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否则这医学界,没法混下去了!(7.4k)
“目前实验暂定是在协和。”
“验证技术的专家们会前往协和准备实验。”
周宇愣了一下,问道:“协和的医生会参与吗?”
“不会,这次是协和医院主动提供的场地。”
周宇没说话,因为协和能够主动提供场地,看中的是脑机接口这次实验產生的影响。
协和医院,作为国內顶级的医疗机构,其声誉和地位举足轻重。
一旦这次实验成功了,脑机接口这个词估计就要和协和医院绑定了,成为其在神经外科领域乃至全球医学界的一张崭新名片。
这將极大地提升协和医院的国际影响力,吸引全球的目光和顶尖人才。
不过,这也无可厚非。
在巨大的荣誉和潜在的医学革命面前,任何一家顶尖医院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只要不出么蛾子就行。
他確实挺相信协和专业素养和临床经验的。
“实验对象呢?”
“目前初筛出来,符合条件的有两位。”
“一位是你弟弟周翔。”
“他怎么会—”
周宇愣住了。
他一直在为弟弟的未来努力,却没想到弟弟会以这种方式,以如此巨大的勇气,来回应他的付出。
“周宇,你弟弟的情况特殊,我们不能让他冒这个险。”
“任何一项新技术,都需要小白鼠—-但是,如果这个小白鼠是你的亲弟弟,这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压力,我们无法保证100%的成功。”
虽说脑机接口技术由周宇提供,但实际操作人却是其他医生,卫宏担心一旦出现问题,事件会朝看他们无法控制的方向走。
最让卫宏头疼的是伦理问题,
让周宇这样顶尖人物的亲弟弟作为首例高风险人体试验的志愿者,这本身就是巨大的伦理挑战。
即便周翔和其母亲是完全自愿,外界也难免会质疑是否存在特殊压力或人情绑架。
手术出现任何偏差,哪怕只是微小的併发症,舆论的狂潮都可能瞬间將周宇、將整个脑机接口项目,甚至將国家声誉淹没。
这將被国际社会解读为拿亲属做实验,甚至可能被丑国等竞爭对手抓住把柄,进行恶意攻击和抹黑。
丑国人到时候估计会给周宇明星一样的待遇。
头版头条。
当然全是黑周宇的。
人脑的复杂性远超目前任何计算机模擬,虽说小苔蘚可以进行辅助,但每一个患者的基因、生理状况、病程发展,都存在著微小的、不可预测的个体差异。
即便是90%以上的成功率,也意味著仍有不到10%的失败可能。
而对於周翔,这个唯一的患者来说,这10%就是100%的风险,这种黑箱式的生物不確定性,是卫宏无法完全掌控的。
卫宏深知周宇身上背负著巨大的科研使命,但他同时也是一个兄长。
让亲弟弟承担如此巨大的风险,无论结果如何,都將给周宇带来难以想像的心理压力。
成功固然好,一旦失败,这种愧疚和自责,可能会彻底摧毁这位天才科学家的意志和创造力。
这是卫宏最不愿看到的结果。
“如果周翔愿意的话,那就答应他吧。”
周宇出乎意料地没有反驳。
卫宏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忍不住脱口说:“周宇,你—-你真的考虑清楚了吗?”
“我之所以能够给出超过90%的治癒率,是因为小苔蘚的模擬並非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数据分析,它已经能够深入到神经元层面的生物物理、生化反应,对周翔的大脑进行厘米级、毫米级、甚至微米级的精准建模。”
“模擬出各种可能的病变区域、神经损伤程度,以及最微小的个体差异。”
“这都依託了我们自前的超算能力。”
这两年周宇忙得昏天暗地,超算项目组的人也不敢閒著,在关键处理器断供的情况下,硬看头皮在处理器这条路上闯了出来。
为了不让外界知道他们的超算实力,现在超算项目组的人根本没有对外透露半分。
但根本离不开超算的周宇心知肚明,为了让小苔蘚提高运算速度,周宇让小苔蘚调用了天河超算计算机。
这意味著,在手术过程中,周宇的团队能够获得毫秒级延迟的超高精度神经元数据分析。
“如果连我自己的弟弟的手术,我都没有信心,那你们又如何说服萨勒曼殿下?又如何向全世界证明我们的技术?”
“如果这项技术真的能够实现治癒,那么,第一个受益者,就应该是我龙国的普通百姓,我弟弟,他不是什么特例,他是一个代表,一个能让所有患者看到希望的代表!”
卫宏看著周宇,心中百感交集,这个年轻人,不仅仅是天才,更有著常人难以企及的胆识和担当。
卫宏干分感动,但还是否定了周宇的提议。
“这里还有一个符合要求的志愿者,我认为你应该了解下他的情况。”
“他什么情况?”
“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最好我们去看一下。”
周宇没有拒绝。
看望志愿者的时间定在了两天后。
周宇当天下午,他去科技中心与验证技术的专家开组会时,曾季良和谢静两人来找卫宏商议合作的事了。
卫宏接过对方递过来的报告,询问道:“你们是说,你们在脑机接口技术上取得了成果,目前想和周宇同志合作?”
“没错卫总,这段时间我们通过实验,发现在神经反馈机制上,取得了惊人的突破!”
“我们利用最新的高精度磁共振脑成像技术,结合我们团队在癲癇病灶定位上的多年临床经验,发现一种多模態神经信號融合理论,能够比传统方法更精准地捕捉和解析大脑的异常放电信號,甚至能够识別出一些早期、微弱的癲癇前兆!”
卫宏捕捉到了关键点。
“你们发现了一种多模態神经信號融合理论,这是你们新的发现吗?”
曾季良连忙摆手说道:“这等前沿的技术,如果是我发现的,那我也不至於这么久都没有突破。”
“这是我国一位大牛提供的资料,我们本想验证这份技术资料的真实性,没想到,当我们按照资料中描述的方法,逐步进行微观模擬、细胞培养实验,以及初步的动物模型验证时,我们才发现,这份资料里的每一步,都是真真正正可行的!”
“卫总,您可能无法想像,仅仅是文档中提到的神经信號去噪算法,就能让我们的脑电信號图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那些过去被视为噪声的信息,竟然是重要的病理线索!”
“特別是在癲癇病灶的微观定位和异常放电的早期识別上,结合我们的高精度成像技术,能够提供比传统方法清晰度高出数个数量级的诊断信息!”
“还有它提出的生物材料自適应融合技术,在体外细胞培养中,我们观察到细胞与材料的融合度极高,几乎没有排斥反应!”
“周宇同志擅长的是人工智慧等领域,对於生物以及医学,他需要有人的帮助。”
“我相信,周宇同志一定会很需要这些前沿的技术!”
“只要我们合作,龙国的脑机技术一定会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卫宏突然感觉曾季良所说的技术很熟悉,他好像在哪儿听说过。
“你说的这位大牛,是哪位大牛?”
“能不能提供下名字?”
“这个我们不知道我当时是在保密技术后台看到的资料,具体是哪位大牛写的,
我们看不到名字。”
卫宏沉默了几秒后,打开笔记本电脑,然后递了过去,说:“你能把那篇资料找出来吗?”
曾季良点头,当即就开始在笔记本电脑上操作起来。
很快,他找到了那份他视若至宝的资料。
“卫总,就是这篇。”
卫宏一看到屏幕上的显示,哭笑不得了起来。
“卫总,怎么了?”不明就里的曾季良见到对方的表情,一头雾水。
“你確定你们就是按照这份资料上的技术来做的实验,对吧?”
“对,肯定加確定。”
卫宏正色道:“你看的这篇资料—作者就是周宇。”
曾季良教授的笑容凝固在脸上。他的瞳孔骤然放大,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荒谬言论。
他猛地低头看向电脑屏幕,又抬起头看向卫宏,再看向屏幕,如此反覆几次,脸色从潮红变成了煞白,再变成了震惊到极点呆滯。
“周宇?!”
“这这怎么可能?!这篇资料的深度和广度,別说是一个年轻人,就算是我们这个领域的资深院士,也未必能达到!他———他怎么可能写出这样的东西?!”
周宇?那个刚刚在人民大会堂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的年轻人?
那个被他们视为人工智慧大牛,希望蹭合作的人?
他居然是这份顛覆性脑机接口理论的真正创作者?!
谢静在旁边被震惊的根本说不出话来。
曾季良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击。
他耗费一个月的时间,带领整个团队,夜以继日地去验证这份资料的真实性,而最终验证的结果是这份资料的理论甚至比他们想像的还要超前、还要完善。
他本以为提供资料的是某个隱居多年的老怪物,或者某个不世出的医学界前辈,却没想到,竟然是周宇!
这一刻,曾季良教授的內心五味杂陈,有被蒙在鼓里的错,有面对真正天才的渺小感。
卫宏看著曾季良教授那近乎失魂落魄的表情,安慰道:“曾教授,这就是周宇同志,
他的大脑,和我们可能不太一样。”
卫宏心里清楚,周宇所展现的,不仅仅是单一领域的突破,而是跨学科、系统性的、
顛覆性的创造力。
无论是人工智慧,还是雷射反导,亦或是如今的通用脑机接口,都印证了这一点。
“所以,曾教授你们既然了一个月的时间来了解这些技术,那你们愿意全力以赴,
协助周宇同志,完成这项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壮举吗?”
曾季良猛地抬头,眼中早已没有了任何疑惑,只剩下炙热的信念。
“卫总!我们宣五医院,將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支持周宇同志!”
“就是——”
“就是什么?”
“有个小小的请求。”
“你说。”
“我们要给周宇同志提供技术的事,能不能,不要说出去?”
真说出去了,他们宣五医院上上下下估计都没脸见人了!
“不说出去,当然可以,不过嘛,两天后,可能要辛苦你们一下了。”
“不辛苦不辛苦。”
纯属命苦,谁会想到他们直接在关公面前耍大刀了!
只要能保住秘密,再苦他都没有怨言!
否则,这医学界,没法混下去了!
曾季良心塞地想。
两天后,周宇一行人来到了隔壁市的市医院。
此时,某间病房里面出奇的安静。
这里窗帘紧闭,像是没有人的样子。
“小铭,你要不要吃点苹果,奶奶给你去削?”一个背有些佝僂的老人,声音沙哑,
带著无限的慈爱和小心翼翼,在黑暗中轻声说道。
没有人回答她。床上的人影一动不动,唯有微弱的呼吸声证明著他还活著。
老人嘴巴颤抖了几下,隨后用手擦了擦眼角。
她的孙子赵铭,曾是她这一生最大的骄傲,是她所有的希望和慰藉,如今却被无情的命运困在这小小的床上。
一米八的大个子,躺在床上变得小小的。
赵铭,这孩子的名字,在他们那个小县城里,曾是无数家长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从小他就表现出异於常人的聪明,无论是学什么东西都一点就通。
当然,是除了学习。
最让奶奶引以为傲的,是赵铭那颗火热的报国之心。
他从小的梦想就是参军,穿上那身绿色的军装,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战土,他常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应该把自己的才华和热血奉献给祖国。
考上大学后,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国防生,毕业后顺利入伍,成了一名优秀的边防军官。
他被分配到了万河谷,一个地理位置极其重要、环境却异常恶劣的地方。
那里常年风沙肆虐,气候多变,更重要的是,离白象很近。
邻居近了难免会有摩擦,更何况是白象人这种极品。
赵铭对此毫无怨言,他把这里当作实现自己抱负的舞台。
在部队里,他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改良了边防哨所的巡逻模式,提高了巡逻效率,
深受战友们的爱戴和领导的器重他相信,他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报效著祖国。
那天,万河谷的阳光格外刺眼,带著莫名的燥热。
赵铭带领著一个五人小队,正在进行例行巡逻。
在经过一处狭窄的山谷时,他们遭遇了白象人。
双方本应按照规定进行非接触式交流,即你走你的,我走我的,两方互不干涉就行了,谁知道对方却突然脑子抽疯,开始谩骂了起来。
“滚回你们的地方去!”白象人吊儿郎当,指著赵铭他们,用生硬的龙国语叫囂著,
脸上带著挑畔的狞笑。
赵铭极力控制著情绪,说明他们目前所做的一切都合法合规。
白象人听他不愿意退让,顿时恼羞成怒。
他们的领队,一个身材魁梧的傢伙,猛地向前一步,挥舞著手里的棍棒,狠狠地砸向赵铭身前一名伙伴的盾牌。
“不退让?那就別怪我们不客气了!”他用嘶哑的声音怒吼著,眼中闪烁著凶光。
棍棒与盾牌碰撞发出刺耳的声响,推揉和扭打立刻升级,赵铭带著的人怒吼著顶了上去,他们寸步不让,山谷中,拳脚相加,尘土飞扬,吼声震天。
就在这时,白象人突然有人点燃了烟雾弹,浓密的烟雾瞬间瀰漫开来,將整个山谷笼罩在一片混沌之中,伸手不见五指。
紧接著,一阵急促而密集的枪声,如同死神的镰刀,划破了山谷的寧静!
阿一名伙伴发出短促的惨叫,身体重重地倒地。
“小王!!”另一名伙伴撕心裂肺地喊道。
枪声、喊杀声、石头滚落声、以及身体重重倒地的闷响,在山谷中混杂成一片。
赵铭奋不顾身地进行反击,他顾不上自身的安危,用嫻熟的战术动作和精准的判断掩护战友,试图找到突破口,但烟雾弹和突如其来的火力让他们陷入了被动和混乱。
“噗!”一声闷响,带著肉体撕裂的钝痛。赵铭只觉得后脑勺传来一阵剧痛,隨后眼前一黑,身体软软地倒了下去。
倒下前,他看到三位伙伴,在混乱中被子弹击中,血瞬间染红了他们的衣衫。
他想挣扎著爬起来,去支援,去反击,但身体却不听使唤,冰冷的地面和伙伴们的血腥味,是他失去意识前最后的感知。
当后面的人发现不对劲赶到山谷时,白象早就逃了,只留下狼藉的现场和触目惊心的血跡。
周边的山壁上,弹孔密布,仿佛在诉说著刚才的惨烈。
赵铭被发现时,已经奄奄一息地倒在血泊中,头部中弹,血跡在他身下蔓延开来,触目惊心。
他的身旁,是四位冰冷的伙伴遗体,他们都保持著反击的姿態,眼晴证大,不甘心地看著天。
赵铭虽然被抢救了回来,却因此而瘫痪,头部中弹导致的神经损伤,使得他再也无法站立,无法自如地控制自己的身体,更无法像往日那样,清晰地思考和交流,
从那以后,那个曾经意气风发、一心报国的少年,就成了病房里窗帘紧闭的角落,一个被苦痛和无奈笼罩的影子。
他的人生,似乎永远定格在了万河谷的那一刻。
只要他的奶奶一打开窗帘,赵铭就会像受到了刺激一样,开始发出意义不明的吼叫。
几次过后,他的奶奶再也不敢打开窗帘了。
他的奶奶拿起水壶,准备到病房外面去接水,在去开水房的路上,一个人叫住了她。
“赵铭的奶奶?”
“对,您是——”
“我是之前和您联繫过的段志泓,跟您沟通过有关於能让赵铭重新站起来的事。”
老人眼晴顿时露出惊喜,水壶差点掉下去,她一把拉住对方,说:“小铭可以进行手术了吗?”
“现在还不行,我必须要说的是,奶奶,这项技术需要赵铭作为首批临床试验的志愿者。”
段志泓小心翼翼地解释:“这是一个全新的尝试,虽然我们有非常高的理论成功率,
但毕竟是首次应用於人体,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我们必须將所有情况都如实告知。”
老人的手再次颤抖起来,她听到了风险这个词,但此刻,她脑海里迴荡的,只有那句“能让赵铭重新站起来”。
对於一个被绝望折磨的家庭而言,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他们都想尝试。
“我们可以,只要有希望,求求你们,救救小铭。”老人的声音带著鸣咽,让段志泓根本说不下去,他只能转头看向身后的卫宏和周宇。
卫宏他上前一步,轻声对老人说道:“奶奶,您先別急,我们今天过来,就是为了深入了解赵铭的情况。这样,我们先去看看赵铭的状態,由我们的专家团队对他进行一个全面的评估,好吗?”
老人抹了抹眼泪,用力地点了点头,带著他们走向赵铭的病房。
周宇和卫宏、段志泓等专家紧隨其后。
病房门被轻轻推开,厚重的窗帘依旧紧闭,室內一片昏暗。
空气中瀰漫著淡淡的消毒水味和病房特有的沉闷气息。
周宇的目光借著门外微弱的光,第一时间落在病床上的身影。
赵铭瘦削地躺在那里,被子盖到胸口,显得格外单薄。
他的头髮有些凌乱,脸色苍白,眼神空洞地望向天板,仿佛灵魂早已抽离了躯体。
那双曾经闪耀著智慧和活力的眼睛,如今只剩下呆滯和麻木。
周宇的心臟猛地抽痛了一下。
儘管他已在文档中无数次试想过病人的状態,但亲眼看到,衝击力却远超想像。
周翔还有他撑起,一直心存希望,可赵铭没有,他躺在床上,只能数著余下的日子。
曾季良轻声向赵铭的奶奶询问著赵铭的日常情况、用药反应以及发病频率等细节。
他一边听著,一边仔细观察著赵铭的瞳孔反应、肢体肌张力,以及他那双毫无焦点的眼睛。
“神经损伤確实非常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范围广,恢復难度极大。”曾季良轻声对周宇和卫宏说道,语气中带著医者的凝重。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周宇理论上的挑战,更是他几十年来临床经验所面临的最复杂病例之一。
“我们需要对赵铭进行一次全身高精度影像扫描,尤其是脑部。”
周宇抬头看向曾季良,说:“包括功能磁共振成像、扩散张量成像以及高解析度脑电图等,儘可能获取最全面的大脑结构和功能数据。”
周宇说话之间,突然床上传来一个嘶哑的声音。
“你们是谁?”
老人连忙上前解释:“小铭,这是首都来的专家,他们说有办法可以让你站起来!”
“站起来?!”赵铭那原本空洞的眼神有了神采。
他艰难地眨了眨眼,眼眶开始泛红,试图抬起那双不受控制的手,却只做出了微弱的抽搐。他已经太久太久没有听到过“站起来”这种字眼,仿佛那是另一个世界的故事。
“这——这是真的吗?”赵铭的声音极度虚弱,带著一丝近乎绝望的颤抖,却又饱含看强烈的,对这份奇蹟般希望的渴求。
他看向周宇,儘管视线模糊,但他本能地感觉到,这个站在最前面的年轻人,身上带著某种不同寻常的气场。
“赵铭同志,这位是这次实验的负责人周宇,也是相关技术的研发者,周宇同志非常段志鸿还没有介绍完,赵铭就激动起来。
“你是周宇?”
“你是解决黎曼弱猜想的周宇?”
“你认识周宇同志?”卫宏好奇道。
“我们当时万河谷,每天都会听收音机,了解外界的新闻,也会观看新闻联播,当然知道周宇同志有多厉害。”
赵铭激动之下,恢復了一点精神,说话也变得顺畅了起来。
“每一次听到国家在科技上取得突破,每一次听到有像周宇同志这样的人才为国爭光,我们都会感到无比振奋,因为我们知道,正是因为有你们在背后撑著,我们这些守卫边疆的人,才能站得更稳,才有更强大的底气!”
“只是,周宇同志您现在转医学领域了吗?”
赵铭不解,在周宇解决rsa算法问题,他就出事了,周宇后面的研究他根本不知道。
段志鸿连忙解释:“赵铭同志,你误会了,周宇同志並没有转行,他所研究的这项技术,叫脑机接口,它本身就是一门高度交叉融合的前沿科学。”
“简单来说,这项技术需要最顶尖的人工智慧来理解和分析我们大脑发出的信號,需要最先进的计算能力来处理这些复杂的信息,还需要最精密的工程学来设计和製造与大脑连接的设备。”
“当然,也离不开最专业的医学知识来指导治疗和康復。”
“周宇同志在人工智慧和计算科学领域有著非常出色的成就,正是这项脑机接口技术能够达到如此高水平的关键。”
段志鸿指了指周宇,语气中充满了自豪:“你可以把他理解为,他给这门新的医学技术,装上了一个最聪明的大脑,让它能够真正地看懂你的大脑,並且精准地修復它。”
“所以,周宇同志不是转医学了,他是在用他最擅长的人工智慧和计算能力,为医学开闢一条全新的道路,正是因为他拥有如此强大的跨界能力,我们才敢说,有信心让你重新站起来。”
赵铭听著他们的解释,虽然一些专业词汇依然晦涩,但他明白了核心。
周宇很厉害。
想到这里,他不再犹豫,说道:“那我同意做手术。”
周宇不忍心,说道:“目前我们还没有进行过临床试验,现有的成果也只是在验证阶段得到的,如果要进行手术,肯定会面临著风险。”
赵铭淡然地笑道:“我现在都像一具尸体一样躺在床上了,还怕什么风险。”
“如果,能用这具已经没用的身体,为我们的人民做最后一份贡献,为我们龙国的科技发展,那也是值得的—.”
人生,终有一死,或轻於鸿毛,或重於泰山!
周宇定定看著他,说:“你想要报仇吗?”
“目前实验暂定是在协和。”
“验证技术的专家们会前往协和准备实验。”
周宇愣了一下,问道:“协和的医生会参与吗?”
“不会,这次是协和医院主动提供的场地。”
周宇没说话,因为协和能够主动提供场地,看中的是脑机接口这次实验產生的影响。
协和医院,作为国內顶级的医疗机构,其声誉和地位举足轻重。
一旦这次实验成功了,脑机接口这个词估计就要和协和医院绑定了,成为其在神经外科领域乃至全球医学界的一张崭新名片。
这將极大地提升协和医院的国际影响力,吸引全球的目光和顶尖人才。
不过,这也无可厚非。
在巨大的荣誉和潜在的医学革命面前,任何一家顶尖医院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只要不出么蛾子就行。
他確实挺相信协和专业素养和临床经验的。
“实验对象呢?”
“目前初筛出来,符合条件的有两位。”
“一位是你弟弟周翔。”
“他怎么会—”
周宇愣住了。
他一直在为弟弟的未来努力,却没想到弟弟会以这种方式,以如此巨大的勇气,来回应他的付出。
“周宇,你弟弟的情况特殊,我们不能让他冒这个险。”
“任何一项新技术,都需要小白鼠—-但是,如果这个小白鼠是你的亲弟弟,这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压力,我们无法保证100%的成功。”
虽说脑机接口技术由周宇提供,但实际操作人却是其他医生,卫宏担心一旦出现问题,事件会朝看他们无法控制的方向走。
最让卫宏头疼的是伦理问题,
让周宇这样顶尖人物的亲弟弟作为首例高风险人体试验的志愿者,这本身就是巨大的伦理挑战。
即便周翔和其母亲是完全自愿,外界也难免会质疑是否存在特殊压力或人情绑架。
手术出现任何偏差,哪怕只是微小的併发症,舆论的狂潮都可能瞬间將周宇、將整个脑机接口项目,甚至將国家声誉淹没。
这將被国际社会解读为拿亲属做实验,甚至可能被丑国等竞爭对手抓住把柄,进行恶意攻击和抹黑。
丑国人到时候估计会给周宇明星一样的待遇。
头版头条。
当然全是黑周宇的。
人脑的复杂性远超目前任何计算机模擬,虽说小苔蘚可以进行辅助,但每一个患者的基因、生理状况、病程发展,都存在著微小的、不可预测的个体差异。
即便是90%以上的成功率,也意味著仍有不到10%的失败可能。
而对於周翔,这个唯一的患者来说,这10%就是100%的风险,这种黑箱式的生物不確定性,是卫宏无法完全掌控的。
卫宏深知周宇身上背负著巨大的科研使命,但他同时也是一个兄长。
让亲弟弟承担如此巨大的风险,无论结果如何,都將给周宇带来难以想像的心理压力。
成功固然好,一旦失败,这种愧疚和自责,可能会彻底摧毁这位天才科学家的意志和创造力。
这是卫宏最不愿看到的结果。
“如果周翔愿意的话,那就答应他吧。”
周宇出乎意料地没有反驳。
卫宏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忍不住脱口说:“周宇,你—-你真的考虑清楚了吗?”
“我之所以能够给出超过90%的治癒率,是因为小苔蘚的模擬並非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数据分析,它已经能够深入到神经元层面的生物物理、生化反应,对周翔的大脑进行厘米级、毫米级、甚至微米级的精准建模。”
“模擬出各种可能的病变区域、神经损伤程度,以及最微小的个体差异。”
“这都依託了我们自前的超算能力。”
这两年周宇忙得昏天暗地,超算项目组的人也不敢閒著,在关键处理器断供的情况下,硬看头皮在处理器这条路上闯了出来。
为了不让外界知道他们的超算实力,现在超算项目组的人根本没有对外透露半分。
但根本离不开超算的周宇心知肚明,为了让小苔蘚提高运算速度,周宇让小苔蘚调用了天河超算计算机。
这意味著,在手术过程中,周宇的团队能够获得毫秒级延迟的超高精度神经元数据分析。
“如果连我自己的弟弟的手术,我都没有信心,那你们又如何说服萨勒曼殿下?又如何向全世界证明我们的技术?”
“如果这项技术真的能够实现治癒,那么,第一个受益者,就应该是我龙国的普通百姓,我弟弟,他不是什么特例,他是一个代表,一个能让所有患者看到希望的代表!”
卫宏看著周宇,心中百感交集,这个年轻人,不仅仅是天才,更有著常人难以企及的胆识和担当。
卫宏干分感动,但还是否定了周宇的提议。
“这里还有一个符合要求的志愿者,我认为你应该了解下他的情况。”
“他什么情况?”
“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最好我们去看一下。”
周宇没有拒绝。
看望志愿者的时间定在了两天后。
周宇当天下午,他去科技中心与验证技术的专家开组会时,曾季良和谢静两人来找卫宏商议合作的事了。
卫宏接过对方递过来的报告,询问道:“你们是说,你们在脑机接口技术上取得了成果,目前想和周宇同志合作?”
“没错卫总,这段时间我们通过实验,发现在神经反馈机制上,取得了惊人的突破!”
“我们利用最新的高精度磁共振脑成像技术,结合我们团队在癲癇病灶定位上的多年临床经验,发现一种多模態神经信號融合理论,能够比传统方法更精准地捕捉和解析大脑的异常放电信號,甚至能够识別出一些早期、微弱的癲癇前兆!”
卫宏捕捉到了关键点。
“你们发现了一种多模態神经信號融合理论,这是你们新的发现吗?”
曾季良连忙摆手说道:“这等前沿的技术,如果是我发现的,那我也不至於这么久都没有突破。”
“这是我国一位大牛提供的资料,我们本想验证这份技术资料的真实性,没想到,当我们按照资料中描述的方法,逐步进行微观模擬、细胞培养实验,以及初步的动物模型验证时,我们才发现,这份资料里的每一步,都是真真正正可行的!”
“卫总,您可能无法想像,仅仅是文档中提到的神经信號去噪算法,就能让我们的脑电信號图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那些过去被视为噪声的信息,竟然是重要的病理线索!”
“特別是在癲癇病灶的微观定位和异常放电的早期识別上,结合我们的高精度成像技术,能够提供比传统方法清晰度高出数个数量级的诊断信息!”
“还有它提出的生物材料自適应融合技术,在体外细胞培养中,我们观察到细胞与材料的融合度极高,几乎没有排斥反应!”
“周宇同志擅长的是人工智慧等领域,对於生物以及医学,他需要有人的帮助。”
“我相信,周宇同志一定会很需要这些前沿的技术!”
“只要我们合作,龙国的脑机技术一定会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卫宏突然感觉曾季良所说的技术很熟悉,他好像在哪儿听说过。
“你说的这位大牛,是哪位大牛?”
“能不能提供下名字?”
“这个我们不知道我当时是在保密技术后台看到的资料,具体是哪位大牛写的,
我们看不到名字。”
卫宏沉默了几秒后,打开笔记本电脑,然后递了过去,说:“你能把那篇资料找出来吗?”
曾季良点头,当即就开始在笔记本电脑上操作起来。
很快,他找到了那份他视若至宝的资料。
“卫总,就是这篇。”
卫宏一看到屏幕上的显示,哭笑不得了起来。
“卫总,怎么了?”不明就里的曾季良见到对方的表情,一头雾水。
“你確定你们就是按照这份资料上的技术来做的实验,对吧?”
“对,肯定加確定。”
卫宏正色道:“你看的这篇资料—作者就是周宇。”
曾季良教授的笑容凝固在脸上。他的瞳孔骤然放大,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荒谬言论。
他猛地低头看向电脑屏幕,又抬起头看向卫宏,再看向屏幕,如此反覆几次,脸色从潮红变成了煞白,再变成了震惊到极点呆滯。
“周宇?!”
“这这怎么可能?!这篇资料的深度和广度,別说是一个年轻人,就算是我们这个领域的资深院士,也未必能达到!他———他怎么可能写出这样的东西?!”
周宇?那个刚刚在人民大会堂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的年轻人?
那个被他们视为人工智慧大牛,希望蹭合作的人?
他居然是这份顛覆性脑机接口理论的真正创作者?!
谢静在旁边被震惊的根本说不出话来。
曾季良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击。
他耗费一个月的时间,带领整个团队,夜以继日地去验证这份资料的真实性,而最终验证的结果是这份资料的理论甚至比他们想像的还要超前、还要完善。
他本以为提供资料的是某个隱居多年的老怪物,或者某个不世出的医学界前辈,却没想到,竟然是周宇!
这一刻,曾季良教授的內心五味杂陈,有被蒙在鼓里的错,有面对真正天才的渺小感。
卫宏看著曾季良教授那近乎失魂落魄的表情,安慰道:“曾教授,这就是周宇同志,
他的大脑,和我们可能不太一样。”
卫宏心里清楚,周宇所展现的,不仅仅是单一领域的突破,而是跨学科、系统性的、
顛覆性的创造力。
无论是人工智慧,还是雷射反导,亦或是如今的通用脑机接口,都印证了这一点。
“所以,曾教授你们既然了一个月的时间来了解这些技术,那你们愿意全力以赴,
协助周宇同志,完成这项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壮举吗?”
曾季良猛地抬头,眼中早已没有了任何疑惑,只剩下炙热的信念。
“卫总!我们宣五医院,將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支持周宇同志!”
“就是——”
“就是什么?”
“有个小小的请求。”
“你说。”
“我们要给周宇同志提供技术的事,能不能,不要说出去?”
真说出去了,他们宣五医院上上下下估计都没脸见人了!
“不说出去,当然可以,不过嘛,两天后,可能要辛苦你们一下了。”
“不辛苦不辛苦。”
纯属命苦,谁会想到他们直接在关公面前耍大刀了!
只要能保住秘密,再苦他都没有怨言!
否则,这医学界,没法混下去了!
曾季良心塞地想。
两天后,周宇一行人来到了隔壁市的市医院。
此时,某间病房里面出奇的安静。
这里窗帘紧闭,像是没有人的样子。
“小铭,你要不要吃点苹果,奶奶给你去削?”一个背有些佝僂的老人,声音沙哑,
带著无限的慈爱和小心翼翼,在黑暗中轻声说道。
没有人回答她。床上的人影一动不动,唯有微弱的呼吸声证明著他还活著。
老人嘴巴颤抖了几下,隨后用手擦了擦眼角。
她的孙子赵铭,曾是她这一生最大的骄傲,是她所有的希望和慰藉,如今却被无情的命运困在这小小的床上。
一米八的大个子,躺在床上变得小小的。
赵铭,这孩子的名字,在他们那个小县城里,曾是无数家长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从小他就表现出异於常人的聪明,无论是学什么东西都一点就通。
当然,是除了学习。
最让奶奶引以为傲的,是赵铭那颗火热的报国之心。
他从小的梦想就是参军,穿上那身绿色的军装,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战土,他常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应该把自己的才华和热血奉献给祖国。
考上大学后,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国防生,毕业后顺利入伍,成了一名优秀的边防军官。
他被分配到了万河谷,一个地理位置极其重要、环境却异常恶劣的地方。
那里常年风沙肆虐,气候多变,更重要的是,离白象很近。
邻居近了难免会有摩擦,更何况是白象人这种极品。
赵铭对此毫无怨言,他把这里当作实现自己抱负的舞台。
在部队里,他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改良了边防哨所的巡逻模式,提高了巡逻效率,
深受战友们的爱戴和领导的器重他相信,他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报效著祖国。
那天,万河谷的阳光格外刺眼,带著莫名的燥热。
赵铭带领著一个五人小队,正在进行例行巡逻。
在经过一处狭窄的山谷时,他们遭遇了白象人。
双方本应按照规定进行非接触式交流,即你走你的,我走我的,两方互不干涉就行了,谁知道对方却突然脑子抽疯,开始谩骂了起来。
“滚回你们的地方去!”白象人吊儿郎当,指著赵铭他们,用生硬的龙国语叫囂著,
脸上带著挑畔的狞笑。
赵铭极力控制著情绪,说明他们目前所做的一切都合法合规。
白象人听他不愿意退让,顿时恼羞成怒。
他们的领队,一个身材魁梧的傢伙,猛地向前一步,挥舞著手里的棍棒,狠狠地砸向赵铭身前一名伙伴的盾牌。
“不退让?那就別怪我们不客气了!”他用嘶哑的声音怒吼著,眼中闪烁著凶光。
棍棒与盾牌碰撞发出刺耳的声响,推揉和扭打立刻升级,赵铭带著的人怒吼著顶了上去,他们寸步不让,山谷中,拳脚相加,尘土飞扬,吼声震天。
就在这时,白象人突然有人点燃了烟雾弹,浓密的烟雾瞬间瀰漫开来,將整个山谷笼罩在一片混沌之中,伸手不见五指。
紧接著,一阵急促而密集的枪声,如同死神的镰刀,划破了山谷的寧静!
阿一名伙伴发出短促的惨叫,身体重重地倒地。
“小王!!”另一名伙伴撕心裂肺地喊道。
枪声、喊杀声、石头滚落声、以及身体重重倒地的闷响,在山谷中混杂成一片。
赵铭奋不顾身地进行反击,他顾不上自身的安危,用嫻熟的战术动作和精准的判断掩护战友,试图找到突破口,但烟雾弹和突如其来的火力让他们陷入了被动和混乱。
“噗!”一声闷响,带著肉体撕裂的钝痛。赵铭只觉得后脑勺传来一阵剧痛,隨后眼前一黑,身体软软地倒了下去。
倒下前,他看到三位伙伴,在混乱中被子弹击中,血瞬间染红了他们的衣衫。
他想挣扎著爬起来,去支援,去反击,但身体却不听使唤,冰冷的地面和伙伴们的血腥味,是他失去意识前最后的感知。
当后面的人发现不对劲赶到山谷时,白象早就逃了,只留下狼藉的现场和触目惊心的血跡。
周边的山壁上,弹孔密布,仿佛在诉说著刚才的惨烈。
赵铭被发现时,已经奄奄一息地倒在血泊中,头部中弹,血跡在他身下蔓延开来,触目惊心。
他的身旁,是四位冰冷的伙伴遗体,他们都保持著反击的姿態,眼晴证大,不甘心地看著天。
赵铭虽然被抢救了回来,却因此而瘫痪,头部中弹导致的神经损伤,使得他再也无法站立,无法自如地控制自己的身体,更无法像往日那样,清晰地思考和交流,
从那以后,那个曾经意气风发、一心报国的少年,就成了病房里窗帘紧闭的角落,一个被苦痛和无奈笼罩的影子。
他的人生,似乎永远定格在了万河谷的那一刻。
只要他的奶奶一打开窗帘,赵铭就会像受到了刺激一样,开始发出意义不明的吼叫。
几次过后,他的奶奶再也不敢打开窗帘了。
他的奶奶拿起水壶,准备到病房外面去接水,在去开水房的路上,一个人叫住了她。
“赵铭的奶奶?”
“对,您是——”
“我是之前和您联繫过的段志泓,跟您沟通过有关於能让赵铭重新站起来的事。”
老人眼晴顿时露出惊喜,水壶差点掉下去,她一把拉住对方,说:“小铭可以进行手术了吗?”
“现在还不行,我必须要说的是,奶奶,这项技术需要赵铭作为首批临床试验的志愿者。”
段志泓小心翼翼地解释:“这是一个全新的尝试,虽然我们有非常高的理论成功率,
但毕竟是首次应用於人体,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我们必须將所有情况都如实告知。”
老人的手再次颤抖起来,她听到了风险这个词,但此刻,她脑海里迴荡的,只有那句“能让赵铭重新站起来”。
对於一个被绝望折磨的家庭而言,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他们都想尝试。
“我们可以,只要有希望,求求你们,救救小铭。”老人的声音带著鸣咽,让段志泓根本说不下去,他只能转头看向身后的卫宏和周宇。
卫宏他上前一步,轻声对老人说道:“奶奶,您先別急,我们今天过来,就是为了深入了解赵铭的情况。这样,我们先去看看赵铭的状態,由我们的专家团队对他进行一个全面的评估,好吗?”
老人抹了抹眼泪,用力地点了点头,带著他们走向赵铭的病房。
周宇和卫宏、段志泓等专家紧隨其后。
病房门被轻轻推开,厚重的窗帘依旧紧闭,室內一片昏暗。
空气中瀰漫著淡淡的消毒水味和病房特有的沉闷气息。
周宇的目光借著门外微弱的光,第一时间落在病床上的身影。
赵铭瘦削地躺在那里,被子盖到胸口,显得格外单薄。
他的头髮有些凌乱,脸色苍白,眼神空洞地望向天板,仿佛灵魂早已抽离了躯体。
那双曾经闪耀著智慧和活力的眼睛,如今只剩下呆滯和麻木。
周宇的心臟猛地抽痛了一下。
儘管他已在文档中无数次试想过病人的状態,但亲眼看到,衝击力却远超想像。
周翔还有他撑起,一直心存希望,可赵铭没有,他躺在床上,只能数著余下的日子。
曾季良轻声向赵铭的奶奶询问著赵铭的日常情况、用药反应以及发病频率等细节。
他一边听著,一边仔细观察著赵铭的瞳孔反应、肢体肌张力,以及他那双毫无焦点的眼睛。
“神经损伤確实非常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范围广,恢復难度极大。”曾季良轻声对周宇和卫宏说道,语气中带著医者的凝重。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周宇理论上的挑战,更是他几十年来临床经验所面临的最复杂病例之一。
“我们需要对赵铭进行一次全身高精度影像扫描,尤其是脑部。”
周宇抬头看向曾季良,说:“包括功能磁共振成像、扩散张量成像以及高解析度脑电图等,儘可能获取最全面的大脑结构和功能数据。”
周宇说话之间,突然床上传来一个嘶哑的声音。
“你们是谁?”
老人连忙上前解释:“小铭,这是首都来的专家,他们说有办法可以让你站起来!”
“站起来?!”赵铭那原本空洞的眼神有了神采。
他艰难地眨了眨眼,眼眶开始泛红,试图抬起那双不受控制的手,却只做出了微弱的抽搐。他已经太久太久没有听到过“站起来”这种字眼,仿佛那是另一个世界的故事。
“这——这是真的吗?”赵铭的声音极度虚弱,带著一丝近乎绝望的颤抖,却又饱含看强烈的,对这份奇蹟般希望的渴求。
他看向周宇,儘管视线模糊,但他本能地感觉到,这个站在最前面的年轻人,身上带著某种不同寻常的气场。
“赵铭同志,这位是这次实验的负责人周宇,也是相关技术的研发者,周宇同志非常段志鸿还没有介绍完,赵铭就激动起来。
“你是周宇?”
“你是解决黎曼弱猜想的周宇?”
“你认识周宇同志?”卫宏好奇道。
“我们当时万河谷,每天都会听收音机,了解外界的新闻,也会观看新闻联播,当然知道周宇同志有多厉害。”
赵铭激动之下,恢復了一点精神,说话也变得顺畅了起来。
“每一次听到国家在科技上取得突破,每一次听到有像周宇同志这样的人才为国爭光,我们都会感到无比振奋,因为我们知道,正是因为有你们在背后撑著,我们这些守卫边疆的人,才能站得更稳,才有更强大的底气!”
“只是,周宇同志您现在转医学领域了吗?”
赵铭不解,在周宇解决rsa算法问题,他就出事了,周宇后面的研究他根本不知道。
段志鸿连忙解释:“赵铭同志,你误会了,周宇同志並没有转行,他所研究的这项技术,叫脑机接口,它本身就是一门高度交叉融合的前沿科学。”
“简单来说,这项技术需要最顶尖的人工智慧来理解和分析我们大脑发出的信號,需要最先进的计算能力来处理这些复杂的信息,还需要最精密的工程学来设计和製造与大脑连接的设备。”
“当然,也离不开最专业的医学知识来指导治疗和康復。”
“周宇同志在人工智慧和计算科学领域有著非常出色的成就,正是这项脑机接口技术能够达到如此高水平的关键。”
段志鸿指了指周宇,语气中充满了自豪:“你可以把他理解为,他给这门新的医学技术,装上了一个最聪明的大脑,让它能够真正地看懂你的大脑,並且精准地修復它。”
“所以,周宇同志不是转医学了,他是在用他最擅长的人工智慧和计算能力,为医学开闢一条全新的道路,正是因为他拥有如此强大的跨界能力,我们才敢说,有信心让你重新站起来。”
赵铭听著他们的解释,虽然一些专业词汇依然晦涩,但他明白了核心。
周宇很厉害。
想到这里,他不再犹豫,说道:“那我同意做手术。”
周宇不忍心,说道:“目前我们还没有进行过临床试验,现有的成果也只是在验证阶段得到的,如果要进行手术,肯定会面临著风险。”
赵铭淡然地笑道:“我现在都像一具尸体一样躺在床上了,还怕什么风险。”
“如果,能用这具已经没用的身体,为我们的人民做最后一份贡献,为我们龙国的科技发展,那也是值得的—.”
人生,终有一死,或轻於鸿毛,或重於泰山!
周宇定定看著他,说:“你想要报仇吗?”