查过所有的传感器,数据是实时的,而且我重复做了几次实验,都出现了类似的现象,这说明,模型可能在描述这个特定工况下的燃烧过程时存在偏差。”
偏差?
那就是错误的了?
小唐扭头叫来了安琪,说:“安琪,你过来一下,看这里,周宇说这里的模型在描述这个特定工况下的燃烧过程时可能存在偏差。”
“偏差?周宇,你確定吗?这个燃烧模型是我们小组了近五个月的时间,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进行了无数次数值模擬和初步实验验证才建立起来的。”
你才来多久,就说它存在偏差,有没有搞错?
当然,安琪没说这句话。
她还是希望在周宇面前保持个好的形象。
但不急是不可能的,她最近参与了马振邦编写的专业书,里面有一章的內容是由她来负责。
如果真是错的,那她就要去重写稿子了!
而且这几个月的研究全部都要重来一遍!
真是学姐把你放心里,你把学姐端沟里!
安琪莫名紧张了起来,语气中还是带著维护自己成果的坚持:“仅仅凭几次实验就断定模型存在偏差,是不是有些草率了?有没有可能是实验条件控制不够精確,或者某些环境因素的干扰导致的?”
周宇理解安琪的反应,毕竟模型是她和她的小组辛勤工作的结晶。
他耐心地解释道:“安琪,我明白这个模型对你们的重要性,我也仔细分析了实验过程,排除了传感器故障和环境干扰的可能性。”
“你看,这几次重复实验中,温度骤降出现的时机和幅度都非常相似,这不太像是隨机误差导致的。”
他指著屏幕上的数值模擬结果和实验数据的对比图:“而且,数值模擬预测的是一个相对稳定的高温区,与我们实际测到的数据存在明显的差异。”
“这种系统性的偏差,很可能指向模型在描述某些关键物理化学过程上的不足。”
安琪仍然有些难以接受,她仔细审视著屏幕上的曲线,试图找出实验上的漏洞:“但是,我们的数值模擬是基於当前最先进的燃烧理论和大量的实验数据支撑的,我们考虑了湍流、化学反应动力学、传热等各种因素,应该不会出现如此明显的偏差。”
“理论模型总是在不断完善的。”周宇平没有激动,他反而耐心地说了起来。
“尤其是在超燃衝压这种极端条件下,很多我们认为已经理解透彻的物理化学过程,
可能会展现出新的特性。”
“模型或许在某些简化假设上存在不足,或者忽略了某些关键的中间反应路径,实验数据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標准,现在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不符,那就需要认真思考模型可能存在的问题。”
“我注意到,我们的模型在描述燃料在高马赫数气流下的快速雾化和蒸发过程时,可能过於理想化了。”
“实际情况中,燃料的雾化可能不够充分,导致局部油气混合不均匀,这会极大地影响燃烧的稳定性。”
“另外,模型中对於某些高温中间產物的生成和分解速率的考虑可能不够精確,这些中间產物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可能会吸收大量的能量,导致温度的骤降。”
“所以周宇你的意思是”小唐问道。
周宇看了一眼脸色苍白的安琪,说:“模型是——错的。”
卫宏和袁建峰一脸喜气,超燃衝压发动机的研发工作现在可以顺利继续下去了,再加上自適应变循环发动机,他们可以保证两个方向同时发展。
还有和古特涅夫合作的必要吗?
“卫总,这事我们做不了主,我建议两手抓,一方面,我们继续研发,另一方面,我们和古特涅夫先聊著,看是否能得到更多的信息。”
“这样我们才好做出抉择。”
“六代机到底使用什么航发,现在还未知。”
航发关乎著六代机的设计,六代机追求的是更高的速度、更远的航程和更强的隱身性能,而这些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於航发的类型。
比如传统涡扇发动机的尾喷口温度高达上千度,在红外探测器上就像黑夜中的灯泡,
而超燃衝压发动机的燃烧室温度更高,如果没有有效的红外抑制技术,那就跟举著灯牌说“我在这”一样。
所以航发方向不確定,盛飞和川飞都没法开工。
“卫总,古特涅夫那边我们得想办法聊著,今天都没有和他们见面,我怕他们会多想。”
“嗯,那你先聊著,记住,咱们態度一定要好。”
“好。”
怎么才算態度好呢?
袁建峰眼晴一转,想到了一个办法。
第二天中午,古特涅夫收到了袁建峰的邀请,中午一起吃饭。
古特涅夫一看到桌上的东西,愣住了。
“大中午就喝茅台吗?”
“古特涅夫先生,我知道你爱喝酒,所以特別为你准备的,別拘谨。”
“来,咱们先干一杯。”
袁建峰带来的人先说话了,率先一口將酒闷了下去。
古特涅夫和奥列格天生就爱酒,不甘示弱,也仰头一口喝了。
袁建峰见到这场景十分满意。
他特地找了一个能喝酒的人过来,今天看能不能套出古特涅夫的合作底线。
三巡过后,古特涅夫已经有些上头了,但奥列格还能勉强支撑,他酒量比古特涅夫稍强一些。
“袁先生,你对我们的发动机还有什么疑虑吗?”奥列格醉意朦朧地问,他隱约觉得袁建峰请他们吃饭,绝对不是单纯喝酒这么简单。
“確实是有的,你知道我们对这块並不熟悉,所以很多內容都需要请教你们。”袁建峰一看机会来了,当即顺水推舟,问了起来。
“比如,自適应变循环发动机有没有什么特別的优势,为什么丑国会研究它们,而不是研究超燃衝压发动机?”
“自適应变循环发动机確实是个有趣的话题。”奥列格揉了揉太阳穴,努力保持清醒,他知道袁建峰醉翁之意不在酒,但对方问得滴水不漏,竟让他无法直接迴避。
“其实从学术角度讲,两种发动机各有优势,”他抿了口酒,缓缓道来,“超燃衝压发动机的优势在於高速性能,尤其在5马赫以上时推力强劲,但它的致命缺点是工作时间短,热负荷高,难以持续作战。”
袁建峰故作恍然状,但话题一转突然直击要害:“五国六代机把自適应变循环发动机作为首选,这是否说明自適应变循环发动机没有这类问题?”
奥列格的眼神闪烁了一下,显然袁建峰的问题触及了核心。
他放下酒杯,身体微微前倾,似乎想让自己的话听起来更清晰一些,
“袁先生,你这个问题很敏锐。”奥列格斟酌著词句,“选择哪种发动机,取决於飞机的作战需求和设计。”
“超燃衝压发动机確实在极速上有优势,但正如我说的,它的適用范围相对有限,技术难以突破。”
他停顿了一下,组织了一下思绪,继续说道:“自適应变循环发动机,它的“自適应』和『变循环』才是关键。”
“它可以在不同的飞行状態下,比如起飞、亚音速巡航、超音速加速甚至高速飞行时,改变自身的工作模式,优化性能。”
“这意味著它能提供更宽广的速度包线,从低速到高速都能保持较高的效率和推力。”
“至於你说的『没有这类问题”,”奥列格苦笑了一下。
“任何先进技术都有挑战,自適应变循环发动机的复杂性极高,控制系统、材料技术、结构设计每一个环节都是巨大的难题。”
“它试图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內都做到优秀,这本身就需要克服很多技术障碍,包括热管理和长时间工作的可靠性。”
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似乎想借酒劲把话说得更透彻一些:“丑国选择它,应该是看中了它在未来空战中提供的灵活性和多任务能力。”
“一架六代机,它可能需要长时间巡航,也需要快速突防,甚至在某些阶段进行高速拦截,自適应变循环发动机理论上能更好地满足这些多样化的需求。”
“但这並不代表它没有技术风险,或者说它已经完全解决了所有问题,它只是在权衡各种因素后,被认为是最適合未来高端战斗机的选择方向。”
奥列格的回答既解释了自適应变循环发动机的优势,也巧妙地迴避了直接承认它“没有问题”,而是强调了其复杂性和挑战,袁建峰听得十分认真,他知道奥列格已经透露了不少有价值的信息。
总结起来,就是他们没有突破超燃衝压发动机的技术。
而且,丑国也没有突破。
奥列格提到丑国选择自適应变循环发动机是权衡各种因素后的结果,並承认其存在技术风险和没有完全解决所有问题,这进一步印证了在超高速、长时间工作的衝压发动机领域,即使是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也尚未取得决定性的突破。
也就是说,你们没有的,我们有!
袁建峰一想到这里,暗暗激动了起来。
如果超燃衝压发动机能够顺利研发出来,龙国在航空这块势必会走上领先的地位!
他们的人是为了技术领先而埋头苦干吗?
不,他们是要守卫这片天空,是天空下辽阔的土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
“要我说,现在研发超燃衝压发动机的人,就是傻子!”
“他们以为凭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就能在超燃衝压领域取得突破?简直是痴人说梦!”
奥列格的声音带著一丝嘲讽:“丑国那样强大的工业基础,投入了无数资源,最终选择的也是更为稳妥的自適应变循环发动机。”
“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超燃衝压,那就是一个巨大的、充满陷阱的泥潭,投入越多,陷得越深!”
“袁先生,我希望你们不会这么傻。”
袁建峰带来的人十分有眼力见,听到这句话立刻端看酒杯就找奥列格喝酒去了。
一个小时后,古特涅夫和奥列格都喝趴下了。
袁建峰看著两人,低声说:“这个傻子,我们当定了。”
另一边,周宇在马振邦的实验室里面忙碌了起来。
“你说这个周宇真的是个天才,这才刚才多久,整个实验室就跟他家里一样熟悉。”
“安琪,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天才记忆力、理解能力都超出常人。”
“他甚至能记住所有仪器的型號、参数,以及摆放的位置,简直就像是把整个实验室都印在了脑子里一样。”小唐一边看著周宇有条不紊地整理著各种实验器材,一边喷喷称奇。
最初对周宇的不满,现在已经变成了由衷的佩服。
安琪之前看著周宇做实验,以为周宇是来装13的,结果出乎了她的意料。
周宇直接把他们组上遇到的问题解决了。
原来,真正的实力是如此的润物细无声!
这么优秀的学弟,真是少见。
看他那么瘦弱的样子,有机会真要给他补补身体才行。
小唐这边看著周宇停下了手上的动作,眉头皱了起来,下意识走了过去。
“周宇,怎么了,需要我帮忙吗?”
周宇头也没抬,目光专注地盯著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快速地调整著几个阀门和旋钮。
“我在模擬超燃衝压发动机在特定高马赫数下的燃烧情况,主要是想验证一下之前建立的一个关键燃烧模型。”
“这个模型有什么问题吗?”小唐好奇地问道,
要知道周宇所说的模型都是由他们建立的,根本不会出问题才对。
周宇操作完毕,这才直起身,眉头微微皱起,指著屏幕上的一条曲线说道:“你看这条温度曲线,按照之前的理论推导和数值模擬,在这个特定的当量比和总温条件下。”
“火焰筒內的温度应该呈现一个相对平稳的上升趋势,並且在某个区域达到峰值。”
“但是,实际的实验数据却显示,温度在快速上升之后,出现了一个明显的骤降,然后才缓慢回升。”
“骤降?”小唐凑近屏幕仔细观察著那条异常的曲线,脸上露出了疑惑的神色,“这確实不太正常,会不会是传感器出了问题?”
周宇摇了摇头,语气肯定地说道:“我已经检查过所有的传感器,数据是实时的,而且我重复做了几次实验,都出现了类似的现象,这说明,模型可能在描述这个特定工况下的燃烧过程时存在偏差。”
偏差?
那就是错误的了?
小唐扭头叫来了安琪,说:“安琪,你过来一下,看这里,周宇说这里的模型在描述这个特定工况下的燃烧过程时可能存在偏差。”
“偏差?周宇,你確定吗?这个燃烧模型是我们小组了近五个月的时间,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进行了无数次数值模擬和初步实验验证才建立起来的。”
你才来多久,就说它存在偏差,有没有搞错?
当然,安琪没说这句话。
她还是希望在周宇面前保持个好的形象。
但不急是不可能的,她最近参与了马振邦编写的专业书,里面有一章的內容是由她来负责。
如果真是错的,那她就要去重写稿子了!
而且这几个月的研究全部都要重来一遍!
真是学姐把你放心里,你把学姐端沟里!
安琪莫名紧张了起来,语气中还是带著维护自己成果的坚持:“仅仅凭几次实验就断定模型存在偏差,是不是有些草率了?有没有可能是实验条件控制不够精確,或者某些环境因素的干扰导致的?”
周宇理解安琪的反应,毕竟模型是她和她的小组辛勤工作的结晶。
他耐心地解释道:“安琪,我明白这个模型对你们的重要性,我也仔细分析了实验过程,排除了传感器故障和环境干扰的可能性。”
“你看,这几次重复实验中,温度骤降出现的时机和幅度都非常相似,这不太像是隨机误差导致的。”
他指著屏幕上的数值模擬结果和实验数据的对比图:“而且,数值模擬预测的是一个相对稳定的高温区,与我们实际测到的数据存在明显的差异。”
“这种系统性的偏差,很可能指向模型在描述某些关键物理化学过程上的不足。”
安琪仍然有些难以接受,她仔细审视著屏幕上的曲线,试图找出实验上的漏洞:“但是,我们的数值模擬是基於当前最先进的燃烧理论和大量的实验数据支撑的,我们考虑了湍流、化学反应动力学、传热等各种因素,应该不会出现如此明显的偏差。”
“理论模型总是在不断完善的。”周宇平没有激动,他反而耐心地说了起来。
“尤其是在超燃衝压这种极端条件下,很多我们认为已经理解透彻的物理化学过程,
可能会展现出新的特性。”
“模型或许在某些简化假设上存在不足,或者忽略了某些关键的中间反应路径,实验数据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標准,现在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不符,那就需要认真思考模型可能存在的问题。”
“我注意到,我们的模型在描述燃料在高马赫数气流下的快速雾化和蒸发过程时,可能过於理想化了。”
“实际情况中,燃料的雾化可能不够充分,导致局部油气混合不均匀,这会极大地影响燃烧的稳定性。”
“另外,模型中对於某些高温中间產物的生成和分解速率的考虑可能不够精確,这些中间產物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可能会吸收大量的能量,导致温度的骤降。”
“所以周宇你的意思是”小唐问道。
周宇看了一眼脸色苍白的安琪,说:“模型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